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交通多源感知设备用环境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90439发布日期:2022-03-23 15:1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交通多源感知设备用环境监测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外部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防护遮罩(2),所述第一防护遮罩(2)与装置外壳(1)之间通过转动轴(9)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防护遮罩(2)下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防护遮罩(3),且第二防护遮罩(3)与第一防护遮罩(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防护遮罩(3)一侧的下端设置有转动把手(4),所述转动把手(4)与转动轴(9)之间通过传动带(10)传动连接,所述传动带(10)外部的一侧设置有转动滚筒(11),且转动滚筒(11)设置有两个,所述转动滚筒(11)与装置外壳(1)转动连接,所述装置外壳(1)一侧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照明灯管(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交通多源感知设备用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遮罩(2)和第二防护遮罩(3)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防水垫(13),且第一防水垫(13)与第一防护遮罩(2)和第二防护遮罩(3)均固定连接,所述装置外壳(1)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防水垫(19),且第二防水垫(19)与装置外壳(1)固定连接,所述装置外壳(1)内部的上端设置有滑动轨(12),且滑动轨(12)与第一防护遮罩(2)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交通多源感知设备用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内部的中间设置有支撑架(20),且支撑架(20)与装置外壳(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20)与第二防水垫(19)之间的上端均设置有散热风扇(26),所述装置外壳(1)下端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水凹槽(16),所述防水凹槽(16)内部的一侧设置有防水过滤网(21),所述第一防护遮罩(2)的上端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交通多源感知设备用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0)的上端设置有道路状况监测仪(18),所述道路状况监测仪(18)的上端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17),所述温度检测装置(17)的上端设置有风速检测装置(14),所述风速检测装置(14)的上端设置有风向检测装置(15)。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交通多源感知设备用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26)下端的一侧设置有逆变器(24),所述逆变器(24)的一侧设置有电源组件(2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交通多源感知设备用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23)的下端设置有第二照明灯管(25),所述第一防护遮罩(2)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连接块(8),且固定连接块(8)的一端与第一防护遮罩(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块(8)的外部与装置外壳(1)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连接块(8)的一侧设置有按压传感器(7),且按压传感器(7)的一侧与装置外壳(1)的一侧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交通多源感知设备用环境监测装置,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环境检测装置在检修过程中较为费时费力的问题。所述装置外壳外部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防护遮罩,所述第一防护遮罩与装置外壳之间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防护遮罩下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防护遮罩,所述第二防护遮罩一侧的下端设置有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把手与转动轴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传动带外部的一侧设置有转动滚筒,所述转动滚筒与装置外壳转动连接,所述装置外壳一侧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照明灯管,所述第一防护遮罩和第二防护遮罩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防水垫,所述装置外壳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防水垫。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防水垫。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防水垫。


技术研发人员:朱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语江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2
技术公布日:2022/3/2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