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盘点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37980发布日期:2018-10-23 21:48阅读:2213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仓储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库存盘点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现代商贸型企业和服务业来说,仓储管理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对货物流通快速的销售业,更是必须经常对各种货物的库存进行盘点。现有技术中对仓储盘点主要分为随机抽样盘点和定期库位两种。随机抽样盘点是指库管在货物列表中以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盘点的货物品种。而定期库位盘点是指按照一定规律根据仓库货架位置对仓库内的货物进行循环盘点。但无论上述哪一种盘点方式,都需要专人安排时间进行处理,且在盘点过程中盘点区间需要暂停出入库业务。此外,上述两种盘点方式无法针对企业的实时业务趋势和货物周转速度确定盘点对象,有可能造成盘点对象的选取存在遗漏或者无法对流通最快且长时间未盘点的商品对象进行及时盘点。因此,如何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库存盘点系统,无需专门安排时间进行货物盘点,并能够针对商品的流通情况和最近盘点时间确定盘点对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研究的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库存盘点系统,可以在仓储商品下架的过程中根据商品的流通情况和最近盘点时间有针对性的进行现场盘点,无需专门安排时间进行商品盘点,大幅提高盘点工作效率。

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库存盘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商品入库时打印商品批次条码粘贴在商品上,上架时通过条码扫描仪扫描商品批次条码和库位条码,将商品的品种信息、库位信息和批次信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建立商品数据库;

S2:云端服务器接收销售系统的商品出库请求,读取商品库存数据,根据预存的先进先出算法,生成出库商品库位列表,标注出货商品的批次、库位和数量;

S3: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出库商品库位列表中各个商品的库位位置,按照预存的路径优化算法,生成最优备货路径,所述云端服务器将出库商品库位列表按备货路径由近到远排序,并向取货员发送语音播报,提示当前取货库位和商品信息;

S4:取货员根据备货路径以及辅助的语音播报,到达指定库位,使用条码扫描仪扫描库位条码,扫描结果和提示库位一致,语音播报下架商品的品名、批次及下架数量,取货员找到下架商品后使用条码扫描仪扫描商品批次条码,扫描结果和提示批次一致,确认商品下架并上传下架信息至云端服务器;

S5:云端服务器根据该上传的商品下架信息,调取该商品的盘点日期信息和该商品库存信息,将其最近盘点日期与预存的日期阈值进行比较运算,将其当前库存数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运算;当该商品同时满足最新盘点日期大于日期阈值且当前库存数小于库存阈值时,将该商品写入商品盘点列表,并将商品盘点列表推送至取货员;

S6:取货员对该商品进行下架及并进行盘点,将对该商品的盘点结果反馈至云端服务器中,更新该商品的最新盘点日期和当前的商品流通数;

S7:商品下架确认后系统会语音播报下一库位和批次,取货员根据备货路径,在指定库位下架出库商品库位列表中的下一个商品,循环重复步骤S4-S6直至商品下架列表中的商品全部下架;

S8:确认备货完毕,盘点完成。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库存盘点系统,用以实现上述库存盘点方法。

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库存盘点系统,包括:条码扫描仪,云端服务器和下位机;

所述条码扫描仪用于扫描品种条码、批次条码和库位条码,并将扫描信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

所述云端服务器包括商品数据库,备货下架模块,归零盘点模块;

所述商品数据库用于存储各个商品的品种信息、批次信息和库位信息以及各个商品的盘点日期信息和库存量信息;

所述备货下架模块内预存有先进先出算法和路径优化算法,用于接收销售系统的商品出货请求并读取商品数据库中存储的批次信息和库位信息,依据各商品的批次信息和库位信息,生成出库商品库位列表以及备货路径,将备货路径与出库商品库位列表发送至下位机中;

所述归零盘点模块内预存有日期阈值和库存阈值,用于接收条码扫描仪扫描上传的扫描信息并读取商品数据库中对应商品的盘点日期信息和库存量信息,与所述日期阈值和库存阈值进行比较计算;当该商品的最新盘点日期大于预存的日期阈值且该商品当前库存数小于库存阈值时,生成商品盘点列表并发送至下位机中。

所述下位机包括显示单元和反馈单元,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接收并显示云端服务器发送的出库商品库位列表、备货路径和商品盘点列表;所述反馈单元用于将商品盘点数反馈至云端服务器中。

更优选的是,上述库存盘点系统中:所述下位机包括智能手机或PAD的任一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践中,当商品入库时,工作人员在入库过程中通过条码扫描仪扫描贴在商品上的产品条码、批次条码和商品摆放位置的库位条码;将商品的品种信息,入库批次信息和摆放位置信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中,生成商品数据库。当云端服务器接收到销售系统的商品出货请求时,首先根据预存的先进先出算法,生成出库商品列表,确定需要下架的各个商品的库位位置和下架数量,并根据预存的路径优化算法,串联各个下架商品的库位位置生成备货路径。云端服务器将出库商品列表与备货路径发送至取货员手中的IPAD或智能手机中,取货员依据出库商品列表与备货路径到达商品库位进行下架操作并在商品下架过程中扫描该商品的批次条码。云端服务器根据此时上传的条码调取对应商品的盘点日期信息和库存量信息进行比较计算,当该商品同时满足其最新盘点日期大于预存的日期阈值且当前的库存数小于库存阈值时,判定该商品需要盘点,云端服务器生成商品盘点列表并推送至取货员,取货员在对该商品进行下架的同时进行盘点,将对该商品的盘点结果通过IPAD或智能手机反馈至云端服务器中,更新该商品的盘点日期信息和当前的库存量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无需专门安排时间进行商品盘点,在商品下架的过程中通过扫描商品批次条码快速获知该商品是否需要进行盘点,从而将盘点作业和出库备货作业融合在一起,大幅简化了流程和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对应关系如下:

1、条码扫描仪;2、云端服务器;3、下位机;21、商品数据库;22、备货下架模块;23、归零盘点模块;31、显示单元;32、反馈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结构:

一种库存盘点系统,包括:条码扫描仪1,云端服务器2和下位机3;

其中,所述条码扫描仪1采用手持式条码扫描仪,用于取货员在工作过程中扫描粘贴在商品上的品种条码、批次条码以及扫描仓库中的库位条码,并将扫描信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2中;

所述云端服务器2包括商品数据库21,备货下架模块22,归零盘点模块23;所述商品数据库21用于存储各个商品的品种信息、批次信息和库位信息以及各个商品的盘点日期信息和库存量信息;所述备货下架模块22内预存有先进先出算法和路径优化算法,用于接收销售系统的商品出货请求并读取商品数据库21中存储的批次信息和库位信息,依据各商品的批次信息和库位信息,生成出库商品库位列表以及备货路径,将备货路径与出库商品库位列表发送至下位机中;所述归零盘点模块23内预存有日期阈值和库存阈值,用于接收条码扫描仪扫描1上传的扫描信息并读取商品数据库21中对应商品的盘点日期信息和库存量信息,与所述日期阈值和库存阈值进行比较计算;当该商品的最新盘点日期大于预存的日期阈值且该商品当前的库存数小于库存阈值时,生成商品盘点列表并发送至下位机中。

所述下位机3采用IPAD或者智能手机,其包括显示单元31和反馈单元32,所述显示单元31用于接收并显示云端服务器2发送的出库商品库位列表、备货路径和商品盘点列表;所述反馈单元12用于将商品盘点数反馈至云端服务器2中。

如图2所示,实践中其工作过程如下:

S1:在商品入库时打印商品批次条码粘贴在商品上,在商品上架时通过条码扫描仪扫描商品批次条码和库位条码,将商品的品种信息、库位信息和批次信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建立商品数据库;

S2:云端服务器接收销售系统的商品出库请求,读取商品库存数据,根据预存的先进先出算法,生成用于标注出货商品的批次、库位和数量信息的出库商品库位列表;

S3: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出库商品库位列表中各个商品的库位位置,按照预存的路径优化算法,生成备货路径并发送至取货员;

S4:取货员根据备货路径到达指定库位,使用条码扫描仪扫描库位条码,扫描结果和提示库位一致,语音播报下架商品的品名、批次及下架数量,取货员找到下架商品后使用条码扫描仪扫描商品批次条码,扫描结果和提示批次一致,确认商品下架并上传下架信息至云端服务器;

S5:云端服务器根据该上传的商品下架信息,调取该商品的盘点日期信息和该商品库存信息,将其最近盘点日期与预存的日期阈值进行比较运算,将其当前库存数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运算;当该商品同时满足最新盘点日期大于日期阈值且当前的库存数小于库存阈值时,将该商品写入商品盘点列表,并将商品盘点列表推送至取货员;

S6:取货员对该商品进行下架及并进行盘点,将对该商品的盘点结果反馈至云端服务器中,更新该商品的最新盘点日期和当前的商品流通数;

S7:商品下架确认后系统会语音播报下一库位和批次,取货员根据备货路径,在指定库位下架出库商品库位列表中的下一个商品,循环重复步骤S4-S6直至商品下架列表中的商品全部下架;

S8:确认备货完毕,盘点完成。

由此,实现了在商品下架的过程中通过扫描商品批次条码快速获取需要盘点的商品明细的过程,将盘点作业和出库备货作业有机融合在一起,从而大幅简化了盘点流程和提高了盘点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