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色素的检测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71592阅读:来源:国知局
为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的合成色素的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8]实施例一:
[0049]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合成色素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0050]参照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合成色素的检测方法,用于检测食品样本中的待检索色素的种类,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合成色素的检测方法包括:
[0051]步骤Sll:获取所述食品样品中的待检索色素的至少一种物化性质信息,并根据所述至少一种物化性质信息,在预先建立的色素数据库中确定所述待检索色素的待检索区间。
[0052]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申请人可以通过研宄近年来国内外期刊发表的合成色素类文章,以及现行在用的合成色素标准,对文献及标准中出现的色素进行归纳整理,预先建立的色素数据库。采用色素名称、检测方法、基体、检测限的不同进行系统的标识和区分。通过文献及标准中合成色素的涉及频率,优先对高频色素进行建库,同样在色素数据库中以名称、CAS号、分子式、色指数等关键物化性质进行系统标识和区分。还可以在可能的物理化学性质参数中,确定一类参数和合成色素形成唯一对应关系,并以此在数据库中编号识别。比如对于绝大多数合成色素,均会有唯一的CAS号和色指数与之对应,并且CAS号及色指数这两个参数与分子式分子量等相比,具有清晰易查的优势。因此可以将这两个参数作为关键参数重点记录,提升色素数据库的检测应用便利程度。特别的,色指数作为合成色素一项物理参数,体现了色素在可见光区吸收特定波长区间的光后,产生特定的颜色这一特殊性质,在仪器检测方法的开发中,这一性质被利用的最多。此外,色素数据库还可以包括色素的常用中英文名称、分子式、分子量、分子结构、熔点、用途、主要来源等通用的物理化学性质信息。
[0053]在建立色素数据库后,在检测待检索色素时,可以通过仪器设备进行采集待检索色素的物化性质信息,然后输入到色素数据库中,就可以从数据库中得到相应的待检索区间。在通过待检索色素的物化性质信息进行检索时,可以通过中英文名称、CAS号、分子式、分子量、色指数等进行检索。比如,若待检索色素的碳数为20,则可在色素数据库中检索:C20,即可得到相应的待检索区间;或者若待检索色素的色指数(C.1.)为45430,则按照色指数检索即可得到待检索区间。
[0054]步骤S12:获取所述待检索色素的光谱信息,并根据所述光谱信息,在所述待检索区间中进行粗略检索,得到至少一个粗略检索结果。
[0055]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待检索区间后,可以根据待检索色素的光谱信息从待检索区间中检索得到粗略检索结果。比如,若待检索色素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峰在530nm附近,则可以在待检索区间中进行检索得到粗略检索结果,进而达到缩小检索区间的目的,使得检索精度进一步提尚。
[0056]在实际使用时,使用光谱仪器对色素进行分析时,波长范围设置为(200?700)nm,扫描速度采用120nm/min,狭缝宽度0.2nm。色素纯品称重后用溶剂(水/甲醇)配制成溶液,优先使用100%甲醇配制成溶液,部分合成色素不溶于甲醇时,采用100%水作为溶剂进行配制。通过具体实验发现,使用水或者甲醇并不会给特征吸收峰数值带来变化,本申请优先使用甲醇,使数据库的应用更加广泛。溶液放入比色皿中进行扫描,在具体实验过程中通过适当调节溶液的浓度,合成色素的浓度在(5?40) X10_6范围内,使光谱数据中可见光区的特征吸收峰吸收值控制在(0.6?1.0)附近。
[0057]步骤S13:获取所述待检索色素的多级质谱信息,并根据所述多级质谱信息,在所述至少一个粗略检索结果中进行精确匹配,确定所述待检索色素的精确匹配结果。
[0058]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利用待检索色素的物化性质信息和光谱信息检索可以缩小检索范围,减少检索的工作量,当需要精确检索时,则可以使用待检索色素的多级质谱信息进行检索。比如,使用国家标准物质研制中心提供的赤藓红标准溶液模拟待检索色素,进行MS1-MS3的数据采集,并将多级质谱信息输入预先建立的色素数据库进行检索,通过具体实验发现,若待检索色素的一级质谱信息MS1进行检索,得到检索结果显示与某种色素的匹配度为65.78,进而以二级质谱信息MS2进行检索,得到检索结果显示与该种色素的匹配度为90.06,再以三级质谱信息MS3进行检索,得到检索结果显示与该种色素的匹配度为99.97。可以证明MS1信息受到基体环境、前处理不同匹配度不高,很难保证筛查的精确度,通过MS2、MS3的引入,使得筛查结果准确度得到保证,从而利用待检索色素的多级质谱信息在色素数据库中检索的非常必要,通过色素数据库储存的多级质谱信息,可以提高检索精度,减少对于待检索色素的定性误差。
[0059]在实际使用中,使用质谱仪器对色素进行分析时,仪器使用ESI源,在使用前经过全调谐优化,采用默认仪器参数设置,其中:⑶L温度:200°C ;Heat Block温度:200°C ;干燥气流量:1.5L/min ;检测电压:1.58kV ;Interface 电压(+):4.5kV ;Interfce 电压(-):-3.5kV;扫描范围:(100-1000)m/z。采用甲醇和水的缓冲盐溶液,当合成色素在质谱检测器上检出时,流动相中甲醇的比例一般在80% -100%,本申请优选采用0.1%甲酸-1Ommol乙酸胺-水溶液和100%甲醇作为质谱仪流动相,比例为10:90?在此流动相下,各类合成色素均有良好响应。色素纯品称重后优先使用100%甲醇逐级稀释至10mg/L以下,进样量5 μ I。试样不经过色谱柱,直接进入质谱检测器进行分析。多级质谱误差满足应用的要求,为精确定性待检索色素的种类提供了基础。
[0060]合成色素结构和性质的不同决定了质谱数据是以正离子模式还是负离子模式进行采集,在初步的数据采集工作中,所有待测色素都在两种模式下进行了扫描,选择离子响应最好的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数据采集工作。
[0061]应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合成色素的检测方法,获取所述食品样品中的待检索色素的至少一种物化性质信息,并根据所述至少一种物化性质信息,在预先建立的色素数据库中确定所述待检索色素的待检索区间;获取所述待检索色素的光谱信息,并根据所述光谱信息,在所述待检索区间中进行粗略检索,得到至少一个粗略检索结果;获取所述待检索色素的多级质谱信息,并根据所述多级质谱信息,在所述至少一个粗略检索结果中进行精确匹配,确定所述待检索色素的精确匹配结果。这样,可以对现存已知的标准色素进行分析,根据得到的物化性质信息和谱图预先建立色素数据库,然后通过物化性质信息和光谱信息确定粗略的检索区间,缩小待检索色素在色素数据库中的检索范围,再通过多级质谱信息得到精确的检测结果,层级递进的检索方式,不仅可以减少检索的工作量,还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待检索色素的种类,减少筛查误差,最终实现对色素类别的快速准确检测,提高对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的响应速度。
[0062]实施例二:
[0063]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合成色素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0064]参照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合成色素的检测方法,用于检测食品样本中的待检索色素的种类,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合成色素的检测方法,在建立色素数据库时,包括如下步骤:
[0065]步骤S21:分析多种标准色素的物化性质信息,并根据所述物化性质信息和对应的标准色素的映射关系建立物化性质信息数据库。
[0066]步骤S22:对多种标准色素进行光谱扫描,采集多种标准色素的光谱信息,并根据所述光谱信息和对应的标准色素的映射关系建立光谱信息数据库。
[0067]步骤S23:对多种标准色素进行质谱分析,得到多种标准色素的多级质谱信息,并根据所述多级质谱信息和对应的标准色素的映射关系建立多级质谱信息数据库。
[0068]步骤S24:将所述物化性质信息数据、所述光谱信息数据库和所述多级质谱信息数据库合并为所述色素数据库。
[0069]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获取的标准色素的物化性质信息、光谱信息、多级质谱信息导入AOT/Labs的数据库软件中,以色素为单位建立色素数据库。A⑶/Labs将各部分信息结合成一个整体,每个色素的信息形成一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色素的必要信息,如中英文名称、CAS号、色指数、分子式、分子结构、光谱信息、多级质谱信息等。
[0070]从而将待检索色素的物化性质信息、光谱信息、多级质谱信息输入建立完成的色素数据库后,就可以匹配搜索到色素数据库中的标准色素,即可得到待检索色素的种类。
[0071]应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合成色素的检测方法,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