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测量架空输电导线线股的应力试验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577388发布日期:2022-06-29 10:03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测量架空输电导线线股的应力试验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测量架空输电导线线股应力试验装置、试验模型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2.在输电线路工程中,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一直以来受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架空输电导线线股往往会因为自然原因产生振动,使导线线股出现断股事故,经研究发现引起导线断股的原因之一是导线因微风振动使股线之间产生应力分布不均匀,从而使导线疲劳寿命降低使线股出现断股事故。而输电导线的安全运维是电网建设的重要环节,因此有必要对输电导线股线的应力分布情况进行研究,以待解决输电线路工程中的线股破损机理问题。
3.目前国内存在的线股应力试验台大多是针对输电导线疲劳应力进行试验,试验装置中一般不存在振动角、悬垂角等综合考虑因因素,且导线在振动过程中其受力情况相对复杂,内部应力分布不均匀,目前也没有更好的试验模型和方法去测量其内部受力情况,对于导线所受到的拉伸应力动弯应力的影响相对并不明确。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适用于架空输电导线线股应力分布测量的试验装置、试验模型及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于测量架空输电导线线股的应力试验装置及方法,可有效解决模拟不同张力、不同振幅、不同悬垂角下线股的受力状态,从而得到输电导线线股应力的受力情况,为输电线路导线破损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的问题
5.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用于测量架空输电导线线股的应力试验装置,该应力试验装置包括固定夹紧系统、载荷施加系统、曲率施加系统、待测架空输电导线以及传感测试系统;所述固定夹紧系统包括导线固定夹具、试验装置结构框架、导线支撑支座、导线夹具;所述载荷施加系统包括振动台顶头、振动台、振动台支座、导线连接件、拉力传感器、拉力机连接件、第一拉力机;所述曲率施加系统包括第二拉力机、连接件、拉力传感器、钢丝绳、悬垂线夹;所述待测架空输电导线通过拆股处理得到的同层、邻层简化试验模型试件;所述传感测试系统包括粘贴在导线试件的被研究线股上的应变片;
7.将待测架空输电导线安装固定在应力试验装置的固定夹紧系统上,对待测导线的同层、邻层简化试验模型试件分别进行应变片粘贴,通过对模型试件施加张力、振幅、悬垂角模拟导线振动情况下的实际运行状态,待数据稳定后测量模型试件线股的应力分布情况,得到不同应力对导线破损的影响。
8.所述固定夹紧系统中,导线固定夹具安装在试验装置结构框架的左竖梁上,试验装置结构框架由四根梁组合而成,分别为位于左右两侧的竖向支撑梁和分别上下相间设置在两侧竖向支撑梁之间的横向支撑梁,两侧的竖向支撑梁直接安装在地面上作为支撑部
件,导线支撑支座至少有2个,分别固定安装在位于下方的横向支撑梁上,导线夹具固定在导线支撑支座的顶端,用于夹持导线。
9.所述载荷施加系统中,振动台顶头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振动台上,振动台固定安装在振动台支座上,振动台支座直接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地面上,待测导线的一端固定在导线固定夹具上,另一端通过导线连接件安装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拉力传感器通过拉力机连接件与第一拉力机连接,第一拉力机则固定安装在试验装置结构框架的位于右侧的竖向支撑梁上。
10.所述曲率施加系统中,第二拉力机固定安装在固定夹紧系统中的试验装置结构框架位于上方的横向支撑梁上,拉力传感器通过连接件与第二拉力机相连接,悬垂线夹通过钢丝绳与拉力传感器连接。
11.所述待测架空输电导线通过对其进行拆股处理,建立同层简化试验模型试件和邻层简化试验模型试件,所述同层简化试验模型试件首先需要确定最外层一根被研究线股,然后将最外层被研究线股相邻一侧的一根铝股线拆除,即可得到同层简化试验模型试件;所述邻层简化试验模型试件同样先确定最外层一根被研究线股,再将被研究线股左、右两侧的铝股线进行拆除,即可得到邻层简化试验模型试件。
12.一种基于前述应力试验装置的测试方法,将得到邻层、同层简化试验模型试件的待测架空输电导线安装在应力试验装置的固定夹紧系统上,对试验模型试件进行应变片的粘贴,然后对模型试件施加张力、振幅、悬垂角模拟导线振动情况下的实际运行状态,待试验数据稳定后,测量试验模型试件线股的应力分布情况,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不同应力对导线破损的影响,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3.s1.试验模型试件模型构建
14.对待测架空输电导线进行拆股处理,建立同层简化试验模型试件和邻层简化试验模型试件,对于同层简化试验模型试件,首先确定最外层一根被研究线股,然后将最外层被研究线股相邻一侧的一根铝股线拆除,即可得到同层简化试验模型试件;对于邻层简化试验模型试件,同样先确定最外层一根被研究线股,再将被研究线股左、右两侧的铝股线进行拆除,即可得到邻层简化试验模型试件;分别将试验模型试件的导线固定安装在应力试验装置的固定夹紧系统上;
15.s2.试验准备
16.对试验模型试件粘贴应变片,对于邻层简化试验模型试件,先确定研究截面,在研究截面的上侧(导线的外侧)和左、右两侧粘贴应变片,用于测量线股的应变,由于测点应力为综合应变,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首先,定义被测线股上侧的测点应变为εc,左侧的测点应变为ε
l
,右侧的测点应变为εr,其次,定义线股的切线、法线和次法线的方向,设平均拉伸应变ε
t

,法线上的弯曲应变εn,次法线上的弯曲应变εb;
17.对于同层简化试验模型试件,先确定研究截面,在研究截面的上侧(导线的外侧)以及拆除股线所在的邻侧粘贴应变片,用于测量线股的应力特性,并定义被测线股上侧的测点应变为εc′
,邻侧(右侧)的测点应变为εr′
,其次,定义线股的切线、法线和次法线的方向,上述方向与邻层简化试验模型试件定义相同,设理论平均拉伸应变ε
t
,法线上的弯曲应变εn′
,次法线上的弯曲应变εb′

18.s3.施加载荷
19.通过第一拉力机对导线施加张力,通过第二拉力机对导线模型试件施加悬垂角,最后通过振动台对导线施加振幅,根据不同工况组合分别对两种导线简化模型试件进行试验;
20.s4.数据处理。
21.(1)在邻层简化试验模型试件中,为了得到单根铝股线受到的不同类型弯曲应变作用情况,对测得每个研究截面被研究股线的三个应变数据进行如下处理:
22.平均拉伸应变ε
t


23.ε
t'
=(ε
l
+εr)/2
ꢀꢀꢀꢀꢀꢀꢀꢀꢀꢀꢀꢀꢀꢀꢀꢀꢀꢀꢀꢀ
(1-1)
24.平均拉伸动弯应变ε
t
′a:
25.ε
la
=(ε
lmax-ε
lmin
)/2
ꢀꢀꢀꢀꢀꢀꢀꢀꢀꢀꢀꢀꢀꢀꢀꢀꢀ
(1-2)
26.ε
ra
=(ε
rmax-εr
min
)/2
ꢀꢀꢀꢀꢀꢀꢀꢀꢀꢀ
(1-3)
27.ε
t'a
=(ε
la

ra
)/2
ꢀꢀꢀꢀꢀꢀꢀꢀꢀꢀꢀꢀꢀꢀꢀꢀꢀꢀꢀ
(1-4)
28.式中:ε
lmax
为邻层简化模型被研究线股左侧测点最大应变;ε
lmin
是邻层简化模型被研究线股左侧测点最小应变;ε
la
是邻层简化模型被研究线股左侧测点动弯应变;ε
rmax
是邻层简化模型被研究线股右侧测点最大应变;ε
rmin
是邻层简化模型被研究线股右侧测点最小应变;ε
ra
是邻层简化模型被研究线股右侧测点动弯应变;
29.法线上的弯曲应变εn以及次法线上的弯曲应变εb:
30.εn=ε
r-ε
t'
ꢀꢀꢀꢀꢀꢀꢀꢀꢀꢀꢀꢀꢀꢀꢀꢀꢀꢀꢀꢀꢀꢀꢀꢀ
(1-5)
31.εb=ε
c-ε
t

ꢀꢀꢀꢀꢀꢀꢀꢀꢀꢀꢀꢀꢀꢀꢀꢀꢀꢀꢀꢀꢀꢀꢀꢀ
(1-6)
32.法线上的弯曲动弯应变ε
na
,次法线上的弯曲动弯应变ε
ba

33.ε
na
=ε
ra-ε
t'a
ꢀꢀꢀꢀꢀꢀꢀꢀꢀꢀꢀꢀꢀꢀꢀꢀꢀꢀꢀꢀꢀꢀ
(1-7)
34.ε
ba
=ε
ca-ε
t'a
ꢀꢀꢀꢀꢀꢀꢀꢀꢀꢀꢀꢀꢀꢀꢀꢀꢀꢀꢀꢀꢀꢀ
(1-8)
35.式中:ε
ca
为邻层简化模型被研究线股上侧测点动弯应变,ε
ca
=(ε
cmax-ε
cmin
)/2,ε
cmax
为邻层简化模型被研究线股上侧测点最大应变;ε
cmin
邻层简化模型被研究线股上侧测点最小应变;
36.(2)在同层简化试验模型试件中,上侧的测点应变为εc′
,右侧的测点应变为εr′
,已知理论平均拉伸应变ε
t

[0037][0038]
式中,a
steel
为钢绞线截面面积;a
alu
为铝股线截面面积;t为导线张力;e为铝股线弹性模量;
[0039]
法线上的弯曲应变εn′
和次法线上的弯曲应变εb′

[0040]
εn′
=|εr′-ε
t
|
ꢀꢀꢀꢀꢀꢀꢀꢀꢀꢀꢀꢀꢀꢀꢀꢀꢀꢀꢀꢀꢀꢀꢀꢀ
(1-10)
[0041]
εb′
=|εc′-ε
t
|
ꢀꢀꢀꢀꢀꢀꢀꢀꢀꢀꢀꢀꢀꢀꢀꢀꢀꢀꢀꢀꢀꢀꢀꢀ
(1-11)
[0042]
s5.数据分析
[0043]
(1)对于邻层简化试验模型试件,通过三个测点的应变,求得拉伸动弯应变和弯曲动弯应变,分析两种动弯应变在邻层简化模型中对导线线股的影响情况:
[0044]
a.考虑张拉载荷时,以张拉载荷为变量,振幅及悬垂角为定量,得到两种动弯应变随着张拉载荷增加变化的曲线图,判断受张拉载荷作用时,两种动弯应变中哪种动弯应变
对导线线股的影响更大;
[0045]
b.考虑振幅时,以振动台振幅为变量,张拉载荷及悬垂角为定量,得到两种动弯应变随着振幅增加变化的曲线图,判断受振幅作用时,两种动弯应变中哪种动弯应变对导线线股的影响更大;
[0046]
c.考虑悬垂角时,以悬垂角为变量,张拉载荷及振幅为定量,得到两种动弯应变随着悬垂角变化的曲线图,判断受悬垂角作用时,两种动弯应变中哪种动弯应变对导线线股的影响更大;
[0047]
(2)对于同层简化试验模型试件,通过两个测点的应变,对拉伸应变和弯曲应变进行求解,分析这两种应变在同层简化模型中对线股的影响情况:
[0048]
考虑张拉载荷影响,得到两种应变随着张拉载荷增加变化的曲线图,判断受张拉载荷作用时,两种应变中哪种应变对导线线股的影响更大,从而为输电导线破损机理的研究提供支持,在布设架空输电导线时可避开对导线线股的影响更大的因素,延长架空输电导线的使用寿命,最大限度的避免断股事故的发生。
[0049]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同层、邻层简化试验模型试件的研究截面为:悬垂线夹压板边缘 (ke)、导线与悬垂线夹船体刚要出现分离的最后接触点位置(lpc)以及89mm三个截面中的一个或多个。
[0050]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考虑钢芯铝绞线是由钢芯和铝股绞合而成,其中钢芯在内层,铝股在外层,从内到外各层旋向相反,因为邻层之间的接触是点接触,而同层之间的接触为线接触,当考虑邻层简化模型是,我们考虑相邻层之间点接触作用,为了控制变量,将同层间相邻两根股线拆除,拆除之后被研究线股只受邻层点接触作用;而同层模型是考虑同层线接触作用,由于钢芯铝股线绞合而成,只考虑同层接触的模型无法实现,因此初步考虑邻层线接触,和同层点接触共同作用构建同层模型。其中测点的设定主要考虑研究部位,其中研究截面为学者一直关注的ke、lpc和89mm处,对于测点的设定主要考虑不同应力原因,分不同测点进行测量,其中邻层模型设定三个测点,分别测点不同点应力,该应力为综合等效应力,通过公式计算可以分别得到拉伸应力和弯曲应力,同层模型则和邻层模型测点原理相同。通过设定不同测点,测量不同应力,包括拉伸应力,弯曲应力,动弯应力等,能够更加直观的得出输电线路中导线因振动出现断股事故的内部受力情况,再受振幅影响时,考虑点接触作用影响其弯曲动弯应变影响较大。
[0051]
本发明装置及方法主要为研究输电线路线股受力情况提供技术支撑,使其可以更好的探索输电线路线股受力情况和分层受力情况,以及线股重要研究截面受力情况,在实际工程中能够为输电线路的安全运维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为输电线路的防震方案提供数据支撑。其主要目的为判断输电线路的受力情况,为输电线路正常运维及防震方案提供可靠数据依据。由于目前学者更多通过仿真研究其内部应力变化和受力情况,而本装置及方法首次进行内部应力测试,为输电线路工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探索输电线路内部应力变化提供支撑。
[0052]
综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建立了一种更为全面的输电导线应力测试试验平台,能够更好的模拟输电线路工程中输电导线实际工况下的振动状态,为输电线路的安全运维提供技术支撑;此外还提出了一种新型试验模型,用于研究输电导线线股的应力情况,其邻层简化试验模型考虑邻层间点接触作用,同层简化试验模型则考虑同层间线接触和邻
层间点接触共同作用影响;最后依托该试验平台和新型试验模型提出的试验方法能够准确的提供线股在不同工况下不同种类的应力,包括拉伸,弯曲等对线股受力的影响,判断架空输电导线破损问题,为输电导线破损机理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通过将处理后得到的邻层、同层简化试验模型试件安装固定在试验装置上,然后对试验模型试件进行应变片的粘贴,最后对模型试件施加张力,振幅,悬垂角模拟导线振动情况下的实际运行状态,待试验数据稳定后测量试验模型试件线股的应力分布情况,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拉伸应力和动弯应力,研究不同应力对导线破损的影响,该方法为科学实验研究及生产制造厂商的设计制造等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在布设架空输电导线时可避开对导线线股的影响更大的因素,延长架空输电导线的使用寿命,最大限度的避免断股事故的发生。使用方便,效果好,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53]
图1为本发明应力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54]
图2为本发明固定夹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55]
图3为本发明载荷施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56]
图4为本发明曲率施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57]
图5为本发明邻层简化试验模型的拆股结构示意图。
[0058]
图6为本发明邻层简化试验模型被测线股应变片布置及测点方向示意图。
[0059]
图7为本发明同层简化试验模型的拆股结构示意图。
[0060]
图8为本发明同层简化试验模型被测线股应变片布置及测点方示意图。
[0061]
图9为本发明应用例动弯应变随振幅变化曲线图。
[0062]
图10为本发明应用例张拉载荷变化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3]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64]
如图1-8所示,本发明一种用于测量架空输电导线线股的应力试验装置,该应力试验装置包括固定加紧系统1、载荷施加系统2、曲率施加系统3、待测架空输电导线4以及传感测试系统5;所述固定加紧系统1包括导线固定夹具101、试验装置结构框架102、导线支撑支座103、导线夹具104;所述载荷施加系统2包括振动台顶头201、振动台202、振动台支座203、导线连接件204、拉力传感器205、拉力机连接件206、第一拉力机207;所述曲率施加系统3包括第二拉力机301、连接件302、拉力传感器303、钢丝绳304、悬垂线夹305;所述待测架空输电导线4通过拆股处理得到的同层、邻层简化试验模型试件;所述传感测试系统5包括粘贴在导线试件的被研究线股上的应变片;
[0065]
将待测架空输电导线4安装固定在应力试验装置的固定加紧系统1上,对待测导线4的同层、邻层简化试验模型试件分别进行应变片粘贴,通过对模型试件施加张力、振幅、悬垂角模拟导线振动情况下的实际运行状态,待数据稳定后测量模型试件线股的应力分布情况,得到不同应力对导线破损的影响,为输电导线破损机理的研究提供支持。
[0066]
为保证使用效果,所述固定加紧系统1中,导线固定夹具101安装在试验装置结构框架 102的左竖梁上,试验装置结构框架102由四根梁组合而成,分别为位于左右两侧的竖
向支撑梁和分别上下相间设置在两侧竖向支撑梁之间的横向支撑梁,两侧的竖向支撑梁直接安装在地面上作为支撑部件,导线支撑支座103至少有2个,分别固定安装在位于下方的横向支撑梁上,导线夹具104固定在导线支撑支座103的顶端,用于夹持导线。
[0067]
所述载荷施加系统2中,振动台顶头20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振动台202上,振动台202 固定安装在振动台支座203上,振动台支座203直接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地面上,待测导线 4的一端固定在导线固定夹具101上,另一端通过导线连接件204安装固定在拉力传感器205 上,拉力传感器205通过拉力机连接件206与第一拉力机207连接,第一拉力机207则固定安装在试验装置结构框架102的位于右侧的竖向支撑梁上,安装时,导线连接件204连接点的高度与导线固定夹具101的高度保持一致,振动台顶头与导线4相抵触,通过振动台202 施加振幅可对导线施加振幅。
[006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量架空输电导线线股的应力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率施加系统3中,第二拉力机301固定安装在固定加紧系统中的试验装置结构框架102 位于上方的横向支撑梁上,拉力传感器303通过连接件302与第二拉力机301相连接,悬垂线夹305通过钢丝绳304与拉力传感器303连接,使用时,悬垂线夹305与导线连接,通过拉力机207对导线施加张力或通过第二拉力机301对导线模型试件施加悬垂角。
[0069]
所述传感测试系统5中,应变片501粘贴在待测架空输电导线4的线股上,应变片通过跳线与解调仪连接,解调仪则通过网线与电脑终端连接。
[0070]
所述待测架空输电导线4通过对其进行拆股处理,建立同层简化试验模型试件和邻层简化试验模型试件,所述同层简化试验模型试件首先需要确定最外层一根被研究线股,然后将最外层被研究线股相邻一侧的一根铝股线拆除,即可得到同层简化试验模型试件;所述邻层简化试验模型试件同样先确定最外层一根被研究线股,再将被研究线股左、右两侧的铝股线进行拆除,即可得到邻层简化试验模型试件。
[0071]
一种基于上述应力试验装置的测试方法,将得到邻层、同层简化试验模型试件的待测架空输电导线4安装在应力试验装置的固定加紧系统1上,对试验模型试件进行应变片的粘贴,然后对模型试件施加张力、振幅、悬垂角模拟导线振动情况下的实际运行状态,待试验数据稳定后,测量试验模型试件线股的应力分布情况,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不同应力对导线破损的影响,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0072]
s1.试验模型试件模型构建
[0073]
对待测架空输电导线4进行拆股处理,建立同层简化试验模型试件和邻层简化试验模型试件,对于同层简化试验模型试件,首先确定最外层一根被研究线股,然后将最外层被研究线股相邻一侧的一根铝股线拆除,即可得到同层简化试验模型试件;对于邻层简化试验模型试件,同样先确定最外层一根被研究线股,再将被研究线股左、右两侧的铝股线进行拆除,即可得到邻层简化试验模型试件;分别将试验模型试件的导线固定安装在应力试验装置的固定加紧系统1上;
[0074]
拆股处理时,对被拆除股线部分进行破坏,其余部分保持原有状态,由于输电导线被两固定端拉紧,其余线股位置未发生相对变化,不影响整体导线后期在应力试验装置上的固定;
[0075]
s2.试验准备
[0076]
对试验模型试件粘贴应变片,对于邻层简化试验模型试件,先确定研究截面,可以
为:悬垂线夹压板边缘(ke)、导线与悬垂线夹船体刚要出现分离的最后接触点位置(lpc)以及89mm三个截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研究截面的上侧(导线的外侧)和左、右两侧粘贴应变片,用于测量线股的应变,如附图5、6所示,邻层考虑相邻层点接触作用拆除左右两边线股,测量三个测点,由于测点应力为综合应变,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首先,定义被测线股上侧的测点应变为εc,左侧的测点应变为ε
l
,右侧的测点应变为εr,其次,定义线股的切线、法线和次法线的方向,如附图6所示,t’为切线方向,n为法线方向,b为次法线方向,设平均拉伸应变ε
t

,法线上的弯曲应变εn,次法线上的弯曲应变εb;
[0077]
对于同层简化试验模型试件,先确定研究截面,可以为:悬垂线夹压板边缘(ke)、导线与悬垂线夹船体刚要出现分离的最后接触点位置(lpc)以及89mm三个截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研究截面的上侧(导线的外侧)以及拆除股线所在的邻侧粘贴应变片,用于测量线股的应力特性,如图7、8所示,同层考虑同层和邻层共同作用,拆除一根线股,测量两个测点;并定义被测线股上侧的测点应变为εc′
,邻侧(右侧)的测点应变为εr′
,其次,定义线股的切线、法线和次法线的方向,上述方向与邻层简化试验模型试件定义相同,设理论平均拉伸应变ε
t
,法线上的弯曲应变εn′
,次法线上的弯曲应变εb′

[0078]
所述步骤s2中同层、邻层简化试验模型试件的研究截面为:悬垂线夹压板边缘(ke)、导线与悬垂线夹船体刚要出现分离的最后接触点位置(lpc)以及89mm三个截面中的一个或多个。
[0079]
s3.施加载荷
[0080]
通过第一拉力机207对导线施加张力,一般情况下张力选择18%rts,22%rts,25%rts 三个级别,其次通过第二拉力机301对导线模型试件施加悬垂角,悬垂角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即可,最后通过振动台202对导线施加振幅,振幅则根据实际工况选定,一般设定为0.3mm, 0.6mm,0.9mm,1.3mm四个级别,根据不同工况组合分别对两种导线简化模型试件进行试验;
[0081]
s4.数据处理。
[0082]
(1)在邻层简化试验模型试件中,为了得到单根铝股线受到的不同类型弯曲应变作用情况,对测得每个研究截面被研究股线的三个应变数据进行如下处理:
[0083]
平均拉伸应变ε
t


[0084]
ε
t'
=(ε
l
+εr)/2
ꢀꢀꢀꢀꢀꢀꢀꢀꢀꢀꢀꢀꢀꢀꢀꢀꢀꢀꢀꢀ
(1-1)
[0085]
平均拉伸动弯应变ε
t
′a:
[0086]
ε
la
=(ε
lmax-ε
lmin
)/2
ꢀꢀꢀꢀꢀꢀꢀꢀꢀꢀꢀꢀꢀꢀꢀꢀꢀ
(1-2)
[0087]
ε
ra
=(ε
rmax-ε
rmin
)/2
ꢀꢀꢀꢀꢀꢀꢀꢀ
(1-3)
[0088]
ε
t'a
=(ε
la

ra
)/2
ꢀꢀꢀꢀꢀꢀꢀꢀꢀꢀꢀꢀꢀꢀꢀꢀꢀꢀꢀ
(1-4)
[0089]
式中:ε
lmax
为邻层简化模型被研究线股左侧测点最大应变;ε
lmin
是邻层简化模型被研究线股左侧测点最小应变;ε
la
是邻层简化模型被研究线股左侧测点动弯应变;ε
rmax
是邻层简化模型被研究线股右侧测点最大应变;ε
rmin
是邻层简化模型被研究线股右侧测点最小应变;ε
ra
是邻层简化模型被研究线股右侧测点动弯应变;
[0090]
法线上的弯曲应变εn以及次法线上的弯曲应变εb:
[0091]
εn=ε
r-ε
t'
ꢀꢀꢀꢀꢀꢀꢀꢀꢀꢀꢀꢀꢀꢀꢀꢀꢀꢀꢀꢀꢀꢀꢀꢀ
(1-5)
[0092]
εb=ε
c-ε
t

ꢀꢀꢀꢀꢀꢀꢀꢀꢀꢀꢀꢀꢀꢀꢀꢀꢀꢀꢀꢀꢀꢀꢀꢀ
(1-6)
25%rts,计算得到不同应变随张拉载荷变化曲线图。
[0113]
由图10可知,随着张拉载荷增加两种应变同样均呈现递增趋势,对比发现,在同层简化试验模型中,考虑张拉载荷的影响时,拉伸应变较弯曲应变对铝股线的影响更大。
[0114]
通过本发明方法可以为输电导线破损机理的研究提供支持,在布设架空输电导线时可避开对导线线股的影响更大的因素,延长架空输电导线的使用寿命,最大限度的避免断股事故的发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