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RFID系统的鱼类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77325阅读:1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RFID系统的鱼类监测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类监测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RFID系统的鱼类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鱼类监测方式是利用标记鱼类的释放,再通过网具回捕来判断其游动的方向、路线,这种方式得到的结果通常会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制约,监测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

随着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不断的发展和在不同领域的普及,其在鱼道评价体系与优化技术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通过监测含有PIT标记鱼类通过射频天线所构成的线圈,可以准确的识别鱼类身份,推测其游动方向与所耗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RFID系统的鱼类监测系统,通过将RFID技术和鱼类信息采集相结合,通过监测含有PIT标记鱼类通过射频天线所构成的线圈,使得监测范围使得大大提高,监测精度大大提升,能够达到良好的监测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RFID系统的鱼类监测系统,包括远距离多天线读写器和天线线圈,多根PVC管组成两个天线线圈,天线线圈竖直设置,且两个天线线圈之间串联,第二连接导线设置在形成两个天线线圈的PVC管内,第二连接导线两端均与天线谐振器连接,天线谐振器与远距离多天线读写器连接,远距离多天线读写器上还连接有电脑。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远距离多天线读写器通过第一连接导线与电源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远距离多天线读写器上还连接有调谐指示器。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二连接导线采用截面为1mm²的单股铜芯线。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一连接导线采用截面为2mm²的单股铜芯线。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天线线圈截面根据实际河流断面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RFID系统的鱼类监测系统,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提升了鱼类监测的效率,无需反复捕捉并识别带有标识的鱼类来进行监测,简化了检测过程,同时保证了带标识鱼类的能够准确的被监测到,保证了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2)由于两个线圈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当携带PIT标签的鱼通过时,同样的速度,距离的增加,使所测时间得到增加,使监测效率得到大幅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电流方向与产生磁场方向示意图。

图中:电源1,远距离多天线读写器2,天线谐振器3,天线线圈4,接头5,PIT标签6,调谐指示器7,电脑8,第一连接导线9,第二连接导线1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中,一种基于RFID系统的鱼类监测系统,包括远距离多天线读写器2和天线线圈4,:多根PVC管组成两个天线线圈4,天线线圈4竖直设置,且两个天线线圈4之间串联,第二连接导线10设置在形成两个天线线圈4的PVC管内,第二连接导线10两端均与天线谐振器3连接,天线谐振器3与远距离多天线读写器2连接,远距离多天线读写器2上还连接有电脑8。

进一步的,所述的远距离多天线读写器2通过第一连接导线9与电源1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远距离多天线读写器2上还连接有调谐指示器7。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的第二连接导线10采用截面为1mm²的单股铜芯线。第二连接导线10的实际直径根据天线线圈4的大小确定,当天线线圈4的面积增大,应适当同时增大第二连接导线10的直径,以保证电流所形成的磁场强度能够满足监测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连接导线9采用截面为2mm²的单股铜芯线。

进一步的,所述的天线线圈4截面根据实际河流断面进行调节。

进一步的,采用工作电压为12V的电源作为远距离多天线读写器2的电力源。

进一步的,天线线圈4的数量也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以提高监测效率及精准度。

本新型的具体原理如下:

在电感耦合式射频识别系统中,PIT标签的微芯片通过标签天线线圈耦合阅读器天线线圈时,阅读器天线线圈产生的磁通量Φ,与PIT标签中耦合,产生感应电压,使读写器检测到信号,达到监测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