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主要涉及图书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图书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图书馆的图书量庞大,对于外借及归还的图书管理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工作量大,所需的人手多,且容易出错,因此急需一种能够协助图书管理员记录图书外借及归还信息的系统,解决录入图书信息的工作量大且繁琐的问题,来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图书管理系统,通过生成与图书信息对应的二维码,并通过扫描二维码能够快速的录入图书借出或归还的信息,以及方便查询各图书的基本信息,减少工作量,降低图书信息录入时的失误率。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图书管理系统,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预存的图书信息生成与图书对应的二维码;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各个生成的二维码及该二维码对应的图书信息;
印制模块,用于将二维码印制在对应的图书上;
处理模块,用于在图书外借或归还时扫描该图书的二维码,对图书信息进行更新,并调用所述存储模块进行存储;还用于调用所述显示模块显示各图书信息;
显示模块,用于通过处理模块的调用将各图书信息进行显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生成与图书信息对应的二维码,并通过扫描二维码能够快速的录入图书借出或归还的信息,以及方便查询各图书的基本信息,减少工作量,降低图书信息录入时的失误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图书信息包括图书书名、图书编号以及图书外借或归还信息。
进一步,所述处理模块中,在图书外借时扫描该图书的二维码,将该二维码对应的原图书信息的归还信息更新为外借信息,在图书归还时扫描该图书的二维码,将该二维码对应的原图书信息的外借信息更新为归还信息。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扫描二维码能够快速的更新图书借出或归还的信息,减少工作量,且降低录入的失误率。
进一步,所述印制模块包括打印设备,所述打印设备将二维码印制在对应的图书上。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另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图书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01:根据预存的图书信息生成与图书对应的二维码;
步骤S02:存储各个生成的二维码及该二维码对应的图书信息;
步骤S03:二维码印制在对应的图书上;
步骤S04:在图书外借或归还时扫描该图书的二维码,对图书信息进行更新并存储;
步骤S05:显示各图书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图书信息包括图书书名、图书编号和图书借出信息。
进一步,实现所述步骤S04的具体方法为:在图书外借时扫描该图书的二维码,将该二维码对应的原图书信息的归还信息更新为外借信息,在图书归还时扫描该图书的二维码,将该二维码对应的原图书信息的外借信息更新为归还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实施例的模块框图;
图2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图书管理系统,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预存的图书信息生成与图书对应的二维码;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各个生成的二维码及该二维码对应的图书信息;
印制模块,用于将二维码印制在对应的图书上;
处理模块,用于在图书外借或归还时扫描该图书的二维码,对图书信息进行更新,并调用所述存储模块进行存储;还用于调用所述显示模块显示各图书信息;
显示模块,用于通过处理模块的调用将各图书信息进行显示。
优选的,所述图书信息包括图书书名、图书编号以及图书外借或归还信息。
优选的,所述处理模块中,在图书外借时扫描该图书的二维码,将该二维码对应的原图书信息的归还信息更新为外借信息,在图书归还时扫描该图书的二维码,将该二维码对应的原图书信息的外借信息更新为归还信息。扫描二维码能够快速的更新图书借出或归还的信息,减少工作量,且降低录入的失误率。
优选的,所述印制模块包括打印设备,所述打印设备将二维码印制在对应的图书上。
如图2所示,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图书管理方法,包括:
步骤S01:根据预存的图书信息生成与图书对应的二维码;
步骤S02:存储各个生成的二维码及该二维码对应的图书信息;
步骤S03:二维码印制在对应的图书上;
步骤S04:在图书外借或归还时扫描该图书的二维码,对图书信息进行更新;
步骤S05:显示各图书信息。
优选的,所述图书信息包括图书书名、图书编号和图书借出信息。
优选的,实现所述步骤S04的具体方法为:在图书外借时扫描该图书的二维码,将该二维码对应的原图书信息的归还信息更新为外借信息,在图书归还时扫描该图书的二维码,将该二维码对应的原图书信息的外借信息更新为归还信息。
本发明通过生成与图书信息对应的二维码,并通过扫描二维码能够快速的录入图书借出及归还的信息,以及方便查询各图书的基本信息,减少工作量,降低图书信息录入时的失误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