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传飞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55389阅读:1643来源:国知局
电传飞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传飞控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电传飞控系统已成国际民用航空技术的主流发展趋势。无论是干线机还是支线机亦或是公务机,飞控系统采用电传方式(fly-by-wire)已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机械操纵。而采用电传飞控系统就不得不考虑系统冗余度、系统备份等设计策略,同时为实现相应的系统保护功能就不得不使用复杂的电子硬件和软件。
[0003]相关技术中,一种飞控系统采用2台飞行控制盒(FCC)+6台主作动器控制器(P-ACE)+1台水平安定面作动器控制器(HS-ACE)的控制架构,另还有2块扰流板作动器控制器(S-ACE)集成在飞行控制盒中。其飞行控制盒主要负责整个系统的控制、监控、包线保护以及与其它系统交联通讯等。作动器控制器主要采用模拟电路实现对主操纵面、扰流板以及水平安定面的控制。
[0004]从上述飞控系统架构的配置可以看出系统设备较多,交联和控制比较复杂,作动器控制器采用模拟形式增加了设备重量,这必然导致系统研制成本增加、系统重量也随之增加,同时也增加了系统备件数量和系统维护成本。因此,优化电传飞控系统设计方案、减少飞控系统LRU(外场可更换单元)组成以减少系统重量和备件数量,降低系统研制成本和维护成本是目前各主机厂及航空公司的迫切希望。
[0005]相关技术中,另一种飞机电传飞控系统采用多余度控制通道,以满足1E-9/FH的系统安全性设计目标。其主要配置有多通道指令位置传感器、2台飞行控制器(FCU)、2台作动器控制器(ACE)以及多台作动器(PCU)。本发明的亮点是将一台飞控计算机(FCC)和一台作动器控制器(ACE)集成在同一机箱中组成一台飞行控制器(F⑶),F⑶中的FCC和ACE均保持各自的功能和接口独立性。这种设计方案的目的是在满足系统安全性的前提下,减少系统LRU组成,降低系统研制成本,减少备件数量并降低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传飞控系统,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系统研制成本和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000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传飞控系统,包括第一飞行控制器,所述第一飞行控制器包括第一飞控计算机和第一作动器控制器,所述第一飞控计算机和所述第一作动器控制器集成在所述第一飞行控制器中;第二飞行控制器,所述第二飞行控制器包括第二飞控计算机和第二作动器控制器,所述第二飞控计算机和所述第二作动器控制器集成在所述第二飞行控制器中;其中,所述第一作动器控制器和所述第二作动器控制器的配置相同,所述第一飞控计算机和所述第二飞控计算机的配置相同。
[0008]优选地,所述电传飞控系统还包括第三作动器控制器和第四作动器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三作动器控制器和所述第四作动器控制器是所述电传飞控系统中除了所述第一作动器控制器和所述第二作动器控制器之外的仅有的两台独立的作动器控制器,并且,所述第三作动器控制器和所述第四作动器控制器的配置相同。
[0009]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仅四个单余度舵面位置传感器,所述四个单余度舵面位置传感器分别是左副翼位置传感器、右副翼位置传感器、左升降舵位置传感器和右升降舵位置传感器,所述四个单余度舵面位置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第一作动器控制器、所述第二作动器控制器、所述第三作动器控制器和所述第四作动器控制器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左副翼位置传感器与所述第三作动器控制器连接;所述右副翼位置传感器与所述第一作动器控制器连接;所述左升降舵位置传感器与所述第二作动器控制器连接;所述右升降舵位置传感器与所述第四作动器控制器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三作动器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飞行器的左副翼外侧作动器和左升降舵外侧作动器连接,所述第一作动器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飞行器的左副翼内侧作动器和左升降舵内侧作动器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第四作动器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飞行器的右副翼外侧作动器和右升降舵外侧作动器连接,所述第二作动器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飞行器的右副翼内侧作动器和右升降舵内侧作动器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左内侧扰流板作动器和右内侧扰流板作动器,所述左内侧扰流板作动器和所述右内侧扰流板作动器与所述第三作动器控制器连接,并且,所述左内侧扰流板作动器和所述右内侧扰流板作动器仅受控于所述第三作动器控制器。
[0014]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左外侧扰流板作动器和右外侧扰流板作动器,所述左外侧扰流板作动器和所述右外侧扰流板作动器与所述第四作动器控制器连接,并且,所述左外侧扰流板作动器和所述右外侧扰流板作动器仅受控于所述第四作动器控制器。
[0015]通过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飞行控制器,所述第一飞行控制器包括第一飞控计算机和第一作动器控制器,所述第一飞控计算机和所述第一作动器控制器集成在所述第一飞行控制器中;第二飞行控制器,所述第二飞行控制器包括第二飞控计算机和第二作动器控制器,所述第二飞控计算机和所述第二作动器控制器集成在所述第二飞行控制器中;其中,所述第一作动器控制器和所述第二作动器控制器的配置相同,所述第一飞控计算机和所述第二飞控计算机的配置相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系统研制成本和维护成本高的问题,进而达到了降低成本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传飞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电传飞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传飞控系统,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传飞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1,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
[0021]第一飞行控制器1,所述第一飞行控制器1包括第一飞控计算机11和第一作动器控制器12,所述第一飞控计算机11和所述第一作动器控制器12集成在所述第一飞行控制器1中;第二飞行控制器2,所述第二飞行控制器2包括第二飞控计算机21和第二作动器控制器22,所述第二飞控计算机21和所述第二作动器控制器22集成在所述第二飞行控制器2中;其中,所述第一作动器控制器12和所述第二作动器控制器22的配置相同,所述第一飞控计算机11和所述第二飞控计算机11的配置相同。
[002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传飞控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三作动器控制器和第四作动器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三作动器控制器和所述第四作动器控制器是所述电传飞控系统中除了所述第一作动器控制器和所述第二作动器控制器之外的仅有的两台独立的作动器控制器,并且,所述第三作动器控制器和所述第四作动器控制器的配置相同。
[0023]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仅四个单余度舵面位置传感器,所述四个单余度舵面位置传感器分别是左副翼位置传感器、右副翼位置传感器、左升降舵位置传感器和右升降舵位置传感器,所述四个单余度舵面位置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第一作动器控制器、所述第二作动器控制器、所述第三作动器控制器和所述第四作动器控制器连接。
[0024]其中,所述左副翼位置传感器与所述第三作动器控制器连接;所述右副翼位置传感器与所述第一作动器控制器连接;所述左升降舵位置传感器与所述第二作动器控制器连接;所述右升降舵位置传感器与所述第四作动器控制器连接。
[0025]其中,所述第三作动器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飞行器的左副翼外侧作动器和左升降舵外侧作动器连接,所述第一作动器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飞行器的左副翼内侧作动器和左升降舵内侧作动器连接。
[0026]其中,所述第四作动器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飞行器的右副翼外侧作动器和右升降舵外侧作动器连接,所述第二作动器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飞行器的右副翼内侧作动器和右升降舵内侧作动器连接。
[0027]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左内侧扰流板作动器和右内侧扰流板作动器,所述左内侧扰流板作动器和所述右内侧扰流板作动器与所述第三作动器控制器连接,并且,所述左内侧扰流板作动器和所述右内侧扰流板作动器仅受控于所述第三作动器控制器。
[0028]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左外侧扰流板作动器和右外侧扰流板作动器,所述左外侧扰流板作动器和所述右外侧扰流板作动器与所述第四作动器控制器连接,并且,所述左外侧扰流板作动器和所述右外侧扰流板作动器仅受控于所述第四作动器控制器。
[002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优选的电传飞控系统,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