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送风通道可控的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5603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送风通道可控的显示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送风通道可控的显示器,尤其涉及板型显示器,如液晶或等离子显示器。



背景技术:

现实中,板型显示器如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中所采用的液晶或等离子显示器,由于省电、体积小巧,深受消费者们的喜爱,但是在对其散热及其功能扩展方面还不够理想,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的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送风通道可控的显示器,使其能够对显示器散热的同时并能控制是否向外送风及其风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送风通道可控的显示器,包括用于显示的屏幕,其特征在于,该屏幕包括固定位于其背面的吹风装置,该吹风装置与该屏幕的背面部分之间保持间距并构成用于对其背面部分散热的背部通道,该吹风装置包括用于进风的第一进风口、用于产生风且位于该第一进风口处的第一风扇以及向该屏幕的背面部分之外送风的第一出风槽,该第一进风口通过该背部通道与第一出风槽连通;该第一出风槽包括用于控制其是否出风或出风方向的控风装置。

上述第一出风槽位于所述屏幕的外边沿处。

上述控风装置包括旋塞并通过与其固定连接的转轴与所述第一出风槽转动连接。

上述旋塞呈半圆形的柱状,其半径与所述第一出风槽的高度相应。

上述转轴延伸出所述第一出风槽并在该第一出风槽之外包括固定连接有呈多棱柱状的旋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显示器包括背部通道以及与其连通的第一出风槽,第一出风槽包括控制其是否出风或出风方向的控风装置,所以能对屏幕的背面部分散热以及控制是否向屏幕的背面部分之外送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显示器的透视立体示意图,其中控风装置位于关闭状态;

图2是图1所示的吹风装置与屏幕剖离后的主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吹风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的吹风装置的右视图;

图5是图4所示的旋塞逆时针旋转90度的状态变化参考图,其中控风装置位于开启状态且向屏幕的前方送风;

图6是图4所示的旋塞逆时针旋转180度的的状态变化参考图,其中控风装置位于开启状态且向屏幕的两侧送风。

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及其所对应的零部件或技术特征名称如下:

1 屏幕 2 立柱 3 底座

4 吹风装置 5、51 第一、二风扇 6、61 第一、二进风口

7、71、72 第一、二、三出风槽 8 控风装置

9 连接部 10 背部风道 11 旋塞

12 转轴 13 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5、6所示。

本显示器以台式电脑显示器为例,其设有显示数据图像并呈长方形平板状的屏幕1和对其支撑的立柱2、底座3,屏幕1的背面设有大小形状与其相应的吹风装置4,吹风装置4与屏幕1的背面部分之间保持间距由此构成背部通道10并对其背面部分散热,吹风装置4与屏幕1的外边沿位置处分别通过连接部9固定连接,吹风装置4设有呈圆形的第一、二进风口6、61、在第一、二进风口6、61处设有产生风的第一、二风扇5、51。

以图1、2 为基准,位于吹风装置4的上、下两边且延伸出屏幕1上、下边沿的位置处设有与背部通道10连通的第一、二、三出风槽7、71、72并都设有控制其是否出风或出风方向的控风装置,三者结构完全一致,现对第一出风槽7及其控风装置8展开说明。

控风装置8设有呈半圆形柱状的旋塞11并通过与其固定连接的转轴12与第一出风槽7转动连接,旋塞11的半径与第一出风槽7的高度相应,转轴12左右延伸出第一出风槽7并在第一出风槽7之外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十棱柱状的旋钮,参见旋钮13。

使用时,以图4为基准,旋塞11的直径面与背部通道10的延伸方向平行但其完全位于第一出风槽7之内,第一出风槽7向外不出风;以图5为基准,逆时针旋转旋塞11九十度使其直径面与背部通道10的延伸方向垂直其一半位于第一出风槽7之内另一半位于之外,第一出风槽7向外出风且方向朝向屏幕1的前方,可对使用者降温;以图6为基准,逆时针旋转旋塞11一百八十度使其直径面与背部通道10的延伸方向平行但其完全转出第一出风槽7,第一出风槽7向外出风且方向朝向屏幕1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变形,吹风装置4可应用在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器上,位于下边的第二、三出风槽71、72及其控风装置可以省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