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定玉米中淀粉含量的测定方法

文档序号:31029320发布日期:2022-08-06 01:36阅读:1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测定玉米中淀粉含量的测定方法

1.本发明涉及测量方法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测定玉米中淀粉含量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检测玉米中淀粉含量的常用方法有滴定法、分光光度法、旋光法、热重分析法、近红外光谱法等。滴定法结果较为准确、成本较低,常用于实验室分析测定,但该方法的影响因素较多,如热源强度、反应液ph值、滴定速度等均会影响测定结果,并且操作过程繁冗复杂,对检测人员的操作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分光光度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可以实现批量测定的优点,但是抗干扰的能力较弱,容易受到样品中有色物质的干扰。热重分析法虽可以同时测定多种成分,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但是热重分析法受实验条件的影响较大,使用样品量较少,不适合测定淀粉含量低的样品。近红外光谱法可以省去前处理的步骤,节省时间和人力;减少有机溶剂的消耗,是绿色环保的测定方法,可不破坏样品实现无损检测。但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检测灵敏度的提高,如何解决其他组分对于目标的干扰,目前淀粉的测定模型有限,难以适应于众多复杂基质中淀粉的测定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测定玉米中淀粉含量的测定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淀粉检测方法难以适应于复杂基质中淀粉测定的问题。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测定玉米中淀粉含量的测定方法,包括如下的测试步骤:
5.s1、脱脂:称取过筛样品5.000g并移入滤纸筒内,将滤纸筒放入索氏抽提器的抽提筒内,并连接已干燥的接收瓶,由抽提器冷凝管上端加入石油醚或无水乙醚至接收瓶内容积的三分之二处,于脂肪仪加热板上加热,使石油醚或无水乙醚不断回流抽提(6次/h-8次/h),抽提时间为2h;
6.s2、脱糖:用150ml体积比为85%的乙醇分数次洗涤残渣;
7.s3、酸水解:滤干乙醇溶液,放置过夜,称取0.1g样品于20ml玻璃试管中,加入10ml(ψ=1:1)盐酸溶液,置于石墨消解炉中回流2h,回流完毕后,立即冷却;
8.s4、调ph、除蛋白:准确移取10.00mls3中冷后却的样品水解液至50.00ml容量瓶中,加入2滴甲基红指示液,先后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将样品水解液的ph值调至中性,然后加5.0ml乙酸铅溶液,摇匀后放置10min,再加5.0ml硫酸钠溶液,摇匀后定容至刻度,过滤,弃去初滤液,滤液供测定用;
9.s5、测定:步骤1:标定空白(t1);步骤2:定标(t2),用移液枪吸取500μl葡萄糖标液(10g/l)注射到反应池,待反应完成;步骤3:样品测定,用移液枪吸取500μl滤液注射到反应池,待反应完成,记录还原糖含量;
10.最后根据还原糖含量计算淀粉含量:
[0011][0012]
上式中:
[0013]
ω—试样中淀粉的含量,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
[0014]
ρ—滤液中还原糖浓度,单位为克每升(g/l);
[0015]
v—样品定容体积,单位毫升(ml);
[0016]
v1—测定用样品溶液体积,单位毫升(ml);
[0017]
v2—测定用样品定容体积,单位毫升(ml);
[0018]
m—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0019]
0.9—还原糖(以葡萄糖计)换算成淀粉的换算系数。
[0020]
进一步的,步骤s1中过筛样品的粒径为60~80目。
[0021]
进一步的,步骤s1中提取结束的判断方法:用磨砂玻璃棒接取1滴提取液,磨砂玻璃棒上无油斑表明提取完毕。
[0022]
进一步的,步骤s2中脱糖的方法为:将步骤s1的脱脂样品置于放有折叠慢速滤纸的漏斗内,用100~200ml乙醇分5~8次充分洗去可溶性糖类。
[0023]
进一步的,步骤s3中酸水解方法为:酸水解的温度设置梯度:0~30min,石墨消解炉的温度设置为70℃,30min~2h,石墨炉的温度设置为95℃。
[0024]
进一步的,步骤s4中调ph、除蛋白方法为:先后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将样品水解液的ph值调至6.5~7。
[0025]
进一步的,步骤s5中测定方法为:标定空白(t1)时,仪器显示标定时间为65~75s,定标(t2)时,仪器显示质量浓度为0.98%~1.02%。
[002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有益效果:
[0027]
1、本方案克服了传统测定方法操作时间较长,且针对脂肪含量不一的样品,检测人员难以把握浸提溶剂的使用量,导致仍有脂类物质残留,影响测定结果;
[0028]
2、本方案克服了传统测定方法对试剂消耗量大,需水浴加热,不利于批量测量;
[0029]
3、本方案解决了操作过程繁冗复杂,实验结果影响因素较多(如热源强度、反应液ph值、滴定速度等);
[0030]
4、本方案结果测定利用仪器测定取代常规的滴定法测定,操作简单方便,检测效率高,结果准确,适用于玉米样品淀粉含量的批量测定;
[0031]
5、本方案结果测定阶段效率大大提升,提高了至少3倍。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3]
实施例
[0034]
一种测定玉米中淀粉含量的测定方法,包括如下的测试步骤:
[0035]
s1、脱脂:称取5.000g过筛样品(筛选出粒径60-80目的样品)并移入滤纸筒内,将滤纸筒放入索氏抽提器的抽提筒内,并连接已干燥的接收瓶,由索氏抽提器冷凝管上端加入石油醚或无水乙醚至接收瓶内容积的三分之二处,将接收瓶置于脂肪仪加热板上加热,使石油醚或无水乙醚不断回流抽提(6次/h-8次/h),抽提时间为2h;提取结束时,用磨砂玻
璃棒接取1滴提取液,磨砂玻璃棒上无油斑表明提取完毕。
[0036]
s2、脱糖:将步骤s1的脱脂样品置于放有折叠慢速滤纸的漏斗内,用150ml体积比为85%的乙醇分5-8次洗涤残渣;以充分除去可溶性糖类物质。根据样品的实际情况,可适当增加洗涤液的用量和洗涤次数,以保证干扰检测的可溶性糖类物质洗涤完全。
[0037]
s3、酸水解:滤干乙醇溶液,放置过夜,平衡水分。称取0.1g(精确到0.0001g)样品于20ml玻璃试管中,加入10ml(ψ=1:1)盐酸溶液,置于石墨消解炉中回流2h,回流完毕后,立即冷却。其中酸水解的温度设置梯度:0~30min,石墨消解炉的温度设置为70℃,30min~2h,石墨炉的温度设置为95℃。
[0038]
s4、调ph、除蛋白:准确移取10.00mls3中冷后却的样品水解液至50.00ml容量瓶中,加入2滴甲基红指示液,先以浓度为400g/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至黄色,再以盐酸(1+1)校正至样品水解液刚变红色。若样品水解液颜色较深,则可用精密ph试纸测试,使样品水解液的ph值调至6.5-7,然后加5.0ml浓度为200g/l的乙酸铅溶液,摇匀后放置10min,再加5.0ml浓度为100g/l的硫酸钠溶液,以除去过多的铅。摇匀后定容至刻度,过滤,弃去初滤液,滤液供测定用;
[0039]
s5、测定:利用还原糖测定仪测定样液中的还原糖含量,步骤1:标定空白(t1)时,仪器显示标定时间为65~75s;步骤2:定标(t2),仪器显示质量浓度为0.98%~1.02%,用移液枪吸取500μl浓度为10g/l的葡萄糖标液注射到反应池,待反应完成;步骤3:样品测定,用移液枪吸取500μl滤液注射到反应池,待反应完成,记录还原糖含量。
[0040]
最后根据还原糖含量计算淀粉含量:
[0041][0042]
上式中:
[0043]
ω—试样中淀粉的含量,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
[0044]
ρ—滤液中还原糖浓度,单位为克每升(g/l);
[0045]
v—样品定容体积,单位毫升(ml);
[0046]
v1—测定用样品溶液体积,单位毫升(ml);
[0047]
v2—测定用样品定容体积,单位毫升(ml);
[0048]
m—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0049]
0.9—还原糖(以葡萄糖计)换算成淀粉的换算系数。
[0050]
本测定方法精密度的验证方法如下:
[0051]
利用传统化学方法和本实施例的测定方法,对五种不同淀粉含量的玉米样品进行分析测试,得到如下表1的结果:
[0052]
表1
[0053]
[0054][0055]
从表1可知,两种方法测得的玉米淀粉含量无显著型差异(p>0.05),说明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基本吻合。
[0056]
利用本实施例的测定方法,对三种不同淀粉含量的玉米样品进行分析测试,每种玉米样品平均测定6次,分别计算不同玉米样品的平均值、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得到如下表2的结果:
[0057]
表2:
[0058][0059]
从表2可知,本测定方法精密度验证结果满足标准《gb/t 27417-2017合格评定化学分析方法确认和验证合格指南》附录b.1要求:当测试样品含量≥10%,相对标准偏差rsd≤2.0%。
[0060]
本测定方法准确度的验证方法如下:
[0061]
在玉米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样品并按照本实施例的测定方法进行检测,按全程序每个玉米样品加标准样品平均测定6次,分别计算每个统一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得到如下表3的结果:
[0062]
表3:
[0063][0064]
由上表3可知,本测定方法的准确度验证结果满足标准《gb/t 27417-2017合格评定化学分析方法确认和验证合格指南》附录a.1要求:当测试样品含量≥100mg/kg时,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5%~105%。
[0065]
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