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货物安全转移方法及其运输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9932422发布日期:2020-02-14 22:10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货物安全转移方法及其运输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货物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货物安全转移方法及其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自动运输装置和网络应用的日益广泛以及不同领域的业务种类的日益丰富。现实生活中总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目标接收者收货不支付货款的情况导致,导致货物不能实现完全转移,所以将物理资源通过自动运输装置运送到指定地点并完成该物理资源的实际转移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时在现在运输中,由于对货厢没有进行空间把控,导致很多货厢半载运输,造成货厢空间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货物安全转移方法及其运输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货物安全转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设有货物的自动运输装置根据管理服务器的指令到达指定地点后向管理服务器发送地理位置,并判断自动运输装置的载重量,完成货物的装货,发货用户通过用户终端进行货物加密设置,所述货物密码通过支付获得;

s2:所述管理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地理位置通知后以通知的方式提醒收货用户前往指定地点取货;

s3:收货用户到达所述指定地点后操作用户终端与所述自动运输装置进行数据通信以执行安全操交易提存模块的操作,完成支付获得解锁密码,完成述货物的实际转移。

优选的,步骤s1进一步包括,所述装货之前对货箱中剩余空间和剩余重量进行测量,保证货箱拥有足够的物资容纳量。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货箱体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控制器控制液二氧化碳箱往车厢中充入一定质量二氧化碳;

(2)通过二氧化碳检测器检测二氧化碳密度;

(3)检测模块的计算子模块通过公式体积=质量/密度,计算二氧化碳的体积,从而得到车厢内部空余的体积v。

一种货物安全转移的运输装置,包括:

运行控制单元,其控制设有货物的运输装置的行驶和起停;

第一通信单元,其被配置成在所述运输装置和管控中心之间建立用于远程数据通信的第一物理信道;

第二通信单元,其被配置成在所述运输装置到达指定地点后在所述运输装置和用户终端之间建立用于数据通信的第二物理信道;

货物管理单元,其用于管理所述运输装置中货物的装卸以及货物的锁定和解锁;

地理位置确定单元,其被配置成基于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确定所述运输装置的实际地理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货物管理单元包括安全交易提存模块,所述安全交易提存模块包括密码设置模块、管控中心、锁定模块和识别子模块,所述密码设置模块和识别模块分别连接用户终端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输出端连接锁定模块。

进一步的,货物管理单元包括装货控制模块,所述装货控制模块包括重量检测子模块、体积检测子模块、体积检测结构、计算子模块、提示子模块和所述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提示模块、重量检测模块和体积检测模块,所述体积检测子模块包括体积检测结构,重量检测子模块包括称重器,所述体积检测结构和称重器分别连接计算子模块,所述计算子模块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

进一步的,所述货物管理单元还包括货厢(1)和货厢(1)下端的承载件,所述货厢与承载件之间设置称重器,所述所述货厢的顶部设置体积检测结构,所述货厢一侧的门板与货厢之间设置电子密码锁。

进一步的,所述体积检测结构包括液二氧化碳箱、二氧化碳检测器、天窗和出气风扇,所述二氧化碳检测器设置于货厢的顶部内壁,所述出气风扇位于天窗的进风口,所述液二氧化碳箱的开关、出气风扇和天窗分别与控制器无线通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二氧化碳检测器与计算子模块无线通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密码锁与锁定模块无线通讯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的货物安全转移方法通过控制运输装置对货物进行运输,通过运输装置中货物管理单元对货厢中的物料进行把控,避免超载或者空载,充分利用运输资源,节约成本,同时保证运输的载重安全。

2、本发明中的货物安全转移的运输装置通过货物管理单元中的安全交易提存模块,对货物转移进行有效交付管理,保证货物实质转移,具有辅助避免支付不完全的功能,功能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货物安全转移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货物安全转移运输装置结构图;

图3为本货物安全转移运输装置的货箱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货物安全转移运输装置中安全交易提存模块结构图;

图5为本货物安全转移运输装置中装货控制模块结构图;

图6为本货物安全转移运输装置中装货控制模块的检测货箱体积方法流程图。

图中:1、货厢;2、承载件;3、称重器;4、门板;5、液二氧化碳箱;6、二氧化碳检测器;7、天窗;8、出气风扇;9、电子密码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货物安全转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设有货物的自动运输装置根据管理服务器的指令到达指定地点后向管理服务器发送地理位置,并判断自动运输装置的载重量,完成货物的装货,发货用户通过用户终端进行货物加密设置,所述货物密码通过支付获得;

s2:所述管理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地理位置通知后,以通知的方式提醒收货用户前往指定地点取货;

s3:收货用户到达所述指定地点后操作用户终端与所述自动运输装置进行数据通信以执行安全操交易提存模块的操作,完成支付获得解锁密码,完成述货物的实际转移。

所述安全转移方法步骤s1的装货过程包括,装货之前对货箱中剩余空间和剩余重量进行测量,保证货箱拥有足够的物资容纳量,对货厢中的物料进行把控,避免超载或者空载,充分利用运输资源,节约成本,同时保证运输的载重安全。

参考图2,结合本货物安全转移方法的一种货物安全转移的运输装置,包括运行控制单元b1、第一通信单元b2、货物管理单元b3、第二通信单元b4、地理位置确定单元b5和附加通信单元b6。

具体的,运行控制单元b1,其控制设有货物的运输装置的行驶和起停;第一通信单元b2,其被配置成在所述运输装置和管控中心之间建立用于远程数据通信的第一物理信道;第二通信单元b4,其被配置成在所述运输装置到达指定地点后在所述运输装置和用户终端之间建立用于数据通信的第二物理信道;货物管理单元b3,其用于管理所述运输装置中货物的装卸以及货物的锁定和解锁;b5地理位置确定单元,其被配置成基于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确定所述运输装置的实际地理位置。

进一步的,货物管理单元b3包括装货控制模块,用于检测货箱的容纳量,提醒注意装卸货物的量,避免超重或者空载。

进一步的,所述装货控制模块包括重量检测子模块、体积检测子模块、体积检测结构、计算子模块、提示子模块和所述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提示模块、重量检测模块和体积检测模块,所述体积检测子模块包括体积检测结构,重量检测子模块包括称重器,所述体积检测结构和称重器分别连接计算子模块,所述计算子模块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上述的重量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货箱1剩余承载的重量,体积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货箱1剩余承载的空间,保证充分利用的货箱的空间和承载量,又不超载,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货箱的剩余承载的重量和体积,提示子模块用于提醒装货的量的范围,控制器可选用单片机。

具体的,所述运输装置还包括货厢1和货厢1下端的承载件2,所述货厢1与承载件2之间设置称重器3,所述所述货厢1的顶部设置体积检测结构,所述体积检测结构包括液二氧化碳箱5、二氧化碳检测器6、天窗7和出气风扇8,所述二氧化碳检测器6设置于货厢1的顶部内壁,所述出气风扇8位于天窗7的进风口,所述液二氧化碳箱5的开关、出气风扇8和天窗7分别与控制器无线通讯连接,所述二氧化碳检测器6与计算子模块无线通讯连接。

所述的称重器3用于测量货箱1中现有的重量,通过计算子模块剩余承载质量=货箱可承载量-现有重量,得到剩余承载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货箱体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控制器控控制液二氧化碳箱往车厢中充入一定质量二氧化碳;

(2)通过二氧化碳检测器检测二氧化碳密度;

(3)检测模块的计算子模块通过公式体积=质量/密度,计算二氧化碳的体积,从而得到车厢内部空余的体积v。(由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0.03%。数值较小,本计算方法忽略空气中原有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

当货厢内部空余的体积算出后,则控制器控制风扇和天窗打开,用于将货箱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货物管理单元包括安全交易提存模块,所述安全交易提存模块包括密码设置模块、管控中心、锁定模块和识别子模块,所述密码设置模块和识别模块分别连接用户终端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输出端连接锁定模块。

当发货用户完成装货后,发货用户使用客户终端已发货的指令以及应收钱款的指示,并在密码设置模块设置密码,控制器通过锁定模块发出锁定信息,货厢1一侧的门板4与货厢1之间设置电子密码锁9,所述电子密码锁9与锁定模块无线通讯连接,电子锁9将货厢1进行锁定,当货物运输到指定位置时,管控中心提醒收货用户前往指定地点取货,收货用户发货用户使用客户终端进行付款,识别模块识别确定钱款到达发货用户账号后收货用户得到密码,用户端输入密码后控制器发出开锁的信息,控制器控制锁定模块开锁,电子锁9打开,收货用户可取货,保证货物交易安全,具有辅助避免支付不完全的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