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器设备的窜货识别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3473286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器设备的窜货识别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器设备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器设备的窜货识别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的销售策略和销售秩序已经成为生产厂商创造利润的重要因素。在商品销售的过程中,由于不同地域的经济水平、消费者购买力以及同类产品的竞争等因素,导致产品供应商将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对不同的销售区域执行不同的销售政策。然而,有些经销商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有时将属于自己销售区域内的商品违约向其它区域销售,即产生了所谓的非法“窜货”现象。“窜货”行为的发生,将严重影响生产厂商的正常销售秩序,导致商品价格体系混乱、管理混乱,进而影响到生产厂商的利润和商品的品牌形象。

为了保证生产厂商的利益,对于有自助品牌的公司基本都采用如下手段来防止“窜货”现象:(1)在商品上粘贴条形码等标识作为商品的唯一识别码;(2)通过特定工具在商品芯片内烧录具备一定规则且不会重复的编码作为商品的唯一识别码。上述唯一识别码都可以作为防窜货识别的依据。

然而,对于上述方式(1)经常存在如下缺陷:当粘贴的条形码被撕毁或者由于外界等其他因素导致条形码无法识别时,采用上述方式(1)则不能有效识别出“窜货”商品。对于上述方式(2),如果有人熟悉了商品内部编码的烧录规则和烧录方式时,编码即可被篡改,进而采用上述方式(2)也不能有效识别出“窜货”商品。因此,上述两种供“窜货”识别的数据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器设备的窜货识别方法及系统,提高了“窜货”识别数据的可靠性,实现了对“窜货”商品的有效识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器设备的窜货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预设通信连接,获取电器设备的识别标识以及所述电器设备所在地区的当前ip地址;其中,所述识别标识至少包括与所述电器设备一一对应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为所述电器设备的主控芯片在出厂前,烧录在所述主控芯片内部,只读的编码;

在数据库中查询与所述第一标识绑定的所述电器设备目标销售地的目标ip地址;

如果识别出所述当前ip地址和所述目标ip地址不匹配,则确定所述电器设备为窜货商品。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器设备的窜货识别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电器设备和服务器;其中,

所述电器设备,在出厂后,用于基于预设第一通信连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识别标识以及所述电器设备所在地区的当前ip地址;其中,所述识别标识至少包括与所述电器设备一一对应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为所述电器设备的主控芯片在出厂前,烧录在所述主控芯片内部,只读的编码;

所述服务器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识别标识和所述当前ip地址;

信息查询模块,用于查询与所述第一标识绑定的所述电器设备目标销售地的目标ip地址;

信息匹配模块,用于将所述当前ip地址与所述目标ip地址进行匹配,如果匹配失败,则确定所述电器设备为窜货商品。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基于预设通信连接,获取电器设备的识别标识以及电器设备所在地区的当前ip地址;其中,所述识别标识至少包括与电器设备一一对应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为所述电器设备的主控芯片在出厂前,烧录在所述主控芯片内部,只读的编码。由于编码在主控芯片出厂前已被烧录到芯片内部,只可被读取,不可被篡改,因此第一标识为后续窜货识别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当读取到第一标识后,在数据库中查询与第一标识绑定的所述电器设备目标销售地的目标ip地址。如果识别出所述当前ip地址和所述目标ip地址不匹配,则确定所述电器设备为窜货商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升了窜货识别数据的可靠性,有效提高了窜货识别的准确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电器设备的窜货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又一种电器设备的窜货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电器设备的窜货识别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电器设备的窜货识别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电器设备的窜货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由一种电器设备的窜货识别装置来执行,其中该装置可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一般可集成在电器设备的后台服务器中,用于对电器设备是否为窜货商品进行识别。其中,电器设备可优选为电视机,也可以为如空调、冰箱或洗衣机等其他电器设备。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10:基于预设通信连接,获取电器设备的识别标识以及电器设备所在地区的当前ip地址。

其中,电器设备的识别标识至少包括与电器设备一一对应的第一标识。其中,第一标识为电器设备的主控芯片在出厂前,烧录在主控芯片内部,只读的编码。

示例性的,主控芯片优选为emmc(embeddedmultimediacard)芯片,当emmc芯片在生产的过程中,可利用特定的程序烧录器将只读的编码烧录到芯片中。一个主控芯片对应一个编码,并对应一台电器设备,即主控芯片、第一标识以及电器设备之间为一一对应的关系。

优选的,该第一标识可以是由阿拉伯数字和英文字母组合形成的字符串。在该字符串中,阿拉伯数字和英文字母都可按照一定的预设格式和规则进行排列。其中,阿拉伯数字和英文字母的具体数据信息可用于表示该主控芯片的生产数量、主控芯片的存储容量以及生产时间等。当服务器读取到第一标识时,可通过识别第一标识中阿拉伯数字和英文字母的具体数据,对主控芯片的相关信息进行确定。

示例性的,第一标识的长度可优选设置为32位,后四位字符可用于表示主控芯片的容量或生产时间等信息。例如,若后四位字符为“a300”,则可表示该主控芯片的容量为4gb。第一标识中的前28位字符可通过按照阿拉伯数字和英文字母依次递增的方式,表示主控芯片的数量。

具体的,电器设备的数量与主控芯片的数量一一对应,对于第一台电器设备所应用的第一个主控芯片而言,烧录在主控芯片内部的第一标识中的前28位字符都可设置为“0”。随着主控芯片数量(即电器设备个数)的依次递增,第28位字符数据依次从“0”增加到“9”,即第十个主控芯片的前27位字符均为“0”,第28位字符为“9”。若增加到第十一个主控芯片时,第28位字符可从“9”转换为英文字母“a”。此时,随着主控芯片个数的增加,第28位字符可按照“a”、“b”、“c”、“d”递增的方式依次增加。当第28位字符增加到“f”时,若主控芯片的个数再增加一个,则第28位字符将从“f”再次转换为“0”,此时,第27位字符则从“0”递增为“1”,以此类推。因此,随着主控芯片个数的不断增加,第一标识中的任意一位字符均可按照先从数字“0”依次增加到数字“9”,然后按照英文字母从“a”增加到“f”的规则递增。若字符串的长度不能满足电器设备递增的数量时,可通过增加字符串的长度(例如,将第一标识从32为字符串扩大到40位字符串),或者改变英文字母的递增方式(例如,从“a”增加到“z”),将第一标识烧录到与电器设备对应数量的主控芯片中,进而满足电器设备数量增长的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烧录在主控芯片内部的第一标识的预设格式和规则可由芯片生产厂家自行制定,因此不易被他人仿制,提高了采用第一标识供窜货识别的可靠性。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主控芯片出厂前,第一标识需烧录到主控芯片的预设位置中。其中,预设位置也由芯片生产厂家自行制定,存储到预设位置中的第一标识只可被读取,不能被修改。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当主控芯片出厂后,如果有不法分子想要篡改第一标识,也会因为自身没有编码烧录的权限,以及第一标识的存储位置等问题导致已经完成烧录的第一标识不能被修改,同时也进一步保证了已经完成烧录的第一标识为后期的“窜货”识别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进而提高了窜货识别的有效性,避免了由于第一标识被修改而导致“窜货”现象的发生。

示例性的,当电器设备被安装到用户家中,如果电器设备连入当地的网络后,当电器设备第一次被启动时,后台服务器将会获取到电器设备的第一标识以及电器设备所在地区的当前ip地址。同时,电器设备还将发送产品条码、电器设备的物理地址(mediaaccesscontrol,mac地址)以及电器设备的其他器件条码到后台服务器作为第一标识的辅助标识,以供后台服务器识别。

示例性的,在基于预设通信连接,获取电器设备识别标识以及电器设备所在地区的当前ip地址之前,在电器设备的生产过程中,服务器可以控制标识采集设备采集电器设备的第一标识,以及与电器设备相关联的第二标识,其中,第二标识与第一标识一一对应。第二标识优选为电器设备的产品条码,还可以包括电器设备的主板条码、mac地址以及电器设备中其他器件的条码等。在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获取之后,可将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进行绑定,以便对电器设备进行全方面的监控,同时为电器设备销售公司的售后服务提供便利。

示例性的,对于某一个电器设备而言,在电器设备生产完成后,当销售渠道和销售路线确定时,电器设备的目标销售地得到确定,同时电器设备目标销售地的目标ip也随之确定。因此,服务器通过将第一标识、第二标识和目标ip地址存储并进行绑定,以为电器设备的窜货识别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当电器设备安装到用户家中时,服务器可将获取到的数据与在电器设备出厂前预先存储的数据进行匹配。

s120:在数据库中查询与第一标识绑定的电器设备目标销售地的目标ip地址。

示例性的,通过ip地址可以确定出电器设备的实际安装区域。由于在后台数据库中预先保存有电器设备目标销售地的目标ip地址,因此,在获取到第一标识和当前ip地址后,可在数据库中查询与第一标识绑定的目标ip地址,并将当前ip地址与目标ip地址作匹配,进而判断电器设备当前实际安装的区域是否为正确的销售区域。

s130:如果识别出当前ip地址和目标ip地址不匹配,则确定电器设备为窜货商品。

示例性的,如果识别出当前ip地址与目标ip地址相匹配,则说明电器设备的实际安装地区与预先确定的目标销售地区一致,进而表明该电器设备并非窜货商品。

示例性的,如果识别出当前ip地址与目标ip地址不匹配,则说明电器设备的实际安装地区与预先确定的目标销售地区不一致,继而则表明该电器设备为窜货商品。

进一步的,在确定电器识别为窜货商品后,服务器可及时发送提示信息,以提醒相关售后人员进行进一步的确认和排查。同时,服务器也可发送锁定指令,对识别为窜货商品的电器设备进行锁定,已等待相关人员的进一步确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基于预设通信连接,获取电器设备的识别标识以及电器设备所在地区的当前ip地址;其中,所述识别标识至少包括与电器设备一一对应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为所述电器设备的主控芯片在出厂前,烧录在所述主控芯片内部,只读的编码。由于编码在主控芯片出厂前已被烧录到芯片内部,不可被篡改,因此为后续窜货识别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当读取到第一标识后,在数据库中查询与第一标识绑定的所述电器设备目标销售地的目标ip地址。如果识别出所述当前ip地址和所述目标ip地址不匹配,则确定所述电器设备为窜货商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商品的窜货识别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提高了窜货识别的有效性。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又一种电器设备的窜货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照图2,本发明实施例二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0:获取电器设备在当前销售地区内包含有当前发货地和当前收货地的物流信息。

示例性的,在电器设备销售的过程中,由于电器设备无法被启动,因此上述实施例中提到的,在电器设备的生产过程中,标识采集设备所采集到的第二标识即可作为当前窜货识别的基础数据。每当电器设备被发往下一个销售地区入库时,销售人员都将扫描电器设备的第二标识(这里优选粘贴在电器设备包装箱上的产品条码),并将该第二标识和物流信息上传到后台服务器。

s220:根据第二标识,在预存的发货记录表中查找与第二标识对应的电器设备的目标发货地和目标收货地。

示例性的,对于某一个电器设备而言,在电器设备生产完成后,当销售渠道和销售路线确定时,服务器中将录入该电器设备的整个销售流程,并形成发货记录表。其中,在发货记录表中包含有电器设备的目标发货地和目标收货地。

s230:如果目标发货地和目标收货地与当前发货地和当前收货地同时相匹配,则确定当前电器设备为非窜货商品。

示例性的,只有在目标发货地与当前发货地,目标收货地和当前收货地同时相匹配的情况下,才可确定当前电器设备的销售渠道按照服务器中预先存储的销售渠道执行。

示例性的,如果目标发货地和当前发货地不匹配,或者目标收货地和当前收获地不匹配或者上述二者均不匹配时,则表示当前电器设备为窜货商品。例如,如果电器设备为电视机,该电视机在后台服务器中所录入的正确的销售流程信息是从湖南发往广州。而在该电视机出厂后的销售过程中,如果服务器获取到的是从上海发往广州,或者是湖南发往深圳或者是从天津发往湖北的物流信息,则可确定该电视的销售渠道并非正规的销售渠道,其并没有按照预先设定好的销售流程被发送到目的地,因此可确定该电视机为窜货商品。

本实施例二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提供了又一种电器设备的窜货识别系统,通过获取电器设备当前发货地和当前收货地的物流信息,并根据电器设备的第二标识,将后台服务器中预存的发货记录表中的目标发货地与目标收货地进行匹配,如果上述二者同时匹配成功,则确定当前电器设备为非窜货商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有效识别出非正常销售渠道的窜货商品。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电器设备的窜货识别系统的结构框图。该系统可应用于电器设备的窜货识别中,如图3所示,该系统包括:电器设备310和服务器320;其中,

电器识别310,在出厂后,用于基于第一预设通信连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识别标识以及所述电器设备所在地域的当前ip地址;其中,所述识别标识至少包括与所述电器设备一一对应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为所述电器设备的主控芯片在出厂前,烧录在所述主控芯片内部,只读的编码;

服务器320包括:信息获取模块321、信息查询模块322和信息匹配模块323。其中,

信息获取模块321,用于获取所述识别标识和所述当前ip地址;

信息查询模块322,用于查询与所述第一标识绑定的所述电器设备目标销售地的目标ip地址;

信息匹配模块323,用于将所述当前ip地址与所述目标ip地址进行匹配,如果匹配失败,则确定所述电器设备为窜货商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器设备的窜货识别系统,基于预设通信连接,获取电器设备的识别标识以及电器设备所在地区的当前ip地址;其中,识别标识至少包括与电器设备一一对应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为电器设备的主控芯片在出厂前,烧录在主控芯片内部,只读的编码。由于编码在主控芯片出厂前已被烧录到芯片内部,不可被篡改,因此为后续窜货识别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当读取到第一标识后,在数据库中查询与第一标识绑定的电器设备目标销售地的目标ip地址。如果识别出当前ip地址和目标ip地址不匹配,则确定电器设备为窜货商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商品的窜货识别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提高了窜货识别的有效性。

实施例四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电器设备的窜货识别系统的结构框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电器设备出厂前的生产过程进行了细化,如图4所示,该系统包括:电器设备410、标识采集设备420和服务器430。其中,

标识采集设备420,用于在电器设备的生产过程中,基于与电器设备的第二预设通信连接采集电器设备的第一标识,以及与电器设备相关联的第二标识,并将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发送到服务器;其中,第二标识与第一标识一一对应;

服务器430用于,在获取到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后,将第一标识、第二标识以及电器设备目标销售地的目标ip地址进行绑定,以供识别。

示例性的,标识采集设备与电器设备之间的第二预设通信连接可以为网口通讯连接,也可以为串口通讯连接。

具体的,如果标识采集设备与电器设备之间采用网口通信连接时,标识采集设备可作为客户端,电器设备可进入与该客户端对应的服务器模式。当电器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电器设备将自动接收来自标识采集设备的数据采集指令,并根据数据采集指令将第一标识及其他相关信息发送到标识采集设备。为了方便生产流水作业,需要对电器设备设置一个便于数据采集的特定状态,方案如下:

可利用标识采集设备的遥控器发送指令,或者直接通过后台服务器对电器设备发送触发指令,以触发电器设备进入等待标识设备采集数据的特定服务器模式,此时电器设备的ip地址固定不变,并处于等待标识采集设备的连接状态(为避免生产漏采集,进入此状态后如未接收标识采集设备发送的特定指令,则不允许退出该状态)。

使用网线连接标识采集设备与待采集数据的电器设备,标识采集设备的客户端检测到网络连接后,向电器设备发起连接请求。电器设备接收到连接请求后并同意请求后,开始连接标识采集设备,如连接不成功,标识采集设备将继续发送连接请求;如果连接成功后,标识采集设备将发送数据采集指令,电器设备接收到数据采集指令后及时发送数据给标识采集设备。标识采集设备在数据接收完毕后,主动关闭通信连接,此时电器设备自动退出服务器模式,取消固定ip功能,以便后续用户可正常使用网络功能。通过采用上述网口通讯连接,可以使得数据传输速度得到有效的提升,加快了数据采集的进程。

示例性的,如果标识采集设备与电器设备之间采用串口进行数据通讯,则标识采集设备发送数据采集指令给电器设备,电器设备根据数据采集指令传输第一标识、第二标识(主板条码、产品条码、mac、及其他器件条码)给标识采集设备。

示例性的,当标识采集设备获取到电器设备发送的数据后,标识采集设备将在采集到的数据提供后台服务器,作为产品的防窜货数据。

服务器在获取到标识采集设备所获取的数据后,可将第一标识、第二标识以及电器设备目标销售地的ip地址进行绑定,以为后续的窜货识别提供数据基础。示例性的,当服务器在对电器设备进行窜货识别时,可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信息获取模块321、信息查询模块322和信息匹配模块323进行识别。具体识别过程,可参照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内容,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服务器还包括发货记录表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与所述第二标识对应的所述电器设备的发货记录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物流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电器设备在当前销售地区内包含有当前发货地和当前收货地的物流信息;目标地点查找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在预存的发货记录表中查找与所述第二标识对应的所述电器设备的目标发货地和目标收货地;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出如果所述目标发货地和目标收货地与所述当前发货地和当前收货地同时相匹配,则确定所述当前电器设备为非窜货商品。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电器设备为电视机。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电器设备出厂之前,在生产过程中的数据采集进行细化,通过标识采集设备与电器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可读取到电器设备主控芯片中的第一标识以及与电器设备相关的第二标识,为后续电器设备的窜货识别提供可靠有效的数据基础。进一步的,电器设备与标识采集设备之间采用串口通讯连接,可提升数据采集的速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器设备的窜货识别系统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器设备的窜货识别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上述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器设备的窜货识别方法。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