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38757发布日期:2019-09-21 01:31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在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中,通常都具备屏下指纹识别功能,然而,在相关技术中,在需要启动电子设备的应用程序(APP)时,通常是通过用户点击应用图标以打开应用或者是在屏幕上划出特定的手势,然后直接打开特定的应用,然而,不管是以那种方式进入,都需要先对电子设备进行解锁,而不能在解锁的同时直接启动应用,用户体验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触摸显示屏及设置在所述触摸显示屏下方的指纹识别模组,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对应在所述触摸显示屏上的指纹识别区域位于所述触摸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内,所述指纹识别区域对应至少一个应用程序;

所述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锁定的情况下,且接收到对与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第一触摸操作时,通过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获取所述用户的第一指纹数据;

判断所述第一指纹数据是否与指纹模板匹配和所述第一触摸操作是否与预设操作匹配;和

在所述第一指纹数据与所述指纹模板匹配且所述第一触摸操作与所述预设操作匹配时,解锁所述电子设备并开启所述应用程序。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所述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触摸显示屏、设置在触摸显示屏下方的指纹识别模组及处理器,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对应在所述触摸显示屏上的指纹识别区域位于所述触摸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内,所述指纹识别区域对应至少一个应用程序;

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锁定的情况下,且所述触摸显示屏接收到对与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第一触摸操作时,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用于获取所述的第一指纹数据;

所述处理器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指纹数据是否与指纹模板匹配和所述第一触摸操作是否与预设操作匹配以及在所述第一指纹数据与所述指纹模板匹配且所述第一触摸操作与所述预设操作匹配时,解锁所述电子设备并开启所述应用程序。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的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在接收到与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指纹识别区域第一触摸操作时,采集第一指纹数据,在第一指纹数据与指纹模板匹配且操作与预设操作匹配时,对电子设备进行解锁并开启对应的应用程序。这样,在对电子设备进行解锁的同时可以直接进入开启应用程序,而不需要先解锁然后再用户自行点击进入,给用户带来安全并快捷以及个性化需求的操作体验。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可以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至图6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7至图10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14和图15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容式指纹模组与显示屏及盖板的堆叠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光学指纹模组与显示屏及盖板的堆叠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处理器的交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限制。此外,在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可用于电子设备100。电子设备100包括触摸显示屏30及设置在触摸显示屏30下方的指纹识别模组10。指纹识别模组10对应在触摸显示屏30上的指纹识别区域A2位于触摸显示屏30的显示区域A1内。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011:在电子设备100处于锁定的情况下,且接收到对与应用程序对应的指纹识别区域A2的第一触摸操作时,通过指纹识别模组10获取用户的第一指纹数据;

步骤012:判断第一指纹数据是否与指纹模板匹配和第一触摸操作是否与预设操作匹配;和

步骤013:在第一指纹数据与指纹模板匹配且第一触摸操作与预设操作匹配时,解锁电子设备100并开启应用程序。

请参阅图2和图3,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电子设备100包括触摸显示屏30、设置在触摸显示屏30下方的指纹识别模组10以及处理器20。指纹识别模组10对应在触摸显示屏30上的指纹识别区域A2位于触摸显示屏30的显示区域A1内。步骤011可以由指纹识别模组10实现。步骤012和步骤013可以由处理器20实现。也即是说,在电子设备100处于锁定的情况下,且在触摸显示屏30接收到对与应用程序对应的指纹识别区域A2的第一触摸操作时,指纹识别模组10可获取用户的第一指纹数据。处理器20可用于判断第一指纹数据是否与指纹模板匹配和第一触摸操作是否与预设操作匹配,以及在第一指纹数据与指纹模板匹配且第一触摸操作与预设操作匹配时,解锁电子设备100并开启应用程序。

其中,电子设备1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头盔、智能眼镜等)、虚拟现实设备、头显设备等等。本申请以电子设备100是手机为例进行说明,但电子设备100的形式并不限于手机。应用程序可以是安装在电子设备100上的预装应用程序(例如相册、电话等等)或者是安装在电子设备100上的第三方应用程序(例如微信和QQ等等)。

以图3为例,在图3所示的场景中,首先,电子设备100处于锁定且点亮的状态,触摸显示屏30的显示区域A1内显示有指纹识别区域A2,在指纹识别区域A2内显示有对应的应用程序图标,例如在图3中,指纹识别区域A2内图标为微信,用户只需在指纹识别区域A2进行指纹识别,在指纹数据与指纹模板相匹配且触摸操作与预设操作匹配即可将电子设备100解锁并直接启动微信界面。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指纹识别区域A2也可对应多个应用程序,具体地,请参阅图4,可将指纹识别区域A2划分为多个子区域A3,每个子区域A3对应一个应用程序。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用户只需要用手指触摸想要解锁的应用程序所在的子区域A3,若指纹数据与指纹模板相匹配且触摸操作与预设操作相匹配,即可解锁电子设备100并进入对应的应用程序。例如,在图4中,用户可用手指触摸微信所在的子区域A3,在指纹数据匹配和触摸操作与预设操作匹配时,电子设备100解锁并直接启动微信。

指纹识别模组10可以是电容式指纹模组12(图16所示)、光学指纹模组15(图17所示)、超声波指纹模组等等。指纹识别模组10设置在触摸显示屏30下方时,指纹识别模组10对应在触摸显示屏30上的指纹识别区域A2位于触摸显示屏30的显示区域A1内。具体地,指纹识别模组10对应在触摸显示屏30上的指纹识别区域A2可以是触摸显示屏30的部分显示区域A1(区域指纹),也可以是触摸显示屏30的全部显示区域A1(全屏指纹),只要满足指纹识别模组10对应在触摸显示屏30上的指纹识别区域A2与触摸显示屏30的显示区域A1的比值大于预定比值,以保证指纹识别区域A2可以放置至少一个手指即可。

此外,指纹模板是预先通过指纹识别模组10录入并存储在处理器20中的指纹数据。指纹模板可以是多个,例如包括录入大拇指指纹时生成的第一指纹模板、录入食指指纹时的第二指纹模板和录入中指指纹时生成的第三指纹模板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第一指纹数据与其中的任何一个指纹模板向匹配即可确定第一指纹数据与指纹模板相匹配。

目前,在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100中,通常都具备屏下指纹识别功能,然而,在相关技术中,在需要启动电子设备100的应用程序(APP)时,通常是通过用户点击应用图标以打开应用或者是在屏幕上划出特定的手势,然后直接打开特定的应用,然而,不管是以那种方式进入,都需要先对电子设备100进行解锁,而不能在解锁的同时直接启动应用,用户体验较低。

本申请的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中,在接收到与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指纹识别区域A2第一触摸操作时,采集第一指纹数据,在第一指纹数据与指纹模板匹配且操作与预设操作匹配时,对电子设备100进行解锁并开启对应的应用程序。这样,在对电子设备100进行解锁的同时可以直接进入开启应用程序,而不需要先解锁然后再用户自行点击进入,从而实现应用程序的快捷启动,给用户带来安全并快捷以及个性化需求的操作体验。

具体地,用户触摸指纹识别区域A2的第一触摸操作为用户将手指放置在指纹识别区域A2的操作。预设操作可为预先录入的操作,例如,预设操作可以是用户触摸指纹识别区域A2时,指纹识别区域A2的被触摸区域的面积与整个被触摸区域的面积的比值大于或等于一预设值的操作,在确定子区域A3的被触摸面积与整个触摸区域的面积的比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值时,处理器20确定第一触摸操作与预设操作匹配。

在触摸显示屏30接收到第一触摸操作时,指纹识别模组10获取用户的手指(包括拇指、食指和中指等)的第一指纹数据。指纹识别模组10将第一指纹数据发送给处理器20,处理器20接收到第一指纹数据后,将第一指纹数据与预先录入的指纹模板进行匹配。与此同时,处理器20将第一触摸操作与预设操作进行匹配,如果第一指纹数据与指纹模板匹配成功并且第一触摸操作与预设操作相匹配,则处理器20控制电子设备100解锁并开启对应的应用程序。也即是说,上述两个条件中,只要有其中任何一个不满足,电子设备100都不会开启应用程序。

需要说明的是,在申请的实施方式中,将第一指纹数据与指纹模板进行匹配和将第一触摸操作与预设操作进行匹配的步骤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是先后进行,两者的先后顺序在此不作限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5和图6,步骤011中的接收到第一触摸操作可以是触摸显示屏30在点亮状态下接收第一操作,也可以是触摸显示屏30在熄灭状态下接收第一触摸操作,在此不作限制。在图5所示的示例中,触摸显示屏30处于点亮状态,此时,指纹识别区域A2显示有应用程序图标,在图6所述的示例中,触摸显示屏30处熄灭状态,指纹识别区域A2没有显示有应用图标而只显示有灰色线条来指示指纹识别区域A2以引导用户进行指纹识别,同时,采用灰线,功耗也非常低。

请参阅图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014:在第一指纹数据与指纹模板匹配和第一触摸操作与预设操作不匹配时,解锁电子设备100而不开启应用程序。

请再参阅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14可以由处理器20实现。也即是说,处理器20可用于在确定第一指纹数据与指纹模板匹配和第一触摸操作与预设操作不匹配时,控制电子设备100解锁而不开启对应的应用程序。也即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只有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才会解锁电子设备100并开启应用,在只有指纹数据与指纹模板匹配,而第一触摸操作与预设操作不匹配时,至对设备进行解锁。若指纹数据与指纹模板不匹配,而第一触摸操作与预设操作匹配,则既不会解锁也不会进入应用程序。

请参阅图4和图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指纹识别区域A2包括多个子区域A3,每个子区域A3对应一个应用程序,上述步骤012包括:

步骤0121:判断第一触摸操作在子区域A3的触摸面积与第一触摸操作在指纹识别区域的整个触摸面积的比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值;

步骤0122:在比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确定第一触摸操作与预设操作匹配。

也即是说,判断第一触摸操作是否与预设操作匹配可由上述步骤0121和步骤0122来实现。

请再参阅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121和步骤0122均可处理器20实现。也即是说,处理器20可用于判断第一触摸操作在子区域A3的触摸面积与第一触摸操作在指纹识别区域的整个触摸面积的比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值并在比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确定第一触摸操作与预设操作匹配。

具体地,在通常情况下,请参阅图4,子区域A3是通过将指纹识别区域A2均分而得到的,也即是说,每个子区域A3的面积大小相等,用户可通过自定义设置来设置子区域A3的数目,例如1个、2个、4个甚至更多,每个子区域A3的面积也都大于手指的面积,这样,在每个子区域A3都足够容纳一个手指以进行指纹识别。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子区域A3的大小也可不一致或者部分一致,每个子区域A3的面积也可不大于手指的面积,只需要能够实现指纹识别即可,具体在此不作限制。此外,还可以理解的是,在用户将子区域A3的数目设定为1个时,则表示整个指纹识别区域A2仅可对应一个应用程序(例如如图3所示),在用户将子区域A3的数目设定为2个或者两个以上时,每个子区域A3均可对用一个应用程序(例如入图4所示)。

在一个例子中,预设值可以设置为80%,也即是说,在第一触摸操作在子区域A3的触摸面积与在指纹识别区域A2内的整个触摸面积的比值大于或等于80%时,确定第一触摸操作与预设操作匹配,此时,解锁电子设备100并进入对应的应用程序。具体地,以图4所示的示例为例,在用于在指纹识别区域A2进行第一触摸操作时,若检测第一触摸操作在微信所对应的子区域A3所在的触摸面积占整个触摸面积的80%或在80%以上,例如,第一触摸操作在整个指纹识别区域A2上的整个触摸面积为2cm2,而在微信所在的子区域上的触摸面具为1.7cm2,即上述比值为85%,此时,则表示第一触摸操作符合预设操作。此时,若采集的第一指纹数据与指纹模板匹配,则可直接解锁电子设备100并开启微信。

可以理解,上述预设值的数值仅仅只是示例性的,具体数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具体不作限制。

此外,可以理解的是,用户可对每个子区域A3所对应的应用程序进行自定义,例如,用户可将指纹识别区域A2从触摸显示屏30调出显示,然后通过拖动应用程序的图标的方式将对应的应用程序拖入子区域A3中以将应用程序与子区域A3对应起来或者将子区域A3内的应用程序图标脱出至指纹识别区域A2外以解除对应关系。再例如,用户也可以通过进入设置菜单对每个子区域A3所对应的应用程序进行设定。

请参阅图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015:在接收到对触摸显示屏30的第一操作时,显示指纹识别区域A2;

步骤016:在接收到对触摸显示屏30的第二操作时,将指纹识别区域A2划分为多个子区域A3。

请参阅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15和步骤016可处理器20实现。也即是说,处理器20用于在接收到对触摸显示屏30的第一操作时,显示指纹识别区域A2以及在触摸显示屏30接收到第二操作是将指纹识别区域A2划分为多个子区域A3。

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上述步骤015和步骤016对指纹识别区域A2进行划分以得到多个子区域A3。

具体地,在一个例子中,第一操作可以是用户在触摸显示屏30上的一系列点击操作。例如,用户可点击设置进入设置界面,然后进入对指纹识别区域A2进行划分的设置界面。第二操作可以是用户在设置界面上的点击操作或者输出操作,例如,设置界面上可显示有将指纹识别区域A2划分为几个子区域,例如可显示有数字1、2、3和4可供用户选择。再例如,用户也可自定义的输入需要划分的子区域A3的数量所对应的数值,从而自行定义划分的子区域A3的数量。需要说明的是,子区域具体数量不作限制,只需要每个子区域A3均能够进行指纹识别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015和步骤16可以是在步骤011之前进行,也可以在对电子设备100解锁后的任一状态进行,具体先后顺序在此不作限制。也即是说,只要在电子设备100处于解锁状态,都可通过步骤015和步骤016对子区域A3的数量进行自定义。

请参阅图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017:在接收到对触摸显示屏30的第三操作时,显示指纹识别区域A2;

步骤018:在接收到对触摸显示屏30的第四操作时,将应用程序的图标移动到指纹识别区域A2并建立和保存应用程序与指纹识别区域A2的对应关系。

请参阅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17和步骤018均可由处理器20实现。也即是说,处理器20可用于在触摸显示屏30接收到第三操作时,控制触摸显示屏30显示指纹识别区域A2,以及在在触摸显示屏30接收到第四操作时,控制触摸显示屏30将应用程序的图标移动到指纹识别区域A2并建立和保存应用程序与指纹识别区域A2的对应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步骤017和步骤018是在步骤011之前进行的,其仅仅只是示例性的。可以理解的是,步骤017和步骤018与步骤011没有绝对的先后关系,步骤017和步骤018也可以是在步骤013之后进行,只要电子设备100处于解锁状态,电子设备100可以随时接收用户的操作以进入步骤017。

具体地,上述第三操作可以是在电子设备100处于解锁状态并触摸显示屏30显示有应用程序图标的情况下在触摸显示屏30的显示区域A1的空白部位上的长按操作,例如,长按1.5S、2S或者3S等等。在长按后,触摸显示屏30显示指纹识别区域A2。上述第四操作可以是对应用程序图标的长按以及拖动操作,例如,用户可通过长按应用程序的图标,让应用程序的图标进入可移动状态,然后将应用程序图标拖入至指纹识别区域A2内。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的“长按”及“拖动”的第三操作和第四操作仅为示例,第三操作和第四操作还可以是其他触控方式,具体在此不作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若用户没有将指纹识别区域A2进行划分成多个子区域A3,则用户可长按应用程序的图标后直接拖动图标至指纹识别区域A2内即可建立和保存应用程序与指纹识别区域A2的对应关系。若用户事先将指纹识别区域A2划分成多个子区域A3,则用户可以将应用程序的图标拖动至任意一个子区域A3内,从而建立并保存应用程序和对应的子区域A3的对应关系。可以理解的是,为了识别多个子区域A3,可以在通过虚线、实线或者数字的方式对每一个子区域A3进行区分。

请参阅图11,在一个例子中,用户将指纹识别区域A2划分为4个子区域A3。在图中,用户可通过长按并拖动应用程序图标的方式将应用程序的图标拖入至任意一个子区域A3内,每一个子区域A3均可对应一个应用程序。例如,在图中,用户可将微信的图标拖入至第一个子区域A3内,将拍照的图标拖入至第二个子区域A3内,将新闻的图标拖入至第三个子区域A3内,将电话的图标拖入至第四个子区域A3内,从而建立并保存应用程序和对应的子区域A3的对应关系。在建立了对应关系后,若用户在对电子设备100进行解锁的同时又要打开特定的应用程序,例如微信,此时,只需要用手指按压第一子区域A3,指纹识别模组10采集第一指纹数据,处理器20判断第一指纹数据时是否与指纹模板匹配并判断第一触摸操作是否与预设操作匹配,在第一指纹数据时与指纹模板匹配并且第一触摸操作与预设操作匹配时,处理器20控制电子设备100解锁并直接打开微信。可以理解,在需要打开其他对应的应用程序时,只需要用手指按压与其对用的子区域A3即可,其识别过程相同,在此不作阐述。

此外,可以理解,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应用程序的图标拖入指纹识别区域A2后,原来位置的图标依旧存在,这样,在用户只进行了解锁时,(例如,第一指纹数据与指纹模板匹配,但是第一触摸操作与预设操作不匹配,仅进行解锁),用户依然而已通过点击桌面图标进入对应的应用程序,提高了用户体验。

另外,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每个子区域A3也可对应相同的应用程序,也即是说,用户可自定义将每个子区域A3对应的应用程序设置为相同或者不同,也可设置为部分相同也可以全部相同或者不同,具体不作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在用户建立了应用程序和指纹识别区域A2的对应关系后,用户可通过返回按键退出自定义功能,进入桌面。

请参阅图1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019:在接收到对触摸显示屏30的第五操作时,显示指纹识别区域A2,指纹识别区域A2内显示有与指纹识别区域A2对应的至少一个应用程序的图标;

步骤020:在接收到对触摸显示屏30的第六操作时,将至少一个应用程序的图标移出述指纹识别区域A2并解除至少一个应用程序与指纹识别区域A2的对应关系。

请参阅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19和步骤020均可由处理器20实现。也即是说,处理器20用于在触摸显示屏30接收到的第五操作时,控制触摸显示屏30显示指纹识别区域A2。处理器20还用于在触摸显示屏30接收到第六操作时,控制触摸显示屏30将至少一个应用程序的图标移出述指纹识别区域A2并解除至少一个应用程序与指纹识别区域A2的对应关系。

具体地,上述第五操作也可以是在电子设备100处于解锁状态并触摸显示屏30显示有应用程序图标的情况下在触摸显示屏30的显示区域A1的空白部位上的长按操作,例如,长按1.5S、2S或者3S等等。在长按后,触摸显示屏30显示指纹识别区域A2并在指纹识别区域A2内显示有与指纹识别区域A2对应的应用程序的图标。上述第六操作可以是对位于指纹识别区域A2内的应用程序图标的拖动操作,例如,用户可将指纹识别区域A2内的应用程序图标拖出至指纹识别区域A2外,从而解除被拖出的应用程序与指纹识别区域A2的对应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若用户没有将指纹识别区域A2进行划分成多个子区域A3,则用户可直接拖动图标至指纹识别区域A2外即可解除应用程序与指纹识别区域A2的对应关系。若用户预先将指纹识别区域A2划分成多个子区域A3,则用户可以将任意一个子区域A3内的应用程序的图标拖动至指纹之别区域外,从而解除应用程序和对应的子区域A3的对应关系。可以理解的是,为了识别多个子区域A3,可以在通过虚线、实线或者数字的方式对每一个子区域A3进行区分。

请参阅图13,在一个例子中,用户将指纹识别区域A2划分为4个子区域A3。例如,在图中,第一个子区域A3对应微信,第二个子区域A3对应拍照,第三个子区域A3对应新闻,第四个子区域A3对应电话。例如,在需要解除微信与第一个子区域A3的对应关系时,用户可将微信的图标拖出至指纹识别区域A2外,从而解除微信和对应的子区域A3的对应关系。可以理解,在需要解除其他子区域A3中的应用程序和对应的子区域A3的对应关系时,也可通过类似的操作实现。

可以理解的是,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步骤019和步骤020是在步骤013之后进行的,其仅仅只是示例性的。可以理解的是,步骤019以及步骤020与步骤013没有绝对的先后关系,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19和步骤020也可以是在步骤011之前进行,只要电子设备100处于解锁状态,电子设备100可以随时接收用户的操作以进入步骤019。此外,可以理解的是,在执行步骤019后,用户除了可解除应用程序和子区域A3的对应关系之外,也同时可以将桌面上的图标通过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长按和拖动至没有与应用程序对应的子区域A3内以建立对应关系,具体用户可自行选择。

请参阅图1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步骤019之后,步骤020之前还可包括步骤:

步骤021:在接收到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A2的第二触摸操作时,通过所述指纹识别模组10获取所述用户的第二指纹数据;

步骤022:判断所述第二指纹数据与所述指纹模板是否匹配;

在确定所述第二指纹数据与所述指纹模板时,进入步骤020。

请参阅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21可通过指纹是被模组10实现和步骤022均可由处理器20实现。也即是说,指纹识别模组10在接收到对指纹识别区域A2的第二触摸操作时,获取用户的第二指纹数据。处理器20可用于判断第二指纹数据与指纹模板是否匹配以及在确定第二指纹数据与指纹模板且在接收到对触摸显示屏30的第六操作时,将至少一个应用程序的图标移出述指纹识别区域A2并解除至少一个应用程序与指纹识别区域A2的对应关系。

需要说明的时,第一触摸操作和第二触摸操作可以是用户通过同一手指或者不同手指在指纹识别区域A2的触摸操作,只要第二指纹数据与多个指纹模板中的的任何一个指纹模板向匹配即可确定第二指纹数据与指纹模板相匹配。此外,第二指纹数据可以与第一指纹数据相同或者不同,在一个例子中,用户预先录入了多个指纹模板,例如包括拇指的指纹模板、食指的指纹模板等,第一指纹数据和第二指纹数据均可以是拇指触摸指纹识别区域A2时,指纹识别模组10所采集的指纹数据,也可以是第一指纹数据是拇指触摸指纹识别区域A2时,指纹识别模组10所采集的指纹数据,第二指纹数据是食指触摸指纹识别区域A2时,指纹识别模组10所采集的指纹数据。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需要解除应用程序和指纹识别区域A2的对应关系时,需要用户在指纹识别区域A2进行指纹认证,只有在采集的第二指纹数据与指纹模板相匹配时才能对指纹识别区域A2内的应用程序的图标进行拖动,若认证失败,则不能进行解除操作。可以理解的,此时,第二触摸操作无需与预设操作匹配,只需要第二指纹数据与指纹模板相匹配即可。

如此,在解除应用程序与指纹识别区域A2的对应关系时,增加了指纹识别的二次认证,可以防止没有录入指纹的用户随意或者错误地解除应用程序与指纹识别区域A2的对应关系,提高了安全性能和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1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建立并保存应用程序的对应关系也可以是通过下述步骤023至步骤025实现。

步骤023:在接收到用户对触摸显示屏30的第七操作时,显示指纹识别区域A2的操作列表;

步骤024:在接收到用户对操作列表的第八操作时,显示应用程序列表,应用程序列表包括多个应用程序;

步骤025:在接收到用户对应用程序列表的第九操作时,建立和保存应用程序与指纹识别区域A2的对应关系。

请参阅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023、步骤024和步骤025均可由处理器20实现。也即是说,处理器20可用于在接收到用户对触摸显示屏30的第七操作时,控制触摸显示屏30显示指纹识别区域A2的操作列表和在接收到用户对操作列表的第八操作时,控制所述触摸显示屏30显示应用程序列表以及在接收到用户对应用程序列表的第九操作时,建立和保存应用程序与指纹识别区域A2的对应关系。

具体地,上述第七操作可为用户点击进入设置程序的一系列点击操作,第八操作可为用户对操作列表的点击操作,第九操作可为用户对应用程序列表的点击操作。例如,在一个例子中用户打开设置应用,再进一步选择以从而进入显示有指纹识别区域A2的操作列表,操作列表可显示有多个子区域A3的名字,例如第一子区域A3、第二子区域A3、第三子区域A3等等。然后用户可点击其中任意一个子区域A3的名字,在点击后,触摸显示屏30显示应用程序列表,应用程序列表包括多个应用程序,最后,用户可点击其中任意一个应用程序以建立并保存应用程序与子区域A3的对应关系。

如前所述,指纹识别模组10可以是电容式指纹模组12、光学指纹模组15或超声指纹模组等。

请参阅图16,在一个例子中,指纹识别模组10为电容式指纹模组12。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盖板40。沿触摸显示屏30(集成有显示及触控功能)的发光方向,触摸显示屏30、电容式指纹模组12及盖板40依次堆叠。其中,电容式指纹模组12与盖板40通过一光学胶层50粘接在一起,光学胶层50的厚度为0.05mm~0.01mm。电容式指纹模组12包括基板及多个阵列排布的用于与手指表面形成电容值的传感器(图未示),传感器采用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工艺制作在基板上,传感器可以采用透明的材料,如氧化铟锡等制成。用户将手指放在盖板40上时,手指的表面分别与电容式指纹模组12中的多个传感器形成电容,不同电容的电容值会随着指纹的波峰及波谷的差异而不同,电容式指纹模组12可以根据多个电容的电容值形成指纹图像。本申请将电容式指纹模组12设置在盖板40下方,则电子设备100的显示区域A1无需开设放置电容式指纹的收容孔,有利于提升电子设备100的屏占比。并且,本申请采用透明材料制作电容式指纹模组12的传感器,传感器不会遮挡触摸显示屏30发出的光线,可以避免影响触摸显示屏30的显示。

请参阅图17,在又一个例子中,指纹识别模组10为光学指纹模组15。光学指纹模组15包括感光芯片150,感光芯片150包括基板151及排布于基板151上的多个感光像素单元152。基板151可以采用玻璃或柔性的聚酰亚胺材料制成,感光像素单元152可以采用TFT工艺制作在基板151上。光学指纹模组15借助触摸显示屏30(如OLED显示屏)作为光源。指纹录入过程中,触摸显示屏30发射光线,触摸显示屏30发射的光线到达手指表面后发生反射,被反射的光线可以由感光像素单元152接收。波峰和波谷反射的光线的反射量不同,多个感光像素单元152即可接收到不同反射量的光线。光学指纹模组15可以根据多个感光像素单元152接收到的光线形成指纹图像。

具体地,沿触摸显示屏30的发光方向,光学指纹模组15、触摸显示屏30、盖板40依次堆叠。将光学指纹模组15放置在触摸显示屏30下方,可以提升电子设备100的屏占比。触摸显示屏30包括朝向用户的显示面31和与显示面31相对的背面32。基板151堆叠于触摸显示屏30的靠近背面32的一侧,多个感光像素单元152位于基板151朝向触摸显示屏30的一侧。光学指纹模组15还包括准直层153。准直层153位于背面32远离显示面31的一侧,准直层153完全覆盖感光芯片150的感光区域。准直层153可以将被手指反射的光线传到至感光芯片150以减小杂光干扰,提升感光芯片150获取的指纹图像的质量。准直层153的厚度为0.3mm~0.5mm。准直层153包括朝向背面32的第一表面1532和与第一表面1532相背的第二表面1533。由手指反射至准直层153的光线经第一表面1532传到至第二表面1533,并从第二表面1533出射至感光芯片150,在感光芯片150上聚焦,以使得感光芯片150可以获得指纹的图像。准直层153的第一表面1532与背面32之间设置第一光学胶层61。第一光学胶层61可以将准直层153粘接于触摸显示屏30,第一光学胶层61具有高透过率,被手指反射的光线可以透过第一光学胶层61入射至感光芯片150上。准直层153的第二表面1533与感光芯片150之间设置有第二光学胶层62,第二光学胶层62将准直层153与感光芯片150粘接,第二光学胶层62也具有高透过率,被手指反射的光线可以依次透过第一光学胶层61及第二光学胶层62入射至感光芯片150上。

示例地,准直层153上形成有多个通孔1531,多个通孔1531用于将被手指反射回的光线聚焦于感光芯片150上。多个通孔1531由第一表面1532贯穿至第二表面1533。多个通孔1531在准直层153上阵列排布,每一个感光像素单元152对应至少一个通孔1531,以使得至少存在一个通孔1531将光线聚焦于感光像素单元152上。示例地,每一个感光像素单元152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通孔1531对应,此种设置方式可以防止通过通孔1531的光线与感光像素单元152偏离。当然,在其他例子中,准直层153还可以是凸透镜、凹透镜、凸透镜与凹透镜的组合等。

进一步地,指纹识别模组10还包括红外滤光片154,红外滤光片154贴合于准直层153背离感光芯片150的一侧,红外滤光片154用于滤除红外光线。如此,每个感光像素单元152仅能接收到可见光,可以避免红外光线对指纹图像采集的干扰。

请参阅图18,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200。计算机可读指令被处理器300执行时,使得处理器300执行上述任意一项实施方式所述的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例如,请结合图1,计算机可读指令被处理器300执行时,使得处理器300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011:在电子设备100处于锁定的情况下,且接收到对与应用程序对应的指纹识别区域A2的第一触摸操作时,通过指纹识别模组10获取用户的第一指纹数据;

步骤012:判断第一指纹数据是否与指纹模板匹配和第一触摸操作是否与预设操作匹配;和

步骤013:在第一指纹数据与指纹模板匹配且第一触摸操作与预设操作匹配时,解锁电子设备100并开启应用程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