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候选词条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28023发布日期:2019-01-05 10:30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候选词条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输入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候选词条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等智能终端的飞速发展与应用,输入法软件成为智能终端中聊天、网页搜索等过程必不可少的软件之一。输入法作为人与电子设备的交互入口,其自然方便、高效等特点一直是用户所追求的。

现有的输入法,用户将所期望输入结果对应的编码信息输入,由输入法应用对编码信息进行解码,并显示解码后的各候选词条。有些时候,用户期望的输入结果比较生僻,该期望输入结果可能并不存在解码后的各候选词条中,或在解码后的各候选词条中排序位置非常靠后,需要用户在候选词条列表中不断翻页,才有可能找到期望输入结果。参见图1a-1c,其示例了现有输入法候选词条查找过程。以t9键盘输入拼音串“ji”为例,用户期望得到“籍”。参见图1a可知,输入法给出的候选词条未能命中用户期望。进一步参见图1b可知,用户打开候选词条列表,在首页中仍未能找到期望结果。用户不断翻页,直至如图1c所示的第四页中,才找到期望结果“籍”。显然,用户期望输入结果“籍”排序位置非常靠后,用户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找到。

由此可见,现有输入法当用户期望输入结果不常见时,需要在候选词条列表中逐个向后查找期望输入结果,花费时间极长,导致整个输入过程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候选词条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用于解决现有输入法输入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现提出的方案如下:

一种候选词条调整方法,包括:

获取输入的基础编码,所述基础编码为输入对象所期望输入结果对应的编码信息;

获取输入的与所述基础编码对应的补充编码,所述补充编码用于辅助确定所述基础编码对应的候选词条;

获取并展示调整后候选词条,所述调整后候选词条为基于所述基础编码及对应的补充编码所确定的候选词条。

优选地,所述获取输入的与所述基础编码对应的补充编码,包括:

获取当前输入编码;

基于所述输入对象的输入行为信息,判断所述当前输入编码是否为补充编码,若是,将所述当前输入编码作为与已输入的所述基础编码对应的补充编码。

优选地,所述基于所述输入对象的输入行为信息,判断所述当前输入编码是否为补充编码,包括:

判断输入的所述当前输入编码的编码方式,与已输入的所述基础编码的编码方式是否不同;

若不同,则确定所述当前输入编码为补充编码。

优选地,所述基于所述输入对象的输入行为信息,判断所述当前输入编码是否为补充编码,包括:

判断自输入所述基础编码之后,至输入所述当前输入编码之前,是否检测到所述输入对象的指定类型输入操作;

若判断检测到所述输入对象的指定类型输入操作,则确定所述当前输入编码为补充编码。

优选地,获取调整后候选词条的过程,包括:

确定所述基础编码中,与所述补充编码对应的基础编码片段;

参考所述补充编码,在所述基础编码片段的各候选解码结果中确定出作为所述基础编码片段的目标解码结果;

参考所述基础编码片段的目标解码结果,确定所述基础编码的调整后候选词条。

优选地,所述确定所述基础编码中,与所述补充编码对应的基础编码片段,包括:

响应输入的补充编码指定请求,将所述补充编码指定请求指示的所要进行补充编码的基础编码片段,作为与所述补充编码对应的基础编码片段;

或,

将所述基础编码中,设定位置顺序的基础编码片段,作为与所述补充编码对应的基础编码片段。

优选地,所述确定所述基础编码中,与所述补充编码对应的基础编码片段,包括:

若所述补充编码与所述基础编码的编码方式均为拼音,则从所述基础编码中提取至少一基础编码片段,作为候选基础编码片段;

将所述补充编码与每一所述候选基础编码片段进行组合,得到至少一组合编码;

判断每一所述组合编码是否均可解码;

将可解码的组合编码所包含的候选基础编码片段,作为与所述补充编码对应的基础编码片段。

优选地,所述参考所述基础编码片段的目标解码结果,确定所述基础编码的调整后候选词条,包括:

获取由所述目标解码结果及所述基础编码中除所述基础编码片段外的剩余基础编码片段组成的待匹配项;

判断对所述基础编码解码后的各初步候选词条中,是否存在与所述待匹配项全匹配的结果,若存在,则将全匹配的结果确定为所述基础编码的调整后候选词条。

优选地,所述参考所述基础编码片段的目标解码结果,确定所述基础编码的调整后候选词条,包括:

参考所述基础编码片段的目标解码结果,对所述基础编码中除所述基础编码片段外的剩余基础编码片段进行重新解码,得到重解码结果;

由所述目标解码结果及所述重解码结果依序组成所述基础编码的调整后候选词条。

一种候选词条调整装置,包括:

基础编码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输入的基础编码,所述基础编码为输入对象所期望输入结果对应的编码信息;

补充编码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输入的与所述基础编码对应的补充编码,所述补充编码用于辅助确定所述基础编码对应的候选词条;

调整后候选词条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调整后候选词条,所述调整后候选词条为基于所述基础编码及对应的补充编码所确定的候选词条;

调整后候选词条展示单元,用于展示所述调整后候选词条。

优选地,所述补充编码获取单元包括:

输入编码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输入编码;

补充编码判断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输入对象的输入行为信息,判断所述当前输入编码是否为补充编码,若是,将所述当前输入编码作为与已输入的所述基础编码对应的补充编码。

优选地,所述补充编码判断单元包括:

编码方式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输入的所述当前输入编码的编码方式,与已输入的所述基础编码的编码方式是否不同;若不同,则确定所述当前输入编码为补充编码。

优选地,所述补充编码判断单元包括:

输入操作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自输入所述基础编码之后,至输入所述当前输入编码之前,是否检测到所述输入对象的指定类型输入操作;若判断检测到所述输入对象的指定类型输入操作,则确定所述当前输入编码为补充编码。

优选地,所述调整后候选词条获取单元包括:

基础编码片段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基础编码中,与所述补充编码对应的基础编码片段;

目标解码结果确定单元,用于参考所述补充编码,在所述基础编码片段的各候选解码结果中确定出作为所述基础编码片段的目标解码结果;

目标解码结果参考单元,用于参考所述基础编码片段的目标解码结果,确定所述基础编码的调整后候选词条。

优选地,所述基础编码片段确定单元包括:

指定请求响应单元,用于响应输入的补充编码指定请求,将所述补充编码指定请求指示的所要进行补充编码的基础编码片段,作为与所述补充编码对应的基础编码片段;

或,

设定位置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基础编码中,设定位置顺序的基础编码片段,作为与所述补充编码对应的基础编码片段。

优选地,所述基础编码片段确定单元包括:

候选基础编码片段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补充编码与所述基础编码的编码方式均为拼音,则从所述基础编码中提取至少一基础编码片段,作为候选基础编码片段;

编码片段组合单元,用于将所述补充编码与每一所述候选基础编码片段进行组合,得到至少一组合编码;

解码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每一所述组合编码是否均可解码;

组合编码筛选单元,用于将可解码的组合编码所包含的候选基础编码片段,作为与所述补充编码对应的基础编码片段。

优选地,所述目标解码结果参考单元包括:

待匹配项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由所述目标解码结果及所述基础编码中除所述基础编码片段外的剩余基础编码片段组成的待匹配项;

全匹配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对所述基础编码解码后的各初步候选词条中,是否存在与所述待匹配项全匹配的结果,若存在,则将全匹配的结果确定为所述基础编码的调整后候选词条。

优选地,所述目标解码结果参考单元包括:

重解码单元,用于参考所述基础编码片段的目标解码结果,对所述基础编码中除所述基础编码片段外的剩余基础编码片段进行重新解码,得到重解码结果;

重解码结果组合单元,用于由所述目标解码结果及所述重解码结果依序组成所述基础编码的调整后候选词条。

一种候选词条调整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程序,实现如上所述的候选词条调整方法的各个步骤。

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候选词条调整方法的各个步骤。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候选词条调整方法获取输入的基础编码,该基础编码为输入对象所期望输入结果对应的编码信息,进一步获取输入的与基础编码对应的补充编码,该补充编码用于辅助确定基础编码对应的候选词条,在此基础上,获取并展示调整后候选词条,该调整后候选词条为基于基础编码及对应的补充编码所确定的候选词条。显然,本申请在获取基础编码的基础上,进一步还获取了与基础编码对应的补充编码,该补充编码可以由输入对象根据所期望输入结果来编辑生成,本申请可以基于补充编码和基础编码来确定调整后候选词条,相比于单纯依据基础编码来确定候选词条,由于增加了补充编码这一辅助因素,可以大大缩小候选词条范围,使得得到的调整后候选词条更加贴近用户期望输入结果,进而用户可以更加快速的从调整后候选词条中找到期望输入结果,提高了输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1c示例了现有输入法候选词条选取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候选词条调整方法流程图;

图3a-3b示例了一种输入法界面输入基础编码及补充编码的效果示意图;

图4示例了一种在输入界面指定补充编码所针对的基础编码片段的效果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候选词条调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候选词条调整设备的硬件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候选词条调整方法,可以极大缩短用户期望输入结果较生僻时,用户在候选词条列表中查找的时间,提高输入效率。本申请的候选词条调整方法可以由安装有输入法应用的终端实现,或者由终端及输入法应用对应服务器共同实现。本申请中,从终端角度对候选词条调整方案进行介绍,接下来结合附图2,对本申请候选词条调整方法进行介绍,详细包括:

步骤s100、获取输入的基础编码,所述基础编码为输入对象所期望输入结果对应的编码信息。

具体地,输入对象选定输入法之后,将所期望输入结果按照选定的输入法对应的编码方式进行编码,该输入编码即为基础编码。其中,输入对象可以是在终端输入编码的用户。

本步骤中终端获取输入对象输入的基础编码。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对该基础编码进行解码,或由服务器对基础编码进行解码,并由终端展示基础编码及对基础编码进行解码后的初步候选词条。

如图1a所示,输入的“ji”即为基础编码,终端可以展示该基础编码,以及对该基础编码解码后的初步候选词条。

其中,基础编码可以通过多种编码形式输入,如拼音形式、笔画形式、语音形式等。

步骤s110、获取输入的与所述基础编码对应的补充编码,所述补充编码用于辅助确定所述基础编码对应的候选词条。

具体地,输入对象在输入基础编码之后,可以进一步输入与该基础编码对应的补充编码。

一种常见的场景下,输入对象在输入基础编码之后,发现终端给出的初步候选词条首页中不存在期望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输入与该基础编码对应的补充编码,以通过补充编码对基础编码对应的初步候选词条进行限定,缩小候选词条的范围。

其中,补充编码的编码形式可以与基础编码的编码形式相同,也可以不同。

参见图3a-3b,其中图3a中输入的基础编码为“ji’mo”,输入对象所期望输入结果为“籍没”,从图3a可见,基础编码对应的解码后的初步候选词条中不存在期望输入结果。

在此基础上,输入对象想要限定基础编码中“ji”对应的解码结果为竹字头的“籍”,因此进一步通过笔画编码方式,通过终端的触摸屏输入“”,该输入的“”即为与基础编码对应的补充编码。

当然附图3仅仅示例了以笔画编码形式输入补充编码的方式,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其他编码形式输入基础编码。

步骤s120、获取并展示调整后候选词条,所述调整后候选词条为基于所述基础编码及对应的补充编码所确定的候选词条。

具体地,终端可以获取并展示调整后候选词条,这里调整后候选词条是为了与仅对基础编码进行解码后的初步候选词条进行区别而定义。

调整后候选词条是基于所述基础编码及对应的补充编码所确定的候选词条。也即,在对基础编码进行解码得到初步候选词条的基础上,参考补充编码对初步候选词条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候选词条。由于考虑了补充编码对初步候选词条进行调整,使得调整后候选词条更加贴近对象期望输入结果。

其中,基于所述基础编码及对应的补充编码确定调整后候选词条的过程可以是由终端实现,或者是由服务器实现,并由服务器将得到的调整后候选词条发送给终端,由终端进行展示。

参见图3b所示,在获取到补充编码之后,基于补充编码及基础编码所得到的调整后候选词条可以直接命中对象期望输入结果,在首页即可找到对象期望输入结果“籍没”。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候选词条调整方法,在获取基础编码的基础上,进一步还获取了与基础编码对应的补充编码,该补充编码可以由输入对象根据所期望输入结果来编辑生成,本申请可以基于补充编码和基础编码来确定调整后候选词条,相比于单纯依据基础编码来确定候选词条,由于增加了补充编码这一辅助因素,可以大大缩小候选词条范围,使得得到的调整后候选词条更加贴近用户期望输入结果,进而用户可以更加快速的从调整后候选词条中找到期望输入结果,提高了输入效率。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对上述步骤s110,获取输入的与所述基础编码对应的补充编码的过程进行介绍。

可以理解的是,一般性的,由于补充编码是对基础编码的一种补充限制,因此补充编码是在基础编码输入完毕后才输入的。而对于终端而言,对象输入的编码要么是基础编码,要么是补充编码,且终端需要具备识别输入编码是否为补充编码的能力,才能够确定基础编码及基础编码对应的补充编码。本实施例中介绍了终端获取补充编码的可选实施方式,具体可以包括:

s1、获取当前输入编码。

s2、基于所述输入对象的输入行为信息,判断所述当前输入编码是否为补充编码,若是,将所述当前输入编码作为与已输入的所述基础编码对应的补充编码。

具体地,输入对象在输入基础编码和补充编码时,其输入行为信息会存在不同。输入行为信息可以包括编码输入过程对象的行为操作,以及所输入的内容。

本实施例中,基于输入对象的输入行为信息,判断当前输入编码是否为补充编码,若是,则将当前输入编码作为补充编码,且该补充编码与已输入的基础编码对应。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若确定当前输入编码非补充编码,则该当前输入编码为基础编码。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s2的两种不同实现过程,接下来分别进行说明。

第一种方式:

本实施例中可以预先设定规则:基础编码与补偿编码在输入时的编码方式需要不同。如基础编码为第一编码方式,补偿编码为第二编码方式。其中第一编码方式不同于第二编码方式。示例如,第一编码方式为语音形式,第二编码方式为拼音、笔画或手写形式。或者,第一编码方式为拼音形式,第二编码方式为语音、笔画或手写形式,等。

基于此,本实施例可以判断输入的所述当前输入编码的编码方式,与已输入的所述基础编码的编码方式是否不同。

若不同,则确定所述当前输入编码为补充编码。

在此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可以进一步设定基础编码和补充编码的具体输入编码方式,如设定基础编码的输入编码方式为第一编码方式,补充编码的输入编码方式为第二编码方式。

则本实施例可以判断输入的当前输入编码的编码方式是否为指定的第二编码方式,如果是,则确定当前输入编码为补充编码。

第二种方式:

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编码输入过程对象的行为操作来判断当前输入编码是否为补充编码。本申请实施例可以设定规则:对象在输入完毕基础编码之后,输入补充编码之前,需要执行指定类型输入操作。该指定类型输入操作可以包括:展开候选词条页面、切换候选词条页面、触发设定图标,该设定图标可以是显示在界面上标识启动输入补充编码的图标等等。

基于此,本实施例可以判断自输入所述基础编码之后,至输入所述当前输入编码之前,是否检测到所述输入对象的指定类型输入操作。

若判断检测到所述输入对象的指定类型输入操作,则确定所述当前输入编码为补充编码。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对前述实施例中提及的调整后候选词条的生成过程进行说明。

上述已经说明,基于所述基础编码及对应的补充编码确定调整后候选词条的过程可以是终端实现,还可以是服务器实现。本实施例中,以终端侧实现为例进行说明,则终端获取调整后候选词条的过程可以包括:

s1、确定所述基础编码中,与所述补充编码对应的基础编码片段。

可以理解的是,基础编码对应的候选词条中可能包含多个字符,其中部分字符为对象期望的输入字符,部分字符并非对象期望的输入字符。示例如,对象输入基础编码“ce’shi’ji”,期望的输入结果为“测试集”。而基础编码“ce’shi’ji”对应的初步候选词条包含:“测试机”。显然,该初步候选词条中“测试”为对象期望的输入字符,而“机”并非对象期望的输入字符。

基于此可知,对象在输入补充编码时,可以是对基础编码中部分编码片段进行补充限定,因此本步骤中需要确定基础编码中,与补充编码对应的基础编码片段。

s2、参考所述补充编码,在所述基础编码片段的各候选解码结果中确定出作为所述基础编码片段的目标解码结果。

具体地,补充编码用于对基础编码对应的各候选解码结果进行限定。本步骤中,在基础编码对应的各候选解码结果中,以补充编码作为筛选条件,确定出基础编码的目标解码结果。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下,本步骤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实现:

首先,确定与所述补充编码对应的解码结果限制条件。

具体地,对象输入的补充编码是作为对对应的基础编码片段的解码结果进行补充限定,本步骤中确定与补充编码对应的解码结果限制条件。

示例如,基础编码为“ji’mo”,对象想要限定“ji”对应的解码结果为竹字头的“籍”。因此,可以输入“”作为补充编码。本步骤中,需要确定补充编码对应的解码结果限制条件,如“”对应的解码结果限制条件可以包括:解码结果需要满足包含“”这个偏旁部首。

进一步,在所述基础编码片段的各候选解码结果中,筛选满足所述解码结果限制条件的候选解码结果,作为所述基础编码片段的目标解码结果。

具体地,上一步骤中已经确定了补充编码对应的解码结果限制条件,该解码结果限制条件为对补充编码对应的基础编码片段的解码结果的限定。因此,本步骤中在基础编码片段的各候选解码结果中,筛选出满足解码结果限制条件的候选解码结果,作为基础编码片段的目标解码结果。

s3、参考所述基础编码片段的目标解码结果,确定所述基础编码的调整后候选词条。

具体地,在上述确定了补充编码对应的基础编码片段的目标解码结果之后,可以参考该目标解码结果,确定基础编码片段所在的基础编码的调整后候选词条。该调整后候选词条包含所述目标解码结果。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对上述s1,确定所述基础编码中,与所述补充编码对应的基础编码片段的过程进行说明。

具体地,确定基础编码中与补充编码对应的基础编码片段的方式可以有多种,接下来示例几种可选的实施方式。

第一种、

对象可以输入补充编码指定请求,以指示所要进行补充编码的基础编码片段。该补充编码指定请求可以是多种形式,如通过触摸屏指定基础编码中的基础编码片段,作为所要进行补充编码的基础编码片段。

参见图4,其示例了一种对象指定基础编码片段的示意图。可以点击终端显示的基础编码中,补充编码对应的基础编码片段。

除此之外,补充编码指定请求还可以是其他形式,如语音形式,通过语音输入补充编码对应的基础编码片段。仍以基础编码为“ji’mo”为例,可以语音输入:“第一个基础编码片段”。

基于此,终端响应输入的补充编码指定请求,将所述补充编码指定请求指示的所要进行补充编码的基础编码片段,作为与所述补充编码对应的基础编码片段。

第二种、

本实施例可以预先设定默认位置顺序的基础编码片段作为补充编码对应的基础编码片段。如默认设置首个、或最末尾一个基础编码片段。

基于此,将所述基础编码中,设定位置顺序的基础编码片段,作为与所述补充编码对应的基础编码片段。

第三种、

本实施例中,针对补充编码和基础编码均为拼音编码形式时,提供一种确定补充编码对应的基础编码片段的实现方式。

可以理解的是,当补充编码和基础编码都是拼音形式时,输入的补充编码一般是与基础编码中的部分基础编码片段组合为一个词组。如基础编码为“ji’mo”。对象想要限定“ji”对应的词条为“书籍”中的“籍”,因此可以将“shu”作为补充编码。由“shu”和“ji”组成“书籍”对应的编码。

在此情况下,本实施例提供的确定补充编码对应的基础编码片段的过程可以包括:

1)、从所述基础编码中提取至少一基础编码片段,作为候选基础编码片段。

具体地,基础编码可以包含至少一基础编码片段。本步骤中,从基础编码中提取至少一基础编码片段。如将组成基础编码的每一基础编码片段分别提取,作为候选基础编码片段。或者,从首个基础编码片段开始,分别提取连续的1-n个基础编码片段,n可以是1、2或其他设定数值。分别将提取的基础编码片段作为候选基础编码片段。

以基础编码为“ji’mo”为例进行说明,候选基础编码片段可以包括:“ji”、“ji’mo”等。

2)将所述补充编码与每一所述候选基础编码片段进行组合,得到至少一组合编码。

具体地,在将补充编码与候选基础编码片段进行组合时,二者可以按照正序、倒序的顺序进行组合。如定义补充编码为a,候选基础编码片段为b,则二者组合时可以组合为:ab、ba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

3)判断每一所述组合编码是否均可解码。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1)中确定的候选基础编码片段中,存在部分候选基础编码片段并非对象所要进行补充编码的基础编码片段。这一类候选基础编码片段与补充编码进行组合后,得到的组合编码很大概率上并非是词典内收录的可解码词条的编码信息。因此,本步骤中对每一组合编码进行可解码判断。

以候选基础编码片段包括:“ji”、“ji’mo”为例,将补充编码“shu”分别与每一候选基础编码片段进行正序和倒序组合,可以得到组合编码:“shu’ji”、“ji’shu”、“shu’ji’mo”,“ji’mo’shu”。

分别对每一组合编码进行可解码判断,发现“shuji”解码后可以得到词条“书籍”、“书记”、“属鸡”、“熟记”;“jishu”解码后可以得到词条“技术”、“基数”、“计数”;“shujimo”和“jimoshu”不可解码。

4)将可解码的组合编码所包含的候选基础编码片段,作为与所述补充编码对应的基础编码片段。

仍以上述示例进行说明,可解码的组合编码为:“shuji”和“jishu”。二者包含的候选基础编码片段为:“ji”,因此可以将“ji”作为与补充编码“shu”对应的基础编码片段。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对上述s3,参考所述基础编码片段的目标解码结果,确定所述基础编码的调整后候选词条的过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两种可选的实现方案,分别介绍如下:

第一种、

1)获取由所述目标解码结果及所述基础编码中除所述基础编码片段外的剩余基础编码片段组成的待匹配项。

需要说明的是,基础编码中除了与补充编码对应的基础编码片段之外,还存在剩余基础编码片段。当然,某些情况下剩余基础编码片段为空值。

本步骤中,基于前述已经得到的基础编码片段的目标解码结果,将目标解码结果与剩余基础编码片段组成待匹配项。

如基础编码为“ji’mo”,补充编码对应的基础编码片段为“ji”,基础编码片段对应的目标解码结果包括:“籍”、“记”、“技”、“基”和“计”,剩余基础编码片段为“mo”,则待匹配项可以包括:“籍mo”、“记mo”、“技mo”、“基mo”和“计mo”。

2)判断对所述基础编码解码后的各初步候选词条中,是否存在与所述待匹配项全匹配的结果,若存在,则将全匹配的结果确定为所述基础编码的调整后候选词条。

具体地,在获取到输入的基础编码之后,终端可以对基础编码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的初步候选词条。初步候选词条中可能包含对象期望输入结果,但是该期望输入结果在初步候选词条列表中排序位置比较靠后。

本步骤中,判定初步候选词条中,是否存在与待匹配项全匹配的结果。这里,全匹配是指解码结果包含与待匹配项中每一编码片段对应的词条。

假设初步候选词条列表中第四页包含“籍没”。显然,“籍没”属于与“籍mo”全匹配的结果,因此可以将“籍没”确定为基础编码“ji’mo”的调整后候选词条。

第二种、

1)参考所述基础编码片段的目标解码结果,对所述基础编码中除所述基础编码片段外的剩余基础编码片段进行重新解码,得到重解码结果。

具体地,基础编码中与补充编码对应的基础编码片段已经确定了对应的目标解码结果,可以基于该目标解码结果,对基础编码中剩余基础编码片段进行重新解码,具体可以按照如下公式:

pi(a,bi)

其中,a为目标解码结果,bi为剩余基础编码片段的第i个重解码结果。

对于不同bi,对应不同的概率pi,可以按照概率pi由大至小顺序,对不同bi进行排序。

2)由所述目标解码结果及所述重解码结果依序组成所述基础编码的调整后候选词条。

具体地,针对每一个重解码结果,按照重解码结果与目标解码结果在基础编码中对应基础编码片段的先后顺序,将二者依序组成调整后候选词条。

示例如,基础编码为“ji’mo”,补充编码对应的基础编码片段为“ji”,基础编码片段对应的目标解码结果包括:“籍”,剩余基础编码片段为“mo”。参考“籍”对“mo”进行重解码,得到重解码结果:“没”。

将目标解码结果“籍”和重解码结果“没”依序组成调整后候选词条“籍没”。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候选词条调整装置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候选词条调整装置与上文描述的候选词条调整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参见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候选词条调整装置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

基础编码获取单元11,用于获取输入的基础编码,所述基础编码为输入对象所期望输入结果对应的编码信息;

补充编码获取单元12,用于获取输入的与所述基础编码对应的补充编码,所述补充编码用于辅助确定所述基础编码对应的候选词条;

调整后候选词条获取单元13,用于获取调整后候选词条,所述调整后候选词条为基于所述基础编码及对应的补充编码所确定的候选词条;

调整后候选词条展示单元14,用于展示所述调整后候选词条。

可选的,所述补充编码获取单元可以包括:

输入编码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输入编码;

补充编码判断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输入对象的输入行为信息,判断所述当前输入编码是否为补充编码,若是,将所述当前输入编码作为与已输入的所述基础编码对应的补充编码。

可选的,所述补充编码判断单元可以包括:

编码方式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输入的所述当前输入编码的编码方式,与已输入的所述基础编码的编码方式是否不同;若不同,则确定所述当前输入编码为补充编码。

可选的,所述补充编码判断单元可以包括:

输入操作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自输入所述基础编码之后,至输入所述当前输入编码之前,是否检测到所述输入对象的指定类型输入操作;若判断检测到所述输入对象的指定类型输入操作,则确定所述当前输入编码为补充编码。

可选的,所述调整后候选词条获取单元可以包括:

基础编码片段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基础编码中,与所述补充编码对应的基础编码片段;

目标解码结果确定单元,用于参考所述补充编码,在所述基础编码片段的各候选解码结果中确定出作为所述基础编码片段的目标解码结果;

目标解码结果参考单元,用于参考所述基础编码片段的目标解码结果,确定所述基础编码的调整后候选词条。

可选的,上述目标解码结果确定单元可以包括:

限制条件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与所述补充编码对应的解码结果限制条件;

限制条件筛选单元,用于在所述基础编码片段的各候选解码结果中,筛选满足所述解码结果限制条件的候选解码结果,作为所述基础编码片段的目标解码结果。

可选的,所述基础编码片段确定单元可以包括:

指定请求响应单元,用于响应输入的补充编码指定请求,将所述补充编码指定请求指示的所要进行补充编码的基础编码片段,作为与所述补充编码对应的基础编码片段;

或,

设定位置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基础编码中,设定位置顺序的基础编码片段,作为与所述补充编码对应的基础编码片段。

可选的,所述基础编码片段确定单元可以包括:

候选基础编码片段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补充编码与所述基础编码的编码方式均为拼音,则从所述基础编码中提取至少一基础编码片段,作为候选基础编码片段;

编码片段组合单元,用于将所述补充编码与每一所述候选基础编码片段进行组合,得到至少一组合编码;

解码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每一所述组合编码是否均可解码;

组合编码筛选单元,用于将可解码的组合编码所包含的候选基础编码片段,作为与所述补充编码对应的基础编码片段。

可选的,所述目标解码结果参考单元可以包括:

待匹配项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由所述目标解码结果及所述基础编码中除所述基础编码片段外的剩余基础编码片段组成的待匹配项;

全匹配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对所述基础编码解码后的各初步候选词条中,是否存在与所述待匹配项全匹配的结果,若存在,则将全匹配的结果确定为所述基础编码的调整后候选词条。

可选的,所述目标解码结果参考单元可以包括:

重解码单元,用于参考所述基础编码片段的目标解码结果,对所述基础编码中除所述基础编码片段外的剩余基础编码片段进行重新解码,得到重解码结果;

重解码结果组合单元,用于由所述目标解码结果及所述重解码结果依序组成所述基础编码的调整后候选词条。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候选词条调整装置可应用于候选词条调整设备,如移动终端、pc终端、云平台、服务器及服务器集群等。可选的,图6示出了候选词条调整设备的硬件结构框图,参照图6,候选词条调整设备的硬件结构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至少一个通信接口2,至少一个存储器3和至少一个通信总线4;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1、通信接口2、存储器3、通信总线4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且处理器1、通信接口2、存储器3通过通信总线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处理器1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等;

存储器3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等,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其中,存储器存储有程序,处理器可调用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所述程序用于:

获取输入的基础编码,所述基础编码为输入对象所期望输入结果对应的编码信息;

获取输入的与所述基础编码对应的补充编码,所述补充编码用于辅助确定所述基础编码对应的候选词条;

获取并展示调整后候选词条,所述调整后候选词条为基于所述基础编码及对应的补充编码所确定的候选词条。

可选的,所述程序的细化功能和扩展功能可参照上文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该可读存储介质可存储有适于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所述程序用于:

获取输入的基础编码,所述基础编码为输入对象所期望输入结果对应的编码信息;

获取输入的与所述基础编码对应的补充编码,所述补充编码用于辅助确定所述基础编码对应的候选词条;

获取并展示调整后候选词条,所述调整后候选词条为基于所述基础编码及对应的补充编码所确定的候选词条。

可选的,所述程序的细化功能和扩展功能可参照上文描述。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