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硬盘和光盘混合存储系统的数据读写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数据归档存储介质有磁盘、磁带和光盘。磁盘以磁盘阵列的形式进行组织,实时访问性强、并发性好、可靠性高,但是对于温、冷数据量大且多读少写的特性,将磁盘阵列用于海量数据备份具有很高的成本。此外,在数据安全方面,由于磁盘使用的是磁存储方式,磁盘中扇区因时间推移慢慢出错,并且容易受到电磁干扰,数据保存年限只有约5-7年,因此需在磁盘寿命年限内将数据转移,无疑增加了管理复杂度和成本;同时根据磁存储特性,在数据进行修改时,若没有专门的数据备份,源数据将不存在。磁带库以大量磁带为基础进行系统化组织和管理,虽然廉价,但是容易被电磁干扰,只能顺序访问,随机性能差;同时对外界环境要求苛刻,潮湿环境容易粘连,数据容易丢失,所以性能差、维护繁琐。光盘库是以几百张甚至几千张光盘为基础,通过智能自动化的组织与控制进行数据归档,由于光盘存储通过在物理盘面上刻录沟槽实现信息记录,然后利用光读取盘面上的沟槽信息来读取数据,所以克服了磁盘和磁带受电磁的影响;同时,光盘的寿命长达50年之久,对外部环境要求不高,维护简单;由于光盘只能一次性写入,所以存储的数据不会遭受网络病毒、黑客攻击等的破坏而出现恶意篡改或丢失的情况,安全性非常高;并且,目前市场上单张蓝光光盘容量高达300gb以上,存储密度极高而成本低。虽然光盘的写性能差且写次数少,但是这恰巧符合冷数据多读少写的特性。所以基于光盘安全性高、可靠性强、寿命长、成本低等特性,越来越多的企业选用了光盘库作为存储介质。
为了提高整体系统的性能和可用性,充分发挥硬盘和光盘的各自特点,目前提出使用硬盘和光盘构成混合存储系统,导入或者更新数据首先放置到硬盘中,之后迁移到光盘中。但是光盘具有一次写多次读的特点,如果一个文件频繁更新,则需要在光盘上刻录多个版本,一方面降低整个系统的性能,另一方面造成光盘空间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硬盘和光盘混合存储系统的数据读写方法,频繁更新的文件或者文件数据尽量保存在硬盘上,而把不更新或者较少更新的文件刻录到光盘上,从而减少光盘的写开销、提高整体读写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硬盘和光盘混合存储系统的数据读写方法,包括一组不可原地更新的光盘和可原地更新的硬盘,硬盘与光盘全局统一编制文件逻辑地址;硬盘中存储有文件映射表,文件映射表中包含至少一条文件地址映射记录,文件地址映射记录包括文件编号,文件名,文件逻辑地址,与文件逻辑地址对应的文件物理地址,文件物理地址包括文件硬盘物理地址和文件光盘物理地址,对应文件的读次数,对应文件的写次数以及最近n次更新操作记录;
接收读文件操作请求时,解析读文件操作请求的文件逻辑地址,通过文件映射表确定读操作请求对应文件的数据在混合存储系统中的文件物理地址,根据文件物理地址,在相应存储的硬盘或光盘中的相应位置读取该文件数据,并且读次数增加一;
接收写文件操作请求时,若文件是第一次创建,则在硬盘上为该新文件分配存储空间,并记录创建时间和文件物理地址;若文件存储在硬盘上,需要更新,则更新文件之后,在文件映射表中记录该文件的更新时间和更新次数;若文件存储在光盘上,需要更新光盘上文件的部分数据,则将文件的该部分数据保存在硬盘上,使得文件一部分数据存储在硬盘上,剩余数据存储在光盘上,该文件的文件物理地址包括数据存储在硬盘上的文件物理硬盘地址和数据存储在光盘上的文件物理光盘地址;系统定期扫描所有的硬盘上的文件,把更新时间早于一个特定阈值时间或者更新频率小于特定阈值的文件刻录到光盘上,在刻录完成之后,将该文件在光盘中的相应物理位置记录到文件映射表中的文件物理地址,删除硬盘上的相应文件,释放硬盘存储空间。
优选地,当执行文件写操作请求时,
解析写请求的文件逻辑地址,查找混合存储系统的文件映射表;
若文件映射表中未找到写请求文件逻辑地址的对应表项,则在文件映射表中创建该文件的表项,并在硬盘上为其分配新的存储空间,在新分配的存储空间中进行写数据操作,在文件映射表的相应表项中记录创建时间,并把更新次数设为一;
若文件地址映射记录中有对应写操作请求文件逻辑地址的对应表项,通过文件地址映射记录判定写请求对应的数据在混合存储系统中的物理存储位置;
当该文件的文件物理光盘地址为空且文件物理硬盘地址不为空时,确定该文件的物理存储位置为硬盘,则在硬盘中进行相应写操作,在文件映射表的相应表项中记录最新的更新时间,并把更新次数增加一;
当该文件的文件物理光盘地址不为空且文件物理硬盘地址为空时,确定该文件的物理存储位置为光盘,则为该文件在硬盘中创建新的存储空间和文件物理硬盘地址,然后把更新数据写入硬盘中,并在该文件所处的硬盘存储位置头部记录更新数据在该文件内部的地址范围,并标记相应的光盘文件有效数据的地址范围;
当该文件的文件物理光盘地址和文件物理硬盘地址都不为空时,首先扫描该文件的文件物理硬盘地址所指向文件的头部,确定更新数据范围,把数据更新并写入该文件的文件物理硬盘地址,并在该文件所处的硬盘存储位置头部记录更新数据在该文件内部的地址范围,并标记相应的光盘文件数据的有效地址范围;
在更新数据完成后,更新该文件在文件映射表的相应表项中记录最新的更新时间,并把更新次数增加一。
优选地,接收读文件操作请求时,
解析读请求的文件逻辑地址,通过混合存储系统中的文件地址映射记录判定读请求对应文件的数据在混合存储系统中的物理存储位置;
当该文件的文件物理光盘地址为空并且文件物理硬盘地址不为空,则判定读请求对应文件全部在硬盘上,从硬盘中相应位置读取文件数据,读次数加一;
当该文件的文件物理光盘地址不为空并且文件物理硬盘地址为空,则判定读请求对应文件全部在光盘上,从光盘中相应位置读取文件数据,读次数加一;
当该文件的文件物理光盘地址和文件物理硬盘地址都不为空时,首先扫描该文件的文件物理硬盘地址所指向文件的头部,确定读请求的数据范围在硬盘还是光盘上,然后从相应的物理位置读取数据,读次数加一;
优选地,接收写文件操作请求时:
如果该更新数据地址范围能够涵盖原文件全部内容,则直接把文件映射表中该文件表项中的文件物理光盘地址项设置为空,仅保留文件物理硬盘地址项;
如果该更新数据地址范围不能完全涵盖原文件全部内容,根据事前确定的硬盘更新阈值,如果硬盘上保存的更新数据地址范围超过上述硬盘更新阈值时,则从光盘中读取原文件,并和硬盘上的更新数据进行合并,把最新全部文件数据写入文件物理硬盘地址中,把文件映射表中该文件表项中的文件物理光盘地址设置为空。
优选地,接收写文件操作请求时,
若文件映射表中的每一表项能够记录文件最近n次的更新时间,则当n+1次更新该文件时,最新更新时间覆盖最早的更新时间记录;
若文件映射表中的任一表项更新,则文件的更新次数相应的值增加1;
若文件映射表中未找到写请求文件的文件逻辑地址的对应表项,则在文件映射表中新增一项,在硬盘中为该文件创建物理存储空间,记录该文件的文件逻辑地址和文件物理地址的对应关系,并将所述新增表项中记录对应的写次数置为一,并且记录本次更新时间。
优选地,根据混合存储系统的文件映射表,确定文件最近更新时间的记录,系统定期扫描硬盘上的文件,若发现文件的最近更新时间早于设定的文件迁移长期阈值时间,则把该文件完全刻录到光盘上,并修改文件映射表中的文件地址映射记录,设置文件物理硬盘地址为空,设置文件物理光盘地址为刻录后的地址,最后从硬盘中删除该文件,释放硬盘存储空间。
优选地,定期扫描小于写次数阈值的文件,写操作不频繁的文件是指它的写操作次数小于写操作阈值,并且最近更新时间早于设定的文件迁移短期阈值时间;
若写操作不频繁的文件存储在所述硬盘中,则将写操作不频繁的文件迁移到光盘中,并修改文件映射表中的文件地址映射记录,设置文件物理硬盘地址为空,设置文件物理光盘地址为刻录后的地址,最后从硬盘中删除该文件,释放硬盘存储空间。
优选地,若硬盘存储空间不足,而且所有硬盘上的文件最新更新时间小于文件迁移长期阈值时间时,根据混合存储系统的文件映射表中最近n次更新的记录,计算每个文件这n次更新的平均时间点;
若平均更新时间点到当前时间的间隔,大于文件迁移长期阈值时,则把该文件完全刻录到光盘上,并修改所述记录中的文件地址映射记录,设置文件物理硬盘地址为空,设置文件物理光盘地址为刻录后的地址,最后从硬盘中删除该文件,释放硬盘存储空间;
若平均更新时间点到当前时间的间隔,也都小于文件迁移长期阈值时间,则根据平均更新时间点从近到远进行排序,依次把排序最远的文件完全刻录到光盘上,并修改所述记录中的文件地址映射记录,设置文件物理硬盘地址为空,设置文件物理光盘地址为刻录后的地址,最后从硬盘中删除该文件,释放硬盘存储空间。
优选地,硬盘为磁盘或者固态盘,光盘为一次写多次读光盘或者可擦写光盘。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1、本发明将一组不可原地更新的光盘与可原地更新的硬盘组成混合存储系统,并且二者统一编址,并且在硬盘中存储有文件映射表,通过文件映射表判断读写操作发生的存储介质,从而在相应的存储介质中进行读写操作;并且通过将更新频度高的数据放入读写速度相对快的硬盘中,通过加快经常发生事件的读写速度从而加快了读写操作的速度,缩短了读写操作的平均响应时间。另外硬盘的写损耗小于光盘,将写频度高的数据放入硬盘中还可以从整体上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文件映射表需要进行频繁的读写操作。将文件映射表放入硬盘中加快了地址映射表的读写操作。另外硬盘的写损耗小于光盘,将文件映射表放入硬盘中降低了整体设备的写损耗,从整体上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不仅如此,硬盘可以进行小粒度的读写操作,而读取和更改文件映射表一般都是小粒度的操作,故提高了读取和更改文件映射表的效率。
3、本发明中的地址映射比传统的地址映射表多增加了一个写次数记录项和近n次更新时间记录项,通过分析写次数的大小,可以分别找到访问频度高和访问频度低的数据区域,从而可以实现将写频繁的数据迁移到硬盘中,将写不频繁的数据放入光盘中;通过分析近n次更新时间记录,确定长期不更新的文件,将这些文件放入光盘中。
4、本发明中如果混合存储系统的硬盘有空闲,则优先使用硬盘的空间,使访问速度快的介质最大化地利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频繁更新的文件尽量保存在硬盘上,而把不更新或较少更新的文件刻录到光盘上,从而减少光盘的写开销、提高整体读写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混合存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文件映射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混合存储系统的数据读请求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混合存储系统的数据写请求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混合存储系统的第一次数据写请求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中混合存储系统的外存是由两种介质组成,分别是硬盘与光盘。硬盘具有读写速度快、可原地覆盖写的特点;光盘具有读写速度相对慢,不可原地更新的特点。下文以硬盘和光盘所构成的混合存储系统为实例进行本发明的说明。
一种基于硬盘和光盘混合存储系统的数据读写方法,包括一组不可原地更新的光盘和可原地更新的硬盘,硬盘与光盘全局统一编制文件逻辑地址;硬盘中存储有文件映射表,文件映射表中包含至少一条文件地址映射记录,文件地址映射记录包括文件编号,文件名,文件逻辑地址,与文件逻辑地址对应的文件物理地址,文件物理地址包括文件硬盘物理地址和文件光盘物理地址,对应文件的读次数,对应文件的写次数以及最近n次更新操作记录;如图2所示;
接收读文件操作请求时,解析读文件操作请求的文件逻辑地址,通过文件映射表确定读操作请求对应文件的数据在混合存储系统中的文件物理地址,根据文件物理地址,在相应存储的硬盘或光盘中的相应位置读取该文件数据,并且读次数增加一;
接收写文件操作请求时,若文件是第一次创建,则在硬盘上为该新文件分配存储空间,并记录创建时间和文件物理地址;若文件存储在硬盘上,需要更新,则更新文件之后,在文件映射表中记录该文件的更新时间和更新次数;若文件存储在光盘上,需要更新光盘上文件的部分数据,则将文件的该部分数据保存在硬盘上,使得文件一部分数据存储在硬盘上,剩余数据存储在光盘上,该文件的文件物理地址包括数据存储在硬盘上的文件物理硬盘地址和数据存储在光盘上的文件物理光盘地址;系统定期扫描所有的硬盘上的文件,把更新时间早于一个特定阈值时间或者更新频率小于特定阈值的文件刻录到光盘上,在刻录完成之后,将该文件在光盘中的相应物理位置记录到文件映射表中的文件物理地址,删除硬盘上的相应文件,释放硬盘存储空间。
当执行文件写操作请求时,
解析写请求的文件逻辑地址,查找混合存储系统的文件映射表;
若文件映射表中未找到写请求文件逻辑地址的对应表项,则在文件映射表中创建该文件的表项,并在硬盘上为其分配新的存储空间,在新分配的存储空间中进行写数据操作,在文件映射表的相应表项中记录创建时间,并把更新次数设为一;
若文件地址映射记录中有对应写操作请求文件逻辑地址的对应表项,通过文件地址映射记录判定写请求对应的数据在混合存储系统中的物理存储位置;
当该文件的文件物理光盘地址为空且文件物理硬盘地址不为空时,确定该文件的物理存储位置为硬盘,则在硬盘中进行相应写操作,在文件映射表的相应表项中记录最新的更新时间,并把更新次数增加一;
当该文件的文件物理光盘地址不为空且文件物理硬盘地址为空时,确定该文件的物理存储位置为光盘,则为该文件在硬盘中创建新的存储空间和文件物理硬盘地址,然后把更新数据写入硬盘中,并在该文件所处的硬盘存储位置头部记录更新数据在该文件内部的地址范围,并标记相应的光盘文件有效数据的地址范围;
当该文件的文件物理光盘地址和文件物理硬盘地址都不为空时,首先扫描该文件的文件物理硬盘地址所指向文件的头部,确定更新数据范围,把数据更新并写入该文件的文件物理硬盘地址,并在该文件所处的硬盘存储位置头部记录更新数据在该文件内部的地址范围,并标记相应的光盘文件数据的有效地址范围;
在更新数据完成后,更新该文件在文件映射表的相应表项中记录最新的更新时间,并把更新次数增加一。
接收读文件操作请求时,
解析读请求的文件逻辑地址,通过混合存储系统中的文件地址映射记录判定读请求对应文件的数据在混合存储系统中的物理存储位置;
当该文件的文件物理光盘地址为空并且文件物理硬盘地址不为空,则判定读请求对应文件全部在硬盘上,从硬盘中相应位置读取文件数据,读次数加一;
当该文件的文件物理光盘地址不为空并且文件物理硬盘地址为空,则判定读请求对应文件全部在光盘上,从光盘中相应位置读取文件数据,读次数加一;
当该文件的文件物理光盘地址和文件物理硬盘地址都不为空时,首先扫描该文件的文件物理硬盘地址所指向文件的头部,确定读请求的数据范围在硬盘还是光盘上,然后从相应的物理位置读取数据,读次数加一;
接收写文件操作请求时:
如果该更新数据地址范围能够涵盖原文件全部内容,则直接把文件映射表中该文件表项中的文件物理光盘地址项设置为空,仅保留文件物理硬盘地址项;
如果该更新数据地址范围不能完全涵盖原文件全部内容,根据事前确定的硬盘更新阈值,如果硬盘上保存的更新数据地址范围超过上述硬盘更新阈值时,则从光盘中读取原文件,并和硬盘上的更新数据进行合并,把最新全部文件数据写入文件物理硬盘地址中,把文件映射表中该文件表项中的文件物理光盘地址设置为空。
接收写文件操作请求时,
若文件映射表中的每一表项能够记录文件最近n次的更新时间,则当n+1次更新该文件时,最新更新时间覆盖最早的更新时间记录;
若文件映射表中的任一表项更新,则文件的更新次数相应的值增加1;
若文件映射表中未找到写请求文件的文件逻辑地址的对应表项,则在文件映射表中新增一项,在硬盘中为该文件创建物理存储空间,记录该文件的文件逻辑地址和文件物理地址的对应关系,并将所述新增表项中记录对应的写次数置为一,并且记录本次更新时间。
根据混合存储系统的文件映射表,确定文件最近更新时间的记录,系统定期扫描硬盘上的文件,若发现文件的最近更新时间早于设定的文件迁移长期阈值时间,则把该文件完全刻录到光盘上,并修改文件映射表中的文件地址映射记录,设置文件物理硬盘地址为空,设置文件物理光盘地址为刻录后的地址,最后从硬盘中删除该文件,释放硬盘存储空间。
定期扫描小于写次数阈值的文件,写操作不频繁的文件是指它的写操作次数小于写操作阈值,并且最近更新时间早于设定的文件迁移短期阈值时间;
若写操作不频繁的文件存储在所述硬盘中,则将写操作不频繁的文件迁移到光盘中,并修改文件映射表中的文件地址映射记录,设置文件物理硬盘地址为空,设置文件物理光盘地址为刻录后的地址,最后从硬盘中删除该文件,释放硬盘存储空间。
若硬盘存储空间不足,而且所有硬盘上的文件最新更新时间小于文件迁移长期阈值时间时,根据混合存储系统的文件映射表中最近n次更新的记录,计算每个文件这n次更新的平均时间点;
若平均更新时间点到当前时间的间隔,大于文件迁移长期阈值时,则把该文件完全刻录到光盘上,并修改所述记录中的文件地址映射记录,设置文件物理硬盘地址为空,设置文件物理光盘地址为刻录后的地址,最后从硬盘中删除该文件,释放硬盘存储空间;
若平均更新时间点到当前时间的间隔,也都小于文件迁移长期阈值时间,则根据平均更新时间点从近到远进行排序,依次把排序最远的文件完全刻录到光盘上,并修改所述记录中的文件地址映射记录,设置文件物理硬盘地址为空,设置文件物理光盘地址为刻录后的地址,最后从硬盘中删除该文件,释放硬盘存储空间。
硬盘为磁盘或者固态盘,光盘为一次写多次读光盘或者可擦写光盘。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基于混合存储系统的数据读请求的实施例。
步骤s311,接收读文件操作请求;
步骤s312,解析读请求的文件逻辑地址,通过混合存储系统中的文件地址映射记录判定读请求对应文件的数据在混合存储系统中的物理存储位置,根据物理地址判断该读请求位于所述光盘还是位于硬盘。当该文件的文件物理光盘地址为空并且文件物理硬盘地址不为空,则判定读请求对应文件全部在硬盘上,执行步骤s313;当该文件的文件物理光盘地址不为空并且文件物理硬盘地址为空,则判定读请求对应文件全部在光盘上,从光盘中相应位置读取文件数据,读次数加一,执行步骤s323;当该文件的文件物理光盘地址和文件物理硬盘地址都不为空时,执行步骤s333。
由于混合存储系统中所述硬盘和所述光盘具有统一的逻辑地址空间,因此根据查找所述地址映射表得到的物理地址就能判断读请求位于光盘还是位于硬盘,后者文件的那一部分数据在硬盘或者光盘上。
步骤s313,从硬盘中相应位置读取文件数据。
步骤s323,从光盘中相应位置读取文件数据。
步骤s333,扫描该文件的文件物理硬盘地址所指向文件的头部。
步骤s334,判断读请求的数据范围在硬盘还是光盘上。
步骤s335,若读请求的数据范围位于所述硬盘,则在硬盘对应位置进行读操作。
步骤s336,若读请求的数据范围位于所述光盘,则在光盘对应位置进行读操作。
步骤s337,对应文件的读次数增加一。
本实施例根据解析读请求,得到请求的逻辑地址,在所述地址映射表中找到逻辑地址对应的物理地址,从而确定读请求的具体位置。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基于混合存储系统的数据写请求的实施例。
步骤s411,接收写文件操作请求;
步骤s412,解析写请求的文件逻辑地址,查找混合存储系统的文件映射表。判断该文件映射表中是否有写请求文件逻辑地址的对应表项。若没有,则执行步骤s413;若有,则执行步骤s423。
对于写请求,若在文件映射表上无对应逻辑地址的表项,则表明该逻辑地址为第一次写操作,即需要分配新的存储区域;若文件映射表上有对应逻辑地址的表项,则为替换写。
步骤s413,在文件映射表中创建该文件的表项。
步骤s414,在硬盘上为其分配新的存储空间,在新分配的存储空间进行写数据操作。
步骤s415,在文件映射表的相应表项中记录创建时间,并把更新次数设为一。
步骤s423,通过文件地址映射记录判定写请求对应的数据在混合存储系统中的物理存储位置。当该文件的文件物理光盘地址为空时和文件物理硬盘地址不为空时,确定该文件的物理存储位置为硬盘时,则转步骤s424,当该文件的文件物理光盘地址不为空时和文件物理硬盘地址为空时,确定该文件的物理存储位置为光盘时,则转步骤s426,当该文件的文件物理光盘地址和文件物理硬盘地址都不为空时,则转步骤s428。
步骤s424,在硬盘中进行相应写操作。
步骤s425,在文件映射表的相应表项中记录最新的更新时间,并把更新次数增加一。
步骤s426,为该文件在硬盘中创建新的存储空间和文件物理硬盘地址,然后把更新数据写入该文件的物理硬盘文件中。
步骤s427,在硬盘文件头部记录更新数据在该文件内部的地址范围,并标记相应的光盘文件有效数据的地址范围。
步骤s428,扫描该文件的文件物理硬盘地址所指向文件的头部。
步骤s429,判断更新数据范围是否能够完全涵盖原文件全部内容。如果该更新数据地址范围能够涵盖原文件全部内容,则执行步骤s430;如果该更新数据地址范围不能完全涵盖原文件全部内容,则执行步骤s431。
步骤s430,把文件映射表中该文件表项中的文件物理光盘地址项设置为空,仅保留文件物理硬盘地址项。
步骤s431,根据事前确定的硬盘更新阈值,如果硬盘上保存的更新数据地址范围超过上述硬盘更新阈值时,则从光盘中读取原文件,并和硬盘上的更新数据进行合并,把最新全部文件数据写入文件物理硬盘地址中,把文件映射表中该文件表项中的文件物理光盘地址设置为空。
步骤s432,更新该文件在文件映射表的相应表项中记录最新的更新时间,并把更新次数增加一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硬盘可以覆盖写,故若替换写操作解析得到的物理地址为硬盘对应地址段,则可以进行原地覆盖写,不需要改变所述地址映射表的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的映射关系,只需要把写次数自增一;而光盘具一次写多次读的特性,所以如果为替换写,则需要重新分配一个存储空间进行写操作,故在更新地址映射表时,不仅要进行写次数自增一的操作,而且还要改变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的映射关系。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基于混合存储系统的数据接收第一次写请求的实施例。
由于是第一次写,而非替换写,故要在硬盘上申请新的存储区域。
步骤s511,判断所述硬盘空间是否足够。若空间足够,则执行步骤s517;若空间不足,则执行步骤s512。
步骤s512,判断所有硬盘上的文件最新更新时间是否小于文件迁移长期阈值时间。若是,则执行步骤s513;若不是,则执行步骤s523。
步骤s513,根据混合存储系统的文件映射表中最近n次更新的记录,计算每个文件这n次更新的平均时间点。
步骤s514,判断平均更新时间点到当前时间的间隔是否大于文件迁移长期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515;若不是,则执行步骤s516。
步骤s515,把该文件完全刻录到光盘上,并修改所述记录中的文件地址映射记录,设置文件物理硬盘地址为空,设置文件物理光盘地址为刻录后的地址,最后从硬盘中删除该文件,释放硬盘存储空间。
步骤s516,根据平均更新时间点从近到远进行排序,依次把排序最远的文件完全刻录到光盘上,并修改所述记录中的文件地址映射记录,设置文件物理硬盘地址为空,设置文件物理光盘地址为刻录后的地址,最后从硬盘中删除该文件,释放硬盘存储空间。
步骤s523,把该文件完全刻录到光盘上,并修改所述记录中的文件地址映射记录,设置文件物理硬盘地址为空,设置文件物理光盘地址为刻录后的地址,最后从硬盘中删除该文件,释放硬盘存储空间。
步骤s517,在文件映射表中创建该文件的表项,并在硬盘上为其分配新的存储空间,在新分配的存储空间进行写数据操作。
步骤s518,在文件映射表的相应表项中记录该请求解析得到的逻辑地址及分配的物理地址以及创建时间,并把更新次数设为一,将写次数置为一。
在本实施例中,遵循优先使用混合存储系统中的硬盘。因为较之于光盘,硬盘具有读写速度快、写原地覆盖写、可进行小粒度写、写损耗小的特点,故在进行写操作地址分配时,优先分配硬盘的存储空间。
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变化或者等效流程变换,或者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