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控箱的线路自稳定系统及其操作步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28050发布日期:2021-11-29 15:38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电控箱的线路自稳定系统及其操作步骤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控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控箱的线路自稳定系统及其操作步骤。


背景技术:

2.电控箱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装置。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电控箱还可以借助测量仪表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电控箱常用于各发、配、变电所中。
3.电控箱内安装很多电气元件,在工作的时候,内部流通很大的电流,现有电控箱存在有漏电的可能,特别是在暴雨时节,雨水可能会渗透入电控箱,在有特大暴雨发生水淹的时候,甚至会发生水位没过电控箱的情况,进入箱内的雨水很大可能会导致漏电事故的发生,当有人靠近该电控箱时,则漏电事故会升级为触电事故;
4.现在的电控箱在在工厂作业和家用的电路中,难免会有因为线路老化等等问题引起电控箱内的电器元件过载而发生燃烧,而且因为电控箱因为带电且塑料件比较多,所以一旦燃烧,很容易随着线路扩散,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5.因此需要一种电控箱可以实现电控箱的线路稳定以及漏电警示。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电控箱的线路自稳定系统及其操作步骤。
7.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电控箱的线路自稳定系统,包括,
8.电控箱,其内设有总断路器、多个分断路器以及并联的多个电线;多个所述分断路器分别用于控制并联的多个电线的电源的开启与关闭;所述总断路器用于控制室所有电线的电源的开启与关闭;
9.采集装置,其包括多个设在所述电控箱内的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总断路器、各所述电线以及与电线对应分断路器的使用参数;
10.检测装置,其包括红外线传感器、若干报警器以及若干导电杆;若干所述报警器分别通过导电杆与若干所述电线接触,电线漏电时,电流通过导电杆进入到报警器中并触发报警器工作;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电线与电控箱接头的温度;
11.控制端,其连接进入云端;所述控制端用于接收与分析所述采集装置与检测装置的工作数据,以及下达指令;
12.控制装置,完成控制端下发或者设定的本地操作。
13.优选地,所述控制端包括本地控制端以及移动控制端,所述本地控制端以及移动控制端均具有输入功能。
14.优选地,所述使用参数包括:电线载流量、电线漏电流、电线与分断路器接入处的温度、电线使用时间、电线历史负荷、分断路器的开关次数、总断路器的开关次数以及电线漏电的漏电次数。
15.优选地,所述报警器为声报警器、光报警器或者声光报警器。
16.优选地,所述总断路器与分断路器均为空气断路器。
17.本发明还请求被保护一种基于电控箱的线路自稳定系统的操作步骤,步骤如下:
18.s100、采集装置接入电控箱并对若干分断路器分别建立身份标识,即一个分断路器对应一个身份标识;若干电线分别接入若干分断路器,总断路器接入若干分断路器;
19.s200、控制端接入电控箱,对若干带有身份标识的分断路器进行命名更新以及优先级设定;
20.s300、采集装置与检测装置对电控箱实时监测,若采集装置或检测装置检测到电控箱内状态异常,立即将异常数据上传至控制装置与控制端。
21.优选地,所述s300包括
22.s310、检测装置监测到某一回路漏电时,报警器工作,同时报警器将漏电信号传输至控制装置与控制端,控制装置将对应的分断路器关闭;
23.s320、采集装置监测到分回路过流时,控制装置断开对应的分断路器;
24.s330、采集装置监测主回路电流过流时,若控制端未设定优先级,控制装置则断开总断路器,
25.s331、采集装置监测主回路电流过流时,若控制端已设定优先级,控制装置则按照预设的分断路器优先级以低到高的优先次序,逐次切断分路,直至主回路电流在允许的电流范围之内。
26.优选地,所述s300还包括,
27.s311、检测装置监测到多个回路漏电时,报警器工作,同时报警器将漏电信号传输至控制装置与控制端,控制装置将总断路器关闭;
28.s312、采集装置中温度传感器开始工作,检测电线与分断路器接入处的温度是否超过设定值,若是则判断电控箱发生故障并将故障信息发至控制端;若否则判断将电线维护请求发送至控制端。
29.优选地,还包括线路稳定性检测的操作步骤,步骤如下:
30.s400、采集装置监测到分断路器或者总断路器的断开次数在固定时间内超过设定阈值时,开始稳定性检测;
31.s410、采集装置向控制端上传采集数据,控制端接收到带有身份标识的采集数据以及总断路器的采集数据,通过云端解析身份标识并确定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线路信息后,再对其进行数据进行解析与分析;
32.s420、云端对采集数据内包含的温升值、电线载流量、电线漏电流、电线历史负荷以及开关次数,对其进行计算得出稳定值,并将计算结果反馈至控制端。
33.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34.1、本发明在电控箱内设置有采集装置与监测装置,可以有效地感应漏电、短路、温度过高以及其他问题的发生,通过控制装置以及自带的报警器可以有效控制电路的通断和报警作用,避免因断电造成的安全隐患;
35.2、本发明控制端可以对分断路器进行命名更新以及优先级设定,更加直观,为冰室、婴儿房或者其他地方设定优先保护,有利于实际生活中的差异性服务,还可以避免因主回路电流过流断开所有区域电源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36.3、本发明可以通过对线路进行稳定性以及老化检测,可以得知线路的稳定程度以及电线的老化程度,有利于对电线进行单个更新,可以更好的减少因电路老化造成的安全隐患;
37.4、本发明的方法安全程度较高,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38.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40.实施例1
41.请参照图1,一种基于电控箱的线路自稳定系统,包括,
42.电控箱,其内设有总断路器、多个分断路器以及并联的多个电线;多个所述分断路器分别用于控制并联的多个电线的电源的开启与关闭;所述总断路器用于控制室所有电线的电源的开启与关闭;
43.采集装置,其包括多个设在所述电控箱内的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总断路器、各所述电线以及与电线对应分断路器的使用参数;所述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等;
44.检测装置,其包括红外线传感器、若干报警器以及若干导电杆;若干所述报警器分别通过导电杆与若干所述电线接触,电线漏电时,电流通过导电杆进入到报警器中并触发报警器工作;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电线与电控箱的接头的温度,红外传感器可以直观的显示电控箱内各电线连接头的温度,接头氧化会增大接触电阻,导致接头发热,导线氧化或腐蚀也会影响导线上电流的通过能力而发热,接头和导线发热都可以引起火灾;当电控箱内由于接头产生的温度过高时,红外传感器发出警报信息,防止烧坏;
45.控制端,其连接进入云端;所述控制端用于接收与分析所述采集装置与检测装置的工作数据,以及下达指令;所述控制端包括本地控制端以及移动控制端,所述本地控制端以及移动控制端均具有输入功能,用于下达指令或者上传数据,本地控制端以及移动控制端的权限相同并实现信息共享;
46.控制装置,完成控制端下发的指令以及完成已设定的本地操作
47.所述使用参数包括:电线载流量、电线漏电流、电线与分断路器接入处的温度、电线使用时间、电线历史负荷、分断路器的开关次数、总断路器的开关次数以及电线漏电的漏电次数。
48.所述报警器为声报警器、光报警器或者声光报警器;当报警器为光报警器时,电控箱内配套设有光传感器,用于捕捉发光的位置并将其位置信息发送至控制端,操作人员可以直接通过控制端知道故障坐标,无需逐一识别;
49.所述总断路器与分断路器均为空气断路器。
50.实施例2
51.一种基于电控箱的线路自稳定系统的操作步骤,步骤如下:
52.s100、采集装置接入电控箱并对若干分断路器分别建立身份标识,即一个分断路器对应一个身份标识;若干电线分别接入若干分断路器,总断路器接入若干分断路器;
53.s200、控制端接入电控箱,对若干带有身份标识的分断路器进行命名更新以及优先级设定;
54.s300、采集装置与检测装置对电控箱实时监测,若采集装置或检测装置检测到电控箱内状态异常,立即将异常数据上传至控制装置与控制端;
55.其中,所述s300包括
56.s310、检测装置监测到某一回路漏电时,报警器工作,同时报警器将漏电信号传输至控制装置与控制端,控制装置将对应的分断路器关闭;
57.s320、采集装置监测到分回路过流时,控制装置断开对应的分断路器;
58.s330、采集装置监测主回路电流过流时,若控制端未设定优先级,控制装置则断开总断路器,
59.s331、采集装置监测主回路电流过流时,若控制端已设定优先级,控制装置则按照预设的分断路器优先级以低到高的优先次序,逐次切断分路,直至主回路电流在允许的电流范围之内。
60.其中,所述s300还包括,
61.s311、检测装置监测到多个回路漏电时,报警器工作,同时报警器将漏电信号传输至控制装置与控制端,控制装置将总断路器关闭;
62.s312、采集装置中温度传感器开始工作,检测电线与分断路器接入处的温度是否超过设定值,若是则判断电控箱发生故障并将故障信息发至控制端;若否则判断将电线维护请求发送至控制端。
63.实施例3
64.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改进的方法,具体为,一种线路稳定性检测的操作步骤,步骤如下:
65.s400、采集装置监测到分断路器或者总断路器的断开次数在固定时间内超过设定阈值时,开始稳定性检测;
66.s410、采集装置向控制端上传采集数据,控制端接收到带有身份标识的采集数据以及总断路器的采集数据,通过云端解析身份标识并确定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线路信息后,再对其进行数据进行解析与分析;
67.s420、云端对采集数据内包含的温升值、电线载流量、电线漏电流、电线历史负荷以及开关次数,对其进行计算得出稳定值,并将计算结果反馈至控制端。
68.实施例4
69.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改进的方法,具体为,一种线路老化值检测的操作步骤,步骤如下
70.s500、控制装置控制所有断路器关闭,操作人员再手动打开断路器,并开启所有家用电器;
71.s510、控制端输入家用电器的最大功率,云端接收数据计算电控箱的剩余负荷量
并将其发送至控制端;
72.s520、采集装置中的温度传感器在设定时间内采集各电线的温升值,云端接收温升值计算后得出电线的老化值;
73.若设定时间内出现多次跳闸,则自动开始老化值检测。
74.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上述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上述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