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单位信息互联的组织架构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89813发布日期:2020-05-08 19:17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单位信息互联的组织架构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网络信息服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单位信息互联的组织架构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政务信息化步伐的逐步加快,政府、政协及全省各地机关单位逐步基于电子政务外网进行自己的业务系统或应用平台建设,大多数政务类的业务系统及应用平台有着许多共性的业务服务需求,即组织架构人员库服务平台。在以往的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中,正是由于各单位所使用的众多应用系统中的组织架构与人员信息数据库均是独立自建的原因;导致单位机构数据有变动时,需每套业务系统都调整一致,极大的造成资源浪费,更主要的是不能保障数据来源及时准确、数据共享有标准、数据管理有规范;从而造成诸多应用系统数据互联互通及机构人员数据的维护与管控面临巨大的困难。因此迫切需要建立统一组织架构人员管控系统,对组织架构人员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与维护,并且提供统一的标准规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单位信息互联的组织架构管理系统,对组织架构人员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与维护,并解决组织架构存在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单位信息互联的组织架构管理系统,包括以下模块:

接口管理模块:用于管理用户组建组织架构的账号;用户根据账号对用户名下的管理对象进行组织架构管理;所述管理对象包括单位、部门、人员;

申请表管理模块:用于在用户对管理对象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时,获取用户对管理对象的调整信息,以及提出的调整申请信息,并将调整申请信息发送至后台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将管理对象的调整信息发送到组织架构管理模块对管理对象进行调整;所述调整信息包括创建、变更和撤销;

组织架构管理模块:用于根据管理对象的调整信息,获取管理对象的身份信息,并在组织架构管理中根据用户需求对管理对象进行自定义分组管理。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在于:

1.接口管理模块的设置,其中用户可为所在单位的管理人员,可对所在单位的所有对象进行组织架构管理,对象包括单位、部门、人员,接口管理模块则对多个用户的账号进行集中管理监控,保证组织架构建立的安全性。

2.组织架构管理模块的设置,能够将组织架构进行自定义分组管理,使得各个存在联系的单位部门进行互联形成同一的组织架构,组织架构与人员信息数据库无需独立自建,避免了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申请表管理模块的设置,用户在对组织架构中的管理对象进行调整时,仅需进行提出申请,在审核通过后,在通过组织架构管理模块就能进行调整。避免局部单位的组织架构数据在有变动时,导致其与存在关联的每个单位的组织架构都调整一致,极大的造成资源浪费,保障数据来源及时准确、数据共享标准化、数据管理规范化。

进一步,自定义分组管理根据管理对象的属性进行分组管理,包括单位管理、部门管理、人员管理、职务管理、岗位管理和用户组管理。

通过自定义分组能够方便对管理对象进行有序分类管理,提高组织架构的管理效率。

进一步,组织架构管理模块包括以下子模块:

单位管理子模块:用于对单位信息进行单位管理;所述单位管理包括新建单位、修改单位信息、查询单位信息和单位信息操作日志,以及对单位信息的批量导入、导出工作;

部门管理子模块:用于在单位信息操作管理结束后,在该单位下新建部门信息,并对部门信息进行部门管理,所述部门管理包括部门信息的增、删、查、改,部门信息日志明细,以及对部门信息的批量导入或导出;

人员管理子模块:用于在部门信息操作管理结束后,在该单位下新建人员信息,并对人员信息进行人员信息管理,所述人员信息管理包括人员信息的修改、人员调职、人员挂职、人员兼职、人员借调,人员信息日志明细,以及对人员信息的批量导入或导出。

将单位、部门、人员管理进行分层次的管理,更符合管理逻辑,能够提高组织架构的管理效率。

进一步,组织架构管理模块还包括以下子模块:

职务管理子模块:用于根据人员的职务设定,对人员职务进行操作管理;

岗位管理子模块:用于根据人员的岗位设定,对人员岗位进行操作管理;

用户组管理子模块:用于根据单位实际业务需求,将若干人员添加为一个用户组,对用户组进行操作管理。

能够进一步的提高人员及单位的组织架构的管理效率。

进一步,用于导入导出的目标信息包括单位信息、部门信息和人员信息,所述目标信息在导入时,将目标信息根据设置的模板进行导入文件的编辑,导入文件编辑完成后选中上级单位或部门,上传已编辑好的导入文件;所述目标信息在导出时,根据目标信息所属的组织架构信息,进行目标信息的批量导出,导出后目标信息以excel表格形式进行保存。

在对目标信息进行导入时,仅需将信息根据设置的模板进行编辑即可,得到导入文件,再将导入文件导入系统,系统可以对其中的信息进行自动识别,使得信息的导入更方便,且可多次重复使用,从而提高信息的导入效率。

进一步,申请表管理模块还包括:

单位申请子模块:用于用户对单位根据设置的单位申请模板进行单位新增申请、单位变更申请和单位撤销申请;

部门申请子模块:用于用户对部门根据设置的部门申请模板进行部门新增申请、部门变更申请和部门撤销申请;

人员申请子模块:用于用户对人员根据设置的人员申请模板进行人员新增申请、人员变更申请和人员撤销申请。

将申请的类别分层次进行罗列,便于用户快速定位需要的申请类别。

进一步,还包括,申请审核模块:用于对调整申请信息进行审核时,将在调整申请信息进行保存到申请待审核表中,并通知审核人员对申请待审核表中的调整申请信息进行审核;所述申请待审核表包括单位申请待审核表、部门申请待审核表和人员申请待审核表。

提高申请审核的方式保证组织架构调整立的安全性。

进一步,人员管理子模块还包括,

人员调入调出管理子模块:用于获取调职人员的调出信息和调入信息,并对调出信息和调入信息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根据调出信息将调职人员从目前所述组织架构进行删除,根据调入信息将调职人员调入新的目标组织架构;所述调出信息包括:调出单位或调出部门、工作交接审核信息;所述调入信息包括调入单位或调出部门;

人员调入调出请求子模块:用于接收调职人员发出的调入调出请求,并对调入调出请求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根据调入调出请求将调职人员从目前所述组织架构进行删除,并将调职人员调入新的目标组织架构。

避免人员在调职时,由于组织机构调整不及时,导致工作出现冲突。

进一步,还包括系统设置模块,用于对组织架构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所述系统设置模块包括以下子模块:

模块管理子模块:用于对组织架构中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统一管理;

角色管理子模块:用于根据各个功能模块的功能需求添加不同管理权限的角色管理员。

便于对统一建立的组织架构进行管理,保证组织架构的安全性。

进一步,还包括,

视图管理模块:用于提取组织架构的总架构视图,从总架构视图中提取需要调整的调整单元,并将调整单元进行排列调整生成新的架构视图,所述调整单元包括单位架构整体、部门架构整体和人员个体,所述调整单元用于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进行选取,所述新的架构视图用于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进行排列调整。

便于根据实际业务需求从总架构视图选取新的组织架构进行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多单位信息互联的组织架构管理系统实施例的逻辑框图;

图2为系统设置模块的逻辑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多单位信息互联的组织架构管理系统,如图1、图2所示,包括以下模块:

接口管理模块:用于管理用户组建组织架构的账号;用户根据账号对用户名下的管理对象进行组织架构管理;所述管理对象包括单位、部门、人员;用户为组织架构中以单位为个体进行管理的单位管理员,单位管理员由所属单位进行指定。为了方便对管理对象进行管理,设置部门管理员协助单位管理员对部门管理员所在部门进行管理。

组织架构可为某个省或直辖市的政府机构的组织架构,其中囊括了政府机构的各个管理单位、管理部门,以及相关公职人员等。

申请表管理模块:用于在用户对管理对象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时,获取用户对管理对象的调整信息,以及提出的调整申请信息,并将调整申请信息发送至后台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将管理对象的调整信息发送到组织架构管理模块对管理对象进行调整;所述调整信息包括创建、变更和撤销;后台的审核包括人工手动审核和人工智能审核,人工智能审核用于提高审核效率,人工手动审核用于提高审核的准确率,本方案将人工手动审核和人工智能审核进行搭配使用,在提高审核效率的同时,提高审核的准确率。

申请表管理模块具体包括以下三个子模块:

单位申请子模块:用于用户对单位根据设置的单位申请模板进行单位新增申请、单位变更申请和单位撤销申请;并将其提出的申请发送至后台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将管理对象的调整信息发送到组织架构管理模块对管理对象进行调整;

单位申请模板包括单位名称、单位简称、所属类型、所属行业、单位地址、单位管理员、和所属业务系统。

部门申请子模块:用于用户对部门根据设置的部门申请模板进行部门新增申请、部门变更申请和部门撤销申请;并将其提出的申请发送至后台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将管理对象的调整信息发送到组织架构管理模块对管理对象进行调整;

部门申请模板包括部门名称、部门简称、所属类型、所属行业、单位地址、部门管理员、和所属业务系统。

人员申请子模块:用于用户对人员根据设置的人员申请模板进行人员新增申请、人员变更申请和人员撤销申请。并将其提出的申请发送至后台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将管理对象的调整信息发送到组织架构管理模块对管理对象进行调整。

人员申请模板包括姓名、性别、民族、所属职务、所属岗位、联系电话、职位状态、职务级别和管理员权限级别。

组织架构管理模块:用于根据管理对象的调整信息,获取管理对象的身份信息,并在组织架构管理中根据用户需求对管理对象进行自定义分组管理。

自定义分组管理根据管理对象的属性进行分组管理,包括单位管理、部门管理、人员管理、职务管理、岗位管理和用户组管理。

组织架构管理模块包括以下六个子模块:

单位管理子模块:用于对单位信息进行单位管理;所述单位管理包括新建单位、修改单位信息、查询单位信息和单位信息操作日志,以及对单位信息的批量导入、导出工作;

部门管理子模块:用于在单位信息操作管理结束后,在该单位下新建部门信息,并对部门信息进行部门管理,所述部门管理包括部门信息的增、删、查、改,部门信息日志明细,以及对部门信息的批量导入或导出;

人员管理子模块:用于在部门信息操作管理结束后,在该单位下新建人员信息,并对人员信息进行人员信息管理,所述人员信息管理包括人员信息的修改、人员调职、人员挂职、人员兼职、人员借调、人员停用、人员信息日志明细,以及对人员信息的批量导入或导出。

人员管理子模块还包括以下子模块,

人员调入调出管理子模块:用于获取调职人员的调出信息和调入信息,并对调出信息和调入信息进行审核,其中审核通过调出方和调出方的单位管理员或部门管理员来进行实施,审核通过后,根据调出信息将调职人员从目前所述组织架构进行删除,根据调入信息将调职人员调入新的目标组织架构;所述调出信息包括:调出单位或调出部门、工作交接审核信息;所述调入信息包括调入单位或调出部门;

人员调入调出请求子模块:用于接收调职人员发出的调入调出请求,并对调入调出请求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根据调入调出请求将调职人员从目前所述组织架构进行删除,并将调职人员调入新的目标组织架构。

职务管理子模块:用于根据人员的职务设定,对人员职务进行操作管理;操作管理包括对人员职务的增、删、查、改;

岗位管理子模块:用于根据人员的岗位设定,对人员岗位进行操作管理;操作管理包括对人员岗位的增、删、查、改;

用户组管理子模块:用于根据单位实际业务需求,将若干人员添加为一个用户组,对用户组进行操作管理。操作管理包括对用户组的增、删、查、改;

用于导入导出的目标信息包括单位信息、部门信息和人员信息,所述目标信息在导入时,将目标信息根据设置的模板进行导入文件的编辑,导入文件编辑完成后选中上级单位或部门,上传已编辑好的导入文件;所述目标信息在导出时,根据目标信息所属的组织架构信息,进行目标信息的批量导出,导出后目标信息以excel表格形式进行保存。

申请审核模块:用于对调整申请信息进行审核时,将在调整申请信息进行保存到申请待审核表中,并通知审核人员对申请待审核表中的调整申请信息进行审核;所述申请待审核表包括单位申请待审核表、部门申请待审核表和人员申请待审核表。

审核人员包括身份变更审核人、部门变更审核人、单位变更审核人、人员变更审核人。身份变更审核人用于在人员的身份信息变更时,对提交的身份变更信息进行审核,身份变更信息变更例如联系方式的变更、住址的变更等,人员变更审核人用于对人员管理子模块提出的变更申请进行审核,部门变更审核人用于对部门管理子模块提出的变更申请进行审核,单位变更审核人用于对单位管理子模块提出的变更申请进行审核。

视图管理模块:用于提取组织架构的总架构视图,从总架构视图中提取需要调整的调整单元,并将调整单元进行排列调整生成新的架构视图,所述调整单元包括单位架构整体、部门架构整体和人员个体,所述调整单元用于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进行选取,所述新的架构视图用于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进行排列调整。

系统设置模块,用于对组织架构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

系统设置模块包括以下三个模块:

模块管理子模块:用于对组织架构中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统一管理;统一管理包括对各个功能模块的增添、删除、查找和管理权限的赋予;

角色管理子模块:用于对各个功能模块添加角色管理员,还用于赋予不同权限的管理员。

管理员包括视图管理员、系统管理员和审核管理员。

审核管理员:负责审核该角色有权限审核的业务信息。例如用于管理申请审核模块的管理员。

系统管理员:负责整个组织架构管理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具有最高的系统配置权限。

视图管理员:负责对视图管理模块进行管理维护。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用户可为所在单位的管理人员,可对所在单位的所有对象进行组织架构管理,对象包括单位、部门、人员,用户在录入/新增机构人员数据时,根据设置的相应的申请模板进行新增申请、变更申请和撤销申请,其中申请需进行审核,根据审核的通过与否,来判断用户的申请是否执行,将对应的管理对象的信息在组织架构进行相应的申请、变更和撤销。由于将组织架构进行自定义分组管理,使得各个存在联系的单位部门进行互联形成统一的组织架构,组织架构与人员信息数据库无需独立自建,避免了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局部单位的组织架构数据在有变动时,无需让存在关联的每个单位的组织架构都调整一致,避免造成资源浪费,保障数据来源及时准确、数据共享标准化、数据管理规范化。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以下模块,

申请量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在固定周期内对申请审核模块的待审核的申请进行统计分析;其中,申请是指用户对管理对象提出调整的申请信息。固定周期可以为一小时、一天、一星期、一个月或一年。本实施例中将申请量数据分析模块的固定周期设为一星期。

系统资源分析模块:用于获取申请表管理模块的整体系统资源大小和每个申请所需的部分系统资源大小,根据整体系统资源大小、部分系统资源大小和固定周期计算申请表管理模块在固定周期内的业务承载力,所述系统资源包括设备资源和人力资源。本实施例中将系统资源分析模块的固定周期设为一天,由于政府部门的组织架构十分庞大,组织架构时时刻刻在变动,使得组织架构的调整的申请数量是庞大的,然而系统资源是有限的,因此申请表管理模块每一天的业务承载力也是有限的。

排队分析模块:用于在固定周期(一星期)内对收到的申请和在上个固定周期(一星期)剩余的申请,按照申请时间对所有申请进行第一次排序,并为每个申请生成第一排序号;还用于在固定周期(一天)内根据申请表管理模块的业务承载力,设定可执行的排队阈值,将第一排序号大于排队阈值的申请进行第二次排序,并为每个申请生成第二排序号,同理以此循环直至到第七排序号。例如,当申请量数据分析模块在一周内统计的总业务量为994时,每个申请都会按照申请时间进行第一次排序,第一排序号为1-994,是每个申请第一次排序的序号。排队阈值仅为一天内可执行的申请的最大值,例如只有100。大于100的第一排序号101,会进行第二次排序生成第二排序号1,是第二天进行申请处理的第一个,第一排序号601为第七天的第一个。

办理超时分析模块:用于根据历史数据统计每个申请的平均办理时长,记录本次申请的办理时长,将本次申请的办理时长与申请的平均办理时长进行对比,判断本次申请办理是否超时;若超时,分析形成办理超时的原因,并生成解决措施且和办理超时的原因一起发与用户;

超时处理模块:用于在将解决措施和办理超时的原因一起发与用户之后,若用户未在指定的时间内进行反馈,则将用户的申请的第一排序号进行调整,使该申请的第一排序号与后面的某个申请的第一排序号进行调换,两者第一排序号之间的序号差距可自由设置,例如,当前申请的第一排序号为45时,用户未在指定的时间内进行反馈,设定序号差距为25,调整的时候将当前申请的第一排序号调整为70,将第一排序号为70的调整为45。仅进行小范围的调整,使得影响小,效率高。并且还用于向用户进行解决措施和办理超时的原因的第二次发送;若解决措施和办理超时的原因的发送次数超过三次且并未收到反馈,则将本次申请剔除,不予办理。

若用户在指定的时间内进行反馈,将反馈的时间按照时间占比规则匹配第一排序号向后调整的序号调整差距,序号调整差距均小于序号差距,时间占比规则为反馈的时间在指定的时间中所处时间坐标的位置,反馈的时间越早,则在指定的时间中所处时间坐标的位置越靠前,序号调整差距越小;反馈的时间越晚,则在指定的时间中所处时间坐标的位置越靠后,序号调整差距越大。例如当前的申请的第一排序号为50,当反馈的时间为时间坐标的位置的二分之一时,设定序号调整差距为10,将第一排序号调整为60;当反馈的时间为时间坐标的位置的三分之二时,设定序号调整差距为15,将第一排序号调整为65。序号调整差距的设置可以方便服务商在短时间内按照解决措施和办理超时的原因进行申请自身的问题的修改,避免其重新排队,耽搁更多的时间,更具人性化。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