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脑信号检测收集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54276发布日期:2022-06-18 02:48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脑信号检测收集帽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收集帽,尤其涉及一种医用脑信号检测收集帽。


背景技术:

2.脑信号收集帽,也就是脑电图帽,适用于临床检查病人的脑电图,常规脑电图检查,电极的放置与固定是保证脑电图检查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影响脑电图检查速度的主要因素,目前检查病人用的脑电图帽,电极都是不固定的,是临时按头部所需电极位置放置,操作麻烦,有时放置不准,影响检查质量,多少年来不少人都在探讨改进新的电极放置与固定的方法,但都不理想。
3.传统的脑信号收集帽,是用胶水将电极逐个粘固在特定位置上,因有头发,胶水固化速度慢,去除电极又不易,需要剪头发,在此过程中,脑信号收集帽不具备有固定功能,使得脑信号收集帽容易从病人头部掉落,并且在佩戴的过程中,灰尘容易进入病人眼部,在检测的过程中,由于环境的特殊性,会有飞沫进入病人口鼻部,而且无法及时地将收集的脑电波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直观地观测,不便于临床检查。
4.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提高了检测的便捷性和直观性、可固定病人头部、防止灰尘进入病人眼部和防止飞沫进入病人口鼻部的医用脑信号检测收集帽。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传统收集帽无法实现固定病人头部、无法防止灰尘进入病人眼部和无法防止飞沫进入病人口鼻部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了检测的便捷性和直观性、可固定病人头部、防止灰尘进入病人眼部和防止飞沫进入病人口鼻部的医用脑信号检测收集帽。
6.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医用脑信号检测收集帽,包括:包括有接收罩、连接圆帽、围环、支撑孔板、固定机构、连接机构和接口机构,接收罩两侧均设有连接圆帽,接收罩底部设有围环,围环底部焊接有支撑孔板,支撑孔板下部转动式设有固定机构,支撑孔板下部设有连接机构,支撑孔板与连接机构之间连接有接口机构。
7.进一步地,固定机构包括:支撑孔板下部转动式设有右连接板,支撑孔板下部转动式设有左连接板,左连接板上设有第一插头,右连接板上设有空心插块,空心插块中部设有限位架,限位架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插钉组,第一插钉组与空心插块滑动式连接,第一插钉组上下两侧均绕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限位架和第一插钉组连接。
8.进一步地,连接机构包括:支撑孔板下部设有固定杆组,固定杆组上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支撑孔板中部设有限位圆环,限位圆环与第二电动推杆的伸缩杆滑动式连接,第二电动推杆的伸缩杆上侧滑动式设有连接框,连接框上设有粗连接线,粗连接线上部两侧均设有接头,空心插块内设有第一距离传感器。
9.进一步地,接口机构包括有固定圆角板、信号转换器、连接孔架、第三电动推杆、弧形连接块、电磁铁和第二距离传感器,围环中部焊接有固定圆角板,第二电动推杆顶端焊接有连接孔架,连接孔架与连接框滑动式连接,连接孔架上部两侧均滑动式设有信号转换器,
固定圆角板下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三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的伸缩杆右侧设有弧形连接块,弧形连接块下部安装有电磁铁,支撑孔板上部中间安装有第二距离传感器。
10.进一步地,还包括有面罩机构,面罩机构包括:支撑孔板上两侧均设有固定围板,接收罩下侧两侧均安装有减速电机,围环中部两侧均转动式设有固定圆杆,两根固定圆杆中部均设有连接杆,两根连接杆之间连接有用来保护病人口鼻部的带孔弧形板,带孔弧形板下部两侧均设有转动围板,减速电机输出轴与固定圆杆之间连接有皮带轮组件,两个固定围板顶部均设有限位圆头板,两个限位圆头板上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二插钉组,两个第二插钉组上均绕有第二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固定围板和第二插钉组连接,支撑孔板上部安装有第三距离传感器。
11.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眼罩机构,眼罩机构包括:带孔弧形板下部两侧均设有固定板,两个固定板顶部均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与带孔弧形板连接,两根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杆之间连接有连接圆角条,连接圆角条与带孔弧形板滑动式连接,连接圆角条上设有用来保护病人眼部的中心透明板,一侧的固定围板上设有压力传感器。
12.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包括:支撑孔板下部两侧均滑动式设有两根连接圆头杆,一侧的两根连接圆头杆之间连接有连接弧形孔板,一侧的两根连接圆头杆之间连接有软插块,四根连接圆头杆上均绕有第三复位弹簧,一侧的第三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支撑孔板和连接弧形孔板连接,另一侧的第三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支撑孔板和软插块连接。
13.进一步地,还包括有控制箱,支撑孔板下部安装有控制箱,控制箱内安装有开关电源、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开关电源为医用脑信号检测收集帽供电,开关电源的输出端与电源模块通过电性连接,电源模块上通过线路连接有电源总开关,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通过电性连接;控制模块上连接有ds1302时钟电路和24c02电路;第三距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第一距离传感器和第二距离传感器均与控制模块通过电性连接,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和电磁铁均与控制模块通过继电器控制模块连接,减速电机与控制模块通过直流电机正反转模块连接。
1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用脑信号检测收集帽,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第一插钉组插入第一插头中,从而对第一插头进行卡紧,右连接板和左连接板对病人的颈部进行固定,防止接收罩从病人头部滑落,实现右连接板和左连接板固定病人颈部效果;2、当转动围板凹槽部分卡入第二插钉组中,从而带动第二插钉组轻微向上运动,第二复位弹簧形变,带孔弧形板对病人的口鼻部进行防护,从而防止飞沫进行病人口鼻部,实现带孔弧形板保护病人口鼻部效果;3、本发明通过病人头部与连接弧形孔板和软插块接触后,从而带动连接弧形孔板、软插块和连接圆头杆向右运动,第三复位弹簧适应性形变,连接弧形孔板和软插块对病人的头部进行缓冲,从而防止病人头部碰撞到支撑孔板,实现连接弧形孔板和软插块保护病人头部效果;4、当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杆带动连接圆角条和中心透明板向上运动,中心透明板对病人的眼部进行保护,防止灰尘进入病人眼部,病人也可以通过中心透明板对外面的环境进行观察,实现中心透明板保护病人眼部效果。
15.5、当信号转换器与接头和连接圆帽连接时,接收罩接收的脑电波信号通过信号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将检测的数字信号通过粗连接线导入计算机显示屏中显示出来,实现了脑信号检测的效果,提高了检测的便捷性和直观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发明的去除基本主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发明的固定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发明的a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发明的面罩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本发明的b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8为本发明的c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9为本发明的眼罩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10为本发明的d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11为本发明的连接机构的第一视图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12为本发明的连接机构的第二视图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13为本发明的接口机构的第一视图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14为本发明的接口机构的第二视图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15为本发明的缓冲机构的第一视图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16为本发明的缓冲机构的第二视图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17为本发明的电路框图。
33.图18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34.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_接收罩,2_连接圆帽,3_围环,4_支撑孔板,5_控制箱,6_固定机构,61_右连接板,62_左连接板,63_第一插头,64_空心插块,65_限位架,66_第一插钉组,67_第一复位弹簧,9_连接机构,91_固定杆组,92_第二电动推杆,93_连接框,94_粗连接线,95_接头,96_限位圆环,97_第一距离传感器,10_接口机构,101_固定圆角板,102_信号转换器,103_连接孔架,104_第三电动推杆,105_弧形连接块,106_电磁铁,107_第二距离传感器,7_面罩机构,71_固定围板,72_转动围板,73_带孔弧形板,74_连接杆,75_减速电机,76_固定圆杆,77_皮带轮组件,78_限位圆头板,79_第二插钉组,710_第二复位弹簧,711_第三距离传感器,8_眼罩机构,81_固定板,82_第一电动推杆,83_连接圆角条,84_中心透明板,85_压力传感器,11_缓冲机构,111_连接圆头杆,112_连接弧形孔板,113_软插块,114_第三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36.请参阅图1-图1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医用脑信号检测收集帽,包括有
接收罩1、连接圆帽2、围环3、支撑孔板4、固定机构6、连接机构9和接口机构10,接收罩1右部前后两侧均设有连接圆帽2,接收罩1底部设有围环3,围环3底部右侧焊接有支撑孔板4,支撑孔板4下部左侧转动式设有固定机构6,支撑孔板4下部右侧设有连接机构9,支撑孔板4右侧与连接机构9之间连接有接口机构10。
37.固定机构6包括有右连接板61、左连接板62、第一插头63、空心插块64、限位架65、第一插钉组66和第一复位弹簧67,支撑孔板4下部左侧前部转动式设有左连接板62,支撑孔板4下部左侧后部转动式设有右连接板61,左连接板62左侧设有第一插头63,第一插头63上开有凹槽,右连接板61左侧焊接有空心插块64,空心插块64与第一插头63配合,空心插块64左侧中部焊接有限位架65,限位架65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插钉组66,第一插钉组66与空心插块64滑动式连接,第一插钉组66与第一插头63配合,第一插钉组66上下两侧均绕有第一复位弹簧67,第一复位弹簧67两端分别与限位架65和第一插钉组66连接。
38.连接机构9包括有固定杆组91、第二电动推杆92、连接框93、粗连接线94、接头95、限位圆环96和第一距离传感器97,支撑孔板4下部右侧设有固定杆组91,固定杆组91右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92,支撑孔板4右侧中部焊接有限位圆环96,限位圆环96与第二电动推杆92的伸缩杆滑动式连接,第二电动推杆92的伸缩杆上侧滑动式设有连接框93,连接框93为铁质材质,连接框93右侧设有粗连接线94,粗连接线94上部前后两侧均设有接头95,接头95与接口机构10配合,空心插块64内安装有第一距离传感器97。
39.接口机构10包括有固定圆角板101、信号转换器102、连接孔架103、第三电动推杆104、弧形连接块105、电磁铁106和第二距离传感器107,围环3右侧中部焊接有固定圆角板101,第二电动推杆92顶端焊接有连接孔架103,连接孔架103与连接框93滑动式连接,连接孔架103上部前后两侧均滑动式设有信号转换器102,信号转换器102左右两侧分别与连接圆帽2和接头95配合,固定圆角板101下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三电动推杆104,第三电动推杆104的伸缩杆右侧设有弧形连接块105,弧形连接块105下部安装有电磁铁106,电磁铁106与连接框93配合,支撑孔板4右侧上部中间安装有第二距离传感器107。
40.还包括有面罩机构7,面罩机构7包括有固定围板71、转动围板72、带孔弧形板73、连接杆74、减速电机75、固定圆杆76、皮带轮组件77、限位圆头板78、第二插钉组79、第二复位弹簧710和第三距离传感器711,支撑孔板4左部前后两侧均焊接有固定围板71,固定围板71位于左连接板62的上侧,接收罩1下侧右部前后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75,围环3下侧中部前后两侧均转动式设有固定圆杆76,两根固定圆杆76中部均焊接有连接杆74,两根连接杆74下部之间连接有带孔弧形板73,带孔弧形板73下部前后两侧均焊接有转动围板72,转动围板72上开有凹槽,减速电机75输出轴与固定圆杆76之间连接有皮带轮组件77,皮带轮组件77由两个皮带轮和一根皮带组成,两个皮带轮分别设在减速电机75输出轴和固定圆杆76上,皮带绕在两个皮带轮之间,两个固定围板71顶部左侧均焊接有限位圆头板78,两个限位圆头板78上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二插钉组79,第二插钉组79与转动围板72配合,两个第二插钉组79上均绕有第二复位弹簧710,第二复位弹簧710两端分别与固定围板71和第二插钉组79连接,支撑孔板4右侧上部安装有第三距离传感器711,第三距离传感器711位于第二距离传感器107前侧。
41.还包括有眼罩机构8,眼罩机构8包括有固定板81、第一电动推杆82、连接圆角条83、中心透明板84和压力传感器85,带孔弧形板73左下部前后两侧均焊接有固定板81,两个
固定板81顶部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82,第一电动推杆82与带孔弧形板73连接,两根第一电动推杆82的伸缩杆之间连接有连接圆角条83,连接圆角条83与带孔弧形板73滑动式连接,连接圆角条83上设有中心透明板84,前侧的固定围板71左侧安装有压力传感器85。
42.还包括有缓冲机构11,缓冲机构11包括有连接圆头杆111、连接弧形孔板112、软插块113和第三复位弹簧114,支撑孔板4下部前后两侧均滑动式设有两根连接圆头杆111,上侧的两根连接圆头杆111左端之间连接有软插块113,下侧的两根连接圆头杆111左端之间连接有连接弧形孔板112,四根连接圆头杆111上均绕有第三复位弹簧114,下侧的第三复位弹簧114两端分别与支撑孔板4和连接弧形孔板112连接,上侧的第三复位弹簧114两端分别与支撑孔板4和软插块113连接。
43.还包括有控制箱5,支撑孔板4下部右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控制箱5,控制箱5内安装有开关电源、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开关电源为医用脑信号检测收集帽供电,开关电源的输出端与电源模块通过电性连接,电源模块上通过线路连接有电源总开关,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通过电性连接;控制模块上连接有ds1302时钟电路和24c02电路;第三距离传感器711、压力传感器85、第一距离传感器97和第二距离传感器107均与控制模块通过电性连接,第一电动推杆82、第二电动推杆92、第三电动推杆104和电磁铁106均与控制模块通过继电器控制模块连接,减速电机75与控制模块通过直流电机正反转模块连接。
44.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当人们想要对脑信号进行检测时,可使用这种医用脑信号检测收集帽,首先,使用者按下电源总开关,将本装置上电,将接收罩1放置在病人头部,接收罩1放置完成后,使用者操作固定机构6运转,使得固定机构6扣合,将接收罩1固定在病人头部,固定机构6对病人的颈部进行固定,固定机构6运作带动连接机构9运作,使得连接机构9与接口机构10对齐,连接机构9带动接口机构10运作,接口机构10将接收罩1接收的脑电波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将检测的数字信号通过连接机构9导入计算机显示屏中显示出来,实现了脑信号检测的效果,完成检测后,解下固定机构6,使得连接机构9和接口机构10均反向运转复位后停止工作,使用者再次按下电源总开关,将本装置断电。
45.当病人需要戴上接收罩1时,使用者将接收罩1放置在病人头部,接收罩1放置完成后,使用者向前转动右连接板61,右连接板61带动空心插块64、限位架65、第一插钉组66和第一复位弹簧67向前转动,接着使用者向后转动左连接板62,左连接板62带动第一插头63向后转动,第一插头63向后转动到与第一插钉组66接触配合,从而带动第一插钉组66向左运动,第一复位弹簧67被拉伸,第一插头63凹槽部分向后转动到与第一插钉组66对齐时,第一复位弹簧67复位,从而带动第一插钉组66向右运动,使得第一插钉组66插入第一插头63中,从而对第一插头63进行卡紧,右连接板61和左连接板62扣合即可对病人的颈部进行固定,防止接收罩1从病人头部滑落,完成检测后,使用者向左拉动第一插钉组66,第一复位弹簧67被拉伸,第一插钉组66向左运动脱离第一插头63后,使用者向前转动左连接板62,左连接板62带动第一插头63向前转动,第一插头63向前转动远离空心插块64后,使用者松开第一插钉组66,第一复位弹簧67复位,从而带动第一插钉组66向右运动,接着使用者向后转动右连接板61,右连接板61带动空心插块64、限位架65、第一插钉组66和第一复位弹簧67向后转动,即可解除固定,并将接收罩1从病人头部解下。
46.当右连接板61与左连接板62扣合时,右连接板61与左连接板62之间的距离达到第
一距离传感器97的预设值,使得控制模块控制第二电动推杆92的伸缩杆向上伸长两秒钟后关闭,第二电动推杆92的伸缩杆带动连接框93、粗连接线94和接头95向上运动,使得接头95向上运动到与接口机构10对齐,从而节省使用者手动校对粗连接线94的工作步骤,当右连接板61与左连接板62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距离传感器97的预设值时,使得控制模块控制第二电动推杆92的伸缩杆延迟两秒再向下缩短两秒钟停止运动,第二电动推杆92的伸缩杆带动连接框93、粗连接线94和接头95向下运动到恢复原位。
47.当连接框93向上运动时,连接框93带动信号转换器102、连接孔架103和粗连接线94向上运动,当连接框93向上运动与第二距离传感器107的距离达到第二距离传感器107的预设值时,控制模块控制电磁铁106通电,与此同时,控制模块控制第三电动推杆104的伸缩杆向左缩短两秒后停止工作,第三电动推杆104的伸缩杆带动弧形连接块105和电磁铁106向左运动,使得电磁铁106与连接框93相互磁吸,从而带动连接框93、粗连接线94和接头95向左运动,使得接头95插入信号转换器102接口中,接头95继续向左运动带动信号转换器102沿着连接孔架103向左滑动,使得信号转换器102插入连接圆帽2中,如此即通过信号转换器102将接收罩1接收的脑电波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将检测的数字信号通过粗连接线94导入计算机显示屏中显示出来,实现了脑信号检测的效果,提高了检测的便捷性和直观性,当右连接板61与左连接板62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距离传感器97的预设值时,同时控制第三电动推杆104的伸缩杆向右伸长两秒后停止工作,第三电动推杆104的伸缩杆带动弧形连接块105和电磁铁106向右运动,从而带动连接框93、粗连接线94和接头95向右运动,使得接头95拔出信号转换器102的接口,接头95继续向右运动带动信号转换器102沿着连接孔架103向右滑动,使得信号转换器102拔出连接圆帽2,两秒后,控制模块控制电磁铁106断电,同时控制模块控制第二电动推杆92的伸缩杆向下缩短两秒钟后停止运动,第二电动推杆92的伸缩杆通过连接框93带动信号转换器102、连接孔架103和粗连接线94向下运动复位。
48.当连接框93向上运动到与第三距离传感器711之间的距离达到第三距离传感器711预设值时,控制模块控制减速电机75工作两秒钟后关闭,减速电机75输出轴带动皮带轮组件77、固定圆杆76、连接杆74、带孔弧形板73和转动围板72向右下方转动,转动围板72向下转动到与第二插钉组79接触配合,使得转动围板72凹槽部分卡入第二插钉组79中,从而带动第二插钉组79轻微向上运动,第二复位弹簧710形变,带孔弧形板73对病人的口鼻部进行防护,从而防止飞沫进行病人口鼻部,当连接框93向下运动到与第三距离传感器711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三距离传感器711预设值时,控制模块控制减速电机75工作两秒钟后关闭,减速电机75输出轴带动皮带轮组件77、固定圆杆76、连接杆74、带孔弧形板73和转动围板72向前上方转动,转动围板72向上转动脱离第二插钉组79后,第二复位弹簧710复位,从而带动第二插钉组79向下运动。
49.当转动围板72向右下方转动时,前侧的转动围板72向下转动到与压力传感器85接触,当前侧的转动围板72产生的压力达到压力传感器85的预设值时,使得控制模块控制第一电动推杆82的伸缩杆向上伸长一秒钟后关闭,第一电动推杆82的伸缩杆带动连接圆角条83和中心透明板84向上运动,中心透明板84对病人的眼部进行保护,防止灰尘进入病人眼部,病人也可以通过中心透明板84对外面的环境进行观察,当转动围板72向左上方转动时,转动围板72向上转动脱离压力传感器85后,当前侧的转动围板72产生的压力小于压力传感器85的预设值时,使得控制模块控制第一电动推杆82的伸缩杆向下缩短一秒钟后关闭,第
一电动推杆82的伸缩杆带动连接圆角条83和中心透明板84向下运动到恢复原位。
50.当病人头部与连接弧形孔板112和软插块113接触后,从而带动连接弧形孔板112、软插块113和连接圆头杆111向右运动,第三复位弹簧114适应性形变,连接弧形孔板112和软插块113对病人的头部进行缓冲,从而防止病人头部碰撞到支撑孔板4,当病人头部脱离连接弧形孔板112和软插块113后,第三复位弹簧114复位,从而带动连接弧形孔板112、软插块113和连接圆头杆111向左运动到恢复原位。
51.虽然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应给予最宽泛的解释,以便涵盖所有的变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