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73538发布日期:2022-02-08 09:23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碰撞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碰撞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碰撞车。


背景技术:

2.车辆碰撞试验是检测车辆安全性能必不可少的方法,但其破坏性特征导致了该检测方法的成本高和不可重复性。为验证车辆的安全性能,通常要进行多次碰撞试验,在国内外法规标准如ncap和国标正面、侧面和后面碰撞试验中都有要求用相应的碰撞车完成试验,且在车辆结构件开发过程中为考察其结构强度或安全性能,厂家通常会选择使用台车碰撞试验进行验证以节省金钱和时间成本。不同类型的汽车对于同种碰撞类型都需要不同的碰撞车完成试验,即不同类型的汽车所需要的碰撞车的质量、轴荷和质心位置均发生改变,导致试验台车设备多、占地大、试验成本高。
3.研究设计开发碰撞车一车多用,解决现有技术导致试验台车设备多、占地大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主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碰撞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不同类型的车辆为了完成试验,导致试验台车设备多、占地大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碰撞车,包括碰撞本体,所述碰撞本体包括用于支撑的第一框架、至少一个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第一框架上的第一配重块,所述第一框架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所述第一配重块的第一安装位。
7.优选地,所述第一框架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安装碰撞配件的第五安装位,所述第五安装位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长度和宽度方向均匀分布。
8.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远离地面的一侧的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远离地面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第二配重块的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二配重块可拆卸连接且数量至少一个。
9.优选地,所述第一框架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三配重块的第三安装位,所述第三安装位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长度和宽度方向均匀分布。
10.优选地,所述第一配重块设置在所述碰撞本体的沿行进方向上的两侧,使所述第一配重块的重心位于所述碰撞本体的重心沿所述碰撞本体的行进方向所在的竖直面上。
11.优选地,所述第二框架远离地面的一侧设置有钢板,所述钢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安装位相对应的第四安装位。
12.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位沿所述碰撞本体的长度方向且在所述第一框架的纵梁上相对应且均匀设置。
13.优选地,所述第二框架靠近所述碰撞本体的前端设置有支撑所述第二框架的支撑架。
14.优选地,所述碰撞配件包括吸能结构件和碰撞件。
15.优选地,所述第一框架沿所述第一框架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加强肋。
16.本技术文件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碰撞车,包括碰撞本体,碰撞本体包括用于支撑的第一框架、至少有个可拆卸安装在第一框架上的第一配重块,第一框架上设置有多个安装第一配重块的第一安装位,第一框架上用于安装第一配重块,其中,第一配重块可拆卸连接在第一框架上,第一框架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位,方便人们移动第一配重块的位置以及加减第一配重块的数量,这样能够改变碰撞本体的重量、质心或者轴荷,如此设置,在对车辆进行检测的时候,检测员可以通过添加或者减轻第一配重块的数量或者更换第一配重块的安装位置,进而改变碰撞本体的重量、质心或者轴荷,方便检测员测量不同类型的车辆对同一碰撞车况的检测,即进行正面撞击或者追尾碰撞,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一种碰撞车只能进行一种类型汽车的一种碰床车况的检测,大大缩减了购买碰撞车的成本,减小了碰撞车的数量以及碰撞车的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碰撞车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碰撞车的另一侧的示意图。
21.图中:1、第一框架;2、第二框架;3、第一安装板;4、第二安装板;5、第一配重块;6、第二配重块;7、第四安装位;8、钢板;9、第五安装位;10、碰撞配件;11、支撑架;12、加强肋;13、第三安装位。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23.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碰撞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不同类型的车辆为了完成试验,导致试验台车设备多、占地大的问题。
24.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25.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碰撞车,包括碰撞本体,碰撞本体包括用于支撑的第一框架1、至少有个可拆卸安装在第一框架1上的第一配重块5,第一框架1上设置
有多个安装第一配重块5的第一安装位,第一框架1上用于安装第一配重块5,其中,第一配重块5可拆卸连接在第一框架1上,第一框架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位,方便人们移动第一配重块5的位置以及加减第一配重块5的数量,这样能够改变碰撞本体的重量、质心或者轴荷,如此设置,在对车辆进行检测的时候,检测员可以通过添加或者减轻第一配重块5的数量或者更换第一配重块5的安装位置,进而改变碰撞本体的重量、质心或者轴荷,方便检测员测量不同类型的车辆对同一碰撞车况的检测,即进行正面撞击或者追尾碰撞,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一种碰撞车只能进行一种类型汽车的一种碰撞车况的检测,大大缩减了购买碰撞车的成本,减小了碰撞车的数量以及碰撞车的占地面积。为了方便安装第一配重块5,第一安装位设置在第一框架1靠近地面的一侧。
26.本实施例中,第一框架1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板4,其中,第一框架1的第一端为碰撞端,第二安装板4上设置有安装碰撞配件10的第五安装位9,第五安装位9沿第二安装板4的长度和宽度方向均匀分布,为了同一车辆检测不同的碰撞情况,在第二安装板4上安装不同的碰撞配件10,为了方便安装碰撞配件10,第二安装板4上设置有多个第五安装位9,第五安装位9沿着第二安装板4的长度和宽度方向均匀分布,人们可以根据不这样碰撞配件10可以根据情况安装在第二安装板4的任意位置,如此设置,可以在第二安装板4上安装不同的碰撞配件10或者汽车结构件,进而完成同一类型车的正面碰撞与追尾碰撞,同时,可以改变第一框架1上的第一配重块5的位置和个数,进而试验更多的车型的正面碰撞与追尾碰撞。
27.本实施例中,为了扩大碰撞车的试验范围,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框架1远离地面的一侧的第二框架2,同样,第二框架2上还可以放置第二配重块6,其中,第二框架2远离地面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二配重块6的第二安装位,为了能够改变第二配重块6的安装位置,第二配重快可拆卸安装在第二安装位且第二配重块6的数量至少一个,同时,第二安装位沿碰撞本体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且设置在第二框架2的纵梁上,第二配重块6的两端安装在第二框架2的两个纵梁上,如此,配重块可以根据需要在沿着第二框架2的纵梁的延伸方向在第二框架2的纵梁上移动。为了保证测试的时候碰床车的稳固性,第二框架2通过焊接安装在第一框架1上,为了保证碰撞本体的重心不会发生沿着碰撞本体的左右发生变化,第二配重块6的重心位于碰撞本体的重心沿碰撞本体的行进方向所在的竖直面上。
28.本实施例中,第一框架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板3,第一安装板3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三配重块的第三安装位13,第三安装位13沿第一安装板3的长度和宽度方向均匀分布,其中,为了保证碰撞本体的重心不会发生左右偏移,第三配重块可以设置在第一安装板3的任意位置,但是,保证第三配重块的重心位于碰撞本体的重心沿碰撞本体的长度方向所在的竖直面上。
29.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碰撞本体的重心不会发生沿着碰撞本体的左右发生变化,第一配重块5设置在碰撞本体的沿行进方向上的两侧,使第一配重块5的重心位于碰撞本体的重心沿碰撞本体的行进方向所在的竖直面上。
30.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第二框架2的强度,第二框架2远离地面的一侧设置有钢板8,钢板8上设置有与第二安装位相对应的第四安装位7,第二配重块6的紧固件能够同时穿过第二安装位与第四安装位7,其中紧固件可以为螺钉或者螺栓。
31.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位沿碰撞本体的长度方向且在第一框架1的纵梁上相对应
且均匀设置,为了方便安装第一配重块5,第一框架1上包括两个纵梁,两个纵梁上的第一安装位相对应设置,第一配重块5的两端设置在第一框架1的两个纵梁上,由于碰撞车的重心是沿着碰撞本体的长度方向移动,不会沿着碰撞本体的宽度方向移动,所以第一安装位设置在第一框架1的纵梁上。
32.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第二框架2的强度,第二框架2靠近碰撞本体的前端设置有支撑架11,支撑架11填充在第二框架2的内侧,为第二框架2提供支撑,加强了第二框架2的强度,避免在碰撞的时候发生变形。
33.本实施例中,碰撞配件10包括吸能结构件和碰撞件,其中吸能结构件可以为吸能盒、保险杠等,碰撞件可以为柱体撞击器、板式撞击器等,但是吸能结构件以及碰撞件不仅仅局限于这两种,只要是能够完成碰撞试验的碰撞配件10即可,使用可拆卸的各种碰撞件或者吸能结构件,可实现试验碰撞车的通用性使用,满足不同碰撞试验方法对前部碰撞配件10的要求。
34.本实施例中,第一框架1沿第一框架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加强肋12,为了保证第一框架1的强度,第一框架1的内部空间内设置有沿第一框架1长度方向的加强肋12,其中,加强肋12设置有四条,任意一条加强肋12的两端连接在相邻的两个梁上,以使加强肋12形成菱形。
35.其中,为了保证完成试验,碰撞本体还包括带动第一框架1运动的车轮以及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车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框架1运动。
36.其中,第一安装位、第二安装位、第三安装位13、第四安装位、第五安装位9均为安装孔。
37.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表述的“第一”“第二”等词语,不是对具体顺序的限制,仅仅只是用于区分各个部件或功能。所阐述的“上”是在碰撞车处于如图1摆放状态时之所指。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39.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40.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