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板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2.大板梁需要进行弯曲度检测,以往测量主机安装在座体上,将测量主机放置在测量位置后,测量主机发出激光,再通过人工上下翻转以及旋转测量主机,得到数据后即可测量书大板梁的弯曲度,但是人工操作不方便,而且精度低,因此还需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板梁检测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大板梁检测装置,底座和测量主机;还包括两个侧座、z轴旋转驱动装置和x轴旋转驱动装置;所述z轴旋转驱动装置包括第一转轴组件和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转轴组件安装在底座的中部;所述第一转轴组件的底部伸出至底座下方;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安装在底座内且动力输出端与第一转轴组件连接;两个所述侧座安装在底座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x轴旋转驱动装置包括第二转轴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测量主机通过第二转轴组件安装在两个侧座之间;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安装在侧座内且动力输出端与第二转轴组件连接。
6.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底座内的中部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空心轴;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中部设有沉槽;所述第一转轴组件包括第一安装轴、上盖和下盖;所述第一安装轴位于第一空心轴内;所述上盖固定在第一安装轴上端且位于沉槽位置处;所述下盖位于底座下方且固定在第一安装轴下端;所述下盖的上方设有第一轴颈以及设置在第一轴颈上方的第二轴颈;所述第一轴颈与第二轴颈套设在第一空心轴外侧;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联轴器、第一蜗杆、第一涡轮盘、第一弹片、第一顶压螺丝、第一主齿轮、第一副齿轮和第一编码器;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底座内;所述第一蜗杆通过第一联轴器安装在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一涡轮盘套设在第二轴颈外;所述第一涡轮盘与第一蜗杆驱动连接;所述第一涡轮盘中心的一侧设有第一安装槽;所第一安装槽的一侧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弹片安装在第一安装槽内且与第二轴颈接触;所述第一顶压螺丝安装在第一螺孔内且顶触在第一弹片一端;所述第一主齿轮套设在第一轴颈位置处且固定在下盖上;所述第一编码器固定在底座内且输入端与第一副齿轮连接;所述第一主齿轮与第一副齿轮啮合。
7.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上端与测量主机的底部铰接;所述支架的底部与上盖接触。
8.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上盖的上方设有定位柱;所述支架的底部设有与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
9.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空心轴与第一安装轴之间设有第一轴套。
10.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右侧的所述侧座内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二空心轴;所述第二转轴组件包括左转动盘、右转动盘、第二安装轴和压盖;所述左转动盘安装在左侧的侧座上且与测量主机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右转动盘安装在右侧的侧座上且与测量主机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轴设置在第二空心轴内;所述第二安装轴的左端与右转动盘固定连接;所述压盖固定在第二安装轴的右侧;所述压盖的左侧设有第三轴颈;所述第三轴颈套设在第二空心轴外侧;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联轴器、第二蜗杆、第二涡轮盘、第二弹片、第二顶压螺丝和第二编码器;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右侧的侧座内;所述第二蜗杆通过第二联轴器固定在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二涡轮盘套设在第三轴颈外;所述第二涡轮盘中心的一侧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一侧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二弹片安装在第二安装槽内且与第三轴颈接触;所述第二顶压螺丝安装在第二螺孔上且顶压在第二弹片的一端;所述第二编码器安装在左侧的侧座内且输入端与左转动盘连接。
11.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二空心轴与第二安装轴之间设有第二轴套。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将该检测装置放好位置后,检测时,通过控制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底座绕z轴旋转,通过控制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测量主机绕x轴旋转,从而精确控制测量主机的位置,以进行精确测量。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z轴旋转驱动装置的结构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下盖的结构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底座的结构图;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底座仰视方向结构图;
19.图6是本实用新型右侧的侧座内部结构图;
20.图7是本实用新型x轴旋转驱动装置的结构图;
21.图8是本实用新型x轴旋转驱动装置的局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23.如图1-8所示,一种大板梁检测装置,底座1和测量主机2;还包括两个侧座3、z轴旋转驱动装置4和x轴旋转驱动装置5;所述z轴旋转驱动装置4包括第一转轴组件41和第一驱动组件42;所述第一转轴组件41安装在底座1的中部;所述第一转轴组件41的底部伸出至底座1下方;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2安装在底座1内且动力输出端与第一转轴组件41连接;两个所述侧座3安装在底座1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x轴旋转驱动装置5包括第二转轴组件51和第二驱动组件52;所述测量主机2通过第二转轴组件51安装在两个侧座3之间;所述第二驱动组件52安装在侧座3内且动力输出端与第二转轴组件51连接;将该测量装置放至指定检测位置后,z轴驱动装置的底部与地面接触,检测时,通过控制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底座1绕z轴旋转,通过控制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测量主机2绕x轴旋转,从而精确控制测量主机2的位置,
以进行精确测量。
24.所述底座1内的中部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空心轴11;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中部设有沉槽12;所述第一转轴组件41包括第一安装轴411、上盖412和下盖413;所述第一安装轴411位于第一空心轴11内;所述上盖412固定在第一安装轴411上端且位于沉槽12位置处;所述下盖413位于底座1下方且固定在第一安装轴411下端;所述下盖413的上方设有第一轴颈4131以及设置在第一轴颈4131上方的第二轴颈4132;所述第一轴颈4131与第二轴颈4132套设在第一空心轴11外侧;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2包括第一电机421、第一联轴器422、第一蜗杆423、第一涡轮盘424、第一弹片425、第一顶压螺丝426、第一主齿轮427、第一副齿轮428和第一编码器429;所述第一电机421固定在底座1内;所述第一蜗杆423通过第一联轴器422安装在第一电机421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一涡轮盘424套设在第二轴颈4132外;第一涡轮盘424的上端与底座1内顶面接触,下端与第一轴颈4131上方接触进行限位;所述第一涡轮盘424与第一蜗杆423驱动连接;所述第一涡轮盘424中心的一侧设有第一安装槽;所第一安装槽的一侧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弹片425安装在第一安装槽内且与第二轴颈4132接触;所述第一顶压螺丝426安装在第一螺孔内且顶触在第一弹片425一端;所述第一主齿轮427套设在第一轴颈4131位置处且固定在下盖413上;所述第一编码器429固定在底座1内且输入端与第一副齿轮428连接;所述第一主齿轮427与第一副齿轮428啮合;下盖413与地面接触,第一电机421通过第一联轴器422带动第一蜗杆423转动,第一蜗杆423与第一涡轮盘424啮合,第一涡轮盘424内的第一弹片425压在下盖413的第一轴颈4131位置处提供摩擦力,第一螺丝锁得越紧,则摩擦力越大,根据实际需求控制第一螺丝压紧第一弹片425的压紧力度,驱动过程中,底座1绕着第一转轴组件41旋转,第一副齿轮428与第一主齿轮427啮合发生转动,第一编码器429根据第一副齿轮428的转动角度从而得出转角,从而可以精确控制旋转角度。
25.还包括支架6;所述支架6的上端与测量主机2的底部铰接;所述支架6的底部与上盖412接触,支架6对测量主机2进行支撑,提高稳定性。
26.所述上盖412的上方设有定位柱4121;所述支架6的底部设有与定位柱4121配合的定位孔,提高测量主机2的位置精度,以提高测试精度。
27.所述第一空心轴11与第一安装轴411之间设有第一轴套。
28.右侧的所述侧座3内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二空心轴31;所述第二转轴组件51包括左转动盘511、右转动盘512、第二安装轴513和压盖514;所述左转动盘511安装在左侧的侧座3上且与测量主机2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右转动盘512安装在右侧的侧座3上且与测量主机2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轴513设置在第二空心轴31内;所述第二安装轴513的左端与右转动盘512固定连接;所述压盖514固定在第二安装轴513的右侧;所述压盖514的左侧设有第三轴颈5141;第三轴颈5141的左端顶触在侧座3内的左侧壁上;所述第三轴颈5141套设在第二空心轴31外侧;所述第二驱动组件52包括第二电机521、第二联轴器522、第二蜗杆523、第二涡轮盘524、第二弹片525、第二顶压螺丝526和第二编码器527;所述第二电机521固定在右侧的侧座3内;所述第二蜗杆523通过第二联轴器522固定在第二电机521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二涡轮盘524套设在第三轴颈5141外;第二涡轮盘524的左端与侧座3的内壁接触,右端与压盖514接触进行限位;所述第二涡轮盘524中心的一侧设有第二安装槽5241;所述第二安装槽5241的一侧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二弹片525安装在第二安装槽5241内且与
第三轴颈5141接触;所述第二顶压螺丝526安装在第二螺孔上且顶压在第二弹片525的一端;所述第二编码器527安装在左侧的侧座3内且输入端与左转动盘511连接,第二电机521通过第二联轴器522带动第二蜗杆523转动,第二蜗杆523带动第二涡轮盘524转动,第二涡轮盘524通过第二弹片525带动压盖514转动,第二压盖514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二安装轴513转动,进而带动右转动盘512、测量主机2以及左转动盘511同步转动,第二编码器527通过左转动盘511测出旋转角度。
29.所述第二空心轴31与第二安装轴513之间设有第二轴套。
30.以上所述并非对本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