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拉力测试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纺织拉力试验机。
背景技术:2.纺织检测是对纺织制品的质量与性能用物理的和化学的方法依照相关的标准进行定性或定量的检验测试并得出检测报告,并进行系统整理、分析,以确定纺织品物理性质和品质优劣的一种检验方法,其中纺织布料拉扯用拉力检测设备是对棉或含棉材料的纺织产品通过夹头夹持其两端并进行拉扯,从而检测其产品弹性性能的设备,现有的纺织拉力试验机,不能根据所检测纺织布料的厚度进行调节,对于厚度不同的纺织布料则需更换不同规格的夹头,对其进行拉力检测,使用不方便。
3.为此,设计一种纺织拉力试验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纺织拉力试验机,能对所拉伸的纺织布料的厚度,进行调节夹持。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拉力试验机,包括机壳以及位于机壳一侧的操作屏,还包括位于机壳内的调节夹持组件;
6.调节夹持组件包括铰接部、铰接块、u形夹持框、夹板、螺杆、调节手柄与轴承,铰接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机壳的内部一侧,铰接部转动连接有铰接块,铰接块远离铰接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u形夹持框,u形夹持框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螺杆,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手柄,螺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轴承,轴承嵌装固定在夹板的一侧,且夹板的一侧滑动连接在u形夹持框内。
7.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纺织拉力试验机优选的,还包括位于机壳内部顶端的动力组件,动力组件包括伺服电机、双向螺杆、螺套、连接杆、连接块与拉力传感器,伺服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机壳的一侧,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双向螺杆的一端,双向螺杆的另一端与机壳的内壁一侧转动连接,双向螺杆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螺套,两个螺套的一侧均铰接固定有连接杆的一端,两个连接杆的另一端均铰接固定在连接块的一侧,连接块远离两个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设有拉力传感器,且拉力传感器远离连接块的一侧固定钉连接有调节夹持组件。
8.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纺织拉力试验机优选的,螺杆的一端外圆与轴承过盈配合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纺织拉力试验机优选的,夹板与u形夹持框相对应的一侧设置有齿状凸起。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纺织拉力试验机优选的,两个螺套内均开设有与双向螺杆相适配的螺纹,且两个螺套内的螺纹方向相反设置。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纺织拉力试验机优选的,连接杆与螺套和连接块的连接端均
倒圆处理。
12.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纺织拉力试验机优选的,动力组件还包括导向杆与导向槽,机壳的内部一侧开设有导向槽,且导向槽内滑动连接设有导向杆,导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设置在连接块的一侧。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该种纺织拉力试验机,通过手动转动调节手柄,使螺杆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的夹板在u形夹持框内进行滑动,从而调节夹持开口的大小,能对不同厚度的纺织布料进行夹持,便于对不同厚度的纺织布料进行拉力测试,通过夹板与u形夹持框相对应的一侧设置有齿状凸起,能防止纺织布料从夹持处脱落,提高夹持的稳定性。
15.2、同时控制通过伺服电机输出端的双向螺杆、螺套、连接杆、连接块的配合,能使连接块一侧的拉力传感器配合调节夹持组件对所夹持的纺织布料进行拉力检测,同时通过导向杆与导向槽的配合,能提高在进行拉力检测时,动力组件的平稳运行,使之不会产生晃动,提高拉力检测数值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壳体内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动力组件的结构安装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动力组件的结构装配示意图;
22.图中:
23.1、机壳;
24.2、操作屏;
25.3、动力组件;31、伺服电机;32、双向螺杆;33、螺套;34、连接杆;35、连接块;36、导向杆;37、拉力传感器;38、导向槽;
26.4、调节夹持组件;41、铰接部;42、铰接块;43u形夹持框;44、夹板;45、螺杆;46、调节手柄;47、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如图1所示;
29.一种纺织拉力试验机,包括机壳1以及位于机壳1一侧的操作屏2。
30.本实施方案中:现有的纺织拉力试验机,不能根据所检测纺织布料的厚度进行调节,对于厚度不同的纺织布料则需更换不同规格的夹头,对其进行拉力检测,使用不方便。
31.需要说明的是:在对纺织布料进行拉力测试试验时,测试人员需与正在检测中的机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防止纺织布料在崩端时背误伤。
32.如图1、图2与图3所示:
33.结合上述内容,还包括位于机壳1内的调节夹持组件4,调节夹持组件4包括铰接部41、铰接块42、u形夹持框43、夹板44、螺杆45、调节手柄46与轴承47,铰接部41的一侧固定连接机壳1的内部一侧,铰接部41转动连接有铰接块42,铰接块42远离铰接部4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u形夹持框43,u形夹持框43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螺杆45,螺杆4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手柄46,螺杆4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轴承47,轴承47嵌装固定在夹板44的一侧,且夹板44的一侧滑动连接在u形夹持框43内。
34.本实施方案中:在对纺织布料进行夹持时,通过手动转动调节手柄46,使螺杆45一端通过轴承47连接的夹板44在u形夹持框43内进行滑动,从而调节夹持开口的大小,将纺织布料夹持在夹持处,反向转动调节手柄46对所需检测的纺织布料进行夹持,便于对不同厚度的纺织布料进行拉力测试。
35.应当理解的是:螺杆45的一端外圆与轴承47过盈配合连接,该配合方式使整体的对中性提高和同轴度好且易于拆卸、装配和定位连接。
36.需要说明的是:夹板44与u形夹持框43相对应的一侧设置有齿状凸起,能防止纺织布料从夹持处脱落,提高夹持的稳定性。
37.如图1、图2与图4和图5所示:
38.结合上述内容,还包括位于机壳1内部顶端的动力组件3,动力组件3包括伺服电机31、双向螺杆32、螺套33、连接杆34、连接块35与拉力传感器37,伺服电机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机壳1的一侧,伺服电机3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双向螺杆32的一端,双向螺杆32的另一端与机壳1的内壁一侧转动连接,双向螺杆32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螺套33,两个螺套33的一侧均铰接固定有连接杆34的一端,两个连接杆34的另一端均铰接固定在连接块35的一侧,连接块35远离两个连接杆34的一侧固定连接设有拉力传感器37,且拉力传感器37远离连接块35的一侧固定钉连接有调节夹持组件4。
39.本实施方案中:通过伺服电机31转动带动双向螺杆32转动,双向螺杆32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螺套33,当两个螺套33同时向靠近机壳1的侧壁方向移动时,两个螺套33下方的两个连接杆34之间的夹角变大,使连接块35向上运动,当两个螺套33同时向远离机壳1的侧壁方向移动时,两个螺套33下方的两个连接杆34之间的夹角变小,使连接块35向下运动。
40.应当理解的是:两个螺套33内均开设有与双向螺杆32相适配的螺纹,且两个螺套33内的螺纹方向相反设置,能保证在进行检测时两个螺套33下方通过连接杆34能同时带动连接杆34一侧通过拉力传感器37固定连接的调节夹持组件4对纺织布料进行拉力检测。
41.需要说明的是:连接杆34与螺套33和连接块35的连接端均倒圆处理,避免在转动时其连接处发生运动死点。
42.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动力组件3还包括导向杆36与导向槽38,机壳1的内部一侧开设有导向槽38,且导向槽38内滑动连接设有导向杆36,导向杆36的一侧固定连接设置在连接块35的一侧,提高在进行拉力检测时,动力组件3平稳运行,使之不会产生晃动,提高拉力检测数值的准确性。
4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
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