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3248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触控笔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控笔。



背景技术:

从应用市场来看,二合一平板电脑以触屏操作、携带方便、时尚美观等特点受到广大用户的喜欢,为了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应用于平板电脑的触控笔应运而生。触控笔在使用时,只需将触控笔点击显示屏上的相应选项或者直接书写即可,由于触控笔具有小巧轻便、操作简单、便于携带等优点,与平板电脑一起被广泛应用于商务、教学等场合。

另外,鼠标作为传统计算机的重要输入设备之一,可以使用户对计算机的操作更加简便。

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在使用触控笔对平板电脑进行操作时,触控笔无法实现传统计算机中鼠标的相关功能,对使用造成一定的不便,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如果要在平板电脑上实现鼠标的相关功能,则需同时配置触控笔和鼠标,在外出时又会造成携带不方便的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笔,在尽量保持普通触控笔体积和重量不变的情况下,使得触控笔兼具触控功能和鼠标功能,且操作简单、体积小巧、方便携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触控笔,用于一主设备的信息输入,触控笔包括:笔头、笔杆、笔套、鼠标电路板以及至少一鼠标操作键;笔头与笔套分别设置在笔杆的两端;鼠标电路板设置在笔杆内,且至少包括鼠标控制电路与信号传输设备;鼠标操作键连接于鼠标控制电路,且露出笔杆;信号传输设备连接于鼠标控制电路,且用于与主设备进行信号传输。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在传统的用于主设备信息输入的触控笔上集成了鼠标电路板以及至少一鼠标操作键的结构,通过对鼠标操作键的相关操作,生成特定的鼠标数据传输至鼠标控制电路,再通过信号传输设备将鼠标数据发送至主设备,从而实现鼠标的相关功能。本实施例在尽量保持普通触控笔体积和重量不变的情况下,使普通触控笔兼具触控功能和鼠标功能,从而方便用户使用,无需携带专门的鼠标;且触控笔操作简单、体积小巧、便于携带。

另外,触控笔还包括供电电源,所述供电电源设置于所述笔杆内且连接于所述鼠标电路板。本实施例中,供电电源用于为鼠标电路板提供工作电源。

另外,笔杆包括功能段及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功能段的电源套;功能段的自由端连接于笔头,笔套可拆卸地连接于电源套;鼠标电路板设置在功能段内,供电电源设置在电源套内。本实施例中,电源套与功能段之间可进行拆卸、笔套与电源套之间也可进行拆卸,从而便于触控笔的组装、拆卸及维修。

另外,触控笔还包括电源开关;电源开关连接于供电电源与鼠标电路板之间。本实施例中,电源开关用于开启触控笔的鼠标功能,从而可以在无需使用鼠标功能时关闭电源,节省能耗。

另外,供电电源包括至少一可充电电池;触控笔还包括充电电路板;充电电路板设置于笔套内,且至少包括充电电路与充电接口;充电电路连接于 充电接口与可充电电池之间;其中,所述充电接口用于连接外部电源。本实施例中,触控笔的供电电源为可充电电池,当触控笔非工作状态时,通过充电接口与外部电源之间的连接,即可实现对供电电源进行充电,无需对触控笔进行拆卸以更换电源,使用极其方便;且由于无需经常拆卸更换电源,可以尽可能避免触控笔由于频繁拆装而容易损坏的问题。

另外,充电接口包括USB接口。

另外,信号传输设备包括无线发送器,无线发送器与设置在主设备上的无线接收器相匹配。

另外,主设备与无线接收器为可拆卸连接,笔套形成有对应于无线接收器的收纳槽;其中,当无线接收器处于非使用状态时,收纳槽用于收纳无线接收器,方便随身携带无线接收器。

另外,无线发送器为蓝牙发送器,无线接收器为蓝牙接收器。

另外,信号传输设备包括信号连接接口;信号连接接口包括数据信号接脚与电源信号接脚;其中,触控笔通过信号连接接口连接至主设备;数据信号接脚用于将鼠标数据传输至主设备,电源信号接脚用于从主设备接收电源信号,以为鼠标电路板供电。本实施例中,触控笔与主设备之间还可通过有线连接方式进行交互,信号连接接口既用于鼠标数据的传输(触控笔向主设备传输鼠标数据),又用于电源信号的传输(主设备为鼠标电路板供电)。

另外,触控笔还包括固定夹;固定夹设置于笔套;其中,固定夹能够将触控笔固定于主设备,固定夹的设计使得触控笔便于携带。

另外,固定夹为磁性夹,触控笔可以被吸附于主设备的金属壳体上,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固定方式。

另外,鼠标操作键包括两个,两个鼠标操作键分别为鼠标滚轮与鼠标右键。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触控笔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触控笔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触控笔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触控笔,可以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主设备的输入。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触控笔包括:笔头1、笔杆2、笔套3、鼠标电路板4以及鼠标操作键5。

笔头1与笔套3分别设置在笔杆2的两端;鼠标电路板4设置在笔杆2内,且鼠标电路板4至少包括鼠标控制电路41与信号传输设备42;鼠标操作键5连接于鼠标控制电路41,且露出笔杆2;信号传输设备42连接于鼠标控制电路41,且用于与主设备进行信号传输。

在实际应用中,鼠标电路板4实际上还包括鼠标电路板本体,鼠标控制电路41与信号传输设备42均设置在鼠标电路板本体上,并依靠鼠标电路板本体上的走线相连;然本实施方式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笔,在普通的触控笔基础上,在笔杆2内集成了鼠标电路板4,用于接收及处理鼠标数据;在笔杆2上设置有鼠标操作键5,且 露出笔杆2,用户使用触控笔时通常手指握在笔杆2的位置上,将鼠标操作键5设置在笔杆2上,可以方便用户操作;由于鼠标操作键5与鼠标电路板4连接,所以,按压鼠标操作键5产生的鼠标数据可以传输至鼠标电路板4中的鼠标控制电路41,鼠标控制电路41通过信号传输设备42将鼠标数据发送至主设备,从而在主设备上实现鼠标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对鼠标操作键5的具体数目不作限制。优选的,本实施例中以设置两个鼠标操作键5为例说明,两个鼠标操作键5分别为鼠标滚轮与鼠标右键。例如,当向上滑动鼠标滚轮时,在主设备的文档页面上可以实现上翻页的功能,当向下滑动鼠标滚轮时,在主设备的文档页面上可以实现下翻页的功能;当按下鼠标右键时,在主设备文档页面上弹出一下拉菜单,显示有“复制”、“粘贴”、“剪切”等选项,再利用触控笔进行点选从而实现不同的鼠标右键功能。以上仅为举例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或者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触控笔上设定鼠标操作键5的具体数目及对应实现的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笔,在尽量保持普通触控笔体积和重量不变的情况下,在普通触控笔的基础上,集成了鼠标电路板4及鼠标操作键5的结构,使得触控笔兼具触控功能和鼠标功能,而且触控笔操作简单、体积小巧、便于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触控笔。第二实施方式是对第一实施方式的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如图2所示,触控笔还包括供电电源6,供电电源6设置于笔杆2内且连接于鼠标电路板4,供电电源6为鼠标电路板4的工作电源。

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供电电源6与鼠标电路板4的连接只是示例性说明;在实际应用中,如果鼠标控制电路41与信号传输设备42的工作电压相同,则供电电源6可以通过鼠标电路板4上的走线分别连接到鼠标控制电路 41与信号传输设备42;如果鼠标控制电路41与信号传输设备42的工作电压不相同,则鼠标电路板4上还设置有电压转换电路,供电电源6通过电压转换电路连接至鼠标控制电路41与信号传输设备42,其中,电压转换电路能够将供电电源6的输出电压转换成鼠标控制电路41与信号传输设备42所需的工作电压。

进一步的,笔杆2包括功能段21及可拆卸地连接于功能段21的电源套22;功能段21的自由端连接于笔头1,笔套3可拆卸地连接于电源套22;鼠标电路板4设置在功能段21内,供电电源6设置在电源套22内。本实施例中,电源套22与功能段21之间可进行拆卸,从而便于功能段21内的鼠标电路板4的组装、拆卸及维修;笔套3与电源套22之间也可进行拆卸,从而便于电源套22内供电电源6的更换、拆卸及维修等;以上结构设计为触控笔的组装、拆卸及维修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进一步的,触控笔还包括电源开关7;电源开关7连接于供电电源6与鼠标电路板4之间。具体地,电源开关7安装在笔杆2上且连接于供电电源6与鼠标电路板4,电源开关7用于控制供电电源6与鼠标电路板4相连或者断开,以控制供电电源6提供或切断鼠标电路板4的工作电源,即电源开关7用于开启或关闭触控笔的鼠标功能,从而可以在无需使用鼠标功能时关闭电源,节省能耗。例如,触控笔在默认状态下(此时电源开关7为关闭状态),触控笔仅具有触控功能;当需要使用鼠标功能时,按压电源开关7,接通鼠标电路板4的供电电源6,鼠标电路板4开始工作,此时触控笔兼具触控功能和鼠标功能;再次按压电源开关7时,切断鼠标电路板4的供电电源6,鼠标电路板4不再工作,触控笔恢复默认状态。优选的,电源开关7可以是机械开关。

值得一提的是,鼠标电路板4还可以包括电源开关指示灯电路,电源开关指示灯电路设置在鼠标电路板本体上,在笔杆2上安装有电源开关指示灯, 电源开关指示灯连接于电源开关指示灯电路,电源开关指示灯可以直观地告知用户触控笔的鼠标功能是否开启。

进一步的,供电电源6包括至少一可充电电池;触控笔还包括充电电路板8;充电电路板8设置于笔套3内,且至少包括充电电路81与充电接口82;充电电路81连接于充电接口82与可充电电池之间;其中,充电接口82用于连接外部电源。本实施例中,触控笔的供电电源为可充电电池,当触控笔非工作状态时,通过充电接口与外部电源之间的连接,即可实现对供电电源进行充电,无需对触控笔进行拆卸以更换电源,使用极其方便;且由于无需经常拆卸更换电源,可以尽可能避免触控笔由于频繁拆装而容易损坏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充电电路板8实际上还包括充电电路板本体,充电电路81与充电接口82均设置在充电电路板本体上,并依靠充电电路板本体上的走线相连;然本实施方式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优选的,充电电路板8还可以包括充电电源指示灯电路,充电电源指示灯电路设置在充电电路板本体上,在笔套3上安装有充电电源指示灯,充电电源指示灯连接于充电电源指示灯电路,充电电源指示灯可以提醒用户触控笔的充电状态。

优选的,供电电源6例如可以为3.7V@500mAh的可充电锂电池。

优选的,充电电路81可以为3.3V稳压电路。

优选的,充电接口82可以为USB接口,例如USB Tpye C接口,充电速度快,且环保。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对可充电电池的具体数目不做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主设备或者用户的实际需求设置可充电电池的数目。

进一步的,触控笔还包括固定夹9;固定夹9设置于笔套3;其中,固定夹9能够将触控笔固定于主设备上,或者,挂在用户的衣服、笔记本上。

优选的,固定夹9可以为磁性夹,可以贴附在主设备的金属壳体上,从而便于触控笔的携带,不容易丢失。

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笔包含一供电电源6,在需要使用触控笔的鼠标功能时,可以为鼠标电路板4提供工作电源,使用极其方便。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笔杆还可以设计为可拆卸的多段式以便于拆装,且多段式中还包括电源套22,以便于供电电源6的可靠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触控笔。本实施方式是对第一实施方式的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信号传输设备42包括无线发送器,且无线发送器与设置在主设备上的无线接收器43相匹配。

本实施例中,主设备与无线接收器43为可拆卸连接,使得触控笔可以应用于不同的主设备;笔套3上形成有对应于无线接收器43的收纳槽31;其中,当无线接收器43处于非使用状态时,收纳槽31用于收纳无线接收器43,从而方便随身携带无线接收器。

当无线接收器43处于使用状态时,是连接在主设备上的,且无线接收器43与无线发送器相匹配;操作鼠标操作键5生成的鼠标数据能够传输至鼠标控制电路41,再通过无线发送器将鼠标数据发送出去;无线接收器43用以接收鼠标数据,最终在主设备上实现相应的鼠标功能。于实际设计时,可以在触控笔的出厂设置中,预设触控笔中的无线发送器与主设备中的无线接收器43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开始进入工作状态,预设距离为二者之间进行通信的最大距离;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无线发送器与无线接收器43例如为蓝牙发送器,然本实施方式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当然,实际设计时,无线接收器43也可固定安装于一主设备上,然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笔在开启鼠标功能时,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与主设备相连,提高了触控笔的使用便捷性。进一步的,无线 接收器43与主设备为可拆卸连接,使得触控笔可以应用于不同的主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触控笔。本实施方式是对第一实施方式的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触控笔与主设备之间以有线连接方式进行交互;请参考图1。

具体地,信号传输设备42包括信号连接接口,触控笔通过信号连接接口连接至主设备;此时,笔杆上可以设置有开口(图未示),信号连接接口安装在鼠标电路板本体上且露出笔杆上的开口。其中,信号连接接口包括数据信号接脚与电源信号接脚;数据信号接脚用于将鼠标数据传输至主设备,电源信号接脚用于从主设备接收电源信号,以为鼠标电路板4供电。本实施例中,当触控笔的鼠标功能开启时,操作鼠标操作键5生成的鼠标数据可以通过数据信号接脚传输至主设备,在主设备中实现相应的鼠标功能;同时,还可以通过电源信号接脚从主设备接收电源信号为鼠标电路板4进行供电,即,此时鼠标电路板4的工作电源由主设备提供。

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触控笔与主设备之间以有线连接方式工作,信号连接接口既用于鼠标数据的传输(触控笔向主设备传输鼠标数据),又用于电源信号的传输(主设备为鼠标电路板供电)。实际上的,本实施方式与第三实施方式分别提供了触控笔与主设备之间的两种不同的连接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