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水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20390发布日期:2021-12-15 11:27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水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污水水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关于水污染的话题不断被提起,特别是地下水污染问题,民众环保意识的觉醒,对水污染的关切程度达到了空前。
3.水污染情况不断加剧,使得污水处理和再生行业受到空前的关注,近两年各地区毛利率都保持在70%左右,甚至有的地区超过了100%,行业发展潜力非常大。
4.污水处理大多为固定安装设备,且对污水进行检测时需对检测装置进行安装,现有技术中对污水进行检测时的检测器大多为固定安装无法移动,对一些特殊检测无法满足其条件,因此对检测器的安装需要有多样性的选择。
5.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水质检测装置,具备检测器安装板具有多中安装方式的优点,进而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8.(二)技术方案
9.为实现上述检测器安装板具有多中安装方式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10.一种污水水质检测装置,包括支腿,所述支腿的顶端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设有仓体,所述仓体的内部设有第一污水仓,所述第一污水仓的一侧设有第二污水仓,所述第一污水仓的顶端设有检测结构,所述第二污水仓在远离所述第一污水仓的一侧设有第三污水仓,所述支腿底端设有移动固定结构,所述仓体的侧面设有入口管,所述仓体的底端设有排污管,所述第三污水仓的侧面设有加料口。
11.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结构内包括固定安装板、滑槽、滑块、移动安装板、双轴电机、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所述固定安装板的两端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设有移动安装板,所述滑槽的端部设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侧面设有第一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匹配设有第二伞齿轮。
12.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固定结构内包括液压缸、活塞杆、第一支耳、支杆、第二支耳、连杆、第三支耳、支撑垫、滚轮,所述液压缸的底端设有活塞杆,所述液压缸的侧面设有第一支耳,所述第一支耳上安装有支杆,所述支杆的一侧设有第二支耳,所述第二支耳上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在远离所述第二支耳的一端设有第三支耳,所述活塞杆的底端设有支撑垫,所述支杆的底端设有滚轮。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支耳安装在所述活塞杆的侧面。
14.进一步的,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相互匹配,所述第二污水仓以及所述第三污水仓
的顶端均设有所述检测结构。
15.进一步的,所述滑槽内设有与所述滑块相匹配的螺纹杆。
16.(三)有益效果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水质检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8.(1)、本实用新型所设有的检测结构中设有移动安装板以及固定安装板,可以满足不同需求的检测装置要求,更加人性化,且移动安装板的移动装置为电动自动移动,减少人力操作,提高精确度,使检测数据更加准确,减少误差。
19.(2)、本实用新型所设有的移动固定结构可以使整体设备进行移动操作,便于设备的整体运输以及移动,提高便捷性,同时内部设有固定装置,可以随时随地对设备进行固定,提高设备的稳固性能,防止设备运行时侧翻。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污水水质检测装置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污水水质检测装置的主体结构主视图;
23.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污水水质检测装置的主体结构俯视图;
24.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污水水质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污水水质检测装置的移动固定结构示意图。
26.图中:
27.1、支腿;2、支架;3、仓体;4、第一污水仓;5、第二污水仓;6、检测结构;601、固定安装板;602、滑槽;603、滑块;604、移动安装板;605、双轴电机;606、第一伞齿轮;607、第二伞齿轮;7、第三污水仓;8、移动固定结构;801、液压缸;802、活塞杆;803、第一支耳;804、支杆;805、第二支耳;806、连杆;807、第三支耳;808、支撑垫;809、滚轮;9、入口管;10、排污管;11、加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2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污水水质检测装置。
30.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

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污水水质检测装置,包括支腿1,所述支腿1的顶端设有支架2,所述支架2的顶端设有仓体3,所述仓体3的内部设有第一污水仓4,所述第一污水仓4的一侧设有第二污水仓5,所述第一污水仓4的顶端设有检测结构6,所述第二污水仓5在远离所述第一污水仓4的一侧设有第三污水仓7,所述支腿1底端设有移动固定结构8,所述仓体3的侧面设有入
口管9,所述仓体3的底端设有排污管10,所述第三污水仓7的侧面设有加料口11。
31.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支腿1的与支架2共同用于支撑仓体3,第一污水仓4第二污水仓5以及第三污水仓7均为污水暂存装置,之后通过污水仓顶端的检测结构6对污水仓内的污水进行检测,移动固定结构8便于设备进行便捷移动以及就地固定,入口管9用于导入污水,排污管10用于排出污水,加料口11用于在需要对污水进行反应测试时的加料入口。
32.如图1

5所示,所述检测结构6内包括固定安装板601、滑槽602、滑块 603、移动安装板604、双轴电机605、第一伞齿轮606、第二伞齿轮607,所述固定安装板601的两端设有滑槽602,所述滑槽602内设有滑块603,所述滑块603的一侧设有移动安装板604,所述滑槽602的端部设有双轴电机605,所述双轴电机605的侧面设有第一伞齿轮606,所述第一伞齿轮606匹配设有第二伞齿轮607。
33.所述移动固定结构8内包括液压缸801、活塞杆802、第一支耳803、支杆804、第二支耳805、连杆806、第三支耳807、支撑垫808、滚轮809,所述液压缸801的底端设有活塞杆802,所述液压缸801的侧面设有第一支耳 803,所述第一支耳803上安装有支杆804,所述支杆804的一侧设有第二支耳805,所述第二支耳805上连接有连杆806,所述连杆806在远离所述第二支耳805的一端设有第三支耳807,所述活塞杆802的底端设有支撑垫808,所述支杆804的底端设有滚轮809。
34.所述第三支耳807安装在所述活塞杆802的侧面,所述滑块603与所述滑槽602相互匹配,所述第二污水仓5以及所述第三污水仓7的顶端均设有所述检测结构6,所述滑槽806内设有与所述滑块603相匹配的螺纹杆。
35.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36.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检测结构6内的双轴电机605带动第一伞齿轮606继续转动,第一伞齿轮606带动第二伞齿轮607进行转动,第二伞齿轮607带动滑槽602内的螺纹杆进行转动,螺纹杆带动滑块603在滑槽602 内滑动,滑块603同时带动移动安装板604进行移动,固定安装板601用于安装无需移动的检测器,液压缸801在时活塞杆802伸长时会使支撑垫808 接触地面,同时使支杆804带动滚轮809离开地面,以此用于固定整体设备,当活塞杆802缩回时会通过支耳带动支杆804下摆,同时带动滚轮809接触地面,同时支撑垫808离开地面,以此让整体设备具备移动的功能。
37.综上所述,支腿1的与支架2共同用于支撑仓体3,第一污水仓4第二污水仓5以及第三污水仓7均为污水暂存装置,之后通过污水仓顶端的检测结构6对污水仓内的污水进行检测,移动固定结构8便于设备进行便捷移动以及就地固定,入口管9用于导入污水,排污管10用于排出污水,加料口11 用于在需要对污水进行反应测试时的加料入口,检测结构6内的双轴电机605 带动第一伞齿轮606继续转动,第一伞齿轮606带动第二伞齿轮607进行转动,第二伞齿轮607带动滑槽602内的螺纹杆进行转动,螺纹杆带动滑块603 在滑槽602内滑动,滑块603同时带动移动安装板604进行移动,固定安装板601用于安装无需移动的检测器,液压缸801在时活塞杆802伸长时会使支撑垫808接触地面,同时使支杆804带动滚轮809离开地面,以此用于固定整体设备,当活塞杆802缩回时会通过支耳带动支杆804下摆,同时带动滚轮809接触地面,同时支撑垫808离开地面,以此让整体设备具备移动的功能。
3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