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板、真品记录设备及方法、疑似品鉴定设备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21104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定位板、真品记录设备及方法、疑似品鉴定设备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文件记录及鉴定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定位板、真品记录设备及方法、疑似品鉴定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投资理财领域的发展,从股票、期货、房地产开始,又逐渐转向艺术品的收藏。字画、书刊等艺术品一直深受广大收藏爱好者的青睐,这类艺术品由于其具有复杂的图像,在对其进行鉴定时一般需要采用放大镜或显微镜将其局部放大后再进行鉴别。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法分子的造假水平越来越高,字画、书刊这类艺术品通过翻印获得的赝品与真品的差距极其微小,几乎可以以假乱真,为艺术品的鉴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与字画、书刊等艺术品类似的,个人签名现在也存在难辨真伪的问题,冒用他人签名窃取他人财产、侵犯他人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字画、书刊以及个人签名这类文件都具有相同的特点:文件本身具有一个平面,且鉴定文件真伪的关键信息设置于该平面上。目前,在记录真品信息时,一般将平面上的信息放大后拍照保存,在鉴定真品的疑似品的真伪时,则直接通过肉眼对疑似品的放大图进行鉴定,这种记录或鉴定方法准确度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板、真品记录设备及方法、疑似品鉴定设备及方法,以改善现有技术中记录真品或鉴定疑似品的方法准确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位板,该定位板上设置有可视区和固定部;该定位板上记载有可视区在定位板上的坐标信息;固定部用于固定图像放大机构,以使图像放大机构能对透过可视区获取的图像进行放大处理。

进一步地,定位板上设置有坐标系;坐标信息通过坐标系被获取。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真品记录设备,用于记录真品的鉴定参考信息,该真品记录设备包括图像放大机构以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定位板;定位板的可视区用于在真品上定位;图像放大机构设置在定位板的固定部上,用于对透过可视区获得的图像进行放大处理,以得到鉴定参考信息。

进一步地,真品记录设备还包括图像采集机构;图像采集机构用于采集经过图像放大机构放大的图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疑似品鉴定设备,用于鉴定上述真品记录设备中真品的疑似品的真伪,该疑似品鉴定设备包括图像放大机构以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定位板;定位板的可视区用于定位记录有鉴定参考信息的区域在疑似品上的位置;图像放大机构设置在定位板的固定部上,用于对记录有鉴定参考信息的区域的图像进行放大处理。

进一步地,图像放大机构的放大倍数与上述真品记录设备中的图像放大机构的放大倍数相同。

进一步地,疑似品鉴定设备还包括图像采集机构;图像采集机构用于采集经过图像放大机构放大的图像。

进一步地,疑似品鉴定设备还包括图像比对机构;图像比对机构用于比对图像采集机构采集的图像与记录有鉴定参考信息的图像是否相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真品记录方法,用于记录真品的鉴定参考信息,该真品记录方法包括:

在真品上定位信息采集区域;

确定信息采集区域在指定坐标系中的坐标;

对信息采集区域放大,并成像,作为鉴定参考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疑似品鉴定方法,用于鉴定上述真品记录方法中真品的疑似品的真伪,该疑似品鉴定方法包括:

S1,在疑似品上定位鉴定参考信息所在的区域;

S2,对该区域放大,并成像;

S3,将该区域的放大图像与先前采集的信息采集区域的图像比对。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位板、真品记录设备及方法、疑似品鉴定设备及方法,该定位板上设置有可视区和固定部;定位板上记载有可视区在定位板上的坐标信息;固定部用于固定图像放大机构,以使图像放大机构能对透过可视区获取的图像进行放大处理。通过该定位板得到的信息采集区域的放大图像具有实际坐标信息,而不是单一的图像,有效提高了记录真品时的准确性。在鉴定疑似品时,用该定位板根据之前获得的信息采集区域的实际坐标信息,确定疑似品上信息采集区域的位置,以保证与记录真品时定位的位置相同,消除因前后两次定位不同带来的误差之后,再次进行图像放大,比对疑似品放大图像和真品的放大图像以鉴定疑似品的真伪,有效提高了鉴定疑似品时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定位板置于文件上时的使用过程示意图;

图3实施例1提供的定位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真品记录设备中手机与放大镜处于连接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提供的真品记录设备中手机与显微镜处于连接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可视区;20-X轴;30-Y轴;40-凹槽;51-带体;52-魔术贴;100-定位板;200-文件;301-放大镜;302-显微镜;303-手机;304-夹持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板100,如图1所示,定位板100上设置有可视区10和固定部;定位板100上记载有可视区10在定位板100上的坐标信息;固定部用于固定图像放大机构,以使图像放大机构能对透过可视区10获取的图像进行放大处理。

该定位板100的使用过程为:将该定位板100放置在文件200的平面上,以该平面上的某个特定的区域为参照点,记录定位板100与参照点的相对位置,平面上落入可视区10的区域即为信息采集区域,根据定位板100上可视区10的坐标信息,以及定位板100与参照点的相对位置,确定信息采集区域在文件200上的实际坐标信息;将图像放大机构固定在固定部上,对透过可视区10的图像即信息采集区域进行放大处理得到的放大图像。通过该定位板100得到的信息采集区域的放大图像具有实际坐标信息,而不是单一的图像,有效提高了记录真品时的准确性。在鉴定疑似品时,用该定位板100根据之前获得的信息采集区域的实际坐标信息,确定疑似品上信息采集区域的位置,以保证与记录真品时定位的位置相同,消除因前后两次定位不同带来的误差之后,再次进行图像放大,比对疑似品放大图像和真品的放大图像以鉴定疑似品的真伪,有效提高了鉴定疑似品时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所述“文件200”应当具有一个平面,且鉴定文件200真伪的关键信息设置于该平面上,该文件200可以是字画、书籍、签名等等。“疑似品”的真假是待定的,可以是真品,也可以是根据真品制作的赝品。

可视区10在定位板100上的坐标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确定,比如,定位板100上设置有对角线,将对角线分成n等分,在对角线n等分点上设置可视区10,对n等分点进行不同的标记,比如将n等分点命名为A点、B点等等,或者命名为第一定位点、第二定位点等等,即可确定可视区10的坐标信息。

如图2所示,以文件200的平面形状为长方形时,该文件200的一个直角为参照点为例,描述如何使用上述定位板100:将定位板100放置在文件200的直角上,定位板100的两个边与该直角的两条边对齐,此时定位板100与参照点的相对位置为(0,0),可视区10的坐标信息即为信息采集区域的实际坐标信息;沿着文件200的长边向右移动1个单位的距离,此时定位板100与参照点的相对位置为(1,0),则需根据(1,0)及可视区10的坐标信息确定信息采集区域的实际坐标信息;之后再沿着文件200的短边向上移动1个单位的距离,此时定位板100与参照点的相对位置为(1,1),根据(1,1)及可视区10的坐标信息确定信息采集区域的实际坐标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定位板100上设置有坐标系;坐标信息通过坐标系被获取。该坐标系为平面直角坐标系,具有X轴20和Y轴30,最小计量单位为5毫米,在X轴20和Y轴30的角平分线上,设置(100,100)、(200,200)、(300,300)三个坐标点,在这三个坐标点上分别设置一可视区10,得到可视区10的坐标信息分别为(100,100)、(200,200)、(300,300)。直角坐标系与其他坐标系相比,读取数值时更为简单,应用更为广泛,生产难度较低,更适合定位板100的生产及推广;可视区10落在X轴20和Y轴30的角平分线上,得到的各个可视区10的坐标信息误差较小。在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板100时,需要记录的是定位板100上X轴20和Y轴30与参照点的相对位置。

除了直接在定位板100上设置数值以读取可视区10的坐标信息外,还可以在定位板100上设置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读取数值,得到可视区10的坐标信息。

X轴20和Y轴30可以通过印刷、雕刻或者粘贴等方式设置在定位板100上。

现有的图像放大机构一般有镜头可折叠和镜头不可折叠两种。其中镜头不可折叠的图像放大机构,由于镜头固定在壳体上,不需要调节镜头角度,操作更为简单,应用更为广泛。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板100,可视区10设置在固定部内,与镜头不可折叠的图像放大机构配合,以简化操作过程。当然,为了配合镜头可折叠的图像放大机构,也可以将可视区10设置在固定部外。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固定部包括从定位板100表面凹陷的凹槽40,该凹槽40的形状依据图像放大机构的形状设置。在使用定位板100时,直接将图像放大机构放入凹槽40内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可视区10落在凹槽40内。

进一步地,固定部包括突出于定位板100表面的凸起,该凸起的形状依据图像放大机构的形状设置,该凸起可以是首尾封闭的环状结构,也可以是具有间隔的多段结构。

进一步地,凸起围绕凹槽40的边缘设置,二者相互配合,能够更稳定的固定图像放大机构。

进一步地,定位板100上设置有标签部,标签部用于记录图像放大机构的图像放大倍数和/或收藏品的名称,以方便定位板100的使用。标签部可以通过印刷、雕刻或者粘贴等方式设置在定位板100上。

进一步地,定位板100由透明材料制成,在文件200平面上铺上定位板100后,能清楚地看到并准确读取定位板100上可视区10的坐标信息。透明材料可以是玻璃、塑料等等。

进一步地,定位板100由柔性的材料制成,以便将定位板100卷曲成圆筒状,便于收纳。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定位板100由透明的塑料制成。塑料质量较轻,透明度较高,可卷曲,易加工且加工成本低。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定位板100的边缘设置有紧固带,紧固带用于在定位板100卷曲成圆筒状时固定定位板100。紧固带包括带体51及设置在带体51上的紧固件,该紧固件可以是子母扣、磁扣、魔术贴52等等。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该紧固件为魔术贴52,带体51的一端为固定在定位板100的边缘的固定端,另一端为远离定位板100的边缘的活动端,在固定端和活动端均设置有魔术贴52,两个魔术贴52均设置在带体51的同一面上。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板100,定位板100上设置有可视区10和固定部;定位板100上记载有可视区10在定位板100上的坐标信息;固定部用于固定图像放大机构,以使图像放大机构能对透过可视区10获取的图像进行放大处理。通过该定位板100得到的信息采集区域的放大图像具有实际坐标信息,而不是单一的图像,有效提高了记录真品时的准确性。在鉴定疑似品时,用该定位板100根据之前获得的信息采集区域的实际坐标信息,确定疑似品上信息采集区域的位置,以保证与记录真品时定位的位置相同,消除因前后两次定位不同带来的误差之后,再次进行图像放大,比对疑似品放大图像和真品的放大图像以鉴定疑似品的真伪,有效提高了鉴定疑似品时的准确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真品记录设备,用于记录真品的鉴定参考信息,真品记录设备包括图像放大机构以及定位板100;该定位板100具有实施例1所述定位板100的任一项技术特征;定位板100的可视区10用于在真品上定位;图像放大机构设置在定位板100的固定部上,用于对透过可视区10获得的图像进行放大处理,以得到鉴定参考信息。

该真品记录设备的使用过程为:将定位板100放置在文件200的平面上,以该平面上的某个特定的区域为参照点,记录定位板100与参照点的相对位置,平面上落入可视区10的区域即为信息采集区域,根据定位板100上可视区10的坐标信息,以及定位板100与参照点的相对位置,确定信息采集区域在文件200上的实际坐标信息;将图像放大机构固定在固定部上,对透过可视区10的图像进行放大处理得到的放大图像,通过放大后的图像即可得到鉴定参考信息。通过真品记录设备得到的鉴定参考信息具有与其相对应的实际坐标信息,在记录时更为准确,也方便后续鉴定该真品的疑似品。

如图4或图5所示,图像放大机构根据对文件200的放大倍数进行选择,可以是放大镜301、显微镜302等等。

定位板10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个或多个。

进一步地,真品记录设备还包括图像采集机构;图像采集机构用于采集经过图像放大机构放大的图像。图像采集机构可以是手机303、照相机等等。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或图5所示,图像采集机构包括手机303,手机303与放大镜301或显微镜302之间通过夹持机构304连接,使手机303固定于放大镜301或显微镜302上,并且手机303的拍摄镜头要对准放大镜301或显微镜302的镜片,对放大的图像进行拍摄。当然,也可以手持手机303进行拍摄。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真品记录设备,用于记录真品的信息,真品记录设备包括图像放大机构以及定位板100;该定位板100具有实施例1所述定位板100的任一项技术特征;图像放大机构设置在定位板100的固定部上,用于对透过定位板100的可视区10获得的图像进行放大处理。通过真品记录设备得到的鉴定参考信息具有与其相对应的实际坐标信息,在记录时更为准确,也方便后续鉴定该真品的疑似品。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疑似品鉴定设备,用于鉴定实施例2中真品的疑似品的真伪,疑似品鉴定设备包括图像放大机构以及定位板100;该定位板100具有实施例1所述定位板100的任一项技术特征;定位板100的可视区10用于定位记录有鉴定参考信息区域在疑似品上的位置;图像放大机构设置在定位板100的固定部上,用于对记录有鉴定参考信息的区域的图像进行放大处理。

该疑似品鉴定设备的使用过程为:用定位板100根据之前获得的信息采集区域的实际坐标信息,确定疑似品上信息采集区域的位置,再次进行图像放大,比对疑似品放大图像和真品的放大图像。由于记录真品时与鉴定疑似品时选取的图像放大的位置是一致地,消除了因图像放大位置选取的不同而引起的鉴定误差,有效提高了鉴定疑似品时的准确性。

图像放大机构根据对文件200的放大倍数进行选择,可以是放大镜301、显微镜302等等。

进一步地,图像放大机构的放大倍数与实施例2中所述图像放大机构的放大倍数相同,这样两个通过对比两次成像是否完全一致即可鉴定疑似品的真伪,准确性更高。

进一步地,疑似品鉴定设备还包括图像采集机构;图像采集机构用于采集经过图像放大机构放大的图像。图像采集机构可以是手机303、照相机等等。

进一步地,疑似品鉴定设备还包括图像比对机构;图像比对机构用于比对图像采集机构采集的图像与记录有鉴定参考信息的图像是否相同,若相同,则疑似品为真品,否则为赝品。图像比对机构可以是安装有图像比对软件的电脑,将手机303拍摄的图像导入电脑中,用图像比对软件比对该图像与已经存储在电脑中的图像。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疑似品鉴定设备,用于鉴定实施例2中真品的疑似品的真伪,疑似品鉴定设备包括图像放大机构以及定位板100;该定位板100具有实施例1所述定位板100的任一项技术特征;定位板100的可视区10用于定位记录有鉴定参考信息区域在疑似品上的位置;图像放大机构设置在定位板100的固定部上,用于对记录有鉴定参考信息的区域的图像进行放大处理。由于记录真品时与鉴定疑似品时选取的图像放大的位置是一致地,可以消除因图像放大位置选取的不同而引起的鉴定误差,有效提高了鉴定疑似品时的准确性。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真品记录方法,用于记录真品的信息,包括:

在真品上定位信息采集区域;

确定信息采集区域在指定坐标系中的坐标;

对信息采集区域放大,并成像,作为鉴定参考信息。

通过上述方法记录的信息采集区域的放大图像与指定坐标系中的坐标对应,能够将得到的鉴定参考信息与真品上的信息采集区域的位置准确对应起来,记录更为精确,也更方便后续对该真品的疑似品的鉴定。

其中,“在真品上定位信息采集区域”和“确定信息采集区域在指定坐标系中的坐标”这两个步骤可以是同时实施,也可以不同时实施。比如采用实施例2所述的真品记录设备进行记录时,这两个步骤就是同时实施的。

进一步地,真品记录方法还包括在“对信息采集区域放大,并成像,作为鉴定参考信息”之后进行的:

对信息采集区域的放大图像采集。

以保存该放大图像,便于后续鉴定真品的疑似品的真伪。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疑似品鉴定方法,用于鉴定实施例4中真品的疑似品的真伪,包括:

S1,在疑似品上定位鉴定参考信息所在的区域;

S2,对该区域放大,并成像;

S3,将该区域的放大图像与先前采集的信息采集区域的图像比对。

经过S3,若前后两次得到的图像一致,则说明疑似品为真品,否则,疑似品为赝品。

本实施例提供的疑似品鉴定方法,由于记录真品时与鉴定疑似品时选取的图像放大的位置是一致地,可以消除因图像放大位置选取的不同而引起的鉴定误差,有效提高了鉴定疑似品时的准确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