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政务服务智能终端设备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15870阅读:13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政务服务智能终端设备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政务服务智能终端设备及使用方法,属于政务服务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智能终端设备是指运用在特定应用场景下的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目前来说,常见的商用智能终端常用于银行、通讯运营商的营业场所中,实现业务咨询、查询,排队叫号,简单业务的自助办理,企业形象展示等功能。

在政务服务领域,由于政务事项专业程度较高、办理过程复杂,简单的一体终端机不能完成如此复杂的业务操作,故用于政务服务领域的智能终端设备还未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政务服务智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输入设备、语音和视频设备、识别设备、扫描仪、打印设备以及嵌入式计算机系统;

所述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分别与上述设备连接,包括网络应用、人工智能服务和扩展引用;通过无线局域网通信设备连接至政务服务系统。

还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政务服务智能终端设备的使用方法,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在智能终端设备通过触摸显示屏、数字键盘、麦克风等io设备收集到用户需求后,通过人工智能处理模块识别用户需求为咨询查询或业务办理;如果是咨询查询类需求,则使用人工智能自动应答机器人从内置的专业知识库中检索用户咨询内容,并通过相应的io设备回复用户;如果是业务办理类需求,则再次调用人工智能处理模块,识别用户需要办理的具体业务类型;识别成功后调用预置的业务处理模块,通过本机的扩展io设备收集用户资料和证照,调用第三方系统的业务处理模块进行业务处理,最后反馈用户业务办理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输入设备包括电容式触摸屏和数字键盘,所述电容式触摸屏设置与所述终端设备上端,数字键盘位于触摸屏下方;

所述所述触摸屏为电容式触摸屏,两侧为视频设备和音频设备,包括了立体声喇叭、语音采集设备、视频采集设备和数字降噪设备,所述语音采集设备包括第一语音采集设备和第二语音采集设备,分别设置与所述终端设备触摸屏两侧;

所述识别设备位于数字键盘两侧,包括了条码识别设备和非接触ic卡识别设备;

所述终端设备下方设置有扫描件投入口,窗口内放置有扫描仪;扫描件投入口下方为打印出纸口,内部设置有打印机;所述非接触ic卡识别设备旁还设置有热敏纸打印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嵌入式计算机系统与输入设备、语音和视频设备、识别设备、扫描仪、打印设备之间通过usb总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人工智能处理模块包括利用语音利用语音识别技术、自然语言语义解析技术、上下文关联解析技术等关键技术处理人机交互、需求筛选、流程向导、数据收集及处理等问题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利用语音识别,寓意解析和上下文关联解析等方式,实现了智能终端上的政务事项的咨询、查询办理等一系列服务事项,将繁琐的办理流程一体化,方便快捷。

2、本发明还集成了多种识别设备和其他输出设备,能够对智能终端进行一定的应用扩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人工智能的政务服务智能终端设备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基于人工智能的政务服务智能终端设备系统连接图。

图3是本发明智能终端设备应用过程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自然语言语义解析技术的问答系统原理图。

图5是本发明自然语言语义分析问答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政务服务智能终端设备及使用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包括输入设备、语音和视频设备、识别设备、扫描仪、打印设备以及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其中:

立体声喇叭用于人机交互的音频播放;

语音采集设备和带数字降噪功能用于人机交互的音频采集;

视频采集设备用于人机交互的视频采集;

电容式触摸屏用于人机交互的显示输出和操作控制;

条码识别设备用于识别条形码和二维码;

数字键盘用于人机交互的输入设备;

非接触ic卡识别设备用于读取非接触式ic卡数据;

热敏纸打印设备用于打印票据、单号等输出内容;

扫描仪用于收集用户证照资料的输入设备;

打印设备用于打印用户表单、证照的输出设备;

所述输入设备包括电容式触摸屏和数字键盘,所述电容式触摸屏设置与所述终端设备上端,数字键盘位于触摸屏下方;

触摸屏两侧为视频设备和音频设备,包括了立体声喇叭、语音采集设备、视频采集设备和数字降噪设备;

所述识别设备位于数字键盘两侧,包括了条码识别设备和非接触ic卡识别设备;

所述终端设备下方设置有扫描件投入口,窗口内放置有扫描仪;扫描件投入口下方为打印出纸口,内部设置有打印机;所述非接触ic卡识别设备旁还设置有热敏纸打印设备。

所述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分别与上述设备连接,如图2所示,包括网络应用、人工智能服务和扩展引用;通过无线局域网通信设备连接至政务服务系统,其中,

第三方的人工智能服务系统,用于语音识别、语义解析、上下文解析等关键功能;

政务服务系统:链接的政务服务系统,用于完成政务业务处理过程;

网络应用:用于网络访问和网络数据服务的组件;

扩展应用:用于智能终端设备的功能扩展,如:现场排号等应用。

具体的使用过程中,用户在智能终端设备通过触摸显示屏、数字键盘、麦克风等io设备收集到用户需求后,通过人工智能处理模块识别用户需求为咨询查询或业务办理。如果是咨询查询类需求,则使用人工智能自动应答机器人从内置的专业知识库中检索用户咨询内容,并通过相应的io设备回复用户。如果是业务办理类需求,则再次调用人工智能处理模块,识别用户需要办理的具体业务类型。识别成功后调用预置的业务处理模块,通过本机的扩展io设备收集用户资料和证照,调用第三方系统的业务处理模块进行业务处理,最后反馈用户业务办理结果,具体而言,如图3、图4所示:

人工智能政务服务职能终端最核心的技术是“基于自然语言语义解析技术的问答系统”,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是知识库构建,这是系统运行的必备条件。知识库构建中,输入专业领域内的通过提炼归纳的问题和答案,分别计算其词向量(使用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技术),再进行问题答案的相关性匹配,存储到知识库中,以备使用,这完成了知识库构建,其工作流程是:

系统收受输入的“问题”,经过预置的分词规范进行“前向最长匹配原则”分词,得到一个基于专业领域词表的分词结果。然后系统根据语法规范,为每个分词结果确定其词性并加以标记。经过词性标记的分词结果,通过基于专业领域语料库的统计方法进行命名实体的识别。识别出的命名实体,通过一个专用的句法结构分析器,判断输入的分词是否属于某种语言,并分析句子内部结构,如成分构成,上下文关系等。之后再通过基于规则的歧义判断消除机制,获取到精准的问题分词结果。然后是问题分词的谓语为中心,分析各分词结果与谓语的关系,并用语义角色来标注其语义角色。其后,针对标注后的分词,进行“词向量标引”,即计算其词向量(使用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技术)。根据其词向量结果,利用“矢量内积法”计算其与知识库中预置的问答相关度。达到系统预置的相关度(一般设定为0.7)以上时,即认为匹配到相关问题。然后根据预设的问题答案匹配关系,抽取对应的答案作为本次问题的建议答案。最后,按照问题的语言属性输出对应的“答案”,完成一次问答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