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组合件及输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91241发布日期:2020-12-15 08:31阅读:64来源:国知局
框架组合件及输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入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框架组合件。



背景技术:

线性谐振执行器(lra)通常用于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上的应用,通过触觉效应来提供触觉反馈。在诸如平板电脑的输入装置中,通常既需要设置固定支撑部来实现力检测功能,也需要设置柔性支撑部来实现触觉反馈功能,这使得容纳力检测组件和lra两者的支撑框架难于设计,现有技术中的一些支撑框架具有复杂的结构特征,这增加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固接线性谐振执行器的框架组合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框架组合件,配置成固接线性谐振执行器,该框架组合件包括:底部框架;顶部框架;其中,顶部框架包括多个顶部通孔,多个顶部通孔中的第一顶部通孔配置成容纳线性谐振执行器的第一部分;并且底部框架包括与多个顶部通孔分别对应的多个底部通孔,多个底部通孔中的对应于第一顶部通孔的第一底部通孔配置成容纳线性谐振执行器的第二部分。

可选地,框架组合件包括设置在顶部框架的至少一部分与底部框架的至少一部分之间的滑动膜,滑动膜包括用于容纳线性谐振执行器的一部分的通孔或开口。

可选地,顶部框架还包括阻尼器,阻尼器配置成允许顶部框架的活动部在顶部框架的长度方向上摆动。

可选地,阻尼器被设置在顶部框架的周缘与顶部通孔之间。

可选地,顶部框架还包括阻挡块,阻挡块配置成阻挡活动部垂直向下移动。

可选地,阻挡块被设置在阻尼器与顶部通孔之间。

可选地,框架组合件还包括第一粘合层,第一粘合层配置成将顶部框架与印刷电路板接合。

可选地,框架组合件还包括第二粘合层,第二粘合层配置成将顶部框架与底部框架接合。

可选地,多个顶部通孔还包括第二顶部通孔、第三顶部通孔、第四顶部通孔和第五顶部通孔,其中,第二顶部通孔与第三顶部通孔在顶部框架的宽度方向上对齐并分别设置于第一顶部通孔的两侧,第四顶部通孔和第五顶部通孔在顶部框架的宽度方向上对齐并设置于第一顶部通孔的后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输入装置,该输入装置包括:上述的框架组合件;力传感器组合件,与框架组合件耦合;以及线性谐振执行器;其中,框架组合件配置成固接线性谐振执行器,线性谐振执行器配置成提供力传感器组合件的触觉反馈机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分层式的框架组合件,利用底部框架上的通孔与顶部框架上的通孔相配合来容纳lra,实现了力检测功能与触觉反馈功能的集成,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a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顶部框架的俯视图。

图1b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顶部框架的俯视图。

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底部框架的俯视图。

图3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滑动膜的俯视图。

图4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框架组合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描述中提出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透彻理解。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清楚地知道,即使没有这些具体细节也可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中,可进行具体的数字引用,例如“第一元件”、“第二装置”等。但是,具体数字引用不应当被理解为必须服从于其字面顺序,而是应被理解为“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不同。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具体细节只是示范性的,具体细节可以变化,但仍然落入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之内。术语“耦合”定义为表示直接连接到组件或者经由另一个组件而间接连接到组件。此外,本文所使用的、用于任何数值或范围的术语“大约”、“大体上”指示适当地容许偏差、而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

以下通过参照附图来描述适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方法、系统和装置的优选实施例。虽然各实施例是针对元件的单个组合来描述,但是应理解,本实用新型包括所公开元件的所有可能组合。因此,如果一个实施例包括元件a、b和c,而第二实施例包括元件b和d,则本实用新型也应被认为包括a、b、c或d的其他剩余组合,即使没有明确公开。

图1a中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顶部框架10的俯视图,顶部框架10设置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顶部通孔101、102、103、104和105,该五个顶部通孔从顶部框架顶部贯通至底部,其中一个可被用于容纳线性谐振执行器(linearresonanceactuator,简称lra)的一部分。

其中,第二顶部通孔102与第三顶部通孔103在顶部框架的宽度方向上对齐并分别设置于第一顶部通孔101的两侧,第四顶部通孔104和第五顶部通孔105在顶部框架的宽度方向上对齐并设置于第一顶部通孔101的后侧。这五个顶部通孔也可以采用其他的位置布置。顶部框架10可以包括周缘部106,视情况而定,可以将一些电子元器件或布线布置于周缘部106。

根据另一些实施例,多个顶部通孔可以采用不同的尺寸或外形,以分别适配多个线性谐振执行器和/或其他电子元件。例如,各通孔呈矩形,第一、第二、第三顶部通孔101、102、103具有较小的第一长度,而第四和第五顶部通孔104、105具有较大的第二长度。又例如,第一顶部通孔101具有最小的第一宽度,第二和第三顶部通孔102、103可具有较大的第二宽度,第四和第五顶部通孔104、105具有最大的第三宽度。

以下以第一顶部通孔101配置成容纳线性谐振执行器的第一部分为例进行说明。

参见图1b,在顶部框架10的左右两侧靠近周缘106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阻尼器107a和107b,例如弹簧阻尼器。阻尼器107a设置于顶部通孔103、105与周缘106之间,阻尼器107b设置于顶部通孔102、104与周缘106之间。将阻尼器107a、107b设置在周缘106与顶部通孔之间允许顶部框架10的一个活动部沿顶部框架的长度方向(水平x轴方向)摆动,例如,顶部框架10在阻尼器107a和107b之间的部分作为活动部可沿x轴方向轻微摇摆。活动部的尺寸和位置取决于阻尼器的设置位置。阻尼器107a和107b将顶部框架的周缘106(静止部)与顶部框架的活动部连接起来。阻尼器的设置有利于减少整个输入装置在用户输入时的余震。应理解,阻尼器可以包括更多个,并可以设置于其他的位置,例如顶部框架10前侧(靠近用户侧,即顶部通孔101所在侧)和后侧(远离用户侧,顶部通孔104、105所在侧)靠近周缘的位置,这种设置允许顶部框架10在垂直于x轴的y轴方向上轻微摇摆。

继续参见图1b,顶部框架10还可以包括阻挡块108a、108b、108c及108d,这些阻挡块可阻挡顶部框架10的活动部(取决于阻尼器的设置位置)垂直向下移动,但允许该活动部垂直向上轻微移动。其中,阻挡块108a设置于顶部通孔103与周缘106之间,优选地设置于阻尼器107a与顶部通孔103之间。阻挡块108b设置于顶部通孔102与周缘106之间,优选地设置于阻尼器107b与顶部通孔102之间。阻挡块108c设置于顶部通孔104与周缘106之间,优选地位于阻尼器107b与顶部通孔104之间。阻挡块108d设置于顶部通孔105与周缘106之间,优选地位于阻尼器107a与顶部通孔105之间。

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底部框架20。底部框架20设置有多个底部通孔,其中一个底部通孔配置成与容纳线性谐振执行器的第一部分的第一顶部通孔101相对应,例如,在垂直方向上对齐并具有大体上相同的尺寸,该底部通孔可用于容纳该线性谐振执行器的第二部分。应理解,取决于线性谐振执行器的尺寸与外形,该底部通孔不一定与第一顶部通孔101完全对齐,并且可以采用不同的尺寸。只要使得该底部通孔能够与第一顶部通孔101相配合以容纳线性谐振执行器,其他形式的底部通孔也可以被允许。

具体地,如图2所示,底部框架20包括第一底部通孔201、第二底部通孔202、第三底部通孔203、第四底部通孔204及第五底部通孔205。该五个底部通孔分别与顶部框架10的五个顶部通孔101、102、103、104、105对应,从而形成五个独立空间,可用于容纳包括线性谐振执行器在内的多个电子元器件。第一底部通孔201与第一顶部通孔101配合形成的独立空间更靠近用户侧,可用于容纳线性谐振执行器。第二底部通孔202与第二顶部通孔102配合形成的独立空间可用于容纳另一线性谐振执行器或其他电子元器件,例如力传感器。第三底部通孔203与第三顶部通孔103形成的独立空间也可容纳其他电子元器件。第四、第五底部通孔204、205可按类似方式来设置。

如上所述,顶部框架10通过其活动部为触觉反馈功能提供柔性支撑部,而底部框架20为力检测功能提供固定支撑部。底部框架20允许整个框架组合件通过螺钉被固接到输入装置的表面(例如c盖)。在固接到c盖时,可在框架组合件的侧面与c盖的对应侧留出大于5毫米的空隙。集成有力传感器组合件和lra的框架组合件与c盖的接合能够为输入装置提供力检测功能以及均匀的触觉反馈功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框架组合件还包括设置在顶部框架10的至少一部分与底部框架20的至少一部分之间的滑动膜30,例如设置在顶部框架10的活动部与底部框架20的中间部分之间。滑动膜30可用于降低顶部框架10与底部框架20之间的摩擦,允许顶部框架10的活动部的形变和轻微移动。滑动膜30可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或pet薄膜来制作。

滑动膜30包括多个通孔或开口。图3示出示例滑动膜30的俯视图,其上朝向用户侧设置有开口301、302、303,分别向滑动膜30的另一侧凹陷,开口301、302、303也可以替换为通孔的形式。滑动膜30还设置有通孔304、305,设置于远离用户的一侧。其中,开口301与第一顶部通孔101、第二底部通孔201配合以容纳线性谐振执行器的一部分,具体为位于线性谐振执行器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部分。开口302与第二顶部通孔102、第二底部通孔202配合以容纳另一线性谐振执行器或电子元器件。开口303、通孔304、305可采用类似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框架组合件还包括第一粘合层41,其配置成将顶部框架10与印刷电路板(附图未示出)接合,如图4所示。框架组合件还包括第二粘合层51,其配置成将顶部框架10与底部框架20接合,粘合层51可布置于滑动膜30的外围部分,这样可允许顶部框架10的活动部的位移,同时限制其静止部(例如周缘)的位移。利用粘合层将顶部框架与底部框架直接结合,并将顶部框架与印刷电路板直接接合的装配方式降低了制造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输入装置,该输入装置包括上述的框架组合件、力传感器组合件以及线性谐振执行器。其中,力传感器组合件与框架组合件耦合,可用于检测用户施加至输入装置的触摸表面的力。框架组合件用于容纳并固定线性谐振执行器,线性谐振执行器则提供力传感器组合件的触觉反馈机制。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方面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模块、电路可被实现为单个元件或元件的组合。各种说明性部件、模块、电路根据其功能性而总体进行了描述。技术人员可以针对具体的应用、按照变化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性,但是,这样的实现方式决策不应当被理解为引起与本实用新型范围的背离。

上述说明仅仅针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作出各种变形设计,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及附随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