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测绘用测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47923发布日期:2022-03-20 02:58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下测绘用测深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水下测绘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下测绘用测深装置。


背景技术:

2.水下地形测量是工程测量中的一种特定测量,测量江河、湖泊、水库、港湾和近海水底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用以绘制水下地形图的测绘工作。
3.目前,在进行水下测绘时,需要使用测深装置对水深进行测量,然而,现有的测深装置大多不便于调节,导致不方便对不同位置的水深进行测量,容易产生测绘误差,精准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现有的测深装置大多不便于调节,容易产生测绘误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水下测绘用测深装置。
5.本技术提供一种水下测绘用测深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水下测绘用测深装置,包括底座和用于测深的探头,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架,两个所述支架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滑轮;
7.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转动安装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延长杆,所述延长杆远离活动块一端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滑轮;
8.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一侧转动安装有卷绳筒,所述卷绳筒的表面缠绕有吊绳,所述吊绳的一端依次绕过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并与探头固定连接,所述卷绳筒的一端连接有第三驱动机构。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用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螺杆转动,使第一螺杆带动移动座移动,使移动座通过支撑杆带动支撑板移动,对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的位置进行调节,若第二滑轮的伸出长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可使用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二螺杆转动,使第二螺杆带动活动块移动,使活动块带动延长杆移动,从而进一步对第二滑轮的位置进行调节。
10.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第一电机、安装在第一电机输出端的主齿轮和安装在第一螺杆一端的从齿轮,所述主齿轮与从齿轮相啮合。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可启动第一电机带动主齿轮转动,主齿轮带动从齿轮转动,使从齿轮带动第一螺杆转动。
12.可选的,所述两个所述支架之间位于第一螺杆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导杆,所述移动座套在导杆上并与导杆滑动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螺杆转动时,导杆会对移动座起到导向限位作用,
使移动座能够沿导杆水平移动。
14.可选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安装有轨道,所述移动座的底部安装有与轨道相适配的轨道轮。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移动座移动时,轨道轮会沿轨道滑动,进一步提高移动座移动时的稳定性。
16.可选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支撑板上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螺杆固定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可启动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螺杆转动。
18.可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活动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限位槽相适配的限位块。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螺杆转动时,限位块会在限位槽内滑动,从而对活动块起到导向限位作用,提高活动块移动时的稳定性。
20.可选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第三电机、安装在第三电机输出端的主动轮和安装在卷绳筒一端的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可启动第三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转动,使从动轮带动卷绳筒转动,从而可方便对吊绳进行收卷。
22.可选的,所述底座底部的四角处均安装有刹车轮。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刹车轮的设置,方便对装置进行移动。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5.1.本技术通过第一驱动机构、第一螺杆、移动座、支撑板和第一滑轮的设置,可使用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螺杆转动,使第一螺杆带动移动座移动,使移动座通过支撑杆带动支撑板移动,对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的位置进行调节,以便满足使用需求,提高测绘效率;
26.2.本技术通过第二驱动机构、第二螺杆、活动块和第二滑轮的设置,若第二滑轮的伸出长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可使用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二螺杆转动,使第二螺杆带动活动块移动,使活动块带动延长杆移动,从而进一步对第二滑轮的位置进行调节,方便对不同位置的水深进行测量,降低测绘误差,提高测量精准度和测绘效率。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实用新型卷绳筒和第三驱动机构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探头;3、支架;4、第一螺杆;5、第一驱动机构;501、第一电机;502、主齿轮;503、从齿轮;6、移动座;7、支撑杆;8、支撑板;9、第一滑轮;10、第二螺杆;11、第二驱动机构;1101、第二电机;12、活动块;13、延长杆;14、第二滑轮;15、卷绳筒;16、吊绳;17、第三驱动机构;1701、第三电机;1702、主动轮;1703、从动轮;1704、皮带;18、导杆;19、轨道;20、轨道轮;21、限位槽;22、限位块;23、刹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请参阅图1-2,一种水下测绘用测深装置,包括底座1和用于测深的探头2,探头2通过传输线连接有测深设备,底座1的底部安装有刹车轮23,通过刹车轮23方便对装置进行移动。底座1上表面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架3,两个支架3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一螺杆4,第一螺杆4为水平布置,第一螺杆4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驱动机构5,第一驱动机构5用于驱动第一螺杆4转动,第一驱动机构5包括安装在底座1上的第一电机501、安装在第一电机501输出端的主齿轮502和安装在第一螺杆4一端的从齿轮503,主齿轮502与从齿轮503相啮合,在使用时,可启动第一电机501带动主齿轮502转动,主齿轮502带动从齿轮503转动,使从齿轮503带动第一螺杆4转动。
33.第一螺杆4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座6,移动座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7,支撑杆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8,支撑板8顶部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滑轮9,当第一螺杆4转动时,移动座6会沿第一螺杆4的长度方向水平移动,从而通过支撑杆7带动支撑板8水平移动,对第一滑轮9的位置进行调整。
34.参照图1和图2,两个支架3之间位于第一螺杆4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导杆18,导杆18与第一螺杆4相平行,移动座6套在导杆18上并与导杆18滑动连接,在第一螺杆4转动时,导杆18会对移动座6起到导向限位作用,使移动座6沿导杆18水平移动。
35.参照图1和图2,为了提高移动座6移动时的稳定性,底座1的上表面安装有轨道19,轨道19与第一螺杆4相平行,移动座6的底部安装有与轨道19相适配的轨道轮20,在移动座6移动时,轨道轮20会沿轨道19滑动。
36.参照图1和图2,支撑板8的顶部转动安装有第二螺杆10,第二螺杆10与第一螺杆4相平行,第二螺杆10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驱动机构11,第二驱动机构11用于驱动第二螺杆10转动,第二驱动机构11包括安装在支撑板8上的第二电机1101,第二电机1101的输出端与第二螺杆10固定连接,在使用时,可启动第二电机1101带动第二螺杆10转动,第二螺杆10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活动块12,活动块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延长杆13,延长杆13远离活动块12一端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滑轮14,当第二螺杆10转动时,活动块12会沿第二螺杆10的长度方向水平移动,从而带动延长杆13水平移动,对第二滑轮14的位置进行调整。
37.参照图1和图2,支撑板8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槽21,限位槽21与第二螺杆10相平行,活动块1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限位槽21相适配的限位块22,在第二螺杆10转动时,限位块22会在限位槽21内滑动,从而对活动块12起到导向限位作用,提高活动块12移动时的稳定性。
38.参照图1和图3,底座1上表面的一侧转动安装有卷绳筒15,卷绳筒15的表面缠绕有吊绳16,通过卷绳筒15可对吊绳16进行收放,吊绳16的一端依次绕过第一滑轮9和第二滑轮14并与探头2固定连接,当第一滑轮9和第二滑轮14运动时,探头2所处的水平位置会发生改变,从而可对探头2的测量位置进行调节,卷绳筒15的一端连接有第三驱动机构17,第三驱动机构17用于驱动卷绳筒15转动,第三驱动机构17包括安装在底座1上的第三电机1701、安装在第三电机1701输出端的主动轮1702和安装在卷绳筒15一端的从动轮1703,主动轮1702与从动轮1703之间通过皮带1704传动连接,在使用时,可启动第三电机1701带动主动轮1702转动,主动轮1702通过皮带1704带动从动轮1703转动,使从动轮1703带动卷绳筒15转
动,从而可方便对吊绳16进行收卷。
39.本技术的实施原理为:在使用时,通过刹车轮23将装置移动到待测处,使用第一驱动机构5驱动第一螺杆4转动,使第一螺杆4带动移动座6移动,使移动座6通过支撑杆7带动支撑板8移动,对第一滑轮9和第二滑轮14的位置进行调节,若第二滑轮14的伸出长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可使用第二驱动机构11驱动第二螺杆10转动,使第二螺杆10带动活动块12移动,使活动块12带动延长杆13移动,从而进一步对第二滑轮14的位置进行调节,当第二滑轮14的位置确定后,使用第三驱动机构17驱动卷绳筒15转动,使卷绳筒15对吊绳16进行释放,从而使探头2进入到水下,测量结束后,可使用第三驱动机构17驱动卷绳筒15反转,使卷绳筒15对吊绳16进行收卷,从而将探头2从水下取出。
4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