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印刷机色彩控制系统中分光光度仪扫描头的安装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87006发布日期:2022-04-02 10:48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用于印刷机色彩控制系统中分光光度仪扫描头的安装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印刷机色彩控制系统中分光光度仪扫描头的安装机构。


背景技术:

2.早期的印刷机通常采用开环色彩控制系统,即由操作人员在印刷过程中重复拿取印张,通过仪器测量或者目视与标准样张进行对比,来调整印刷机的供墨量,以达到稳定印刷色彩的目的;其主要缺点是:响应速度慢、调节时间长、印刷损耗大、依赖操作者的技术水平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闭环色彩控制系统应运而生,其工作过程以计算机系统自动测量和控制为主,大大减少了认为因素的影响;其工作原理是,在印刷过程中通过分光光度仪的扫描头不断扫描承印物上的色控条,经过后台计算并与油墨预置标准对比后,反馈给印刷机控制系统,并对印刷机进行相应的调整。
3.现有印刷机色彩控制系统中分光光度仪扫描头通常安装在印刷机上,分光光度仪扫描头的倾斜角度不能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导致使用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用于印刷机色彩控制系统中分光光度仪扫描头的安装机构,能够根据使用需要调整分光光度仪扫描头的倾斜角度。
5.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印刷机色彩控制系统中分光光度仪扫描头的安装机构,包括:横梁、安装板、移动组件和支撑组件;
6.所述横梁的两端用于安装在印刷机上;
7.所述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梁上;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条形通孔,所述条形通孔沿所述安装板的长度方向设置;
8.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支座、第二支座、两根导杆和滑块;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相对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导杆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一支座与所述第二支座之间;所述滑块可移动地套设在所述导杆上;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条形通孔的上方,且可沿所述条形通孔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
9.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和第三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的一端穿过所述条形通孔与所述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阻尼转轴与所述第二支撑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阻尼转轴与所述第三支撑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臂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用于安装所述分光光度仪扫描头;所述支撑组件用于调整所述分光光度仪扫描头的倾角。
10.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电机和丝杠;所述丝杠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之间,并与所述导杆平行设置;所述滑块上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丝杠穿设在所述螺纹通孔内,并与所述滑块螺纹连接;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用于驱动所述丝杠转动。
11.进一步地,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板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横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件;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连接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印刷机上。
13.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呈l型;所述连接件的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印刷机固定连接。
1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印刷机色彩控制系统中分光光度仪扫描头的安装机构包括横梁、安装板、移动组件和支撑组件;所述横梁的两端用于安装在印刷机上;所述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梁上;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条形通孔,所述条形通孔沿所述安装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支座、第二支座、两根导杆和滑块;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相对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导杆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一支座与所述第二支座之间;所述滑块可移动地套设在所述导杆上;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条形通孔的上方,且可沿所述条形通孔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和第三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的一端穿过所述条形通孔与所述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阻尼转轴与所述第二支撑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阻尼转轴与所述第三支撑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臂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用于安装所述分光光度仪扫描头;所述支撑组件用于调整所述分光光度仪扫描头的倾角;使用时,通过所述横梁将所述用于印刷机色彩控制系统中分光光度仪扫描头的安装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印刷机上,并将所述分光光度仪扫描头安装在所述连接板的底部;通过沿所述导杆移动所述滑块可以带动所述支撑组件移动,从而调整所述分光光度仪扫描头的位置;另外,通过调整所述第二支撑臂与所述第一支撑臂和第三支撑臂之间的角度可以调节所述分光光度仪扫描头的倾角,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调整所述分光光度仪扫描头的倾角,以满足扫描要求,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某一实施例中用于印刷机色彩控制系统中分光光度仪扫描头的安装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中用于印刷机色彩控制系统中分光光度仪扫描头的安装机构的后视图;
17.图3为图1中用于印刷机色彩控制系统中分光光度仪扫描头的安装机构的左视图;
18.图4为图1用于印刷机色彩控制系统中分光光度仪扫描头的安装机构中横梁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图1用于印刷机色彩控制系统中分光光度仪扫描头的安装机构中安装板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其中,1、横梁;101、安装槽;2、连接件;3、安装板;301、条形通孔;4、第一支座;5、第二支座;6、导杆;7、滑块;8、电机;9、丝杠;10、第一支撑臂;11、第一阻尼转轴;12、第二支撑臂;13、第二阻尼转轴;14、第三支撑臂;15、连接板;16、分光光度仪扫描头。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技术一部
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2.请参考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印刷机色彩控制系统中分光光度仪扫描头的安装机构,包括:横梁1、安装板3、移动组件和支撑组件;
23.横梁1的两端用于安装在印刷机上;使用时,通过横梁1将所述用于印刷机色彩控制系统中分光光度仪扫描头的安装机构支撑在印刷机上;
24.安装板3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横梁1上;安装板3上设置有条形通孔 301,条形通孔301沿安装板3的长度方向设置;
25.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支座4、第二支座5、两根导杆6和滑块7;第一支座4和第二支座5相对设置在安装板3上;条形通孔301位于第一支座4与第二支座5之间;导杆6平行设置在第一支座4与第二支座5 之间;导杆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座4和第二支座5固定连接;导杆6 与安装板3平行设置;滑块7上设置有与导杆6配合使用的通孔(图中未示出);滑块7通过所述通孔可移动地套设在导杆6上;滑块7位于条形通孔301的上方,且可沿条形通孔301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
26.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臂10、第二支撑臂12和第三支撑臂14;第一支撑臂10的一端穿过条形通孔301与滑块7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阻尼转轴11与第二支撑臂12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支撑臂 10与滑块7的底部焊接;第二支撑臂1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阻尼转轴13 与第三支撑臂14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三支撑臂14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板15;第三支撑臂14与连接板15焊接;连接板15用于安装分光光度仪扫描头16;分光光度仪扫描头16通过螺栓与连接板15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组件用于调整分光光度仪扫描头16的倾角,并用于调整分光光度仪扫描头16与印张之间的距离;通过在第一支撑臂10与第二支撑臂12之间设置第一阻尼转轴11,使得第一支撑臂10与第二支撑臂12之间的角度可调,且能保持调整后的夹角;通过在第二支撑臂12与第三支撑臂14 之间设置第二阻尼转轴13,使得第二支撑臂12与第三支撑臂14之间的角度可调,且能保持调整后的夹角。
27.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阻尼转轴11和第二阻尼转轴13为现有技术,故不在此赘述其具体结构。
28.进一步地,参考图1,为了方便驱动滑块7沿导杆6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电机8和丝杠9;丝杠9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支座4和第二支座5之间,并与导杆6平行设置;滑块7上设置有螺纹通孔(图中未示出);丝杠9穿设在所述螺纹通孔内,并与滑块7螺纹连接;电机8设置在安装板3上,用于驱动丝杠9转动。
29.具体地,参考图1和图4,横梁1上设置有安装槽101;安装板3的一端设置在安装槽101内;安装板3与横梁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横梁1 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件2;横梁1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2固定安装在所述印刷机上;
30.示例性地,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2呈l型;连接件2的一端通过螺栓与横梁1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印刷机固定连接。
31.本实施例中用于印刷机色彩控制系统中分光光度仪扫描头的安装机构的使用方法如下:
32.使用时,通过横梁1将所述用于印刷机色彩控制系统中分光光度仪扫描头的安装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印刷机上,并将分光光度仪扫描头16 通过螺栓安装在连接板15的底
部;然后,根据需要沿导杆6移动滑块7,带动所述支撑组件移动,调整分光光度仪扫描头16的位置;再通过调整第二支撑臂12与第一支撑臂10和第三支撑臂14之间的角度调节分光光度仪扫描头16的倾角以及分光光度仪扫描头16与印张之间的距离,即可。
33.以上未涉及之处,适用于现有技术。
34.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技术请求保护的范围。
35.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