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66632发布日期:2020-05-15 19:01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触控屏按照工作原理和传输信息的介质分为四种,分别为电阻式触控屏、红外线式触控屏、电容式触控屏以及表面声波式触控屏。电容式触控屏通常需要将触控感应层贴合到保护层上,再在触控感应层上框贴一块盖板,组合成一个触控面板。但如果框贴的参数控制不好,将会出现无触控或者触控爆点不良的问题。故,需要改善这一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触控面板,由于盖板与触控感应层框贴的参数控制不好,导致出现无触控或者触控爆点不良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包括触控感应层和盖板,所述盖板的边缘通过框胶框贴于所述触控感应层上。其中,所述框胶的厚度大于0且小于或者等于0.2毫米,所述盖板、所述触控感应层以及所述框胶组合而成的密闭空间的真空度为常压的80%至95%的范围内任一值。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3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触控感应层为电容式触控感应模组。

进一步的,所述电容式触控感应模组包括驱动电极和接收电极,所述驱动电极与所述接收电极通过第一光学胶层相连,所述接收电极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极和所述盖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保护层,所述驱动电极通过第二光学胶层与所述保护层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极在所述第一光学胶层上的投影与所述接收电极在所述第一光学胶层上的投影之间的垂直距离范围为0.5毫米至0.9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极的宽度大于0且小于或者等于5.4毫米。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触控面板、以及设置于所述触控面板下的显示模组。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模组为oled显示面板。

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通过控制盖板与触控感应层框贴的参数,将框胶的厚度限制为大于0且小于或者等于0.2毫米的范围内,同时加以抽调部分空气,使盖板、触控感应层以及框胶组合而成的密闭空间内部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解决框贴爆点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触控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很直观地看到本发明的各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触控面板包括触控感应层101和盖板102,所述盖板102的边缘通过框胶103框贴于所述触控感应层101上。其中,所述框胶103的厚度大于0且小于或者等于0.2毫米,所述盖板102、所述触控感应层101以及所述框胶103组合而成的密闭空间104的真空度为常压的80%至95%的范围内任一值。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密闭空间104为空气层,所述空气层的气压为常压的80%至95%的范围内任一值。所述框胶103的厚度对应于所述空气层的厚度,即所述空气层的厚度范围为大于0且小于或者等于0.2毫米。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空气层的厚度与所述盖板102的厚度之比为一比六,即所述空气层的厚度乘以六可以转化为所述盖板102的厚度,例如所述空气层的厚度为0.1毫米,转化为所述盖板102的厚度是0.6毫米。本实施例通过控制所述空气层的厚度,同时加以抽调部分空气,可使得所述盖板102与所述触控感应层101以及所述框胶103组合而成的密闭空间104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从而避免框贴后出现无触控或触控爆点不良的问题。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感应层101为方形结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感应层101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圆形、椭圆形等,而不仅限于方形结构。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感应层101为电容式触控感应模组。所述电容式触控感应模组包括驱动电极1011和接收电极1012,所述驱动电极1011与所述接收电极1012通过第一光学胶层1013相连,所述接收电极1012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极1011和所述盖板102之间。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盖板102可使用透明玻璃、薄膜、塑料、柔性材料等制成,例如: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板、cop(cyclicolefinpolymers,环烯烃聚合物)板、pi(polyimide,聚酰亚胺)板、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板或coc(cyclicolefincopolymers,环烯烃共聚物)板等,以用于对内部的触控感应层以及显示模组进行保护,防止在触摸输入时对触控感应层以及显示模组造成损伤。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盖板102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3毫米。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框胶103可以为胶带或者其他粘性材料,例如双面胶,通常所述框胶103的黏合强度会比光学胶的黏合强度大,以将所述盖板102与所述触控感应层101稳固固定。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框胶103为口字型胶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框胶103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圆形、椭圆形等,而不仅限于口字型,所述框胶103的形状应与所述盖板102的形状以及所述触控感应层101的形状一一对应。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保护层105,所述驱动电极1011通过第二光学胶层106与所述保护层105相连。所述保护层105用于保护所述驱动电极1011,避免所述驱动电极1011受到下方器件的影响。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触控原理示意图,所述触控面板包括触控感应层和盖板204,所述盖板204的边缘通过框胶(图中未示出)框贴于所述触控感应层上。其中,所述框胶的厚度大于0且小于或者等于0.2毫米,所述盖板204、所述触控感应层以及所述框胶(图中未示出)组合而成的密闭空间的真空度为常压的80%至95%的范围内任一值。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密闭空间为空气层205,所述空气层205的气压为常压的80%至95%的范围内任一值。所述框胶(图中未示出)的厚度对应于所述空气层205的厚度,即所述空气层205的厚度范围为大于0且小于或者等于0.2毫米。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空气层205的厚度与所述盖板204的厚度之比为一比六,即所述空气层205的厚度乘以六可以转化为所述盖板204的厚度,例如所述空气层的厚度为0.1毫米,转化为所述盖板102的厚度是0.6毫米。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层205的厚度乘以六转化为所述盖板204的厚度值,再加上所述盖板204的厚度值得到一个和值,所述和值的范围应小于或者等于4.2毫米。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触控感应层为电容式触控感应模组。所述电容式触控感应模组包括驱动电极201和接收电极202,所述驱动电极201与所述接收电极202通过第一光学胶层203相连,所述接收电极202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极201和所述盖板204之间。

其中,所述驱动电极201用于发出低电压高频信号投射至所述接收电极202,从而形成稳定的电流。当人体接触到电容式触控面板时,由于人体接地,手指与电容式触控面板就形成一个等效电容,而高频信号可以通过所述等效电容流入地线,这样,接收端所接收的电荷量就减小了,而当手指越靠近发射端时,电荷减小越明显,最后根据接收端所接收的电流强度来确定所触碰的点。

需要说明的是,电容式触控面板要实现多点触控,需要增加互电容的电极,简单地说,就是将屏幕分块,在每一个区域里设置一组互电容模块,且都是独立工作,就可以独立检测到各区域的触控情况,进行处理后,简单地实现多点触控。

具体地,当手指触摸到电容式触控面板时影响了触摸点附近两个电极之间的耦合,从而改变了这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容量。检测互电容大小时,所有的驱动电极依次发出激励信号,所有的接收电极同时接收信号,这样可以得到所有驱动电极和接收电极交汇点的电容值大小,即整个电容式触控面板的二维平面的电容大小。根据电容式触控面板的二维电容变化量数据,可以计算出每一个触摸点的坐标。因此面板上即使有多个触摸点也能计算出每个触摸点的真实坐标。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极201在所述第一光学胶层203上的投影与所述接收电极202在所述第一光学胶层203上的投影之间的垂直距离s1的范围为0.5毫米至0.9毫米,具体地,所述驱动电极201在所述第一光学胶层203上的投影与所述接收电极202在所述第一光学胶层203上的投影之间的垂直距离s1为0.7毫米。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极201的宽度s2大于0且小于或者等于5.4毫米。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很直观地看到本发明的各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触控面板301、以及设置于所述触控面板301下的显示模组302。

所述触控面板301包括触控感应层和盖板,所述盖板的边缘通过框胶框贴于所述触控感应层上。其中,所述框胶的厚度大于0且小于或者等于0.2毫米,所述盖板、所述触控感应层以及所述框胶组合而成的密闭空间的真空度为常压的80%至95%的范围内任一值。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密闭空间为空气层,所述空气层的气压为常压的80%至95%的范围内任一值。所述框胶的厚度对应于所述空气层的厚度,即所述空气层的厚度范围为大于0且小于或者等于0.2毫米。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空气层的厚度与所述盖板的厚度之比为一比六,即所述空气层的厚度乘以六可以转化为所述盖板的厚度,例如所述空气层的厚度为0.1毫米,转化为所述盖板的厚度是0.6毫米。本实施例通过控制所述空气层的厚度,同时加以抽调部分空气,可使得所述盖板与所述触控感应层以及所述框胶组合而成的密闭空间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从而避免框贴后出现无触控或触控爆点不良的问题。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302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

具体地,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对盒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均未图示)。所述背光模组用于提供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显示画面所需的平面光。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反射片、光源、导光板、光学膜片等习知部件(均未图示)。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302为oled显示面板,所述oled显示面板为自发光器件,从而无需设置背光模组。所述oled显示面板包括衬底、缓冲层、驱动电路层、绝缘层、平坦化层以及发光功能层(均未图示)。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为具有触控显示功能的电子装置,例如智能手机、电脑、游戏机、电视等。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通过控制盖板与触控感应层框贴的参数,将框胶的厚度限制为大于0且小于或者等于0.2毫米的范围内,同时加以抽调部分空气,使盖板、触控感应层以及框胶组合而成的密闭空间内部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解决了现有技术的触控面板,由于盖板与触控感应层框贴的参数控制不好,导致出现无触控或者触控爆点不良的技术问题。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应理解,本文所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应仅被认为是描述性的,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而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