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测试装置及定位定向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25711发布日期:2022-02-09 11:48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定向测试装置及定位定向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星定位领域,具体地,涉及定向测试装置及定位定向设备。


背景技术:

2.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导航系统是覆盖中国本土的区域导航系统,覆盖范围东经约70
°‑
140
°
,北纬5
°‑
55
°

3.基于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向设备的双天线定位测向接收机能准确无误的判断出载体的位置和航向信息,提供厘米级定位精度,测向精度高。因此对接收机的测向性能测试非常的迫切。
4.在户外测试可用的传统解决方案:使用全站仪、卷尺等。使用全站仪时会在已知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然后对被测试的某型北斗多模式定位定向设备上安装观测棱镜,利用全站仪测角测距观测来获得方位和位置。但是缺点在于:不能实时获得某型北斗多模式定位定向设备的方向与位置,观测缓慢,观测复杂,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使用卷尺在大地坐标的基准点位上进行测量时,缺点在于:当大地地面不平整或周围存在遮挡物时,造成测量误差较大。
5.具体到定向测试装置,定向测试装置难以简单便捷的定角定长。
6.专利文献cn106323229a公开了一种基于卫星定向的定向经纬仪,包括:经纬仪部件、三脚架a(12)和三脚架b(18),还包括:目标部件、主天线(10)、副天线(17)、接收机(11)、内部电缆(20)和通讯电缆等手段,使得三倍标准差的定向精度在10m基线上达到了50

,50m基线上达到了10


7.专利文献cn210038165u公开了一种利用北斗、gps卫星计算定位定向装置,涉及船舶定位装置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容易松动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下安装箱和上安装箱,包括上安装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圈,所述连接圈与下安装箱卡接,所述下安装箱和上安装箱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且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相互卡接的上工作箱和下工作箱。
8.上述专利文献操作复杂缓慢,不能便捷的进行测试。


技术实现要素:

9.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定向测试装置及定位定向设备。
10.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定向测试装置,包括:定角组件、定长组件和天线安装架;
11.所述定长组件一端连接所述定角组件,所述定长组件另一端连接所述天线安装架;
12.所述定角组件包括基座、定角孔以及活动定长安装杆;所述活动定长安装杆以铰
接方式连接所述基座以进行转动,并在转动范围内与所述基座上的任一个所述定角孔通过销件定位。
13.优选地,所述基座设置为扇形,所述扇形圆心处设置圆孔;
14.所述基座设置多个所述定角孔,多个所述定角孔按照圆弧排列并与所述基座同圆心。
15.优选地,所述定角组件还包括:固定定长安装杆;
16.所述固定定长安装杆和所述活动定长安装杆设置为长柱状;
17.所述固定定长安装杆平行并固定安装在所述扇形一边,所述固定定长安装杆沿所述扇形一边向所述扇形圆弧外侧延伸;
18.所述活动定长安装杆一端通过所述圆孔转动连接所述基座,所述活动定长安装杆沿所述活动定长安装杆长边方向向所述扇形圆弧外侧延伸。
19.优选地,所述活动定长安装杆设置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导入定位销;
20.所述活动定长安装杆通过所述定位销连接任一所述定角孔并与所述扇形安装所述固定定长安装杆一边形成夹角。
21.优选地,所述定位销连接所述定位孔和所述定角孔处设置为圆台形;
22.所述定位销连接所述定位孔处直径大于所述定位销连接所述定角孔处直径。
23.优选地,所述定长组件包括:固定式定长杆和活动式定长杆;
24.所述固定式定长杆和所述活动式定长杆设置为杆状;
25.所述固定式定长杆设置有多个固定式短杆,多个所述固定式短杆沿所述固定式定长杆轴向依次可拆卸连接;
26.所述活动式定长杆设置有多个活动式短杆,多个所述活动式短杆沿所述活动式定长杆轴向依次可拆卸连接。
27.优选地,所述天线安装架设置有多个。
28.优选地,所述固定式定长杆一端连接所述固定定长安装杆,所述固定式定长杆另一端连接所述天线安装架;
29.所述活动式定长杆一端连接所述活动定长安装杆,所述活动式定长杆另一端连接所述天线安装架。
30.优选地,所述天线安装架安装天线。
31.优选地,定位定向设备使用所述定向测试装置。
32.优选地,所述定位销连接所述定位孔和所述定角孔处呈10-30
°
夹角;
33.优选地,所述活动定长安装杆与所述固定式定长杆夹角区间为0-150
°

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35.1、在户外进行定向测试时,本装置能够获得高精度的定向信息;
36.2、本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整套装置可装入拉杆箱中,便于户外携带。
附图说明
37.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38.图1为定向测试装置结构示意图;
39.图2为定位销结构示意图。
40.图中所示:
41.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43.实施例1
44.如图1所示,一种定向测试装置,包括:定角组件1、定长组件2和天线安装架3;定长组件2一端连接定角组件1,定长组件2另一端连接天线安装架3。定长组件2包括:固定式定长杆21和活动式定长杆22;固定式定长杆21和活动式定长杆22设置为杆状;固定式定长杆21设置有多个固定式短杆,多个固定式短杆沿固定式定长杆21轴向依次连接,活动式定长杆22设置有多个活动式短杆,多个活动式短杆沿活动式定长杆22轴向依次连接,天线安装架3设置有多个,天线安装架3安装天线。
45.定角组件1包括:基座11、固定定长安装杆14、活动定长安装杆15和定角孔12;基座11设置为扇形,扇形圆心处设置圆孔,基座11设置多个定角孔12,多个定角孔12按照圆弧排列并与基座11同圆心。固定定长安装杆14和活动定长安装杆15设置为长柱状,固定定长安装杆14平行并固定安装在扇形一边,固定定长安装杆14沿扇形一边向扇形圆弧外侧延伸,活动定长安装杆15一端通过圆孔转动连接基座11,活动定长安装杆15沿活动定长安装杆15长边方向向扇形圆弧外侧延伸。
46.如图2所示,活动定长安装杆15设置定位孔,定位孔导入定位销13,活动定长安装杆15通过定位销13连接任一定角孔12并与扇形安装固定定长安装杆14一边形成夹角,定位销13连接定位孔和定角孔12处设置为圆台形,定位销13连接定位孔处直径大于定位销13连接定角孔12处直径。固定式定长杆21一端连接固定定长安装杆14,固定式定长杆21另一端连接天线安装架3,活动式定长杆22一端连接活动定长安装杆15,活动式定长杆22另一端连接天线安装架3,定位定向设备使用定向测试装置。
47.实施例2
48.如图1所示,本装置由定角组件1、定长组件2和天线安装架3组成。
49.定角组件1由基座11、定角孔12、定位销13、固定定长安装杆14、活动定长安装杆15组成。定角孔12可设置在基座11圆弧范围内,根据设备测试需求,设置多个定角孔12,其角度范围区间在0-150
°

50.定长组件2分为固定式定长杆21和活动式定长杆22,固定式定长杆21由一节或多
节固定式短杆组成,活动式定长杆22由一节或多节活动式短杆组成,其长度范围在1-10m,可根据产品需要调节定长,实现各种定长组合式使用。使用时,固定式定长杆21安装在固定定长安装杆14上,活动式定长杆22安装在活动定长安装杆15上,某型北斗多模式定位定向设备的天线安装架3则分别安装在固定式定长杆21和活动式定长杆22的末端。定角孔12、固定式定长杆21和活动式定长杆22在使用前均通过计量,获得了定角孔的和定长杆的准确数值。
51.如图2所示,定位销13工作面呈10-30
°
夹角,可准确实现角度的可靠定位。
52.刚开始测量时,某型北斗多模式定位定向设备的两个天线放置在天线安装架3上,呈定角定长初始状态。测量时,拔出定位销13,转动活动定长安装杆15及活动式定长杆22,直至所需的测量定角为止,重新插入定位销13,使得两个天线形成一个固定夹角,同时固定式定长杆21和活动式定长杆22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杆节数来调整杆长,使得两个天线形成不同的角度位置姿态。某型北斗多模式定位定向设备通过定向软件的解算,同时接收北斗信号,用于两个北斗天线分别相连的北斗接收机同时测定北斗卫星载波信号的瞬时相位,比较其差值。获得两个北斗天线的定向关系,经与载体坐标系与本地坐标系的相互关系来确定载体的空间方向,实现了某型北斗多模式定位定向设备的定向测试。该便携式北斗定向测试系统的角度位置姿态可与某型北斗多模式定位定向设备获得的北斗定向测试数据进行现场比对校准。实现定向设备的定向性能测试。
5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54.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