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像图像色彩增强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8169885发布日期:2019-07-13 09:48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像图像色彩增强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像图像色彩增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移动设备本身的拍照性能或环境光照等问题,使得采用移动设备拍出的人像图像常常存在亮度失真的现象,这种亮度失真具体表现为图像过亮或过暗、图像饱和度过低。因此,针对人像图像进行效果修复是后期图像处理的重要环节。好的图像修复软件能够对亮度失真的图像进行色彩增强,弥补前期拍摄的不足。

现有的图像色彩增强算法通常较复杂,占用移动设备的内存较大。将现有的图像色彩增强算法应用于内存较小的中低端移动设备上时,运行速度较慢,常出现卡顿现象,导致用户体验不高。因此,针对内存较小的中低端移动设备,需要开发一种新的图像色彩增强方法,以满足部分用户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人像图像色彩增强方法及装置,能够在内存较小的移动设备上实时、流畅地运行,且人像增强效果更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人像图像色彩增强方法,包括:对原始人像图像的每个像素点进行肤色点判断,获取第一皮肤区域;所述原始人像图像为rgb图像;将所述第一皮肤区域的每个像素点转换为hsv格式,并计算所述第一皮肤区域的平均明度值和平均饱和度值;根据第一皮肤区域的平均明度值计算明度补偿值;根据第一皮肤区域的平均饱和度值计算饱和度补偿值;将所述原始人像图像转换为hsv图像;根据所述明度补偿值对所述hsv图像的明度进行补偿,根据所述饱和度补偿值对所述hsv图像的饱和度进行补偿,获取补偿后的hsv图像;将所述补偿后的hsv图像转换为rgb图像,获取原始人像图像的色彩增强图像。

进一步地,还包括:对所述原始人像图像进行缩放,获取缩放图;对所述缩放图的每个像素点进行肤色点判断,获取第二皮肤区域;将所述第二皮肤区域的每个像素点转换为hsv格式,并计算所述第二皮肤区域的平均明度值和平均饱和度值;根据第二皮肤区域的平均明度值计算所述明度补偿值;根据第二皮肤区域的平均饱和度值计算所述饱和度补偿值。

优选地,所述对所述缩放图的每个像素点进行肤色点判断,获取第二皮肤区域包括:将所述缩放图转换为ycbcr格式,获取所述缩放图的每个像素点的蓝色浓度偏移量和红色浓度偏移量;当所述缩放图中一个像素点的蓝色浓度偏移量位于第一预定区域,且红色浓度偏移量位于第二预定区域时,判定该像素点为肤色点;所述肤色点的集合为所述第二皮肤区域。

优选地,所述根据第二皮肤区域的平均明度值计算所述明度补偿值的方法为:

δv=(0.85-avgv)*delta1

其中,δv为所述明度补偿值,avgv为所述第二皮肤区域的平均明度值,delta1为明度补偿程度,delta1的取值范围为[0,0.5];

所述根据第二皮肤区域的平均饱和度值计算所述饱和度补偿值的方法为:

δs=(0.35-avgs)*delta2

其中,δs为所述饱和度补偿值,avgs为所述第二皮肤区域的平均饱和度值,delta2为饱和度补偿程度,delta2的取值范围为[0,0.6]。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明度补偿值对所述hsv图像的明度进行补偿的方法为:

对所述hsv图像每个像素的明度值进行如下运算:

v′=2*v*(1-v)*(0.5+δv)+v*v

其中,v′为所述hsv图像每个像素的补偿后明度值,v为所述hsv图像每个像素的明度值,δv为所述明度补偿值;

所述根据所述饱和度补偿值对所述hsv图像的饱和度进行补偿的方法为:

对所述hsv图像每个像素的饱和度值进行如下运算:

s′=2*s*(1-s)*δs+s*s

其中,s′所述hsv图像每个像素的补偿后饱和度值,s为所述hsv图像每个像素的饱和度值,δs为所述饱和度补偿值。

一种人像图像色彩增强装置,包括:肤色区域检测单元,用于对原始人像图像的每个像素点进行肤色点判断,获取第一皮肤区域;所述原始人像图像为rgb图像;第一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皮肤区域的每个像素点转换为hsv格式,并计算所述第一皮肤区域的平均明度值和平均饱和度值;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第一皮肤区域的平均明度值计算明度补偿值,并根据第一皮肤区域的平均饱和度值计算饱和度补偿值;第二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原始人像图像转换为hsv图像;补偿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明度补偿值对所述hsv图像的明度进行补偿,并根据所述饱和度补偿值对所述hsv图像的饱和度进行补偿,获取补偿后的hsv图像;第三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补偿后的hsv图像转换为rgb图像,获取原始人像图像的色彩增强图像。

进一步地,还包括:缩放单元,用于对所述原始人像图像进行缩放,获取缩放图;所述肤色区域检测单元还用于对所述缩放图的每个像素点进行肤色点判断,获取第二皮肤区域;所述第一转换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二皮肤区域的每个像素点转换为hsv格式,并计算所述第二皮肤区域的平均明度值和平均饱和度值;所述第一计算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二皮肤区域的平均明度值计算所述明度补偿值,并根据第二皮肤区域的平均饱和度值计算所述饱和度补偿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像图像色彩增强方法及装置,通过计算人像图像中皮肤区域的平均明度值和平均饱和度值,并根据皮肤区域的平均明度值和平均饱和度值来计算原始图像的明度补偿值和饱和度补偿值,使得根据上述补偿值对原始图像进行补偿后,原始图像中的人像部分得到了很好的色彩增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能够使图像中的人像部分得到更好的色彩增强效果。且本方案算法简单,能够在内存较小的中低端移动设备上实时、流畅地运行,从而满足目前市场上部分用户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装置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包括:

步骤101,对原始人像图像的每个像素点进行肤色点判断,获取第一皮肤区域;所述原始人像图像为rgb图像;

本实施例中,可以直接对原始人像图像的每个像素点进行肤色点判断,获取原始人像图像中的人体皮肤区域,即第一皮肤区域;也可以对原始人像图像进行缩放后,对缩放图的每个像素点进行肤色点判断,获取缩放图中的人体皮肤区域,即第二皮肤区域。将原始人像图像进行缩小,保持其原始宽高比,缩小到最小边长为300像素左右,得到缩放图。对原始人像图像进行缩放的目的是减小图像的运算量,即减少图像像素点的遍历次数,例如,对原始人像图像需要遍历720*1280次,而对缩放图只需遍历300*533次,因此能够提升运算性能。缩小的尺寸可以以实际的呈现效果为准。

本实施例中,对所述缩放图的每个像素点进行肤色点判断,获取第二皮肤区域的方法为:将所述缩放图由rgb格式转换为ycbcr格式,获取所述缩放图的每个像素点的蓝色浓度偏移量和红色浓度偏移量;当所述缩放图中一个像素点的蓝色浓度偏移量位于第一预定区域,且红色浓度偏移量位于第二预定区域时,判定该像素点为肤色点;所述肤色点的集合为所述第二皮肤区域。

ycbcr是一种图像色彩空间,其中,y为颜色的亮度成分,cb为蓝色浓度偏移量成分,cr为红色浓度偏移量成分,每个分量的值域范围是0~255。本实施例的肤色检测是在这个色彩空间下进行计算的,即首先将rgb格式的缩放图转换为ycbcr格式,获取缩放图的每个像素点的蓝色浓度偏移量和红色浓度偏移量,具体转换公式如下:

y=0.257*r+0.564*g+0.098*b+16

cb=-0.148*r-0.291*g+0.439*b+128

cr=0.439*r-0.368*g-0.071*b+128

其中,r、g、b、y、cb、cr的值的取值范围均为0~255。

然后,遍历缩放图的每一个像素点,对cb、cr这两个分量值的大小进行检测,如果某个像素点的cr值大于133小于173,且该像素点的cb值大于77小于127,则认为该像素点为肤色点。上述范围(即所述第一预定区域和第二预定区域)是一个经验值,也跟检测的人像的肤色有关,实际使用时可根据情况进行范围调整。本实施例提供的这种检测方法简单、快速,尤其适合于检测亚洲、欧洲人的肤色区域。

当然,除了上述肤色检测方法,也可采用现有的其它肤色检测方法,例如,rgb空间下的肤色检测法、高斯模型法等。本实施例采用在ycbcr空间下检测的原因是基于效果和速度的综合考虑,即本方案比现有的肤色检测法速度更快、效果更好。

步骤102,将所述第一皮肤区域的每个像素点转换为hsv格式,并计算所述第一皮肤区域的平均明度值和平均饱和度值;

本实施例中,若是对上述缩放图进行处理,则将所述第二皮肤区域的每个像素点转换为hsv格式,并计算所述第二皮肤区域的平均明度值和平均饱和度值。将第一皮肤区域/第二皮肤区域的每个像素点转换为hsv格式所采用的公式如下:

r′=r/255,g′=g/255,b′=b/255

cmax=max(r′,g′,b′),cmin=min(r′,g′,b′)

δ=cmax-cmin

色调分量h计算:

饱和度分量s计算:

明度分量v计算:

v=cmax

其中,h分量的范围为0~360,s和v的范围均为0~1。

计算出每个像素点的h、s、v分量后,对所有像素点的h、s、v分量值取平均值,即可获取第一皮肤区域/第二皮肤区域的平均色调值、平均饱和度值和平均明度值,分别用avgh、avgs、avgv表示。

步骤103,根据第一皮肤区域的平均明度值计算明度补偿值;根据第一皮肤区域的平均饱和度值计算饱和度补偿值;

本实施例中,若是对缩放图进行处理,则根据第二皮肤区域的平均明度值计算所述明度补偿值;根据第二皮肤区域的平均饱和度值计算所述饱和度补偿值。

具体地,根据第二皮肤区域的平均明度值计算所述明度补偿值的方法为:

δv=(0.85-avgv)*delta1

其中,δv为所述明度补偿值,avgv为所述第二皮肤区域的平均明度值,delta1为明度补偿程度,delta1的取值范围为[0,0.5];

根据第二皮肤区域的平均饱和度值计算所述饱和度补偿值的方法为:

δs=(0.35-avgs)*delta2

其中,δs为所述饱和度补偿值,avgs为所述第二皮肤区域的平均饱和度值,delta2为饱和度补偿程度,delta2的取值范围为[0,0.6]。

明度补偿公式中的0.85和饱和度补偿公式中的0.35均为经验值,这两个经验值是通过统计一批明度正常和饱和度正常的图像而得到的,因此,可根据实际所需获取的图像补偿效果来调整该经验值。

步骤104,将所述原始人像图像转换为hsv图像;

本步骤中的图像色彩空间转换公式如步骤102中所述。

步骤105,根据所述明度补偿值对所述hsv图像的明度进行补偿,根据所述饱和度补偿值对所述hsv图像的饱和度进行补偿,获取补偿后的hsv图像;

本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明度补偿值对所述hsv图像的明度进行补偿的方法为:

对所述hsv图像每个像素的明度值进行如下运算:

v′=2*v*(1-v)*(0.5+δv)+v*v

其中,v′为所述hsv图像每个像素的补偿后明度值,v为所述hsv图像每个像素的明度值,δv为所述明度补偿值。上述v′公式是一个贝塞尔一阶曲线公式,是一种曲线放大/缩小的方程。

本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饱和度补偿值对所述hsv图像的饱和度进行补偿的方法为:

对所述hsv图像每个像素的饱和度值进行如下运算:

s′=2*s*(1-s)*δs+s*s

其中,s′所述hsv图像每个像素的补偿后饱和度值,s为所述hsv图像每个像素的饱和度值,δs为所述饱和度补偿值。上述s′公式是一个贝塞尔一阶曲线公式,是一种曲线放大/缩小的方程。采用一阶贝塞尔曲线代替线性调整,可以让画面的质感更加柔和且高光部分不溢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hsv图像的色调h不变,即h′=h。

步骤106,将所述补偿后的hsv图像转换为rgb图像,获取原始人像图像的色彩增强图像。

将补偿后的hsv图像转换为rgb图像,即将补偿后的hsv图像的每一个像素转换为rgb格式,具体转换公式如下:

p=v′×(1-s′)

q=v′×(1-f×s′),t=v′×(1-(1-f)×s′)

其中,h′、s′、v′分别为步骤105中的补偿后色调值、补偿后饱和度值和补偿后明度值。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一种人像图像色彩增强装置,如图3所示,包括:

肤色区域检测单元,用于对原始人像图像的每个像素点进行肤色点判断,获取第一皮肤区域;所述原始人像图像为rgb图像;

第一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皮肤区域的每个像素点转换为hsv格式,并计算所述第一皮肤区域的平均明度值和平均饱和度值;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第一皮肤区域的平均明度值计算明度补偿值,并根据第一皮肤区域的平均饱和度值计算饱和度补偿值;

第二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原始人像图像转换为hsv图像;

补偿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明度补偿值对所述hsv图像的明度进行补偿,并根据所述饱和度补偿值对所述hsv图像的饱和度进行补偿,获取补偿后的hsv图像;

第三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补偿后的hsv图像转换为rgb图像,获取原始人像图像的色彩增强图像。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还包括:缩放单元,用于对所述原始人像图像进行缩放,获取缩放图;所述肤色区域检测单元还用于对所述缩放图的每个像素点进行肤色点判断,获取第二皮肤区域;所述第一转换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二皮肤区域的每个像素点转换为hsv格式,并计算所述第二皮肤区域的平均明度值和平均饱和度值;所述第一计算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二皮肤区域的平均明度值计算所述明度补偿值,并根据第二皮肤区域的平均饱和度值计算所述饱和度补偿值。

本装置的工作流程及工作原理已经在本发明公开的人像图像色彩增强方法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像图像色彩增强方法及装置,通过计算人像图像中皮肤区域的平均明度值和平均饱和度值,并根据皮肤区域的平均明度值和平均饱和度值来计算原始图像的明度补偿值和饱和度补偿值,使得根据上述补偿值对原始图像进行补偿后,原始图像中的人像部分得到了很好的色彩增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能够使图像中的人像部分得到更好的色彩增强效果。且本方案算法简单,实践证明,对于720p的图像,运算速度可以达到30帧以上,单次计算约在6ms以下,具有很好的性能,能够在内存较小的中低端移动设备上实时、流畅地运行,从而满足目前市场上部分用户的使用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