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71677发布日期:2022-06-21 19:09阅读:85来源:国知局
自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检测装置,属于活塞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2.作为汽车零配件的活塞通常带有镶环,在生产这类活塞产品时,镶环周围极易产生部分缺陷,这些缺陷会造成客户的质量抱怨,更有甚者,将带有缺陷的活塞安装到汽车中会产生安全风险。
3.目前,这类缺陷的通常检测方式为人工目视检测,该种检测方法主要是对每一只活塞进行人眼检查,筛选出有缺陷的活塞。但是目视检测的普遍缺点就是检测速度慢,可靠性差,而且成本高。
4.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出一种自动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检测装置,以更好地提高活塞检测的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检测装置,用于活塞检测,所述自动检测装置包括用于对活塞进行涡流探伤的探头组,所述自动检测装置还包括:
7.载体机床;
8.探头调整装置,与所述载体机床控制连接,用于调整并固定所述探头组,所述探头调整装置包括用于固定所述探头组的固定块、用于调整所述探头组相对于所述活塞的位置的拉杆以及与所述拉杆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载体机床相连,以在所述载体机床的控制下调整所述探头组的位置。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臂和第二臂,且所述第一臂上开设有用于连接所述拉杆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臂上开设有用于连接刀架的开孔,所述载体机床通过控制刀架行走来带动所述探头调整装置移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拉杆插入所述第二通孔,以使所述拉杆与所述固定块活动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块上还开设有供所述探头组穿过的固定孔,且所述探头组能够在所述固定孔内偏移,以便调整所述探头组的位置。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探头组包括第一探头和第二探头,所述固定孔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探头的第一固定孔和用于固定所述第二探头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的轴心位置高于所述第二固定孔的轴心位置。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探头调整装置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固定块和所述探头组的保护套,所述保护套与所述第一探头和所述第二探头活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探头和/或所述第二探头在所述保护套内能够微调位置。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护套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
固定连接。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拉杆与所述固定块为一体设置,以便在所述载体机床的控制下,使得所述拉杆和所述固定块同步上升/下降。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检测装置利用探头调整装置自动调整探头组,同时,将探头调整装置和探头组均与载体机床控制连接,从而可共同实现活塞的自动检测,不但自动化程度高、有效提高了检测效率,而且还降低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探头调整装置与探头组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图1的分解图。
19.图3是利用图1所示的结构来自动检测活塞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其中如果存在若干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冲突的情况下,这些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当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说明,不同附图中相同的数字或者符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内容并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产品的例子。
21.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例如“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特征的命名。
22.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自动检测装置,用于活塞检测,包括用于对活塞进行涡流探伤的探头组,自动检测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与控制装置控制连接的探头调整装置。本实用新型中控制装置包括载体机床,该探头调整装置与载体机床控制连接,并用于调整并固定探头组。
23.如图1和图2所示,探头调整装置20包括用于固定探头组30的固定块21、套设在探头组30外侧的保护套22、用于调整探头组30高度的拉杆23以及与载体机床上刀架相连的连接部24。探头调整装置20通过连接部24与载体机床上的刀架连接,载体机床通过fnac程序控制刀架运动,从而带动整个探头调整装置20运动并控制涡流探伤设备进行涡流探伤检测。
24.具体地,连接部24包括第一臂240和第二臂241,且第一臂240上开设有用于连接拉杆23的第一通孔242,第二臂241上开设有用于连接刀架的开孔243,固定块21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242相对应的第二通孔210,从而可将拉杆23的一端穿过第一通孔242,另一端插入第二通孔210,来使拉杆23与连接部24和固定块21活动连接。这样设置,可以方便固定块21上的探头组30上下调节,方便探头组30对准活塞镶环。当然,拉杆23也可以与连接部24一体设置,或是与固定块21一体设置,这样拉杆23就可以仅通过调节一端来实现探头组30的上下调节,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于此不作过多限制。
25.探头组30包括第一探头31和第二探头32,固定块21上还开设有用于分别固定第一探头31和第二探头32的第一固定孔211和第二固定孔212,且第一固定孔211的轴心位置高于第二固定孔212的轴心位置。这样设置,使得探头组30中的不同探头可以检测到活塞镶环中不同高度的位置。当然,探头组30也可以包括单个或两个以上的探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任意设置,于此不作过多限制。
26.第一探头31和第二探头32的结构相同,且保护套22与第一探头31和第二探头32均活动连接,以便第一探头31和第二探头32在保护套22内可以微调位置。也就是说,第一探头31和第二探头32分别插入第一固定孔211和第二固定孔212,且通过保护套22固定在第一固定孔211和第二固定孔212内,由于探头组30与保护套22为活动连接,且在探头组30和保护套22之间存在微小的空间,从而探头组30可以在微小的空间内进行活动,以实现探头组30的位置微调。这样设置,可以更精确地对准活塞镶环的检测区域。
27.本实用新型中控制装置还包括分拣装置(未图示),该分拣装置与载体机床控制连接,探头调整装置20上固定的探头组30发送检测信号(对应活塞的检测结果)至载体机床,载体机床接收并处理上述检测信号,然后再将处理好的检测信号发送给分拣装置,最后分拣装置根据载体机床发送来的检测信号对活塞进行分拣。具体的,分拣装置优选为机械手臂,上述检测信号包括良品信号和废品信号,机械手臂根据检测信号将检测完毕的活塞自动放置在流水线(传送带)上或废品区。
28.具体工作时,机械手臂根据载体机床的控制信号自动抓取活塞放置在固定装置(未图示)上,在载体机床的控制下,固定装置对活塞进行拉紧固定,探头调整装置20带动探头组30移动至活塞的旁侧对活塞进行探伤检测,探头组30探伤检测完毕后生成检测信号,机械手臂根据检测信号分拣活塞。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固定装置为用于固定活塞的装置,具体结构可以采用现有的技术方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此处不再举例,也不做任何限制。
29.当检测信号为良品信号时,说明该活塞为良品,则机械手臂将良品活塞从固定装置上抓取出,放置在良品区域;当检测信号为废品信号时,说明该活塞为废品,则机械手臂将废品活塞从固定装置上抓取出,放置在废品区域。使用机械手臂实现活塞的自动装夹,检测完毕自动抓回,并通过信号交互实现将不良活塞自动放到废品区,良品活塞放到良品区或传动带上。如此设置,不但实现了活塞的自动化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而且还有效解放了人力,降低了人工成本。
30.结合图1至图3,下面将对自动检测装置的工作过程及原理作详细说明。首先,将活塞固定在固定装置上并与载体机床连接;然后,将探头调整装置20通过连接部24固定在载体机床的刀架上;最后,启动载体机床,机械手臂在载体机床的控制下从活塞检测区域抓取待检测的活塞4放置在固定装置上;探头调整装置20在载体机床的控制下自动向固定装置(待检测的活塞4)靠近,通过调节探头调整装置20上的拉杆23或固定块21使得探头组30与待检测的活塞4同高,通过微调保护套22内的第一探头31或第二探头32,以使探头组30更加精确对准活塞镶环的外侧,之后,载体机床控制固定装置带动固定活塞4旋转,此时启动涡流探伤设备即可对待检测的活塞4进行探伤检测。当检测完毕后,载体机床控制固定装置停止活塞4旋转,此时固定装置松开活塞4,且探头组30形成检测信号并将其传给机械手臂,机械手臂根据检测信号从固定装置上抓取出已检测完毕的活塞4,并将活塞4分拣至良品区或
废品区。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检测完所有活塞4。
31.当然,本实用新型中涡流探伤设备可以为单通道设备,通过自动检测装置涵盖整个活塞检测区域,也可以为双通道、三通道以及四通道等多通道设备,通过多探头模式涵盖整个检测区。根据实际情况,用户可以自由设置,于此不作过多限制。本实用新型自动检测装置在实际应用中,使得原先使用目视检测活塞的检测节拍从12~15秒/只活塞提高到检测节拍为5秒/只活塞,因此,该自动检测装置大大提高了活塞的检测效率。
3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检测装置利用探头调整装置20自动调整涡流探伤设备的探头组30,同时将固定装置、探头调整装置20以及涡流探伤设备与控制装置控制连接,从而可以共同实现活塞的自动检测并自动分拣,不但有效提高了检测效率,而且还降低了人工成本,该自动检测装置自动化程度高,且推广性强。
33.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