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IM工程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8082111发布日期:2019-07-06 10:10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BIM工程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工程管理系统方法,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bim工程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bim,国内通常将其翻译为建筑信息模型,是一种全新的建筑设计、施工、管理方法,以三维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将规划、设计、建造、运营等各阶段的数据资料全部包含在3d模型之中,让建筑物整个生命周期中任何阶段的工作人员在使用该模型时,都能根据精确完整的数据做出有效、正确的决策。

现有技术中,申请公布号为cn107818430a的一篇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建筑工程施工进度信息管理方法,该基于bim的建筑工程施工进度信息管理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获取信息;系统建模;实时监控;工期预测;数据同步,一种基于bim的建筑工程施工进度信息管理系统,该基于bim的建筑工程施工进度信息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处理中心、定位系统、图像采集模块、材料使用量检测单元、报警装置、建模系统和通讯模块,该基于bim的建筑工程施工进度信息管理系统能够通过实时监测的信息转换为建模中的数据指示,从而能够形象的展示出建设过程,通过对工程施工的监控,能够及时的提醒工程操作和对工程施工作出指示。

但是这种工程管理系统和方法只是对工作的进度进行提醒,对于整个项目的施工进度,主要还是通过人工通过对完成进度的分析进行监控和计算,由于人为的预判与实际能够完成的时间点相差较大,且人为也无法做到时刻监控施工情况来改变预估完成时间,导致经济上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bim工程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具有自动计算项目施工阶段完成所需要的时间,缩小实际完成的施工周期与计划的施工周期之间的误差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bim工程信息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施工信息:预先录入施工类型总表,施工类型总表中包括有各个施工项目阶段需要的项目完成时间初始值,对施工的项目进行信息获取,判断完成到哪个施工项目阶段以及完成到该施工项目阶段用掉的时间;

s2、系统比例建模:按照实际已完成进度信息的实际情况占总的施工项目的百分比来建立比例模型;

s3、实时监控:对项目施工点进行实时监控,并将监控获取的信息上传到系统比例建模中;根据比例模型计算完成该项目的所需时间;

s4、数据同步:将上述步骤中的建模信息、完成比例信息、所需时间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进行数据共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在对其中一个施工项目阶段进行监控的过程中,当该项目通过一段时间完成了该项目的一部分,根据该项目的完成情况,可以推算出该施工项目阶段彻底完成所需要的时间。需要提及的是,在第一次使用该bim工程信息管理方法和系统前,需要先录入不同施工项目阶段以及各个施工项目阶段所需要的施工时间,只要在开始施工前借助bim工程,便可将整个施工划分成各个小的施工项目阶段,较小的施工项目阶段可以比较多且比较详细,负责施工的工程师录入对应的施工项目阶段需要的施工时间,各个项目阶段需要的施工时间的累加就是各个项目完成时间初始值的累加,也就等于整个施工完成的总时间,然后根据实际施工完成到哪一步的施工项目阶段以及完成到该步的施工项目阶段的时间,从而推算出完成全部项目的所需要的总时间,最后将建模信息、完成比例信息、所需时间共享到监护端。通过这种方式,总的完成时间会随着实际施工的进展而不断更新,缩小实际完成的施工周期与计划的施工周期之间的误差。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s1中获取的信息包括有位置信息和图像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不同区域的环境条件不同,位置信息的获取可以判断施工地点所在的环境,图像信息的获取用于生产模型和监控人员观察。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比例模型包括有图像比例和数字比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图像比例比较形象的表达当下施工进度。数字比例更加直接的表达当下施工进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将各个施工项目阶段的实际完成时间与该施工项目阶段的项目完成时间初始值对比,若实际完成时间超过项目完成时间初始值,通过报警方式提醒监控人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延期导致的经济损失比提前完工更加严重,当其中某个施工项目阶段比预期要慢的时候,通过报警的方式提醒监控人员,起到告知监控人员的作用,便于施工方及时作出调整。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有s5、项目完成时间初始值更新:在其中一个施工项目阶段完成后,将项目完成的实际所需时间和项目完成时间初始值生成项目完成时间平均值,将该项目完成时间平均值覆盖原来的项目完成时间初始值并刷新成新的项目完成时间初始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提到在第一次使用该bim工程信息管理方法和系统前,需要先录入不同施工项目阶段以及各个施工项目阶段所需要的施工时间。当完成一次对应的施工项目阶段后,该施工项目阶段的项目完成时间初始值会被刷新,由于第一次是人为设定的,难免与实际施工情况有所偏差,在经过多次使用后,这种取平均值来做新的项目完成时间初始值,会使得项目完成时间初始值越来越合理,整个施工的实际完成时间也会越来越接近预计时间。

一种bim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包括有数据处理中心、定位系统、图像采集模块、建模系统、通讯模块、以及报警模块;

所述定位系统对施工位置进行定位,并将施工位置信息输送给数据处理中心;

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对施工地点的图像、施工过程中的图像进行采集并输送给数据处理中心;

所述数据处理中心与建模系统、通讯模块、以及报警模块分别连接,所述建模系统根据数据处理中心的处理结果生成项目施工的图像信息,所述图像信息包括有完成后的整体效果图和完成阶段状态图;

所述数据处理中心预设有施工类型总表,施工类型总表中包括有各个施工项目阶段以及各个施工项目阶段的项目完成时间初始值,所述数据处理中心根据实际已完成的施工项目阶段和完成到该施工项目阶段所用于的时间建立比例模型,再根据比例模型计算出完成该项目阶段的所需时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这种系统,利用bim技术将整个施工分成多个施工项目阶段,然后录入各个施工项目阶段完成需要的时间,该时间为项目完成时间初始值,通过对实际施工场地的监控,根据当前完成到哪一施工项目阶段以及完成到该施工项目阶段所用的时间来进行推算,实时更新总项目完成需要的时间,这种方式能够第一时间通知到监控人员整个项目完成的预计时间,缩小实际完成的施工周期与计划的施工周期之间的误差。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比例模型包括有图像比例和数字比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不同区域的环境条件不同,位置信息的获取可以判断施工地点所在的环境,图像信息的获取用于生产模型和监控人员观察。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数据处理中心将项目施工阶段的实际完成时间和项目完成时间初始值生成项目完成时间平均值,并将项目完成时间平均值刷新成新的项目完成时间初始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多次使用该系统后,这种取平均值来做新的项目完成时间初始值,会使得项目完成时间初始值越来越合理,整个施工的实际完成时间也会越来越接近预计时间,便于合理安排规划。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实时对施工工地进行监控并及时自动更新总项目完成的时间点,便于监控方及时调整安排,在多次使用后,具有缩小预估完成时间点与实际完成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

2.每次使用该系统后,各个施工项目阶段的项目完成时间初始值会逐渐的合理,当一个施工项目阶段的实际完成时间超过项目完成时间初始值时,报警模块进行报警,监控方还可以通过这话方式判断施工人员是否偷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方法步骤图;

图2是本发明的系统图。

附图标记:1、数据处理中心;2、定位系统;3、图像采集模块;4、建模系统;5、通讯模块;6、报警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bim工程信息管理方法,如图所示,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施工信息:预先录入施工类型总表,施工类型总表中包括有各个施工项目阶段需要的项目完成时间初始值,对施工的项目进行信息获取,判断完成到哪个施工项目阶段以及完成到该施工项目阶段用掉的时间;s2、系统比例建模:按照实际已完成进度信息的实际情况占总的施工项目的百分比来建立比例模型;s3、实时监控:对项目施工点进行实时监控,并将监控获取的信息上传到系统比例建模中;根据比例模型计算完成该项目的所需时间;s4、数据同步:将上述步骤中的建模信息、完成比例信息、所需时间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进行数据共享;s5、项目完成时间初始值更新:在其中一个施工项目阶段完成后,将项目完成的实际所需时间和项目完成时间初始值生成项目完成时间平均值,将该项目完成时间平均值覆盖原来的项目完成时间初始值并刷新成新的项目完成时间初始值。

在第一次使用该bim工程信息管理方法和系统前,需要先录入不同施工项目阶段以及各个施工项目阶段所需要的施工时间,只要在开始施工前借助bim工程,便可将整个施工划分成各个小的施工项目阶段,较小的施工项目阶段可以比较多且比较详细,负责施工的工程师录入对应的施工项目阶段需要的施工时间,各个项目阶段需要的施工时间的累加就是各个项目完成时间初始值的累加,也就等于整个施工完成的总时间,然后根据实际施工完成到哪一步的施工项目阶段以及完成到该步的施工项目阶段的时间,从而推算出完成全部项目的所需要的总时间,最后将建模信息、完成比例信息、所需时间共享到监护端。通过这种方式,总的完成时间会随着实际施工的进展而不断更新,缩小实际完成的施工周期与计划的施工周期之间的误差。

上述提到在第一次使用该bim工程信息管理方法和系统前,需要先录入不同施工项目阶段以及各个施工项目阶段所需要的施工时间。当完成一次对应的施工项目阶段后,该施工项目阶段的项目完成时间初始值会被刷新,由于第一次是人为设定的,难免与实际施工情况有所偏差,在经过多次使用后,这种取平均值来做新的项目完成时间初始值,会使得项目完成时间初始值越来越合理,整个施工的实际完成时间也会越来越接近预计时间。

如图所示,s1中获取的信息包括有位置信息和图像信息。由于不同区域的环境条件不同,位置信息的获取可以判断施工地点所在的环境,图像信息的获取用于生产模型和监控人员观察。比例模型包括有图像比例和数字比例,图像比例比较形象的表达当下施工进度。数字比例更加直接的表达当下施工进度。

各个施工项目阶段的实际完成时间与该施工项目阶段的项目完成时间初始值对比,若实际完成时间超过项目完成时间初始值,通过报警方式提醒监控人员。施工延期导致的经济损失比提前完工更加严重,当其中某个施工项目阶段比预期要慢的时候,通过报警的方式提醒监控人员,起到告知监控人员的作用,便于施工方及时作出调整。

如图所示,一种bim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包括有数据处理中心1、定位系统2、图像采集模块3、建模系统4、通讯模块5、以及报警模块6;定位系统2对施工位置进行定位,并将施工位置信息输送给数据处理中心1;图像采集模块3对施工地点的图像、施工过程中的图像进行采集并输送给数据处理中心1;数据处理中心1与建模系统4、通讯模块5、以及报警模块6分别连接,建模系统4根据数据处理中心1的处理结果生成项目施工的图像信息,图像信息包括有完成后的整体效果图和完成阶段状态图;数据处理中心1预设有施工类型总表,施工类型总表中包括有各个施工项目阶段以及各个施工项目阶段的项目完成时间初始值,数据处理中心1根据实际已完成的施工项目阶段和完成到该施工项目阶段所用于的时间建立比例模型,再根据比例模型计算出完成该项目阶段的所需时间。

通讯模块5满足4g通信协议、net通信协议和蓝牙传输协议以实现数据的传送。报警模块6包括有检测点警示端,该检测点警示端通过通讯模块5连接于数据处理中心1。

采用这种系统,利用bim技术将整个施工分成多个施工项目阶段,然后录入各个施工项目阶段完成需要的时间,该时间为项目完成时间初始值,通过对实际施工场地的监控,根据当前完成到哪一施工项目阶段以及完成到该施工项目阶段所用的时间来进行推算,实时更新总项目完成需要的时间,这种方式能够第一时间通知到监控人员整个项目完成的预计时间,缩小实际完成的施工周期与计划的施工周期之间的误差。

需要提及的是,数据处理中心1将项目施工阶段的实际完成时间和项目完成时间初始值生成项目完成时间平均值,并将项目完成时间平均值刷新成新的项目完成时间初始值,在多次使用该系统后,这种取平均值来做新的项目完成时间初始值,会使得项目完成时间初始值越来越合理,整个施工的实际完成时间也会越来越接近预计时间,便于合理安排规划。

比例模型包括有图像比例和数字比例,由于不同区域的环境条件不同,位置信息的获取可以判断施工地点所在的环境,图像信息的获取用于生产模型和监控人员观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