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主机箱散热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54556发布日期:2019-11-16 00:33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计算机主机箱散热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计算机主机箱散热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机箱作为电脑配件中的一部分,它起的主要作用是放置和固定各电脑配件,起到一个承托和保护作用,而且,电脑机箱具有屏蔽电磁辐射的重要作用,机箱一般包括外壳、支架、面板上的各种开关、指示灯等,外壳用钢板和塑料结合制成,硬度高,主要起保护机箱内部元件的作用,支架主要用于固定主板、电源和各种驱动器。

中国专利cn201810238063.9公开了一种计算机主机箱散热通风装置,包括底座、散热网孔一、主机箱、amd处理器、功能键、控制面板、小型风扇、u型凹槽、通孔、支座、减震器、减震弹簧、电池盒、镍氢电池、盒盖、拉手、导气管、开关阀一、抽气机、冷凝管、冷凝器、进气管、开关阀二、散热网孔二、箱门、合页、集热器、连接杆、高温缓冲板、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铜片、开关按钮和散热器。

上述专利文件中通过设置减震器和弹簧对主机箱的底部进行减震,在使用过程中,若是减震器的内部零件出现问题时,难以进行维修更换,而且,弹簧易发生过度变形,使其丧失缓冲性能,此外,上述专利文件中采用的某些散热元件都是通电后才具有散热功能,因而这些散热元件在工作过程中也会散发热量,散发的热量与被消散的热量之间的差值无法确定,因而有可能导致散热元件自身散发的热量比散热元件所消散的热量更多,本末倒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主机箱散热通风装置,解决了上述专利文件缓冲效果差、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计算机主机箱散热通风装置,包括主机箱和底座,所述主机箱的下部位于所述底座上的凹槽内,其中,所述主机箱与所述凹槽的底壁之间设有缓冲散热装置,所述缓冲散热装置包括缓冲组件和散热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机箱与所述凹槽之间的若干个弹簧和若干个橡胶体,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机箱与所述凹槽之间的若干个驱动机构和位于所述凹槽内的若干个喷风头。

进一步地,所述主机箱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上侧壁上设有若干个上导向柱,所述弹簧的一端套设在对应的上导向柱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套设在位于所述凹槽底壁上的基座上对应的下导向柱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基座还包括门型架,所述门型架的顶板与所述凹槽的底壁相连,所述橡胶体设置在所述主机箱的底端与所述门型架的顶板之间,所述门型架的侧板的内侧上一体连接有内折板,若干个喷风头设置在所述内折板上,所述内折板的内侧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与对应的滑槽滑动配合,所述下导向柱设置在所述挡板的上端上,所述挡板的下端能够抵压在对应的滑槽的下侧壁上,所述门型架、一对内折板与所述主机箱的底端之间形成一空腔,若干个橡胶体和若干个驱动机构均位于所述空腔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橡胶体具有基柱,所述基柱的两端上分别设有一圆台柱,所述圆台柱的大端与所述基柱对应的端部相连,所述圆台柱的小端上设有一鼓形凸,所述鼓形凸与对应的圆台柱之间形成一缩颈部,其中,一个鼓形凸与所述主机箱的底端相连,另一个鼓形凸与所述门型架的顶板相连。

更进一步地,所述基柱内嵌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开设有腔体形成框架,所述框架的顶板和所述框架的底板均通过向内拉伸在所述顶板的顶面和所述底板的底面上形成若干个梯形槽,所述框架的两个侧板之间通过若干个连接杆相连。

更进一步地,所述门型架的顶板上设有若干个环形支撑架,所述环形支撑架位于对应的橡胶体的外侧,所述环形支撑架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底端与所述门型架的顶板相连,所述筒体的内壁上设有一对相对称的环形倾斜板,所述环形倾斜板的内壁上设有o形圈,所述o形圈与对应的缩颈部相配合。

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设置在所述主机箱的底端上;

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驱动杆相连,且所述齿条与位于所述门型架上方的一对导向座滑动配合;

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安装在位于所述空腔内对应的安装板上,且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

一对第一套筒,一对第一套筒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齿轮的前侧、所述安装板的后侧,且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一齿轮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套筒上设有若干个螺旋叶片;

一对第二齿轮,一对第二齿轮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齿轮的上、下两侧,且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

一对第二套筒,一对第二套筒分别位于一个第二齿轮的前侧、所述安装板的后侧,所述第二套筒与一个第二齿轮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套筒上设有若干个螺旋叶片;

一对第三套筒,一对第三套筒分别位于另一个第二齿轮的前侧、所述安装板的后侧,所述第三套筒与另一个第二齿轮同轴设置,所述第三套筒上设有若干个螺旋叶片。

更进一步地,所述内折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倾斜穿孔,所述喷风头设置在所述倾斜穿孔的上开口处,所述喷风头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柱体、第二柱体、第三柱体、第一圆台体、第四柱体、第二圆台体、第三圆台体和第四圆台体,所述第四圆台体位于所述内折板外,且所述第四圆台体的小端向所述主机箱的侧壁延伸,所述第一圆台体的小端与所述第三柱体相连,所述第一圆台体的大端与所述第四柱体相连,所述第二圆台体的大端与所述第四柱体相连,所述第二圆台体的小端与所述第三圆台体的大端相连,所述第三圆台体的小端与所述第四圆台体的大端相连,所述第一柱体内开设有第一孔,所述第二柱体内开设有第二孔,所述第三柱体内开设有第一锥孔,所述第一圆台体内开设有第三孔,所述第四柱体内开设有第四孔,所述第二圆台体内开设有第五孔,所述第三圆台体内开设有第二锥孔,所述第四圆台体内开设有第三锥孔,所述第三锥孔、第二锥孔、第五孔、第四孔、第三孔、第一锥孔、第二孔和第一孔相连通,所述第三锥孔与外界相连通,所述第一孔与所述倾斜穿孔相连通。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本发明中设置了缓冲散热装置,缓冲散热装置包括缓冲组件和散热组件,因而不仅能够对主机箱底部进行缓冲,提高本发明运行时的稳定性,还可以对主机箱散发出的热量进行消散,从而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i处的放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橡胶体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h处的放大视图。

图5为图2中j处的放大视图。

附图中:主机箱10、滑槽101、上导向柱1011、底座20、凹槽201、基座30、下导向柱301、门型架302、内折板303、倾斜穿孔3031、挡板304、空腔40、支撑板50、腔体501、框架502、顶板5021、底板5022、梯形槽5023、侧板5024、连接杆5025、环形支撑架60、筒体601、环形倾斜板602、o形圈603、导向座70、安装板80、螺旋叶片90、竖板100、弹簧1、橡胶体2、基柱21、圆台柱22、鼓形凸23、缩颈部24、驱动机构3、驱动杆31、齿条32、第一齿轮33、第一套筒34、第二齿轮35、第二套筒36、第三套筒37、喷风头4、第一柱体41、第一孔411、第二柱体42、第二孔421、第三柱体43、第一锥孔431、第一圆台体44、第三孔441、第四柱体45、第四孔451、第二圆台体46、第五孔461、第三圆台体47、第二锥孔471、第四圆台体48、第三锥孔48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见附图1至图5,如图1所示的一种计算机主机箱散热通风装置,包括主机箱10和底座20,所述主机箱10的下部位于所述底座20上的凹槽201内,所述主机箱10与所述凹槽201的底壁之间设有缓冲散热装置,所述缓冲散热装置包括缓冲组件和散热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机箱10与所述凹槽201之间的若干个弹簧1和若干个橡胶体2,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机箱10与所述凹槽201之间的若干个驱动机构3和位于所述凹槽201内的若干个喷风头4,由于该计算机主机箱散热通风装置中设置了缓冲散热装置,缓冲散热装置包括缓冲组件和散热组件,因而不仅能够对主机箱10底部进行缓冲,提高本发明运行时的稳定性,还可以对主机箱10散发出的热量进行消散,从而提高了该计算机主机箱散热通风装置的使用性能。

如图2所示,所述基座30还包括门型架302,所述门型架302的顶板与所述凹槽201的底壁相连,所述橡胶体2设置在所述主机箱10的底端与所述门型架302的顶板之间,所述门型架302的侧板的内侧上一体连接有内折板303,若干个喷风头4设置在所述内折板303上,所述内折板303的内侧连接有挡板304,所述主机箱10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滑槽101,所述挡板304与对应的滑槽101滑动配合,所述挡板304的下端能够抵压在对应的滑槽101的下侧壁上,所述门型架302、一对内折板303与所述主机箱10的底端之间形成一空腔40,若干个橡胶体2和若干个驱动机构3均位于所述空腔40内,所述挡板304的上端上设置有若干个下导向柱301,所述滑槽101的上侧壁上设有若干个上导向柱1011,所述弹簧1的一端套设在对应的上导向柱1011上,所述弹簧1的另一端套设在对应的下导向柱301上。

如图3所示,所述橡胶体2具有基柱21,所述基柱21的两端上分别设有一圆台柱22,所述圆台柱22的大端与所述基柱21对应的端部相连,所述圆台柱22的小端上设有一鼓形凸23,所述鼓形凸23与对应的圆台柱22之间形成一缩颈部24,其中,一个鼓形凸23与所述主机箱10的底端相连,另一个鼓形凸23与所述门型架302的顶板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柱21内嵌设有支撑板50,所述支撑板50内开设有腔体501形成框架502,所述框架502的顶板5021和所述框架502的底板5022均通过向内拉伸在所述顶板5021的顶面和所述底板5022的底面上形成若干个梯形槽5023,所述框架502的两个侧板5024之间通过若干个连接杆5025相连,所述门型架302的顶板上设有若干个环形支撑架60,所述环形支撑架60位于对应的橡胶体2的外侧,所述环形支撑架60包括筒体601,所述筒体601的底端与所述门型架302的顶板相连,所述筒体601的内壁上设有一对相对称的环形倾斜板602,所述环形倾斜板602的内壁上设有o形圈603,所述o形圈603与对应的缩颈部24相配合,由于橡胶体2内嵌设有支撑板50,支撑板50增大了基柱21的刚度,门型架302的顶板上设有若干个环形支撑架60,环形支撑架60能够对鼓形凸23起到支撑作用,从而,能够防止橡胶体2发生过度变形,延长了橡胶体2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延长了缓冲组件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了缓冲散热装置的使用寿命。

如图4所示,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驱动杆31、齿条32、第一齿轮33、一对第一套筒34、一对第二齿轮35、一对第二套筒36和一对第三套筒37,所述驱动杆31设置在所述主机箱10的底端上,所述齿条32与所述驱动杆31相连,且所述齿条32与位于所述门型架302上方的一对导向座70滑动配合,具体是,所述门型架302的顶板上设有若干个竖板100,每对导向座70安装在对应的竖板100上,所述第一齿轮33安装在位于所述空腔40内对应的安装板80上,具体是,所述安装板80的外侧与门型架302对应的侧板相连,所述安装板80的内侧的上端与对应的内折板303相连,所述安装板80的内侧的下端与门型架302的顶板相连,所述第一齿轮33与所述齿条32啮合连接,一对第一套筒34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齿轮33的前侧、所述安装板80的后侧,且所述第一套筒34与所述第一齿轮33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套筒34上设有若干个螺旋叶片90,一对第二齿轮35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齿轮33的上、下两侧,且所述第二齿轮35与所述第一齿轮33啮合连接,一对第二套筒36分别位于一个第二齿轮35的前侧、所述安装板80的后侧,所述第二套筒36与一个第二齿轮35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套筒36上设有若干个螺旋叶片90,一对第三套筒37分别位于另一个第二齿轮35的前侧、所述安装板80的后侧,所述第三套筒37与另一个第二齿轮35同轴设置,所述第三套筒37上设有若干个螺旋叶片9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套筒34、第二套筒36和第三套筒37均被螺母限定在第一齿轮33或第二齿轮35的前后两侧,且第一套筒34上设有3个螺旋叶片90,其中,相邻的两个螺旋叶片90之间的夹角为120°;第二套筒36和第三套筒37上均设有6个螺旋叶片90,其中,相邻的两个螺旋叶片90之间的夹角为60°,从而避免第一套筒34上的螺旋叶片90与第二套筒36或第三套筒37上的螺旋叶片90产生碰撞。

在本实施例中,若干个橡胶体2包含若干对橡胶体2,若干个驱动机构3包含若干对驱动机构3,且每一对橡胶体2和每一对驱动机构3平行设置,每一对驱动机构3位于每一对橡胶体2的外侧。

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内折板303上开设有若干个倾斜穿孔3031,所述喷风头4设置在所述倾斜穿孔3031的上开口处,所述喷风头4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柱体41、第二柱体42、第三柱体43、第一圆台体44、第四柱体45、第二圆台体46、第三圆台体47和第四圆台体48,所述第四圆台体48位于所述内折板303外,且所述第四圆台体48的小端向所述主机箱10的侧壁延伸,所述第一圆台体44的小端与所述第三柱体43相连,所述第一圆台体44的大端与所述第四柱体45相连,所述第二圆台体46的大端与所述第四柱体45相连,所述第二圆台体46的小端与所述第三圆台体47的大端相连,所述第三圆台体47的小端与所述第四圆台体48的大端相连,所述第一柱体41内开设有第一孔411,所述第二柱体42内开设有第二孔421,所述第三柱体43内开设有第一锥孔431,所述第一圆台体44内开设有第三孔441,所述第四柱体45内开设有第四孔451,所述第二圆台体46内开设有第五孔461,所述第三圆台体47内开设有第二锥孔471,所述第四圆台体48内开设有第三锥孔481,所述第三锥孔481、第二锥孔471、第五孔461、第四孔451、第三孔441、第一锥孔431、第二孔421和第一孔411相连通,所述第三锥孔481与外界相连通,所述第一孔411与所述倾斜穿孔3031相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柱体41的直径大于第二柱体42的直径,第二柱体42的直径大于第四柱体45的直径,第四柱体45的直径大于第三柱体43的直径,第一孔411的直径大于第二孔421的直径,第二孔421的直径大于第三孔441的直径,第三孔441的直径等于第四孔451的直径、第五孔461的直径,第二孔421的直径大于第一锥孔431的大端直径,第一锥孔431的小端直径等于第三孔441的直径,第二锥孔471的大端直径等于第五孔461的直径,第二锥孔471的小端直径等于第三锥孔481的大端直径,从而使得气流的流通路径的直径逐渐减小,从而使得气流从第三锥孔481流出时的速度达到最大,从而能够对主机箱10所散发的热量进行有效消散。

在本实施例中,倾斜穿孔3031的出口端的内壁面与喷风头4的外周相配合,且倾斜穿孔3031与基座30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8°~10°,在这个范围内,从喷风头4喷出的气流的流速最大,从而使主机箱10所散发的热量被消散得更快。

在上述结构中,当主机箱10发生震动时,会使得弹簧1和橡胶体2发生形变,从而对主机箱10的底部进行缓冲,而且当主机箱10发生移动的时候,会带动齿条32移动,进而带动第一齿轮33和一对第二齿轮35转动,从而使得第一套筒34、第二套筒36和第三套筒37发生转动,使得螺旋叶片90转动,将吹动的气流通过喷风头4吹向主机箱10的侧面,对主机箱10所散发的热量进行消散。

应当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实现本发明的优选方式,对属于本发明整体构思,而仅仅是显而易见的改动,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