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钢筋连接接头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66835发布日期:2022-04-22 11:05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用钢筋连接接头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钢筋连接头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用钢筋连接接头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钢筋连接头是钢筋连接处的连接部件,为保证连接处的稳定性,需要对钢筋连接头进行检测,而现有的检测装置常采用拉动装置对钢筋两侧进行拉伸,进而对连接处进行检测,而在检测过程中,钢筋连接处的变化情况,需要人眼进行观察,不利于对变化过程记录,人眼在观测拉伸时,会有钢筋上的铁屑飞出的情况,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用钢筋连接接头检测装置,具有有利于对变化过程记录,安全性较高的效果。
4.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建筑用钢筋连接接头检测装置,包括支撑箱,所述支撑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内壁安装有摄像机,所述支撑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左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架轴,所述架轴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啮合;
6.所述支撑箱的左部和右部均设置有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延伸架,所述延伸架和支撑箱的相对端固定连接,所述延伸架的中部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定位管,所述定位管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向管,所述定位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支座和凸块,所述凸块的上部通过轴转动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接块,所述凸块的中部通过轴转动连接有旋转盘,所述转接块的后端和旋转盘的前端通过轴转动连接,所述旋转盘的左部通过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左部通过轴转动连接有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和所述转向管的外壁滑动配合,所述旋转盘的底部通过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底部通过轴转动连接有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定位管的内壁滑动配合,连接钢筋位于定位管内部,连接钢筋的顶端穿过各对应所述转向管的内部,连接头位于两个定位管的相对中间区域。
7.优选的,所述支撑箱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均连接有螺杆,各所述螺杆的靠近支撑箱中部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板,各所述连板的靠近支撑箱中部的一端均安装有多个第一万向球。
8.优选的,所述支撑箱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螺管,各所述螺管的内壁均和各对应所述螺杆的圆周外壁通过螺纹连接。
9.优选的,所述支撑箱的内壁上部和内壁下部安装有多个第二万向球。
10.优选的,各所述螺杆伸出支撑箱的一端均安装有手轮。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用钢筋连接接头检测装置,具备以
下有益效果:
12.该建筑用钢筋连接接头检测装置,通过气缸带动旋转盘旋转,旋转盘带动第二连杆和第一连杆移动,进而同时对钢筋处的两处进行夹紧,并通过电动推杆的输出轴收回,进而带动钢筋移动位置,进而对钢筋的连接处进行施力,通过架轴带动第二齿轮旋转,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啮合,进而带动第一齿轮和摄像机旋转,进而调整观测的位置,便于对检测处进行记录和调整,代替人眼观测,达到有利于对变化过程记录,安全性较高的效果。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箱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旋转盘、转接块、气缸和第二连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1、支撑箱;2、螺杆;3、螺管;4、连板;5、第一万向球;6、第二万向球;7、旋转板;8、第一齿轮;9、摄像机;10、固定箱;11、电机;12、架轴;13、第二齿轮;14、延伸架;15、电动推杆;16、定位管;17、转向管;18、支座;19、旋转盘;20、凸块;21、气缸;22、转接块;23、第一连杆;24、第一压板;25、第二连杆;26、第二压板;27、连接头;28、连接钢筋;29、手轮。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21.现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用钢筋连接接头检测装置进行说明。所述建筑用钢筋连接接头检测装置如图1至图5所示:
22.一种建筑用钢筋连接接头检测装置,包括支撑箱1,支撑箱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旋转板7,旋转板7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8,第一齿轮8的内壁安装有摄像机9,支撑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箱10,固定箱10的左端安装有电机11,电机1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架轴12,架轴1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3,第二齿轮13和第一齿轮8啮合。
23.支撑箱1的左部和右部均设置有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包括延伸架14,延伸架14和支撑箱1的相对端固定连接,延伸架14的中部安装有电动推杆15,电动推杆1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定位管16,定位管16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向管17,定位管16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支座18和凸块20,凸块20的上部通过轴转动连接有气缸21,气缸2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接块22,凸块20的中部通过轴转动连接有旋转盘19,转接块22的后端和旋转盘19的前端通过轴转动连接,旋转盘19的左部通过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25,第二连杆25的左部通过轴转动连接有第二压板26,第二压板26和转向管17的外壁滑动配合,旋转盘19的底部通过轴转动连接
有第一连杆23,第一连杆23的底部通过轴转动连接有第一压板24,第一压板24和定位管16的内壁滑动配合,连接钢筋28位于定位管16内部,连接钢筋28的顶端穿过各对应转向管17的内部,连接头27位于两个定位管16的相对中间区域,通过气缸21带动旋转盘19旋转,旋转盘19带动第二连杆25和第一连杆23移动,进而同时对钢筋处的两处进行夹紧,并通过电动推杆15的输出轴收回,进而带动钢筋移动位置,进而对钢筋的连接处进行施力,通过架轴12带动第二齿轮13旋转,第二齿轮13和第一齿轮8啮合,进而带动第一齿轮8和摄像机9旋转,进而调整观测的位置,便于对检测处进行记录和调整,代替人眼观测,达到有利于对变化过程记录,安全性较高的效果。
24.为提高使用可靠性,支撑箱1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均连接有螺杆2,各螺杆2的靠近支撑箱1中部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板4,各连板4的靠近支撑箱1中部的一端均安装有多个第一万向球5,通过螺杆2带动连板4和第一万向球5移动,进而调整第一万向球5的位置,使第一万向球5和旋转板7接触,进而支撑住旋转板7的左右端,减少旋转板7歪斜的情况,支撑箱1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螺管3,各螺管3的内壁均和各对应螺杆2的圆周外壁通过螺纹连接,通过螺管3和螺杆2连接的方式,在加工时采用将螺杆2和支撑箱1焊接的方式,代替直接在支撑箱1上加工螺纹孔,便于对螺纹连接处进行加工,各螺杆2伸出支撑箱1的一端均安装有手轮29,通过使用者旋转手轮29,进而带动螺杆2旋转,方便使用者操作,支撑箱1的内壁上部和内壁下部安装有多个第二万向球6,通过第二万向球6支撑旋转板7的位置,减少旋转板7纵向偏移的情况,代替旋转板7和支撑箱1直接摩擦,减少旋转板7和支撑箱1磨损的情况,提高使用稳定性。
25.在使用时,首先使用者使气缸21的输出轴伸出,气缸21带动旋转盘19旋转,旋转盘19带动第二连杆25和第一连杆23移动,进而同时对钢筋处的两处进行夹紧,并通过电动推杆15的输出轴收回,进而带动钢筋移动位置,进而对钢筋的连接处进行施力,通过架轴12带动第二齿轮13旋转,第二齿轮13和第一齿轮8啮合,进而带动第一齿轮8和摄像机9旋转,进而调整观测的位置。
26.电机11为市场上可直接购买的公知设备,此处只是对其进行使用,并未对其进行结构和功能上的改进,因此不再详细赘述,并且电机11设置有与其配套的控制开关,控制开关的安装位置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选择。
2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