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布线安装和提高带载能力的面板及灵活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625664发布日期:2021-09-14 21:25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布线安装和提高带载能力的面板及灵活使用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智能面板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布线安装和提高带载能力的面板及灵活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现在使用的面板一般分为两种:传统面板和智能面板。传统面板主要是通过机械机构控制回路断开或者闭合。智能面板在触发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按键、触摸屏,然后通过继电器控制回路断开或者闭合。传统面板通过机械开关来控制负载的通断,一个开关对应后面一路通道,而且在印有标识的情况下,负载需要接到对应的通道上,对安装要求比较高;另外如果接有大功率负载的情况下,直接通过机械开关接通负载,有可能会出现电火花造成安全隐患。智能面板虽然是通过继电器控制回路的通断的,能避开人手和控制回路端近距离接触,但是接大功率设备时可能会对继电器造成黏连。
3.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悬浮式控制面板及悬浮式控制面板的使用方法”,其公告号cn107942838b,包括控制面板本体、与用电器相连中央处理器、分别与中央处理器相连的若干位置感应器和若干指光源模块,其中,位置感应器用于检测用户的手部对应在控制面板本体上的位置;中央处理器能够接收、处理位置感应器发送的信息;光源模块能够受中央处理器的控制而开闭;控制面板本体上设有开槽,光源模块与开槽位置相对应,使得用户能够通过开槽看到光源模块发出的光。该方案安装要求高,接大功率负载时有安全隐患,会对继电器造成黏连。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安装要求高、安全隐患大且不便于使用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布线安装和提高带载能力的面板及灵活使用方法,本发明可便于布线施工,减少人工成本,提高继电器类设备带载能力,更加灵活的满足用户的需求,更加人性化,不受硬件的限制,只要是带有相关功能的硬件都可以使用,替换性强。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布线安装和提高带载能力的面板,包括若干按键、控制器和继电器,按键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继电器连接,每个按键包括开和关两个状态,每个继电器也包括与按键相对应的开和关两个状态,按键上带有标志。
6.本发明设计了一种便于布线安装和提高带载能力的面板及其灵活的使用方法,便于布线安装和灵活使用,可以减少人工成本,然后产品更加人性化,功能也更加多样化;另外还提高带载能力可以在使用同样大功率设备的情况下更加安全和延长继电器的寿命,并且可以减少硬件成本。
7.一种便于布线安装和提高带载能力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便于布线安装的方法、提高带载能力的方法和灵活使用的方法。
8.作为优选,包括以下步骤:
s1、面板上电;s2、判断是否是默认状态模式,若是进行s3,否则加载断电前按键状态后进行s4并加载断电前继电器状态后进行s5;s3、按照预设值控制按键状态,按照预设值控制继电器状态;s4、判断按键是否触发,若是则进行s5,若否则重复s4;s5、对应配置的继电器执行通断;s6、判断是否检测到零点,若是则进行s8,否则进行s7;s7、判断是否连续一段时间没有检测到零点,若是则进行s8,否则进行s6;s8、闭合或断开继电器。
9.本发明上电后,面板判断灵活使用的模式。如果模式为上电默认状态模式,则直接按照之前无线或有线配置的预设值控制按键的状态和继电器的状态,控制继电器时执行提高带载能力的逻辑。如果模式为加载上次状态模式,则按键状态和继电器状态恢复到断电前的状态,其中继电器恢复时执行提高带载能力的逻辑。
10.以上功能完成后,当按键触发时,通过之前无线或有线配置好的继电器对应关系,将对应的继电器执行通断。通断时需要检测交流电压的零点,当检测到零点时通断继电器。如果连续一段时间没有检测到零点,则直接通断继电器。
11.作为优选,所述便于布线安装的方法具体包括:通过无线或有线配置配置不同的按键控制不同继电器的开关的状态;每个按键有开关两个状态,每个状态控制一个或多个继电器的开或关,避免接错负载,让没有接负载回路应用的按键控制其他几路继电器。
12.作为优选,所述提高带载能力的方法具体包括:在闭合继电器之前检测交流电压的零点,检测到零点后再闭合继电器,有效的减小继电器闭合时产生的浪涌防止继电器黏连,从而提高带载能力;在断开继电器之前检测交流电压的零点,检测到零点后再断开继电器,有效抑制感性负载带来影响防止继电器黏连,从而提高带载能力,对于同一个硬件,使用所述提高带载能力的方法可以带载更大功率的设备。
13.作为优选,所述提高带载能力的方法还包括自恢复机制,所述自恢复机制为:连续一段时间没有检测到零点则直接通断继电器,确保用户能正常使用。
14.作为优选,所述灵活使用的方法包括:两种模式通过无线或有线配置,分别为上电默认状态模式和加载上次状态模式。
15.作为优选,所述上电默认状态模式包括:通过无线或有线配置面板上电后按键的开关状态和继电器的通断状态,当面板断电重新上电后直接执行配置好的功能,达到用户想要的效果。
16.作为优选,所述加载上次状态模式包括:每次操作按键和继电器完以后都会记录下当前按键和继电器的状态,当面板断电重新上电后直接加载断电前的状态,恢复之前使用的状态。
17.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 本发明可便于布线施工,减少人工成本;2. 本发明可提高继电器类设备带载能力;3. 本发明可更加灵活的满足用户的需求,更人性化;4. 本发明不受硬件的限制,只要是带有相关功能的硬件都可以使用,替换性强。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20.一种便于布线安装和提高带载能力的面板,包括若干按键、控制器和继电器,按键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继电器连接,每个按键包括开和关两个状态,每个继电器也包括与按键相对应的开和关两个状态,按键上带有标志。
21.本发明还相应的提供了一种便于布线安装和提高带载能力的灵活使用方法,灵活使用,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s1、面板上电;s2、判断是否是默认状态模式,若是进行s3,否则加载断电前按键状态后进行s4并加载断电前继电器状态后进行s5;s3、按照预设值控制按键状态,按照预设值控制继电器状态;s4、判断按键是否触发,若是则进行s5,若否则重复s4;s5、对应配置的继电器执行通断;s6、判断是否检测到零点,若是则进行s8,否则进行s7;s7、判断是否连续一段时间没有检测到零点,若是则进行s8,否则进行s6;s8、闭合或断开继电器。
22.本发明工作过程如下:上电后,面板判断灵活使用的模式,如果模式为上电默认状态模式,则直接按照之前无线或有线配置的预设值控制按键的状态和继电器的状态,控制继电器时执行提高带载能力的逻辑,如果模式为加载上次状态模式,则按键状态和继电器状态恢复到断电前的状态,其中继电器恢复时执行提高带载能力的逻辑;以上功能完成后,当按键触发时,通过之前无线或有线配置好的继电器对应关系,将对应的继电器执行通断,通断时需要检测交流电压的零点,当检测到零点时通断继电器,如果连续一段时间没有检测到零点,则直接通断继电器。
23.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便于布线安装的方法、提高带载能力的方法和灵活使用的方法。
24.便于布线安装的方法中,可以配置不同的按键控制不同继电器的开关的状态。每个按键有开关两个状态,每个状态都可以控制一个或多个继电器的开或关。因此对于带有标识的按键,后面的负载不一定需要接到对应的回路上,采用此方法不仅可以避免接错负载的问题,而且也可以让没有接负载回路应用的按键控制其他几路继电器。
25.一个面板,有四个按键和四个继电器。其中一键的标识为廊灯,二键的标识为客厅灯带,三键的标识为客厅吊灯,四键的标识为客厅总控,第一个继电器接的负载是客厅灯带,第二个继电器接的负载是客厅吊灯,第三个继电器接的负载是廊灯,第四个继电器没有接负载。通过无线或有线配置,可以将一键的开状态配置成控制第三个继电器闭合,将一键的关状态配置成控制第三个继电器断开;同理,将二键的开状态配置成控制第一个继电器闭合,将二键的关状态配置成控制第一个继电器断开,将三键的开状态配置成控制第二个继电器闭合,将三键的关状态配置成控制第二个继电器断开,另外将四键的开状态配置成
控制三个继电器一起闭合,将四键的关状态配置成控制三个继电器一起断开;因此,带有标识的按键都可以控制对应的负载。
26.提高带载能力的方法中,在闭合继电器之前检测交流电压的零点,零点即正弦交流电压和负向波形的交点,检测到零点后再闭合继电器,可以有效的减小继电器闭合时产生的浪涌防止继电器黏连,从而提高带载能力。同理,在断开继电器之前检测交流电压的零点,检测到零点后再断开继电器,可以有效的抑制感性负载带来影响防止继电器黏连,从而提高带载能力。因此对于同一个硬件,使用此方法相比于直接通断继电器可以带载更大功率的设备。
27.提高带载能力中还有一个自恢复机制,如果连续一段时间没有检测到零点,比如硬件损坏等外界因素,则直接通断继电器,确保用户能正常使用,否则如果一直等待的话,会造成继电器无法控制的情况。
28.在灵活使用的方法中由两种模式可以通过无线或者有线配置使用:一种是上电默认状态模式,通过无线或有线配置面板上电后按键的开关状态和继电器的通断状态,当面板断电重新上电后可以直接执行配置好的功能,达到用户想要的效果;另一种是加载上次状态模式,每次操作按键和继电器完以后都会记录下当前按键和继电器的状态,当面板断电重新上电后直接加载断电前的状态,恢复之前使用的状态。
29.本发明已经应用于面板设备中,经过实验,完全可行,可以到达预期的效果。
30.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描述,只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工程师根据上述发明的内容对本发明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