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940436发布日期:2022-05-07 14:24阅读:65来源:国知局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1.本公开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2.移动装置为了满足便于携带的需求,尺寸不宜太大,容易导致使用者触控操作的困难。特别是在进行游戏时,使用者难以在移动装置有限的触控范围内利用手指头进行连续触控,而影响操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此电子装置包含一触控模块、一动作感测器、一内存与一控制单元。其中,触控模块是用以产生一触控信号。动作感测器用以检测电子装置的运动以产生一运动数据。内存存储一预设动作条件。控制单元电性连接触控模块、动作感测器与内存,用以接收运动数据;以及判断运动数据是否符合预设动作条件,若是,则产生虚拟触控信号。
4.本公开并提供一种控制方法,适用于一电子装置。此控制方法包含:设定一预设动作条件;检测电子装置的运动以产生一运动数据;以及判断运动数据是否符合预设动作条件,若是,则产生虚拟触控信号。
5.通过本公开的电子装置与控制方法,使用者在通过触控模块进行输入时,可同时利用动作感测器替代触控产生虚拟触控信号进行输入,以增加操控效率。
附图说明
6.图1是本公开电子装置一实施例的方框示意图;
7.图2是本公开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8.图3是以流程图显示本公开判断运动数据是否符合预设动作条件的判断流程的一实施例;
9.图4是以波型图显示本公开判断运动数据是否符合预设动作条件的判断流程;
10.图5是以流程图显示本公开判断运动数据是否符合预设动作条件的判断流程的另一实施例;以及
11.图6是以流程图显示本公开控制方法的另一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根据下列描述和权利要求书,本公开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
13.图1是本公开电子装置一实施例的方框示意图。如图中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装置100包含一触控模块120、一动作感测器140、一内存160与一控制单元180。在一实施
例中,此电子装置100可以是一手持装置,如手机、平板电脑、掌上型游戏机等。
14.触控模块120是用以产生一触控信号s1。在一实施例中,此触控模块120可包括一触控面板(touch panel)。不过亦不限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此触控模块120可包括一触控板(touch pad)。
15.动作感测器140是用以检测电子装置100的运动以产生一运动数据d1。在一实施例中,此动作感测器140是一加速度计。不过亦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例中,此动作感测器140亦可以是一陀螺仪。
16.内存160存储一预设动作条件a1。此预设动作条件a1对应于一预设动作模式,用以判断使用者的动作是否符合此预设动作模式。在一实施例中,此内存160可以是一随机存取内存、一固态硬盘或是其他常用于手持装置的存储元件。
17.控制单元180电性连接触控模块120、动作感测器140与内存160。控制单元180可由动作感测器140接收运动数据d1,并可由内存160取得预设动作条件a1,以判断运动数据d1是否满足预设动作条件a1,进而判断使用者做出的动作是否符合预设动作模式。在一实施例中,此控制单元180可以是一处理器(processor)。当运动数据d1符合预设动作条件a1时,控制单元180即会产生虚拟触控信号s2,以模拟触控模块120在一定触控模式与一定触控位置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信号。关于预设动作模式、预设动作条件a1以及虚拟触控信号s2的细节,在后续对应于控制方法的段落会有更详细的说明。
18.图2是本公开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此控制方法适用于图1所示的电子装置100。此控制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9.首先,如步骤s120所示,设定一预设动作条件a1。此预设动作条件a1对应于一预设动作模式,用以判断使用者的动作是否符合此预设动作模式。
20.在一实施例中,预设动作条件a1对应的此预设动作模式是一单轴动作模式,例如一z轴动作模式。又,在一实施例中,预设动作条件a1对应的预设动作模式是一z轴晃动模式。依据行为惯性运动,此z轴晃动模式会呈现先上再下最后回复到定点的波形,以形成一个输出信号。以此z轴晃动模式为例,在一实施例中,此预设动作条件a1可包括一加速度变化量δy与一动作时间t1,以判断使用者的动作是否符合此预设动作模式。
21.随后,如步骤s140所示,检测电子装置100的运动以产生一运动数据d1。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140可由动作感测器140执行。
22.接下来,如步骤s160所示,判断运动数据d1是否符合预设动作条件a1。若是,此流程前进至步骤s170,则产生一虚拟触控信号s2。若否,此流程回到步骤s140,重新产生运动数据d1。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160与s170可由控制单元180与触控模块120执行。
23.虚拟触控信号s2可包含一触控位置数据。前述触控位置数据可以是触控面板或触控板上的一预设触控坐标、或是一预设触控范围。在一实施例中,前述预设触控范围可以是一方形范围或是一圆形范围。前述虚拟触控信号s2所呈现的触控模式可以是点按、单一区域连续点按、轨迹式点按(模拟滑动或拖动)、压力式点按(重压)等。在一实施例中,此虚拟触控信号s2可由使用者进行设定,并存储于内存160。在一实施例中,使用者可直接通过触控模块120进行设定。
24.请一并参照图3与图4,其中,图3是以流程图显示本公开判断运动数据d1是否符合预设动作条件a1的判断流程的一实施例,图4是以波型图显示本公开判断运动数据d1是否
符合预设动作条件a1的判断流程。本实施例的运动数据d1是z轴加速度数据。波型图的纵轴是z轴加速度值。
25.此流程接续图2的步骤s140。首先,如步骤s150所示,判断运动数据d1是否符合一起动条件。若是运动数据d1不符合起动条件,此流程回到步骤s140,重新检测运动数据d1。若是运动数据d1符合起动条件,此流程前进至步骤s162,开始判断运动数据d1是否符合预设动作条件a1。在一实施例中,此起动条件是运动数据d1的变化量是否超过一启动变化量δx,以区别电子装置100的静止状态与运动状态。
26.在步骤s162中,此流程先判断此运动数据d1的变化量是否达到一加速度变化量δy。此加速度变化量δy大于前述启动变化量δx。若是此运动数据d1的变化量小于加速度变化量δy,此流程回到步骤s140,重新检测运动数据d1。若是此运动数据d1的变化量达到加速度变化量δy,此流程前进至步骤s164。
27.在步骤s164中,此流程判断此运动数据d1达到加速度变化量δy的经过时间δt是否小于或等于一动作时间t1。若是此运动数据d1达到加速度变化量δy的经过时间δt大于动作时间t1,此流程回到步骤s140,重新检测运动数据d1。若是此运动数据d1达到加速度变化量δy的经过时间δt小于或等于动作时间t1,即判断运动数据d1符合预设动作条件a1,此流程前进至步骤s170,产生虚拟触控信号s2。
28.在一实施例中,为了提升判断的准确度。在执行步骤s140产生运动数据d1的步骤前,还包括将当前的动作感测器140数值设定为初始值,以反映使用者不同的使用情境,如躺着使用、坐着使用。
29.在一实施例中,前述预设动作条件a1可由使用者进行设定并存储于内存160。在一实施例中,使用者可直接通过触控模块120进行设定。
30.图5是以流程图显示本公开判断运动数据d1是否符合预设动作条件a1的判断流程的另一实施例。图中与图3相同的步骤是以相同的标号标示。如步骤s261所示,相较于图3的实施例,本实施例在运动数据d1符合起动条件且开始判断运动数据d1是否符合预设动作条件a1时,会先开始计算一时间间隔t2,并撷取此时间间隔t2中振幅最大(也就是加速度变化最大)的波形作为输入信号进行判断,其余次要波形则忽略不计。
31.随后,在步骤s262中,类似于图3的步骤s162,此流程先判断此波形对应的变化量是否达到加速度变化量δy。若是此波形对应的变化量小于加速度变化量δy,此流程回到步骤s140,重新检测运动数据d1。若是此波形对应的变化量达到加速度变化量δy,此流程前进至步骤s264。
32.在步骤s264中,此流程判断此波形达到加速度变化量δy的经过时间是否小于或等于一动作时间t1。若是此波形达到加速度变化量δy的经过时间大于此动作时间t1,此流程回到步骤s140,重新检测运动数据d1。若是此波形达到加速度变化量δy的经过时间小于或等于此动作时间t1,即判断运动数据d1符合预设动作条件a1,此流程前进至步骤s170,产生虚拟触控信号s2。
33.图6是以流程图显示本公开控制方法的另一实施例。图中与图2相同的步骤是以相同的标号标示。为了避免电子装置100在平常的操作过程中因为动作感测器140接收到的运动数据d1导致触控模块120误动作,相较于图2的实施例,本实施例在步骤s140产生运动数据d1后,还包括一判断步骤s350,以判断电子装置100是否处于一特定操作模式,例如横式
握持。若是处于此特定操作模式,此流程前进至步骤s360,判断运动数据d1是否符合预设动作条件a1。若是判断结果为是,如步骤s370所示,产生虚拟触控信号s2。若不处于此特定操作模式,此流程回到步骤s140,重新产生运动数据d1。
34.图6的实施例是通过判断电子装置100是否处于一特定操作模式,以决定是否产生虚拟触控信号s2。不过本公开亦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动作感测器140接收到的运动数据d1导致触控模块120误动作,可设定为电子装置100在接收到启动信号后,才会产生虚拟触控信号s2。此启动信号可以是由触控模块120接收的一手势信号或是由动作感测器140检测到的一特定动作模式。
35.通过本公开的电子装置与控制方法,使用者在通过触控模块120进行输入时,可同时利用动作感测器140替代触控产生虚拟触控信号s2进行输入,以增加操控效率。
36.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