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键式加密U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331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按键式加密U盘,包括U盘本体(6),所述的U盘本体(6)的USB接口外面有U盘盖(7),其特征在于:所述U盘盖(7)与U盘本体(6)之间设有密码锁,所述密码锁的密码按键(8)设在U盘盖(7)的外侧,所述密码按键(8)为四位侧按键,所述U盘本体(6)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电源模块(1)、按键模块(2)、单片机控制模块(3)、主控模块(4)和存储模块(5),所述按键模块(2)的输出端与单片机控制模块(3)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3)的输出端与主控模块(4)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主控模块(4)的输出端与存储模块(5)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电源模块(1)为按键模块(2)、单片机控制模块(3)、主控模块(4)和存储模块(5)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键式加密U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1)包括电压调整芯片U1、电容C2和电容C3,所述电压调整芯片U1的VIN端分别与电容C3的一端、5V输入电源端相连,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压调整芯片U1的VOUT端分别与电容C2的一端、3.3V输出电源端相连,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压调整芯片U1的VSS端接地;

所述电源模块(1)还包括DC/DC芯片U4、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电感L1、电阻R1和电阻R2,所述DC/DC芯片U4的VIN端分别与电容C13的一端、5V输入电源端相连,电容C13的另一端接地,DC/DC芯片U4的FB端分别与电容C11的一端、电阻R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1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的另一端、电感L1的一端、电容C12的一端、1.2V输出电源端相连,电容C12的另一端接地,电感L1的另一端与DC/DC芯片U4的LX端相连,DC/DC芯片U4的GND端接地,DC/DC芯片U4的EN端与5V输入电源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键式加密U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模块(2)包括按键SW1、按键SW2、按键SW3、按键SW4、电容C1、电容C4和电容C5;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U3、测试座P1、发光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2、电阻R3、电阻R4、电阻R9、电容C8和电容C10;

所述按键SW1、按键SW2、按键SW3的一端均分别接地,按键SW1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3的P3.7端相连,电容C1并接在按键SW1的两端,按键SW2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3的P1.2端相连,电容C4并接在按键SW2的两端,按键SW3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3的P1.5端相连,电容C5并接在按键SW3的两端,控制芯片U3的VCC端分别与电容C10的一端、3.3V输出电源端相连,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控制芯片U3的P1.1端通过RST接线端子与主控模块相连,控制芯片U3的P1.0端与电阻R4的一端相连,电阻R4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与3.3V输出电源端相连,控制芯片U3的P3.6端与电阻R9的一端相连,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控制芯片U3的P3.0端与测试座P1的第三接线端子相连,控制芯片U3的P3.1端与测试座P1的第二接线端子相连,测试座P1的第一接线端子接地,测试座P1的第四接线端子与3.3V输出电源端相连,控制芯片U3的P3.3端分别与电容C8的一端、按键SW4的一端相连,按键SW4的另一端相连与电容C8的另一端相连后接地,控制芯片U3的P3.4端与电阻R3的一端相连,电阻R3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3.3V输出电源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键式加密U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4)包括主控芯片U7、USB接口芯片和晶振芯片U5,所述存储模块(5)包括存储芯片U6;

所述主控芯片U7的GND端、主控芯片U7的GPIO5端均接地,主控芯片U7的DVDD12端与1.2V输出电源端相连后与电容C23的一端相连,电容C23的另一端接地,主控芯片U7的RST_N端与控制芯片U3的P1.1端相连,主控芯片U7的P0_WE端与存储芯片U6的WE端相连,主控芯片U7的P0_RE端与存储芯片U6的RE端相连,主控芯片U7的P0_CLE端与存储芯片U6的CLE端相连,主控芯片U7的P0_ALE端与存储芯片U6的ALE端相连,主控芯片U7的DVDD33端与3.3V输出电源端相连后与电容C20的一端相连,电容C20的另一端接地,主控芯片U7的WP端与存储芯片U6的WP端相连,主控芯片U7的P0_CE0端与存储芯片U6的CE端相连,主控芯片U7的P0_CE1端与存储芯片U6的DNU端相连,主控芯片U7的P0_CE2端与存储芯片U6的DNU端相连,主控芯片U7的P0_CE3端与存储芯片U6的DNU端相连,主控芯片U7的DVDD33端与3.3V输出电源端相连后与电容C15的一端相连,电容C15的另一端接地,主控芯片U7的DVDD12端与1.2V输出电源端相连后与电容C14的一端相连,电容C14的另一端接地,主控芯片U7的XSCO端分别与电容C16的一端、晶振芯片U5的第三接线端子相连,电容C16的另一端接地,晶振芯片U5的第二接线端子、晶振芯片U5的第四接线端子接地,晶振芯片U5的第一接线端子分别与电容C17的一端、主控芯片U7的XSCI端相连,电容C17的另一端接地,主控芯片U7的DP端与USB接口芯片的DATA+端相连,主控芯片U7的DM端与USB接口芯片的DATA-端相连,主控芯片U7的VCC端分别与电容C21的一端、电容C22的一端相连,电容C21的另一端、电容C22的另一端均接地,主控芯片U7的SS_TXM端与电容C6的一端相连,电容C6的另一端与USB接口芯片的SSTX-端相连,主控芯片U7的SS_TXP端与电容C7的一端相连,电容C7的另一端与USB接口芯片的SSTX+端相连,主控芯片U7的VCP端分别与电容C24的一端、电容C25的一端相连,电容C24的另一端、电容C25的另一端均接地,主控芯片U7的SS_RXM端与USB接口芯片的SSRX-端相连,主控芯片U7的SS_RXP端与USB接口芯片的SSRX+端相连,USB接口芯片的GND端、USB接口芯片的AGND端分别接地,USB接口芯片的VBUS端与电容C9的一端相连,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主控芯片U7的MODE_1端接地,主控芯片U7的P0_DQS端与存储芯片U6的DNU端相连,主控芯片U7的P0_DAT0端与存储芯片U6的DQ0端相连,控芯片U7的P0_DAT1端与存储芯片U6的DQ1端相连,控芯片U7的P0_DAT2端与存储芯片U6的DQ2端相连,主控芯片U7的P0_DAT3端与存储芯片U6的DQ3端相连,主控芯片U7的DVDD33端与3.3V输出电源端相连后与电容C26的一端相连,电容C26的另一端接地,主控芯片U7的P0_DAT4端与存储芯片U6的DQ4端相连,主控芯片U7的P0_DAT5端与存储芯片U6的DQ5端相连,主控芯片U7的P0_DAT6端与存储芯片U6的DQ6端相连,主控芯片U7的P0_DAT7端与存储芯片U6的DQ7端相连,主控芯片U7的DVDD12端与1.2V输出电源端相连后与电容C27的一端相连,电容C27的另一端接地,主控芯片U7的DVDD33端与3.3V输出电源端相连后与电容C28的一端相连,电容C28的另一端接地,存储芯片U6的第一接线端子、存储芯片U6的第二十四接线端子、存储芯片U6的第三十四接线端子、存储芯片U6的第三十八接线端子、存储芯片U6的第三十九接线端子分别与3.3V输出电源端相连,存储芯片U6的第四接线端子与存储芯片U6的第五接线端子、存储芯片U6的第六接线端子、存储芯片U6的R/B端相连后与电阻R5的一端相连,电阻R5的另一端与3.3V输出电源端相连,存储芯片U6的VCC端与3.3V输出电源端相连后与电容C18的一端相连,电容C18的另一端接地,存储芯片U6的VCC端与3.3V输出电源端相连后与电容C19的一端相连,电容C19的另一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按键式加密U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调整芯片U1的型号为XC620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按键式加密U盘,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芯片U4的型号为RT8059。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按键式加密U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芯片U3为STC单片机。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按键式加密U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颜色为红色,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颜色为绿色。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按键式加密U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芯片U7的型号为IS903_8*8。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