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壳断路器漏电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11943发布日期:2022-01-29 14:10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壳断路器漏电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壳断路器漏电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塑壳断路器能够在电流超过跳脱设定后自动切断电流,塑壳指的是用塑料绝缘体来作为装置的外壳,用来隔离导体之间以及接地金属部分,塑壳断路器通常含有热磁跳脱单元,而大型号的塑壳断路器会配备固态跳脱传感器。
3.塑壳断路器多数配合漏电检测装置一起使用,避免塑壳断路器发生漏电的情况出现,现有的大多数塑壳断路器漏电检测装置对断路器的固定效果较差,且无法实习快速拆装更换,不便于检修和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4.(一)实用新型目的
5.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塑壳断路器漏电检测装置,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同步移动对塑壳断路器进行拆装,方便检修和维护。
6.(二)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塑壳断路器漏电检测装置,包括箱体、保护架、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
8.保护架设置在箱体上;保护架位于箱体的背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均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夹板和两个第二夹板均滑动设置在箱体内;两个第一夹板竖直设置,且对称设置;两个第二夹板水平设置,且对称设置,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错位设置,两个第一夹板和两个第二夹板呈井字型设置,第二夹板位于靠近保护架的一侧;保护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个第一夹板和两个第二夹板移动的驱动机构;箱体上设置有滑动槽;滑动槽设置有四个;驱动机构的输出端穿过滑动槽分别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连接。
9.优选的,驱动机构包括齿轮、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和连接杆;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均设置有两个;连接杆设置有四个;齿轮转动设置在箱体上,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均滑动设置在箱体上;两个第一齿条竖直设置,两个第一齿条关于齿轮对称设置;两个第二齿条水平设置,两个第二齿条关于齿轮对称设置;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错位设置;四个连接杆分别滑动设置在四个滑动槽内,四个连接杆的一端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夹板和两个第二夹板上;四个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齿条和两个第二齿条上;两个第一齿条和两个第二齿条均与齿轮啮合连接;保护架上设置有用于对齿轮进行限的限位机构。
10.优选的,箱体上设置有四个导向机构;四个导向机构分别与两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滑动连接;导向机构包括固定块、第二导轨和滑块;固定块设置在箱体上,第二导轨设置在固定块上;四个滑块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齿条和两个第二齿条上;四个滑块分别滑动设置在四个第二导轨上。
11.优选的,限位机构包括支撑块、滑杆、弹性件和限位块;支撑块设置在保护架上;滑杆滑动设置在支撑块上;限位块设置在滑杆的下端,限位块与齿轮卡接;弹性件设置在滑杆的外周侧,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支撑块和限位块连接。
12.优选的,齿轮上设手柄。
13.优选的,滑杆和弹性件均设置有两个;滑杆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与两个滑杆可拆连接;两个弹性件分别设置在两个滑杆的外周侧,两个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支撑块和限位块连接。
14.优选的,第一导轨设置有四个,四个第一导轨均设置在箱体内,两个第一夹板和两个第二夹板分别与四个第一导轨滑动连接。
15.优选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上均设置有橡胶垫。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7.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两个第一夹板和两个第二夹板同步分离或同步靠近,从而将塑壳断路器装夹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从而能方便对塑壳断路器进行装夹,且能够装夹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塑壳断路器,方便后续检测处理;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同步移动对塑壳断路器进行拆装,方便检修和维护。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塑壳断路器漏电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塑壳断路器漏电检测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20.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21.附图标记:1、箱体;101、滑动槽;2、保护架;31、第一夹板;32、第二夹板;4、第一导轨;5、驱动机构;501、齿轮;502、第一齿条;503、第二齿条;504、连接杆;6、导向机构;601、固定块;602、第二导轨;603、滑块;7、手柄;8、限位机构;801、支撑块;802、滑杆;803、弹性件;804、限位块;9、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23.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塑壳断路器漏电检测装置,包括箱体1、保护架2、第一夹板31和第二夹板32;
24.保护架2设置在箱体1上;保护架2位于箱体1的背部;第一夹板31和第二夹板32均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夹板31和两个第二夹板32均滑动设置在箱体1内;两个第一夹板31竖直设置,且对称设置;两个第二夹板32水平设置,且对称设置,第一夹板31与第二夹板32错位设置,两个第一夹板31和两个第二夹板32呈井字型设置,第二夹板32位于靠近保护架2的一侧;保护架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个第一夹板31和两个第二夹板32移动的驱动机构5;箱体1上设置有滑动槽101;滑动槽101设置有四个;驱动机构5的输出端穿过滑动槽101分别与第一夹板31和第二夹板32连接。
25.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驱动机构5包括齿轮501、第一齿条502、第二齿条503和连接杆504;第一齿条502和第二齿条503均设置有两个;连接杆504设置有四个;齿轮501转动设置在箱体1上,第一齿条502和第二齿条503均滑动设置在箱体1上;两个第一齿条502竖直设置,两个第一齿条502关于齿轮501对称设置;两个第二齿条503水平设置,两个第二齿条503关于齿轮501对称设置;第一齿条502和第二齿条503错位设置;四个连接杆504分别滑动设置在四个滑动槽101内,四个连接杆504的一端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夹板31和两个第二夹板32上;四个连接杆504的另一端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齿条502和两个第二齿条503上;两个第一齿条502和两个第二齿条503均与齿轮501啮合连接;保护架2上设置有用于对齿轮501进行限的限位机构8。
26.需要说明的是,齿轮501转动驱动两个第一齿条502在竖直方向朝相反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两个连接杆504移动,连接杆504带动第一夹板31移动,且齿轮501驱动两个第二齿条503在水平方向朝相反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两个连接杆504移动,连接杆504带动第二夹板32移动,从而实现两个第一夹板31和两个第二夹板32同步分离或同步靠近,从而对待检测的塑壳断路器进行装夹,方便拆装。
27.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箱体1上设置有四个导向机构6;四个导向机构6分别与两第一齿条502和第二齿条503滑动连接;导向机构6包括固定块601、第二导轨602和滑块603;固定块601设置在箱体1上,第二导轨602设置在固定块601上;四个滑块603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齿条502和两个第二齿条503上;四个滑块603分别滑动设置在四个第二导轨602上。
28.需要说明的是,固定块601对第二导轨602进行导向,第二导轨602对滑块603进行导向,滑块603对第一齿条502和第二齿条503进行导向,从而使第一齿条502和第二齿条503能够运动的更加平稳。
29.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限位机构8包括支撑块801、滑杆802、弹性件803和限位块804;支撑块801设置在保护架2上;滑杆802滑动设置在支撑块801上;限位块804设置在滑杆802的下端,限位块804与齿轮501卡接;弹性件803设置在滑杆802的外周侧,弹性件803的两端分别与支撑块801和限位块804连接。
30.需要说明的是,弹性件803推动限位块804移动,限位块804与齿轮501接触对齿轮501进行限位,防止齿轮501转动,当需要转动齿轮501时,向上拔起滑杆802,滑杆802带动限位块804移动,限位块804与齿轮501分离,从而使齿轮501能够转动。
31.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齿轮501上设手柄7。
32.需要说明的是,手柄7能够方便转动齿轮501。
33.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滑杆802和弹性件803均设置有两个;滑杆802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块9;连接块9与两个滑杆802可拆连接;两个弹性件803分别设置在两个滑杆802的外周侧,两个弹性件803的两端分别与支撑块801和限位块804连接。
34.需要说明的是,两个滑杆802能够使限位块804运动的更加平稳,连接块9能够同时带动滑杆802移动。
35.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导轨4设置有四个,四个第一导轨4均设置在箱体1内,两个第一夹板31和两个第二夹板32分别与四个第一导轨4滑动连接。
36.需要说明的是,四个第一导轨4用于对第一夹板31和第二夹板32进行导向,使其运动的更加平稳,从而能够更好的对塑壳断路器进行装夹。
37.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夹板31和第二夹板32上均设置有橡胶垫。
38.需要说明的是,橡胶垫能够增大摩擦力更好的对塑壳断路器进行装夹固定。
39.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驱动机构5驱动两个第一夹板31和两个第二夹板32同步分离或同步靠近,从而将塑壳断路器装夹在第一夹板31和第二夹板32之间,从而能方便对塑壳断路器进行装夹,且能够装夹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塑壳断路器,方便后续检测处理。
40.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