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车辆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786801阅读:来源:国知局
联的多个副车中选择的车辆作为需要控制的车辆,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0105]本公开中车辆中可以设置有指纹传感器,可以将扫描到的指纹信息与自身的车辆标识发送给终端进行存储,从而便于终端基于检测到的指纹信息查找关联的车辆,便于对与指纹信息关联的至少两个车辆进行控制,上述实现方式易于实现,提高了对车辆进行统一管理的效率,优化了用户体验。
[0106]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0107]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0108]图1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0109]图2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0110]图3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0111]图4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0112]图5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框图。
[0113]图6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框图。
[0114]图7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框图。
[0115]图8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框图。
[0116]图9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框图。
[0117]图10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框图。
[0118]图11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框图。
[0119]图12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框图。
[0120]图13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框图。
[0121]图14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框图。
[0122]图15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框图。
[0123]图16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框图。
[0124]图17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框图。
[0125]图18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框图。
[0126]图19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车辆的控制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
[0127]图20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用于车辆的控制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128]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0129]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0130]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0131]如图1所示,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用于终端中,包括以下步骤:
[0132]步骤101、检测到设定指纹信息。
[0133]本公开中的终端可以是任何具有上网功能的智能终端,例如,可以具体为手机、平板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等。其中,终端可以通过无线局域网接入路由器,并通过路由器访问公网上的服务器。
[0134]步骤102、确定与设定指纹信息关联的一个或多个目标车辆。
[0135]步骤103、基于用户的操作向目标车辆发送控制指令。
[0136]本公开中的车辆主要包括平衡车,平衡车上安装有指纹传感器,用于用户输入指纹。平衡车支持蓝牙功能或者wifi (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通信功能,平衡车可以将采集的指纹信息与自身的车辆标识发送给终端进行关联地存储。上述实施例中,在一个用户管理多个平衡车的情况下,可以一个指纹信息对应多个车辆标识,从而终端可以基于检测到的指纹信息确定关联的车辆,并很方便的对确定的车辆进行统一管理,不仅提高了用户管理多个车辆的效率,也优化了用户体验。
[0137]如图2所示,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用于终端中,并建立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0138]步骤201、扫描指纹信息。
[0139]本公开中终端可以基于App(AppliCat1n,应用程序)对车辆进行统一管理,终端支持指纹扫描功能,只有用户的指纹通过验证,才能够对车辆进行管理。
[0140]步骤202、将扫描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得到相似度。
[0141]其中预设的指纹信息指的是终端所有者的指纹信息,或者说与终端所有者的车辆标识对应存储过的指纹信息。
[0142]步骤203、在相似度大于预设相似度阈值时,确定检测到设定指纹信息。
[0143]步骤204、基于设定指纹信息读取预存储的指纹信息及关联的车辆标识,得到与设定指纹信息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车辆标识。
[0144]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基于预先存储的指纹信息及关联的车辆标识,来确定检测到的指纹信息关联的车辆,那么在本公开步骤之前,还可以包括:
[0145]接收指纹信息与车辆标识的关联请求;该关联请求来自平衡车,也就是说平衡车上的指纹传感器采集到了指纹信息之后,将携带指纹信息及自身的车辆标识的关联请求发送至终端,终端基于该关联请求存储该指纹信息及车辆标识的关联关系。
[0146]步骤205、基于车辆标识确定目标车辆。
[0147]本公开实施例中,主要针对两种应用场景来对该步骤进行说明,但是本公开实施例不限于此。
[0148]第一种场景,厂商对生产的车辆进行统一管理。这种情况下可以设置某些车辆对应同一个指纹信息,例如同一型号的车辆对应同一指纹信息,以便对这些车辆进行统一测试。同一指纹信息关联的多个车辆标识为相同归属的标识,也就是说该多个车辆为同等级另IJ,在测试时控制指令相同,行驶参数一致。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测试过程中这些车辆都为无人驾驶。
[0149]在一种公开方式中,终端可以将该相同归属的所有车辆确定为需要控制的车辆。
[0150]在另一种公开方式中,终端可以显示上述相同归属的标识列表,由用户从列表中进行选择,那么终端将用户选择的标识对应的车辆确定为需要控制的目标车辆。
[0151]第二种场景,用户管理自己的多个车辆,且多个车辆中,有一辆为用户驾驶的车辆,那么终端可以将该驾驶的车辆设置为主车,将其他需要跟随驻车的车辆设置为副车,各副车的级别相同,各副车的车辆标识的级别也为同等级别,副车为需要终端控制的无人驾驶的车辆。
[0152]在一种公开方式中,终端可以将查找到的所有副车作为需要控制的车辆。
[0153]在另一种公开方式中,终端可以显示所有的副车标识列表,然后基于用户从该列表中的选择操作,将用户选择的车辆作为需要控制的车辆。
[0154]步骤206、基于用户的控制操作生成控制指令。
[0155]在一种公开方式中,终端上以显示设定图形,由用户对设定图形进行操作的方式来控制车辆。例如显示圆形及位于圆心的圆点,圆点代表受控车辆,用户可以通过手指点触该圆点并向圆周方向拖动该圆点。终端中可以预设置拖动方向(滑动方向)与行驶方向的对应关系,例如向上拖动设置为向北行驶,那么基于该拖动方向可以确定行驶方向。再者,终端还可以预设置拖动距离(滑动距离)与行驶速度的对应关系,例如,拖动的最远距离为半径,可以将该距离对应的行驶速度设置为7m/s,拖动的距离越小,对应的行驶速度越小。此夕卜,终端中还可以预设值拖动速度(滑动速度)与行驶速度的对应关系,拖动的速度越快对应的行驶速度的越快。通过该方式,终端可以确定行驶方向和行驶速度,基于该行驶方向和行驶速度就能够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这种方式可以应用在厂商对多辆车辆进行统一管理测试的场景。
[0156]在另一种公开方式中,终端中还可以预存储多个行驶参数,或行驶参数的组合,那么用户直接选择这些设置好的参数就可以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例如,用户选择了行驶间距为5m,行驶队形为纵向排列,那么终端可以基于该行驶参数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这种方式可以应用于用户对副车进行控制的场景。
[0157]步骤207、向确定的车辆发送该控制指令。
[0158]本公开步骤中,终端可以向确定的车辆发送生成的控制指令,以便对多个车辆统一测试或管理。
[0159]此外,对于有些场合,例如用户去某地办事,需要将平衡车停在某处,为了防止车辆被盗,可以基于指纹识别预先设置锁定车辆的条件,例如:设定检测到预设指纹信息,且该指纹的手指在屏幕的停留时长超过第一设定时长时,可以将车辆锁定或解锁;对应的,如果该指纹的手指在屏幕上的停留时长不超过第二设定时长,则可以将车辆解锁或锁定,从而提高平衡车的安全性,有效防止平衡车被盗。而且,在另一种公开方式中,对多个关联相同指纹信息的平衡车进行统一管理时,还可以基于指纹信息在某一个平衡车的停留时长,来对与该指纹信息关联的所有平衡车进行解锁/锁定。
[0160]如图3所示,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用于车辆如平衡车中,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0161]步骤301、扫描指纹信息。
[0162]步骤302、将指纹信息与自身的车辆标识发送给终端,以使终端基于检测到的指纹信息查找关联的一个或多个目标车辆,并对查找的目标车辆进行控制。
[0163 ] 此外,各平衡车可以受控于终端,因而还可以包括下述步骤:
[0164]步骤303、接收到来自终端的控制指令。
[0165]步骤304、基于控制指令中的行驶参数行驶。
[0166]其中,该行驶参数可以报考行驶速度、行驶间距、行驶方向等任一种或任何组合,具体可参见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
[0167]上述实施例中,车辆中可以设置有指纹传感器,可以将扫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