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仪表加速失效激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34131发布日期:2022-03-20 01:26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仪器仪表加速失效激发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测控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仪器仪表加速失效激发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自动化仪表技术水平的进步和流程工业对现场仪器仪表可靠性要求的提高,特别是在航空航天、武器、舰船领域广泛应用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 phm(prognostic and health management)技术在仪器仪表领域的拓展,国外的主要品牌的仪表供应商相继开发出包括特征识别、故障表征、预测性维护技术的实时在线运维平台系统。
3.目前国外主流仪表厂商正在把流程工业主要运行参数(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电流、电压、功率、物位、位置、密度)等在线仪表全方位从故障维护、定期维护向预测性维护系统提升,这对流程工业保证长期安全稳定运行意义重大。同时,研究异构数据数快速接入技术,将状态监测、故障诊断、状态预测和维修决策多位合成一体,降低故障漏报率和误报率,提高仪表性能衰减预测精度是十分必要的。
4.通过分析流程工业仪表的典型故障,根据其结构、工作机理和失效形式,建立故障的机理模型。一些仪表故障,无法明确地确定故障的机理模型,但往往在信号上有着明显的特点,如死线现象、示值超限等,因此需要研究故障的时域、频域和时频域的表征方法。对于工业流程中无法使用机理或信号来表征的故障,研究基于专家系统、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故障表征技术,实现对该故障的表征。
5.仪器仪表的状态信息,通过特征识别、故障表征之后,就形成了该仪表的“档案”,也就是仪表状态数据库。综合过往仪表故障案例数据,构成每台在线仪表实时健康分析报告,并根据这一报告,得出预测性维护决策。
6.仪器仪表运行特征智能识别、故障表征、预测性维护建模的基础是数据,只有积累了足够多的数据,并以这些数据为基础,对其进行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运维策略,才能制定出科学的预测性维护方案。
7.基础数据又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现场运行的正常准确数据和仪表性能下降或故障后的测量数据,而仪表性能下降或故障后的测量数据难以获得,但仪表性能下降或故障后的测量数据对整个运维平台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算法建模,以至于预测性维护方案的制定都是十分重要的,是必须创造的条件。
8.目前,市场上还没有现成的仪器仪表失效激发系统,来满足运维平台对仪表性能下降或故障后的测量数据积累的需要。因此,研发一款具有仪器仪表性能测试、加速失效激发、智能分析、数据存储等功能于一体的仪器仪表失效激发系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具有多种仪器仪表加速失效激发、故障激发、数据采集、数据存储等功能,可提高运维平台预测精度的仪器仪表加速失效激发系统。
10.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11.仪器仪表加速失效激发系统,包括测控主机、数据采集及控制装置、压力控制器、水箱、水泵、第1继电器组件、第一气管组件、第1电磁阀组件、第1压力变送器卡具组件、第1压力变送器组件、第1温度变送器组件、第1温度变送器卡具组件、第1流量变送器卡具组件、第1出水管组件、第1流量变送器组件、第2电磁阀组件、第1入水管组件、第2继电器组件、第11继电器、第1液位变送器组件、第1液位变送器卡具组件、可调直流电压源、第1料位变送器组件、第1料位变送器卡具组件及气源;所述测控主机、可调直流电压源、第1料位变送器组件、第1液位变送器组件、第2继电器组件、第11继电器、第1流量变送器组件、第1温度变送器组件、第1压力变送器组件、第1继电器组件及压力控制器的信号传输端口分别与数据采集及控制装置信号传输端口相接;所述第11继电器的信号传输端口与水泵的信号传输端口相接;所述第2继电器组件的信号传输端口与第2电磁阀组件的信号传输端口相接;所述水泵的出水口经第2电磁阀组件及第1入水管组件与第1流量变送器组件的入水口相通;所述第1流量变送器组件的出水口经第1出水管组件与水箱的入水口相通;所述水箱的出水口与水泵的入水口相通;所述第1温度变送器组件固定设于第1温度变送器卡具组件之上;所述第1继电器组件的信号传输端口与第1电磁阀组件的信号传输端口相接;所述第1压力变送器组件固定设于第1压力变送器卡具组件之上;所述压力控制器的出气口经第一气管组件及第1电磁阀组件与第1压力变送器组件的入气口相通;所述气源的出气口与压力控制器的入气口相通;所述可调直流电压源分别向第1料位变送器组件、第1液位变送器组件、第1流量变送器组件、第1温度变送器组件及第1压力变送器组件提供电源。
12.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设有高低试验箱;所述第1压力变送器卡具组件、第1压力变送器组件、第1温度变送器组件、第1温度变送器卡具组件、第1流量变送器卡具组件、第1流量变送器组件、第1入水管组件、第1液位变送器组件、第1液位变送器卡具组件、第1料位变送器组件及第1料位变送器卡具组件分别置于高低温试验箱内,通过改变仪器仪表所处环境的温度及湿度,对压力、温度、流量、液位、料位等仪表实施的加速失效激发试验。
13.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采用在+85℃高低温试验箱环境条件下,变送器连续通电工作300h;低温激发试验采用在-40℃高低温试验箱环境条件下,变送器连续通电工作48h。
14.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设有振动台;所述第1压力变送器卡具组件、第1压力变送器组件、第1温度变送器组件、第1温度变送器卡具组件、第1流量变送器卡具组件、第1流量变送器组件、第1入水管组件、第1液位变送器组件、第1液位变送器卡具组件、第1料位变送器组件及第1料位变送器卡具组件分别置于振动台上,通过改变仪器仪表振动的方向及振动频率,对压力、温度、流量、液位、料位等仪表实施的加速失效激发试验。
15.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振动台的振动频率范围设置为10hz~2000hz,位移峰值2.5mm,最大加速度分别为20g、25g、30g、35g、40g,以1oct/min扫频循环5次,试验方向为互相垂直三轴向。
16.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数据采集及控制装置包括rs485通讯接口、第1开关量输出接口组件、第2开关量输出接口组件、第11开关量输出接口、模拟量输出接口、以太网通讯接口、第1模拟量输入接口组件、第2模拟量输入接口组件、第3模拟量输入接口组件、第4模拟量输入接口组件、第5模拟量输入接口组件。
17.本实用新型系具有对多种仪器仪表加速失效激发、故障激发、数据采集、数据存储
等功能于一体的仪器仪表加速失效激发系统。通过本系统,可以加速激发工业主要运行仪表,如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料位等在线仪表的故障,并积累存储测试数据,为仪器仪表故障诊断及智能远程运维平台建模提供试验数据,对提升整个运维平台预测精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将不仅局限于下列内容的表述。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常温环境仪器仪表加速失效激发系统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湿热环境仪器仪表加速失效激发系统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振动环境仪器仪表加速失效激发系统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数据采集及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测控主机;2、数据采集及控制装置;3、打印机;4、压力控制器;5、水箱;6、水泵;72、第11继电器;83、可调直流电源;94、气源;95、高低温试验箱;96、振动台。
具体实施方式
24.本实用新型第1继电器组件包括第1继电器7、第2继电器8、第3继电器9、第4继电器10、第5继电器11;第一气管组件包括第1路气管12、第2路气管13、第3路气管14、第4路气管15、第5路气管16;第1电磁阀组件包括第1电磁阀17、第2电磁阀18、第3电磁阀19、第4电磁阀20、第5电磁阀21;第1压力变送器卡具组件包括第1压力变送器卡具22、第2压力变送器卡具23、第3压力变送器卡具24、第4压力变送器卡具25、第5压力变送器卡具26;第1压力变送器组件包括第1压力变送器27、第2压力变送器28、第3压力变送器29、第4压力变送器30、第5压力变送器31;第1温度变送器组件包括第1温度变送器32、第2温度变送器33、第3温度变送器34、第4温度变送器35、第5温度变送器36;第1温度变送器卡具组件包括第1温度变送器37、第2温度变送器38、第3温度变送器39、第4温度变送器40、第5温度变送器41;第1流量变送器卡具组件包括第1流量变送器卡具42、第2流量变送器卡具43、第3流量变送器卡具44、第4流量变送器卡具45、第5流量变送器卡具46;第1出水管组件包括第1路出水管47、第2路出水管48、第3路出水管49、第4路出水管50、第5路出水管51;第1流量变送器组件包括第1流量变送器52、第2流量变送器53、第3流量变送器54、第4流量变送器55、第5流量变送器56;第2电磁阀组件包括第6电磁阀57、第7电磁阀58、第8电磁阀59、第9电磁阀60、第10电磁阀61;第1入水管组件包括第1路入水管62、第2路入水管63、第3路入水管64、第4路入水管65、第5路入水管66;第2继电器组件包括第6继电器67、第7继电器68、第8继电器69、第9继电器70、第10继电器71;第1液位变送器组件包括第1液位变送器73、第2液位变送器74、第3液位变送器75、第4液位变送器76、第5液位变送器77;第1液位变送器卡具组件包括第1液位变送器卡具78、第2液位变送器卡具79、第3液位变送器卡具80、第4液位变送器卡具81、第5液位变送器卡具82;第1料位变送器组件包括第1料位变送器84、第2料位变送器85、第3料位变送器86、第4料位变送器87、第5料位变送器88;第1料位变送器卡具组件第1料位变送器卡具89、第2料位变送器卡具90、第3料位变送器卡具91、第4料位变送器卡具92、第5料位变送器卡具93;第1开关量输出接口组件包括第1开关量输出接口123、第2开关量输出接口124、第3开关量输出接
口125、第4开关量输出接口126、第5开关量输出接口127;第2开关量输出接口组件包括第6开关量输出接口128、第7开关量输出接口129、第8开关量输出接口130、第9开关量输出接口131、第10开关量输出接口132;第1模拟量输入接口组件包括第1模拟量输入接口136、第2模拟量输入接口137、第3模拟量输入接口138、第4模拟量输入接口139、第5模拟量输入接口140;第2模拟量输入接口组件包括第6模拟量输入接口141、第7模拟量输入接口142、第8模拟量输入接口143、第9模拟量输入接口144、第10模拟量输入接口145;第3模拟量输入接口组件包括第11模拟量输入接口146、第12模拟量输入接口147、第13模拟量输入接口148、第14模拟量输入接口149、第15模拟量输入接口150;第4模拟量输入接口组件包括第16模拟量输入接口151、第17模拟量输入接口152、第18模拟量输入接口153、第19模拟量输入接口154、第20模拟量输入接口155;第5模拟量输入接口组件包括第21模拟量输入接口156、第22模拟量输入接口157、第23模拟量输入接口158、第24模拟量输入接口159、第25模拟量输入接口160。
25.如图所示,仪器仪表加速失效激发系统,包括测控主机1、数据采集及控制装置2、压力控制器4、水箱5、水泵6、第1继电器组件7、8、9、10、11、第一气管组件12、13、14、15、16、第1电磁阀组件17、18、19、20、21、第1压力变送器卡具组件22、23、24、25、26、第1压力变送器组件27、28、29、30、31、第1温度变送器组件32、33、34、35、36、第1温度变送器卡具组件37、38、39、40、41、第1流量变送器卡具组件42、43、44、45、46、第1出水管组件47、48、49、50、51、第1流量变送器组件52、53、54、55、56、第2电磁阀组件57、58、59、60、61、第1入水管组件62、63、64、65、66、第2继电器组件67、68、69、70、71、第11继电器72、第1液位变送器组件73、74、75、76、77、第1液位变送器卡具组件78、79、80、81、82、可调直流电压源83、第1料位变送器组件84、85、86、87、88、第1料位变送器卡具组件89、90、91、92、93及气源94;所述测控主机1、可调直流电压源83、第1料位变送器组件84、85、86、87、88、第1液位变送器组件73、74、75、76、77、第2继电器组件67、68、69、70、71、第11继电器72、第1流量变送器组件52、53、54、55、56、第1温度变送器组件32、33、34、35、36、第1压力变送器组件27、28、29、30、31、第1继电器组件7、8、9、10、11及压力控制器4的信号传输端口分别与数据采集及控制装置2信号传输端口相接;所述第11继电器72的信号传输端口与水泵6的信号传输端口相接;所述第2继电器组件67、68、69、70、71的信号传输端口与第2电磁阀组件57、58、59、60、61的信号传输端口相接;所述水泵6的出水口经第2电磁阀组件57、58、59、60、61及第1入水管组件62、63、64、65、66与第1流量变送器组件52、53、54、55、56的入水口相通;所述第1流量变送器组件52、53、54、55、56的出水口经第1出水管组件47、48、49、50、51与水箱5的入水口相通;所述水箱5的出水口与水泵6的入水口相通;所述第1温度变送器组件32、33、34、35、36固定设于第1温度变送器卡具组件37、38、39、40、41之上;所述第1继电器组件7、8、9、10、11的信号传输端口与第1电磁阀组件17、18、19、20、21的信号传输端口相接;所述第1压力变送器组件27、28、29、30、31固定设于第1压力变送器卡具组件22、23、24、25、26之上;所述压力控制器4的出气口经第一气管组件12、13、14、15、16及第1电磁阀组件17、18、19、20、21与第1压力变送器组件27、28、29、30、31的入气口相通;所述气源94的出气口与压力控制器4的入气口相通;所述可调直流电压源83分别向第1料位变送器组件84、85、86、87、88、第1液位变送器组件73、74、75、76、77、第1流量变送器组件52、53、54、55、56、第1温度变送器组件32、33、34、35、36及第1压力变送器组件27、28、29、30、31提供电源。
26.本实用新型还设有高低试验箱95;所述第1压力变送器卡具组件22、23、24、25、26、第1压力变送器组件27、28、29、30、31、第1温度变送器组件32、33、34、35、36、第1温度变送器卡具组件37、38、39、40、41、第1流量变送器卡具组件42、43、44、45、46、第1流量变送器组件52、53、54、55、56、第1入水管组件62、63、64、65、66、第1液位变送器组件73、74、75、76、77、第1液位变送器卡具组件78、79、80、81、82、第1料位变送器组件84、85、86、87、88及第1料位变送器卡具组件89、90、91、92、93分别置于高低温试验箱95内,通过改变仪器仪表所处环境的温度及湿度,对压力、温度、流量、液位、料位等仪表实施的加速失效激发试验。
27.本实用新型采用在+85℃高低温试验箱95环境条件下,变送器连续通电工作300h;低温激发试验采用在-40℃高低温试验箱环境条件下,变送器连续通电工作48h。
28.本实用新型还设有振动台96;所述第1压力变送器卡具组件22、23、24、25、26、第1压力变送器组件27、28、29、30、31、第1温度变送器组件32、33、34、35、36、第1温度变送器卡具组件37、38、39、40、41、第1流量变送器卡具组件42、43、44、45、46、第1流量变送器组件52、53、54、55、56、第1入水管组件62、63、64、65、66、第1液位变送器组件73、74、75、76、77、第1液位变送器卡具组件78、79、80、81、82、第1料位变送器组件84、85、86、87、88及第1料位变送器卡具组件89、90、91、92、93分别置于振动台96上,通过改变仪器仪表振动的方向及振动频率,对压力、温度、流量、液位、料位等仪表实施的加速失效激发试验。本实用新型所述振动台96的振动频率范围设置为10hz~2000hz,位移峰值2.5mm,最大加速度分别为20g、25g、30g、35g、40g,以1oct/min扫频循环5次,试验方向为互相垂直三轴向。
29.本实用新型所述数据采集及控制装置2包括rs485通讯接口122、第1开关量输出接口组件123、124、125、126、127、第2开关量输出接口组件128、129、130、131、132、第11开关量输出接口133、模拟量输出接口134、以太网通讯接口135、第1模拟量输入接口组件136、137、138、139、140、第2模拟量输入接口组件141、142、143、144、145、第3模拟量输入接口组件146、147、148、149、150、第4模拟量输入接口组件151、152、153、154、155、第5模拟量输入接口组件156、157、158、159、160。
30.本实用新型的仪器仪表加速失效激发系统,共有3种失效激发环境,即:常温失效激发环境、湿热失效激发环境、振动失效激发环境。
31.如图1所示,所述常温失效激发环境是指将仪器仪表装配在相应的变送器卡具上,并置于常温常湿的环境中,对压力、温度、流量、液位、料位等仪表实施的加速失效激发试验;如图2所示,所述湿热失效激发环境是指将仪器仪表装配在相应的变送器卡具上,并置于高低温试验箱95内,通过改变仪器仪表所处环境的温度及湿度,对压力、温度、流量、液位、料位等仪表实施的加速失效激发试验;具体地,将被激发仪表装配在相应工装之上并放置在高低温试验箱之中,控制高低温试验箱的温度及湿度,通过保持仪器仪表在高温和低温状态下进行疲劳试验,以及对仪表进行反复温度冲击试验、湿热条件下的相关激发试验,使仪表的性能下降或产生故障,数据采集及控制装置实时采集各种温湿度条件下的数据,并传送至测控主机进行分析和存储。
32.高温激发试验采用在+85℃高低温试验箱环境条件下,变送器连续通电工作300h。试验过程中,每30min测试一次变送器零点输出,观察数据是否出现异常,数据采集及控制装置实时采集变送器的测试数据,并将数据传送至测控主机进行存储。低温激发试验采用在-40℃高低温试验箱环境条件下,变送器连续通电工作48h。试验过程中,每30min测试一
次变送器零点输出,观察数据是否出现异常,数据采集及控制装置实时采集变送器的测试数据,并将数据传送至测控主机进行存储。温度变化激发试验采用以不大于1℃/min的变温率降温2h至-30℃,保温4h,在以不大于1℃/min的变温率升温2h至+85℃,保温4h,回到常温恢复2h为一个循环,共进行3次,共42h,数据采集及控制装置实时采集变送器的测试数据,并将数据传送至测控主机进行存储。湿热激发试验采用在高温激发试验的基础上,增大高低温试验箱内的湿度,传感器连续通电工作300h。试验过程中,每30min测试一次变送器零点输出,观察数据是否出现异常,数据采集及控制装置实时采集变送器的测试数据,并将数据传送至测控主机进行存储。
33.如图3所示,所述振动失效激发环境是指将仪器仪表装配在相应的变送器卡具上,并置于振动台96上,通过改变仪器仪表振动的方向及振动频率,对压力、温度、流量、液位、料位等仪表实施的加速失效激发试验。具体地,将被激发仪表装配在相应工装之上并固定在振动台上,控制振动台振动的频率、振幅、加速度等参数,在三个方向上进行试验,数据采集及控制装置实时采集实时数据,并传送至测控主机进行分析和存储。仪器仪表振动加速失效激发试验按下述方法进行。振动频率范围设置为10hz~2000hz,位移峰值2.5mm,最大加速度分别为20g、25g、30g、35g、40g,以1oct/min扫频循环5次,试验方向为互相垂直三轴向。
34.本实用新型的仪器仪表加速失效激发系统,共包括压力失效激发分系统、温度失效激发分系统、流量失效激发分系统、液位失效激发分系统、料位失效激发分系统五个部分。
35.为了取得多台变送器同时进行失效激发的数据,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对不同仪表的数据进行对比,本实用新型对同一种类的仪器仪表同时激发5台。对于常温失效激发环境试验和湿热失效激发环境试验采用相同的工装卡具,对于振动失效激发环境试验采用单独的工装卡具。测试人员可以随时操作测控主机1,生成任意时间段的测试情况的统计报表,为仪器仪表预测性维护提供数据支撑。测控主机1连接打印机3,通过对测控主机1的操作可随时打印任意时间段的测试数据或测试结果的统计数据。为解决不同型号仪器仪表测试参数、测试流程等不完全相同的问题,测控主机1可以对测试参数、测试流程进行设置,提高系统的通用性和灵活性。测试人员通过操作监控主机1,可以按照不同的时间段、仪表种类等多种方式,生成相应的测试数据报表和统计数据报表,并将测试数据存盘,通过u盘或网络的方式,将测试数据导出供数据分析系统分析。为确保只有经授权的测试人员才能操作测试系统,测控主机1设置启动登录界面,需输入正确的使用者姓名和密码后方可进入系统工作。数据采集及控制装置2通过以太网通讯接口135与测控主机1相连接,实时接受测控主机1下达的测控指令,通过以太网通讯接口135将测试得到的数据上传至测控主机1;rs485通讯接口122与压力控制器4相连接,通过rs485通讯的方式控制压力控制器4输出的气体压力;第1开关量输出接口123~第5开关量输出接口127分别与第1继电器7~第5继电器11相连接,通过对第1继电器7~第5继电器11的控制,控制压力失效激发分系统执行相应的动作;第11开关量输出接口133与第11继电器72相连接,通过对第11继电器72的控制,控制水泵6的起停动作;第6开关量输出接口128~第10开关量输出接口132分别与第6继电器67~第10继电器71相连接,通过对第6继电器67~第10继电器71的控制,控制流量失效激发分系统执行相应的动作;模拟量输出接口134与可调直流电压源83相连接,通过模拟量输出控制
可调直流电压源83输出的电压数值;以太网通讯接口135与测控主机1相连接,实现数据采集及控制装置2与测控主机1的数据通讯;第1模拟量输入接口136~第5模拟量输入接口140分别与第1压力变送器27~第5压力变送器31相连接,采集第1压力变送器27~第5压力变送器31输出的测量信号;第6模拟量输入接口141~第10模拟量输入接口145分别与第1温度变送器32~第5温度变送器36相连接,采集第1温度变送器32~第5温度变送器36输出的测量信号;第11模拟量输入接口146~第15模拟量输入接口150分别与第1流量变送器52~第5流量变送器56相连接,采集第1流量变送器52~第5流量变送器56输出的测量信号;第16模拟量输入接口151~第20模拟量输入接口155分别与第1液位变送器73~第5液位变送器77相连接,采集第1液位变送器73~第5液位变送器77输出的测量信号;第21模拟量输入接口156~第25模拟量输入接口160分别与第1料位变送器84~第5料位变送器88相连接,采集第1料位变送器84~第5料位变送器88输出的测量信号。
36.如图1~图3所示,所述压力失效激发分系统包含数据采集及控制装置2、气源94、压力控制器4、第1继电器7~第5继电器11、第1路气管(12)~第5路气管16、第1电磁阀17~第5电磁阀21、第1压力变送器卡具22~第5压力变送器卡具26、第1压力变送器27~第5压力变送器31、可调直流电压源83、第1模拟量输入接口136~第5模拟量输入接口140。
37.所述气源94与压力控制器4的入气口相连接,为系统提供气压;数据采集及控制装置2控制压力控制器4输出相应的气体压力;所述第1继电器7~第5继电器11分别与第1电磁阀17~第5电磁阀21相连接,数据采集及控制装置2通过控制第1继电器7~第5继电器11,进而控制第1电磁阀17~第5电磁阀21的开启与关闭,实现对5个气路的控制;所述压力控制器4的出气口与第1路气管12~第5路气管16的入气口公共端相连接;第1路气管12~第5路气管16的出气口分别与第1电磁阀17~第5电磁阀21的入气口相连接,第1电磁阀17~第5电磁阀21的出气口分别与第1压力变送器27~第5压力变送器31相连接;所述第1压力变送器27~第5压力变送器31分别装配在第1压力变送器卡具22~第5压力变送器卡具26之上。所述可调直流电压源83与第1压力变送器27~第5压力变送器31相连接,为第1压力变送器27~第5压力变送器31提供供电电源;所述第1压力变送器27~第5压力变送器31分别与第1模拟量输入接口136~第5模拟量输入接口140相连接,将第1压力变送器27~第5压力变送器31输出的测量信号传送至数据采集及控制装置2中;
38.如图1~图3所示,所述温度失效激发分系统包含数据采集及控制装置2、第1温度变送器32~第5温度变送器36、第1温度变送器卡具37~第5温度变送器卡具41、可调直流电压源83、第6模拟量输入接口141~第10模拟量输入接口145。所述第1温度变送器32~第5温度变送器36分别装配在第1温度变送器卡具37~第5温度变送器卡具41之上。所述可调直流电压源83与第1温度变送器32~第5温度变送器36相连接,为第1温度变送器32~第5温度变送器36提供供电电源;所述第1温度变送器32~第5温度变送器36分别与第6模拟量输入接口141~第10模拟量输入接口145相连接,将第1温度变送器32~第5温度变送器36输出的测量信号传送至数据采集及控制装置2中。
39.如图1~图3所示,所述流量失效激发分系统包含数据采集及控制装置2、水箱5、水泵6、第1流量变送器卡具42~第5流量变送器卡具46、第1路出水管47~第5路出水管51、第1流量变送器52~第5流量变送器56、第6电磁阀57~第10电磁阀61、第1路入水管62~第5路入水管66、第6继电器67~第10继电器71、第11继电器72、可调直流电压源83、第11模拟量输
入接口146~第15模拟量输入接口150。所述数据采集及控制装置2控制第11继电器72,进而控制水泵6的启动与停止,水泵6的入水口与水箱5的出水口相连接,水泵6的出水口与第6电磁阀57~第10电磁阀61的入口公共端相连接,第6电磁阀57~第10电磁阀61的出口分别与第1路入水管62~第5路入水管66相连接,第1路入水管62~第5路入水管66分别与第1流量变送器52~第5流量变送器56的入口相连接,第1流量变送器52~第5流量变送器56的出口与第1路出水管47~第5路出水管51的入口相连接,第1路出水管47~第5路出水管51的出口公共端与水箱5的入水口相连接,将水泵回水箱5;所述第1流量变送器52~第5流量变送器56分别装配在第1流量变送器卡具42~第5流量变送器卡具46之上;所述第6继电器67~第10继电器71分别与第6电磁阀57~第10电磁阀61相连接,数据采集及控制装置2控制第6继电器67~第10继电器71,进而控制第6电磁阀57~第10电磁阀61的开启与关闭;所述可调直流电压源83与第1流量变送器52~第5流量变送器56相连接,为第1流量变送器52~第5流量变送器56提供供电电源;所述第1流量变送器52~第5流量变送器56分别与第11模拟量输入接口146~第15模拟量输入接口150相连接,将第1流量变送器52~第5流量变送器56输出的测量信号传送至数据采集及控制装置2中。
40.如图1~图3所示,所述液位失效激发分系统包含数据采集及控制装置2、第1液位变送器73~第5液位变送器77、第1液位变送器卡具78~第5液位变送器卡具82、可调直流电压源83、第16模拟量输入接口151~第20模拟量输入接口155。所述第1液位变送器73~第5液位变送器77分别装配在第1液位变送器卡具78~第5液位变送器卡具82之上。所述可调直流电压源83与第1液位变送器73~第5液位变送器77相连接,为第1液位变送器73~第5液位变送器77提供供电电源;所述第1液位变送器73~第5液位变送器77分别与第16模拟量输入接口151~第20模拟量输入接口155相连接,将第1液位变送器73~第5液位变送器77输出的测量信号传送至数据采集及控制装置2中。
41.如图1~图3所示,所述料位失效激发分系统包含数据采集及控制装置2、第1料位变送器84~第5料位变送器88、第1料位变送器卡具89~第5料位变送器卡具93、可调直流电压源83、第21模拟量输入接口156~第25模拟量输入接口160。所述第1料位变送器84~第5料位变送器88分别装配在第1料位变送器卡具89~第5料位变送器卡具93之上。所述可调直流电压源83与第1料位变送器84~第5料位变送器88相连接,为第1料位变送器84~第5料位变送器88提供供电电源;所述第1料位变送器84~第5料位变送器88分别与第21模拟量输入接口156~第25模拟量输入接口160相连接,将第1料位变送器84~第5料位变送器88输出的测量信号传送至数据采集及控制装置2中。
42.可以理解地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子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