一种单纱强力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23267发布日期:2021-12-01 11:08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纱强力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纺织生产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单纱强力机。


背景技术:

2.电子单纱强力机用于各种棉、毛、麻、丝、化纤、包芯纱的单根纱线和纤维纯纺或混纺纱线断裂强度、伸长率测试。也可对布料的弹性性能及剥离性能进行测试。用于检测纺织线的质量,确定纺织线的抗拉伸强度,便于后续根据需要改进纺织线的生产工艺。
3.相关技术中,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943261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单纱强力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外壁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顶部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底板的顶部外壁靠近固定板的位置开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一滑槽,且两个第一滑槽的一侧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同一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靠近固定板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等距离分布的连接杆,所述固定板靠近连接板的一侧外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一通孔,且两个连接杆分别插接在第一通孔的圆周内壁上,两个所述连接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拉环,所述拉环上拴接有纺织线。该实用新型根据拉伸时指针所指的位置,即可利用公式算出纺织线的断裂伸长率,简单直观,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由压力传感器即可得出纺织线实时受到的压力,检测方便。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在检测纱线拉力时,需要将纱线栓接到拉环上,纱线检测完成后,需要再次解下纱线,而将纱线栓接到拉环上和取下纱线的过程比较麻烦,浪费了较多的时间,降低了拉力机对纱线的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了拉力机对纱线的检测效率,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单纱强力机。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单纱强力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单纱强力机,包括机台、滑移设置在机台上的两个检测台,所述检测台上设置有对纱线进行固定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
8.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检测台上;
9.转动板,所述转动板转动设置在检测台上且和固定板配合夹紧纱线;
10.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固定板上且用于对转动板进行定位。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锁固定机构,拨动转动板远离固定板,因此即能取下纱线;将待检测的纱线放置到固定板上,转动板靠近固定板,转动板和固定板配合夹紧纱线,锁定固定机构对转动板位置进行定位,以此来提高了安装和取下纱线时的便利性,节省了对纱线进行检修所花费的时间,提高了拉力机对纱线的检测效率。
12.可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
13.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置在固定板上;
14.滑移杆,所述滑移杆滑移设置在转动板上且与固定块插接配合。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拨动滑移杆远离固定块,使得滑移杆与固定块脱离,因此
即能转动转动板,而转动板和固定板夹紧纱线后,推动滑移杆插接安装到固定块上,以此来实现取下和安装纱线。
16.可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
17.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设置在转动板上;
18.定位杆,所述定位杆滑移设置在固定板上;
19.弹片,所述弹片两端分别与固定板和定位杆连接,所述定位杆在弹片作用下插接安装在定位板上。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动定位杆使得定位杆与转动板脱离,因此即能转动转动板;而转动板转动带动定位板靠近定位杆,定位杆推动定位杆挤压弹片,然后定位杆在弹片作用下插接安装在定位板上,因此转动板和固定板夹紧纱线,以此来实现取下和安装纱线。
21.可选的,所述滑移杆上开设有以便于插接安装到固定块上的导向角。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角在滑移杆插接安装到固定块上时进行导向,提高了滑移杆插接安装到固定块时的便利性。
23.可选的,所述固定板和转动板相对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橡胶层,两个所述橡胶层相对一侧的侧壁上均布设置有防滑纹。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纹和橡胶层的设置,以此来提高了固定板和转动板对纱线的固定效果。
25.可选的,所述机台上设置有驱动两个检测台移动的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
26.移动螺杆,所述移动螺杆转动设置在机台上且开设有两段螺旋线相反并分别与两个检测台螺纹连接的螺纹段;
27.移动电机,所述移动电机设置在机台上且与移动螺杆连接。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电机启动带动移动螺杆转动,移动螺杆转动带动两个检测台移动,以此来实现对纱线进行拉伸检测。
29.可选的,所述机台上设置有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包括;
30.滑道,所述滑道设置在机台上;
31.防护门,所述防护门滑移设置在滑道上且用于对断裂的纱线进行阻挡;
32.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机台上且与防护门连接。
33.纱线在拉伸断裂的瞬间会想四周飞溅,而检测人员位于拉力机四周,因此碎屑会容易飞溅到检测人员身上,特别是碎屑容易飞溅到眼睛中,从而对检测人员造成伤害;
3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和取下纱线时,驱动机构启动带动防护门远离检测台,纱线更换完成后,驱动机构启动带动防护门靠近检测台,防护门对碎屑进行阻挡,从而降低了碎屑对检测人员造成伤害的概率。
35.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36.转动座,所述转动座转动设置在机台上;
37.转动气缸,所述转动气缸设置在转动座上且与防护门转动连接。
3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气缸启动带动防护门转动,以此来实现转动气缸启动带动防护门在滑道上移动。
3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40.1.通过解锁固定机构,拨动转动板远离固定板,因此即能取下纱线;将待检测的纱线放置到固定板上,转动板和固定板配合夹紧纱线,锁定固定机构对转动板位置进行定位,以此来提高了安装和取下纱线时的便利性,节省了对纱线进行检修所花费的时间,提高了拉力机对纱线的检测效率;
41.2.通过防滑纹和橡胶层的设置,以此来提高了固定板和转动板对纱线的固定效果;
42.3.通过驱动机构启动带动防护门远离检测台,然后更换纱线,纱线更换完成后,驱动机构启动带动防护门移动来对碎屑进行阻挡,从而降低了碎屑对检测人员造成伤害的概率。
附图说明
4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移动装置和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5.图3是本技术中实施例一中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对转动板和固定块侧壁进行了局部剖视;
46.图4是本技术中实施例一中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7.图5是本技术中实施例二中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48.附图标记:1、机台;11、滑轨;12、检测台;13、转轴;2、移动装置;21、移动螺杆;22、移动电机;23、螺纹段;3、固定装置;31、固定板;32、转动板;321、第一避位孔;33、固定机构;34、固定块;341、插接槽;35、滑移杆;36、导向角;37、拨片;38、限位片;39、橡胶层;41、定位板;42、定位杆;43、弹片;44、第一安装板;45、第二安装板;46、定位孔;5、防护装置;51、滑道;511、支撑座;512、第二避位孔;513、避位杆;52、防护门;53、驱动机构;54、转动座;55、转动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49.以下结合附图对1

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5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单纱强力机。
51.实施例1
52.参照图1和图2,单纱强力机包括机台1、设置在机台1上表面上且呈竖直状态的滑轨11,滑轨11侧壁上竖向滑移安装有检测台12,检测台12竖向间隔设置有两个,且检测台12远离滑轨11的一端水平伸至滑轨11外侧,滑轨11上设置有与两个检测台12连接的移动装置2,两个检测台12上均设置有对纱线进行固定的固定装置3。
53.参照图1和图2,移动装置2包括移动螺杆21和移动电机22,移动螺杆21铰接在滑轨11上且呈竖直状态,移动螺杆21上开设有两段螺旋线相反的螺纹段23,两个螺纹段23分别与两个检测台12螺纹连接;移动电机22固定安装在滑轨11的顶端上,且移动电机22的输出轴与移动螺杆21连接。
54.参照图1和图2,固定装置3包括固定板31、转动板32和固定机构33,固定板31固定安装在检测台12远离滑轨11的一端上,且固定板31呈水平状态,同时固定板31长度方向与移动螺杆21轴线方向垂直;设置有固定板31的检测台12侧壁上且与位于固定板31的一侧固
定安装有转轴13,同时转轴13呈竖直状态。
55.参照图1和图2,转动板32的一端铰接在转轴13上,且转动板32和固定板31远离检测台12的一端齐平,同时转动板32和固定板31长度方向平行,且位于两个检测台12的转动板32和固定板31配合夹紧纱线的两端。
56.参照图2和图3,固定机构33设置在固定板31上且用于对转动板32进行定位,固定机构33包括固定块34、滑移杆35,固定块34固定安装在固定板31远离检测台12的一端且位于靠近转动板32一侧的侧壁上,而转动板32上开设有供固定块34转入的第一避位孔321,固定块34远离检测台12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插接槽341。
57.参照图2和图3,滑移杆35滑移穿设在转动板32远离检测台12的一端上,且滑移杆35伸至第一避位孔321内且插接槽341插接配合,同时滑移杆35靠近插接槽341的一端且远离固定板31一侧的侧边上开设有导向角36,导向角36在固定板31插接安装到插接槽341上进行导向。
58.参照图2和图3,滑移杆35远离插接槽341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拨片37,拨片37以便于拨动滑移杆35时借力;滑移杆35上位于插接槽341和第一避位孔321之间固定安装有限位片38;当滑移杆35从插接槽341上脱离后,限位片38与第一避位孔321侧壁接触,以此来对滑移杆35进行限位。固定板31和转动板32相对一侧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橡胶层39,两个橡胶层39相对一侧的侧壁上安装有防滑纹。
59.参照图1和图4,机台1上表面上且位于检测台12的一侧设置有防护装置5,且防护装置5设置有两个,两个防护装置5关于检测台12靠近和远离滑轨11的两个平面的中心连线镜像对称设置;防护装置5包括滑道51、防护门52、驱动机构53,滑道51通过支撑座511固定安装在机台1上表面上,且滑道51呈圆弧状态,支撑座511设置两个且位于滑道51的两端处并位于滑道51的下表面上,同时支撑座511固定安装在机台1上表面上。
60.参照图1和图4,防护门52滑移安装在滑道51上且圆弧状并用于对碎屑进行阻挡,同时两个防护门52相互靠近的一端抵触在一起,滑道51下表面上且位两个支撑座511之间开设有圆弧状的第二避位孔512;防护门52下表面上固定安装有避位杆513,避位杆513竖直向下穿至第二避位孔512下方。
61.参照图1和图4,驱动机构53包括转动座54和转动气缸55,转动座54铰接在机台1上表面上,且转动座54位于防护门52靠近检测台12一侧;而转动气缸55固定安装在转动座54上,且转动气缸55活塞杆与避位杆513转动连接。转动气缸55启动带动避位杆513转动,避位杆513转动带动防护门52移动,以此来实现转动气缸55启动带动防护门52移动。
62.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63.拉动滑移杆35从插接槽341上脱离,转动转动板32远离固定板31,取下纱线,然后将待检测的纱线放置到固定板31上,转动转动板32靠近固定板31,转动板32和固定板31配合夹紧纱线,推动滑移杆35插接安装到插接槽341上,以此来固定纱线的两端,移动电机22启动带动两个检测台12移动来拉伸纱线,以此来检测纱线,从而节省了安装和更换纱线的时间,提高了拉力机的检测效率。
64.转动气缸55启动带动防护门52移动,两个防护门52相互远离,因此即能更换纱线,纱线更换完成后,转动气缸55启动带动两个防护门52相互靠近,最后两个防护门52抵触在一起,以此来对纱线拉断时产生的碎屑进行阻挡,从而降低了碎屑对检测人员造成伤害的
概率。
65.实施例2
66.参照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固定机构33包括定位板41、定位杆42和弹片43,定位板41固定安装在转动板32远离转轴13的一端上;固定板31背离转动板32一侧的侧壁上沿固定板31长度方向间隔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板44和第二安装板45,且第一安装板44位于第二安装板45和检测台12之间。
67.参照图5,定位杆42滑移穿设在第二安装板45上,且定位杆42滑移放置与固定板31的长度方向平行;弹片43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板44和定位杆42相对一侧的侧壁固定连接,且定位板41远离转动板32的一端伸至定位杆42的一侧,定位板41靠近定位杆42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定位孔46,定位杆42在弹片43作用下卡接安装在定位孔46上。
68.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69.挤压定位杆42使得定位杆42与定位孔46脱离,转动定位板41带动转动板32转动,因此即能取下纱线,更换纱线,转动定位板41和转动板32靠近固定板31,转动板32和固定板31配合夹紧纱线的一端,定位板41转动时挤压定位杆42,最后定位杆42在弹片43的作用下与定位孔46插接配合,以此来对转动板32位置进行定位。
7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