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风电叶片称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63255发布日期:2022-07-06 02:11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风电叶片称重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非金属复合材料风电叶片后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风电叶片称重系统。


背景技术:

2.近年,随着风电机组功率的提升以及海上风电的发展,风电叶片的长度越来越长,弦长越来越宽,重量越来越重,支叶片的长度可达100
+
米,重量40多吨。叶片几何尺寸和重量的增长不仅给风电叶片成型工艺带来了困难,而且也增加了风电叶片成型后在后处理各阶段的流转难度。叶片实际重量是风电叶片的关键参数之一,称重是风电叶片必不可少的生产工序之一。目前,风电叶片的称重多采用地秤称重,通常,需要在厂区内设立一个专用的称重房,两个地秤前后固定安装在地面,一个位于风电叶片根部,另一个位于风电叶片尖部。地秤上分别放置一个支架,用于支撑叶片。由于叶片长度不同,在称重房的叶片尖部区域,需要安装若干各地秤,满足不同长度叶片的需要。风电叶片称重时,首先需要将叶片转运到称重房内,然后利用行车或吊车等大型辅助设备将叶片吊到地秤上,受到场地,设备的制约,会因为叶片场内流转问题而造成风电叶片无法及时称重获得重量信息,可能导致批量的叶片重量问题。此外,对于不同叶型,叶片尖部翼型不同,称重时需要更换不同的型板,无法做到一个称重支撑架的通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上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移动式风电叶片称重系统,本装置可根据风电叶片的位置进行称重,避免了必须在称重房内称重的限制,让风电叶片称重变得更灵活,提高叶片的生产效率。该称重系统的与叶片接触的型板可以自由调节,对于不同气动外型的叶片可以通用。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风电叶片称重系统,包括尖部称重组件和根部称重组件,所述尖部称重组件与根部称重组件的结构相同,所述尖部称重组件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称重基座、地秤和支撑架,支撑架放置在地秤上,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架底座、两个托架、三个第一扣板、四个第二扣板和盖板,所述支撑架底座为板状结构,在其上端面开设有两条用于安装托架的安装槽,两个安装槽相互平行,沿与所述安装槽的垂直方向,将托架下方两个支脚分别安装在两个安装槽内,所述第一扣板沿与安装槽的垂直方向扣合在托架两侧,第二扣板安装在所述托架的两端外侧,所述盖板上形成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方形孔,所述方形孔的开孔位置与所述托架的安装位置相对应,盖板由上向下穿过托架并覆盖在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的上表面。
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称重基座为板状结构,在称重基座的上端面靠近边角处分布有四个基座筒,所述基座筒内设置有千斤顶,地秤下端面分别与四个千斤顶接触。
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称重基座的一个侧边开设有一个用于叉车插取和转移称重组件的长条插孔。
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地秤与显示器信号连接。
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托架包括水平托臂,所述水平托臂的下方设置有两个t型支脚,在两个t型支脚之间的水平托臂上还设置有v型支撑板。
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水平托臂上包覆有弹性材料层。
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扣板为l形结构。
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扣板包括直扣板,在直扣板的下端面形成有两个卡块,所述卡块的设置位置与所述安装槽的位置相对应,第一扣板扣合在支撑架底座上,所述卡块卡合进入所述安装槽内。
12.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定位系统,所述定位系统包括安装在所述t形支脚上的激光侧位仪,所述根部称重组件上的激光侧位仪用于测量根部称重组件距离风电叶片根部端面的距离,所述尖部称重组件上的激光侧位仪用于测量尖部称重组件距离根部称重组件的距离。
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安装槽为t形槽结构,包括主体通槽和开设在主体通槽两侧并与其连通的边槽,所述边槽的一端开口,用于托架进入,边槽的另一端封闭,以形成槽口止挡。
14.有益效果
15.1)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称重系统,可以减少风电叶片称重房的建立;
16.2)减少风电叶片在厂内的流转次数,及时较快的称取不同状态下的叶片重量,对新叶型叶片重量控制以及批产叶片的称重具有灵活性和便利性。
17.3)叶片称重位置可以不拘泥于固定的称重位置。根部称重系统放置在风电叶片根部圆柱段区域即可,尖部称重系统放置在风电叶片尖部主梁区域即可。
18.4)称重系统可以对所有叶型通用,通过调节托架之间的宽度,可以匹配不同叶片。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称重基座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地秤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底座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托架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扣板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扣板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27.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装配步骤一的示意图;
28.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装配步骤二的示意图;
29.图10为本实用新中支撑架装配步骤三的示意图;
30.图11为整个称重组件装配过程示意图;
31.图12为称重系统在叶片称重上的应用示意图;
32.图中标记:1、称重基座,11、基座筒,12、长条插孔,2、地秤,21、地秤插孔,3、支撑架,31、支撑架底座,311、安装槽,3111、主体通槽,3112、边槽,32、托架,321、水平托臂,322、t型支脚,323、v型支撑板,33、第一扣板,331、直扣板,332、卡块,34、第二扣板,35、盖板,351、方形孔,4、千斤顶,5、显示器,51、连接线,6、定位系统,7、风电叶片,8、根部存放支架,9、尖部存放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的结合到其它实施方式中。
34.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做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不表述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但并不排除其他具有相同功能的元件或者物件。
3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式风电叶片称重系统,该称重系统由根部称重部件和尖部称重部件组成,根部称重组件和根部称重组件的组成相同,均由一个称重基座1,一个地秤2,一个支撑架3,四个液压千斤顶4,一个显示器5和一个定位系统6组成。
36.本方案中,如图1-12所示,称重组件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称重基座1、地秤2和支撑架3,称重基座1为板状结构,在称重基座1的上端面靠近边角处分布有四个基座筒11,千斤顶4设置在基座筒11内,地秤2下端面分别与四个千斤顶4接触,支撑架3放置在地秤2上,支撑架3包括支撑架底座31、两个托架32、三个第一扣板33、四个第二扣板34和盖板35,支撑架底座31为板状结构,在其上端面开设有两条分别贯通并用于安装托架32的安装槽311,两个安装槽311相互平行,沿与安装槽311垂直方向,将托架32下方两个支脚分别安装在两个安装槽311内,第一扣板33沿与安装槽311的垂直方向扣合在两个托架32的外侧两侧和两个托架32之间,第二扣板34安装在托架32的两端外侧,盖板35上形成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方形孔351,方形孔351的开孔位置与托架32的安装位置相对应,盖板35由上向下穿过托架32并覆盖在第一扣板33和第二扣板34上方。
37.如图1所示,称重基座1由一个金属材质的基座平板的上表面焊接四个金属材质的中空结构的基座筒11制成,基座筒11用于放置千斤顶4;基座平板的一个侧边开一个长条孔12,长条孔12是用于叉车叉取和转移称重组件。
38.如图2所示,地秤2上有一个地秤插孔21,可以通过连接线51与显示器5信号相连。
39.如图3所示,支撑架3由一个支撑架底座31、两个托架32、三个第一扣板33、四个第二扣板34以及一个盖板35组成。支撑架底座31是一个金属材质的平板,上表面具有两个安装槽311,安装槽311为t形槽结构,包括主体通槽3111和开设在主体通槽3111两侧与其连通的边槽3112,边槽3112的一端开口,用于托架32进入,边槽3112的另一端封闭,以形成槽口止挡。
40.如图4所示,托架32的长度方向沿着风电叶片7长度方向设置。托架32由一个圆柱型金属管制成的水平托臂321焊接在两个金属材质的t型支脚322上,t型支脚322之间焊接金属材质的v型支撑板323进行加固。圆柱型金属管制成的水平托臂321直径小于t型支脚322的竖方管的长度。在水平托臂321的外表面包裹海绵橡胶等软质物体,用于和风电叶片形成软接触。
41.如图5所示,三个第一扣板33分别是由一个金属直扣板331及其下表面焊接的两个矩形金属块卡扣332组成。三个金属直扣板331的厚度、长度相同,但宽度可以不相同。矩形金属块卡扣332的厚度、长度均相同,其厚度等于安装槽311的深度,其长度等于支撑架底座31上的安装槽311的宽度,其宽度等于金属直扣板331的宽度。
42.如图6所示,四个第二扣板34采用l形结构,为l型金属块,
43.如图7所示,盖板35是一个金属平板,在金属平板上开设有两个方形孔351,方形孔351的长度、宽度尺寸与托架32的长度和宽度均相同。
44.如图8-10所示,为支撑架32的组装示意图:步骤一:托架32放入支撑基座31的安装槽311内;第二步,将其中两块第一扣板33安装在托架32两侧,将另外一个第一扣板33放在两个托架32之间内;第一扣板33的卡块332与托架32上的安装槽311相匹配,第三步,四个支撑架拐角扣板(第二扣板34)分别放在托架32两端的外部区域;第二扣板34拐角处朝下设置,第一扣板33和第二扣板34上端面组成一个平滑完整的平面,第四步,将盖板35自上而下穿过托架32,覆盖在第一扣板33、第二扣板34和支撑架底座31上。
45.根部称重组件或尖部称重组件的装配过程如图11所示,称重基座1放在地面,每一个基座筒11中放一个千斤顶4,地秤2放在称重基座1上,支撑架3扣在地秤2上,定位系统6安装在一个支撑立杆上,显示器5与地秤插孔21相连接。根部称重组件上的定位系统6用于测量根部称重组件距离风电叶片7根部端面的距离,尖部称重组件上的定位系统6用于测量尖部称重组件距离根部称重组件的距离。
46.本方案,根部称重组件或尖部称重组件在风电叶片7上放置如图12所示,当风电叶片7放置在根部存放支架8和尖部存放支架9上时,按照图11的方法分别组装根部称重组件和尖部称重组件,并用叉车将他们放置到风电叶片7根部下面和风电叶片7尖部区域下面。
47.本方案的具体工作原理流程如下:1、首先组装支撑架3:两个托架32的t型支脚322插入支撑架底座31的安装槽311内;调节两个托架32间的距离,使得根部称重组件的托架32间的距离可以支撑住叶片根部宽度,尖部称重组件的托架32间的距离略小于风电叶片尖部大梁宽度;选择宽度合适的三块第一扣板33,扣在支撑架基座31上表面;四个第二扣板34扣在托架32两端外侧;选择孔位合适的盖板35,盖板35的方形孔351通过托架32覆盖在第一扣板33和第二扣板34的表面,防止叶片称重时托架32的移动;2、把千斤顶4放入基座1的基座筒11中;3、地秤2放在称重基座1上;4、支撑架3放在地秤2上;5、用叉车叉住基座1上的长条插孔12,将基座1、地秤2、支撑架3的转移到放置在根部支架8和尖部支架9上的风电叶片7的下面;6、显示器5与地秤2连接;7、在托架32的t型支脚322上安装激光测位仪。8、开启地秤2开关、显示器5开关;8、开启千斤顶4,使得支撑架3升高,托架32将叶片脱离根部存放支架8和尖部存放支架9;9、通过显示器5读取叶片重量;10、通过激光测位仪获得根部称重组件、尖部称重组件相对于风电叶片7根部端面的距离,为计算叶片力矩准备基础数据。
4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