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陷管理平台的集成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65639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缺陷管理平台的集成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缺陷管理平台的集成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软件规模日趋庞大,功能愈加复杂,为避免应用风险,在软件投入使用之前需要对软件进行测试。对于软件测试的核心环节--缺陷管理,目前多数流行的测试管理工具都可以针对缺陷处理流程进行自由定义,保证了测试管理工具的广泛适用性。

但是,由于采用了可灵活定义的工作流模式,且定义过程复杂,因此对定义人员的技术和业务能力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缺陷管理平台的集成方法,能够根据缺陷管理平台管理人员的设置指令将指定的缺陷处理流程集成到缺陷管理平台,使缺陷处理流程可视化,并且降低了缺陷处理流程的定义难度,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应用需求。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缺陷管理平台的集成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缺陷管理平台的集成方法,包括:接收缺陷管理平台管理人员的设置指令,其中,设置指令包括:缺陷处理流程的标识;从缺陷流程库中确定与缺陷处理流程的标识对应的执行文件,其中,执行文件中包括:缺陷处理流程中每个流程节点对应的源程序代码和接口API;调用接口API并执行对应的源程序代码,以集成与设置指令对应的缺陷管理平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缺陷处理流程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

新建缺陷流程、确认缺陷流程、分析缺陷流程、分配缺陷流程、接收/修改缺陷流程、修改确认流程、测试发布流程、仲裁确认流程,以及最终确认流程。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接收缺陷管理平台管理人员的设置指令之前,通过以下步骤建立所述缺陷流程库:

对缺陷管理的业务功能进行整合分析,形成多个缺陷处理流程;

采用所述缺陷管理平台所支持的程序语言,对每个缺陷处理流程编写实现其功能的源程序代码和所述接口API,并根据所述源程序代码和所述接口API生成执行文件;以及

对所述每个缺陷处理流程分配标识,并根据所述标识和对应的执行文件建立所述缺陷流程库。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设置指令还包括:缺陷管理平台的测试团队的身份标识,在所述集成与所述设置指令对应的缺陷管理平台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测试团队的身份标识,对集成后的缺陷管理平台的使用权限进行配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接收缺陷管理平台管理人员的修改指令,其中,所述修改指令包括:新的缺陷处理流程的标识;

根据所述新的缺陷处理流程的标识确定新的执行文件,其中,所述新的执行文件中包括:所述新的缺陷处理流程中每个流程节点对应的源程序代码和接口API;

根据所述新的执行文件对所述集成后的缺陷管理平台重新进行配置。

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缺陷管理平台的集成方法,通过接收缺陷管理平台管理人员的设置指令,根据设置指令中包括的缺陷处理流程的标识确定缺陷流程库中与缺陷处理流程的标识对应的包括接口API和源程序代码的执行文件,调用API接口并执行源程序代码,以集成与设置指令对应的缺陷管理平台,实现了根据缺陷管理平台管理人员的设置指令将指定的缺陷处理流程集成到缺陷管理平台,使缺陷处理流程可视化,并且降低了缺陷处理流程的定义难度,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应用需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缺陷管理平台的集成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缺陷管理平台管理人员的设置指令,其中,设置指令包括:缺陷处理流程的标识;确定模块,用于从缺陷流程库中确定与缺陷处理流程的标识对应的执行文件,其中,执行文件中包括:缺陷处理流程中每个流程节点对应的源程序代码和接口API;执行模块,用于调用接口API并执行对应的源程序代码,以集成与设置指令对应的缺陷管理平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缺陷处理流程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

新建缺陷流程、确认缺陷流程、分析缺陷流程、分配缺陷流程、接收/修改缺陷流程、修改确认流程、测试发布流程、仲裁确认流程,以及最终确认流程。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缺陷管理平台管理人员的设置指令之前,通过以下步骤建立所述缺陷流程库:

对缺陷管理的业务功能进行整合分析,形成多个缺陷处理流程;

采用所述缺陷管理平台所支持的程序语言,对每个缺陷处理流程编写实现其功能的源程序代码和所述接口API,并根据所述源程序代码和所述接口API生成执行文件;以及

对所述每个缺陷处理流程分配标识,并根据所述标识和对应的执行文件建立所述缺陷流程库。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设置指令还包括:缺陷管理平台的测试团队的身份标识,所述装置还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在所述集成与所述设置指令对应的缺陷管理平台之后,根据所述测试团队的身份标识,对集成后的缺陷管理平台的使用权限进行配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缺陷管理平台管理人员的修改指令,其中,所述修改指令包括:新的缺陷处理流程的标识;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新的缺陷处理流程的标识确定新的执行文件,其中,所述新的执行文件中包括:所述新的缺陷处理流程中每个流程节点对应的源程序代码和接口API;

所述执行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新的执行文件对所述集成后的缺陷管理平台重新进行配置。

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缺陷管理平台的集成装置,通过接收缺陷管理平台管理人员的设置指令,根据设置指令中包括的缺陷处理流程的标识确定缺陷流程库中与缺陷处理流程的标识对应的包括接口API和源程序代码的执行文件,调用API接口并执行源程序代码,以集成与设置指令对应的缺陷管理平台,实现了根据缺陷管理平台管理人员的设置指令将指定的缺陷处理流程集成到缺陷管理平台,使缺陷处理流程可视化,并且降低了缺陷处理流程的定义难度,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应用需求。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出的缺陷管理平台的集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出的缺陷管理平台的集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集成后的缺陷管理平台的效果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出的缺陷管理平台的集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出的缺陷管理平台的集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出的缺陷管理平台的集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相反,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缺陷管理平台的集成方法和装置。

针对目前缺陷管理处理流程定义存在的定义过程复杂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缺陷管理平台的集成方法,包括:接收缺陷管理平台管理人员的设置指令,其中,设置指令包括:缺陷处理流程的标识;从缺陷流程库中确定与缺陷处理流程的标识对应的执行文件,其中,执行文件中包括:缺陷处理流程中每个流程节点对应的源程序代码和接口API;调用接口API并执行对应的源程序代码,以集成与设置指令对应的缺陷管理平台。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出的缺陷管理平台的集成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该缺陷管理平台的集成方法包括:

S101,接收缺陷管理平台管理人员的设置指令。

在软件投入使用之前需要对软件进行测试,在软件测试的过程中,对缺陷处理流程进行管理即缺陷管理,可以降低测试过程的复杂度,快速处理测试中出现的缺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缺陷管理平台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实际软件测试需求,选择第一个或者多个缺陷处理流程进行集成,并输入设置指令,其中,设置指令中包括所选的缺陷处理流程的标识。其中,缺陷处理流程包括新建缺陷流程、确认缺陷流程、分析缺陷流程、分配缺陷流程、接收/修改缺陷流程、修改确认流程、测试发布流程、仲裁确认流程,以及最终确认流程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以理解的是,缺陷处理流程的标识表示每种缺陷处理流程的身份标识,具有唯一性。例如,新建缺陷流程、确认缺陷流程、分析缺陷流程都有各自的标识,且各不相同。

例如,某缺陷管理平台管理人员想在管理平台上集成常用的新建缺陷流程、接收/修改缺陷流程、仲裁确认流程和最终确认流程。此时,缺陷管理平台管理人员可输入包含上述4种缺陷处理流程的标识的设置指令。S102,从缺陷流程库中确定与缺陷处理流程的标识对应的执行文件。

在接收到接收缺陷管理平台管理人员的设置指令后,根据设置指令中包含的缺陷处理流程的标识,在缺陷流程库中查找并确定与缺陷处理流程的标识对应的执行文件。其中,执行文件中包括缺陷处理流程中每个流程节点对应的源程序代码和接口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例如,如果缺陷管理平台管理人员输入的设置指令中包括新建缺陷流程、接收/修改缺陷流程、仲裁确认流程和最终确认流程四个缺陷处理流程的标识,那么需要从缺陷流程库中查找并确定与上述四个缺陷处理流程对应的源程序代码和接口API。

S103,调用接口API并执行对应的源程序代码,以集成与设置指令对应的缺陷管理平台。

在确定完与缺陷处理流程的标识对应的执行文件后,调用缺陷处理流程中每个流程节点对应的接口API并执行对应的源程序代码,从而集成与缺陷管理平台管理人员指定的缺陷处理流程对应的缺陷管理平台,实现缺陷处理流程的可视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接收缺陷管理平台管理人员的设置指令之前,可先建立缺陷流程库。建立缺陷流程库的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对缺陷管理的业务功能进行整合分析,形成多个缺陷处理流程,如根据对缺陷管理业务的整合分析,形成了新建缺陷流程、确认缺陷流程、分析缺陷流程、分配缺陷流程、接收/修改缺陷流程、修改确认流程、测试发布流程、仲裁确认流程,以及最终确认流程等。然后,采用缺陷管理平台所支持的程序语言,如C#、java等,编写实现每个缺陷处理流功能的源程序代码和对应的接口API,并将源程序代码和接口API编译生成可执行文件。最后,为每个缺陷处理流程分配标识,并根据标识和对应的执行文件建立缺陷流程库,方便根据输入的缺陷处理流程的标识查找并确认与缺陷处理流程对应的执行文件。

此外,如图2所示,该缺陷管理平台的集成方法还可包括步骤S104。

S104,根据测试团队的身份标识,对集成后的缺陷管理平台的使用权限进行配置。

缺陷管理平台管理人员输入的设置指令还可包括缺陷管理平台的测试团队的身份标识,可以理解的是,可输入多个测试团队的身份标识也可输入一个测试团体的身份标识。

在集成与设置指令对应的缺陷管理平台之后,可根据测试团队的身份标识,对集成后的缺陷管理平台的使用权限进行配置,如某测试团队对缺陷管理平台具有最高使用权限,可以自由选择搭配缺陷处理流程等等。如果某测试团队在使用缺陷管理平台时,输入的测试团队的身份标识与预先设置的测试团队的身份标识一致,则可以根据配置的权限使用该管理平台。

如图3所示,集成后的缺陷管理平台的可视化界面中共有新建缺陷、确认缺陷、分析缺陷、分配缺陷、接收并修改缺陷、修改确认、测试发布、仲裁确认,以及最终确认九个缺陷处理流程,并且可根据测试需求对平台上的缺陷处理流程进行选择设置,实现动态配置缺陷处理流程。图3中显示选择了新建缺陷、接收并修改缺陷、仲裁确认、最终确认4个缺陷处理流程。图3中所示的缺陷管理平台,测试团队为“沈阳交付中心(测试)”,即“沈阳交付中心(测试)”对该缺陷管理平台具有使用权限。此外,集成后的缺陷管理平台中还可显示测试负责人、测试团队、测试人员、测试组长等等,并可根据其对应的右侧的下拉框选择人员。

可见,根据测试团队的身份标识,对集成后的缺陷管理平台的使用权限进行配置,提高了缺陷管理平台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缺陷管理平台管理人员还可输入包括新的缺陷处理流程标识的修改指令,在接收到陷管理平台管理人员的修改指令后,根据新的缺陷处理流程的标识确定新的执行文件,其中新的执行文件中包括新的缺陷处理流程中每个流程节点对应的源程序代码和接口API。然后,调用新的缺陷处理流程中每个流程节点对应的接口API并执行对应的源程序代码,以根据修改指令对集成后的缺陷管理平台重新进行配置,从而使缺陷管理平台管理人员可根据缺陷管理业务的需求修改集成后的缺陷管理平台中的缺陷处理流程。

例如,缺陷管理平台集成后包括新建缺陷流程、接收/修改缺陷流程、仲裁确认流程、最终确认流程4项,某缺陷管理平台管理人员想在的缺陷处理流程中增加确认缺陷流程和测试发布流程,缺陷管理平台管理人员可输入包括增加确认缺陷流程和测试发布流程的修改指令,缺陷管理平台在接收到修改指令后根据增加的新的缺陷处理流程的标识确定新的执行文件,使集成后的缺陷管理平台增加了确认缺陷流程和测试发布流程。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缺陷管理平台的集成方法,通过接收缺陷管理平台管理人员的设置指令,根据设置指令中包括的缺陷处理流程的标识确定缺陷流程库中与缺陷处理流程的标识对应的包括接口API和源程序代码的执行文件,调用API接口并执行源程序代码,以集成与设置指令对应的缺陷管理平台,实现了根据缺陷管理平台管理人员的设置指令将指定的缺陷处理流程集成到缺陷管理平台,使缺陷处理流程可视化,并且降低了缺陷处理流程的定义难度,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应用需求。

下面结合图4对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缺陷管理平台的集成装置进行描述。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出的缺陷管理平台的集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该缺陷管理平台的集成装置可包括:接收模块410、确定模块420、执行模块430。

接收模块410用于接收缺陷管理平台管理人员的设置指令,其中,设置指令包括:缺陷处理流程的标识。

其中,缺陷处理流程包括新建缺陷流程、确认缺陷流程、分析缺陷流程、分配缺陷流程、接收/修改缺陷流程、修改确认流程、测试发布流程、仲裁确认流程,以及最终确认流程等等。

确定模块420用于从缺陷流程库中确定与缺陷处理流程的标识对应的执行文件,其中,执行文件中包括:缺陷处理流程中每个流程节点对应的源程序代码和接口API。

执行模块430用于调用接口API并执行对应的源程序代码,以集成与设置指令对应的缺陷管理平台。

此外,如图5所示,在图4的基础上,该缺陷管理平台的集成装置还包括:建立模块440。

建立模块440用于在接收缺陷管理平台管理人员的设置指令之前,通过以下步骤建立所述缺陷流程库:对缺陷管理的业务功能进行整合分析,形成多个缺陷处理流程;采用缺陷管理平台所支持的程序语言,对每个缺陷处理流程编写实现其功能的源程序代码和接口API,并根据源程序代码和接口API生成执行文件;以及对每个缺陷处理流程分配标识,并根据标识和对应的执行文件建立所述缺陷流程库。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在图5的基础上,该缺陷管理平台的集成装置还包括:配置模块450。

配置模块450用于在集成与设置指令对应的缺陷管理平台之后,根据测试团队的身份标识,对集成后的缺陷管理平台的使用权限进行配置。

更进一步地,接收模块410还用于接收缺陷管理平台管理人员的修改指令,其中,修改指令包括:新的缺陷处理流程的标识。

确定模块420还用于根据新的缺陷处理流程的标识确定新的执行文件,其中,新的执行文件中包括:新的缺陷处理流程中每个流程节点对应的源程序代码和接口API。

执行模块430还用于根据新的执行文件对集成后的缺陷管理平台重新进行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实施例中对缺陷管理平台的集成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本实施例的缺陷管理平台的集成装置,其实现原理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缺陷管理平台的集成装置,通过接收缺陷管理平台管理人员的设置指令,根据设置指令中包括的缺陷处理流程的标识确定缺陷流程库中与缺陷处理流程的标识对应的包括接口API和源程序代码的执行文件,调用API接口并执行源程序代码,以集成与设置指令对应的缺陷管理平台,实现了根据缺陷管理平台管理人员的设置指令将指定的缺陷处理流程集成到缺陷管理平台,使缺陷处理流程可视化,并且降低了缺陷处理流程的定义难度,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应用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