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导航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17561阅读:67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导航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智能机械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自动导航车。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人力成本的不断增加,自动化物流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自动导航车在工业应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实现智能自动化作业、安全、省人化提供了非常好的解决方案。目前大多数自动导航车一般是室内轻载作业,传感器单一,且不能够全向移动,针对以上情况,提供一种自动导航车应用于带电作业机器人,为上端作业提供作业支撑,而且能够实现全向移动、自动导航规划、远程操控等功能,为实现智能自动化作业、安全、省人化提供了非常好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自动导航车,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和缺点,提供一种导航车,它不仅可以应用于带电作业机器人,为上端作业提供作业支撑,而且能够实现全向移动、自动导航规划、远程操控等功能,为实现智能自动化作业、安全、省人化提供了非常好的解决方案。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导航车,包括一车体,所述车体上固定装设有麦克纳姆轮组、电动机、驱动单元、控制单元以及为该电动机提供电源的电池组,所述麦克纳姆轮组包括相配合装设的麦克纳姆轮和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通过该驱动单元与所述电动机相驱动连接;所述车体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装设有一可伸缩操作的作业支撑桩,该作业支撑桩用于实时作业时的车体作业支撑;所述车体的前部装设有一激光与摄像头导航系统,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激光与摄像导航系统、电动机及作业支撑桩相控制连接设置。

更进一步,所述激光与摄像头导航系统包括红外摄像头、激光测距仪以及警报灯,所述红外摄像头用于采集和传输实时路况信息,所述激光测距仪用于该自动导航车体的自主避障及前方障碍距离的判断,所述警报灯用于警示其它车辆注意避让。

更进一步,所述作业支撑桩为液压驱动的作业支撑桩。

更进一步,所述电池组包括电池、能源管理系统、充电控制器以及电源电网,所述能源管理系统分别与所述电池、充电控制器相控制连接,同时,该能源管理系统与所述车体的控制单元相控制连接,所述电网电源与所述充电控制器连接,所述电池还与所述充电控制器连接设置。

通过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激光与摄像头导航系统,可以使自动导航车体实现自主控制、主自避障,自主移动,更加适合特殊的工作环境与场地,同时,本导航车可应用于带电作业机器人,为上端作业提供作业支撑,能够实现全向移动、自动导航规划、远程操控等功能,为实现智能自动化作业、安全、省人化提供了非常好的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池组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来进一步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一种自动导航车,包括一车体3,所述车体3上固定装设有麦克纳姆轮组4、电动机8、驱动单元7、控制单元5以及为该电动机8提供电源的电池组6,所述麦克纳姆轮组4包括相配合装设的麦克纳姆轮和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通过该驱动单元7与所述电动机8相驱动连接;所述车体3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装设有一可伸缩操作的作业支撑桩2,该作业支撑桩2用于实时作业时的车体作业支撑;所述车体3的前部装设有一激光与摄像头导航系统1,所述控制单元5分别与所述激光与摄像导航系统1、电动机8及作业支撑桩2相控制连接设置。

更进一步,所述激光与摄像头导航系统1包括红外摄像头11、激光测距仪12以及警报灯13,所述红外摄像头11用于采集和传输实时路况信息,所述激光测距仪12用于该自动导航车体的自主避障及前方障碍距离的判断,所述警报灯13用于警示其它车辆注意避让。

更进一步,所述作业支撑桩2为液压驱动的作业支撑桩。

更进一步,所述电池组6包括电池、能源管理系统、充电控制器以及电源电网,所述能源管理系统分别与所述电池、充电控制器相控制连接,同时,该能源管理系统与所述车体的控制单元相控制连接,所述电网电源与所述充电控制器连接,所述电池还与所述充电控制器连接设置。电源电网通过充电控制器给电池充电,并通过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对电池组进行实时监控、充放电、巡检、温度检测等,在检测正常的情况下,可以由控制单元向驱动单元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对电动机进行启动、加速、减速、制动控制等,并且能够获取传感器的反馈信号,控制单元、驱动单元、电动机、以及麦克纳姆轮轮组可以将电池中的电能转化为车轮的动能。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激光与摄像头导航系统,可以使自动导航车体实现自主控制、主自避障,自主移动,更加适合特殊的工作环境与场地,同时,本导航车可应用于带电作业机器人,为上端作业提供作业支撑,能够实现全向移动、自动导航规划、远程操控等功能,为实现智能自动化作业、安全、省人化提供了非常好的解决方案。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仅局限于此,凡是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地改进,均应该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