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疲劳易固式电子标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27517发布日期:2021-03-12 11:04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疲劳易固式电子标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标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疲劳易固式电子标签。



背景技术:

电子标签又称射频标签、应答器、数据载体,电子标签与阅读器之间通过耦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耦合,在耦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的传递和数据交换,常用于各种生产管理分类作业中;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标签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的电子标签在使用时通常为简易的封装机构,在与外部进行接触相抵后常容易使封装疲劳强度变低,容易产生弯折和卷边,使内部射频组件发生相对的形变和磨损,导致电子标签使用时较难提高封装的安装疲劳强度,容易发生磨损,影响使用稳定和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耐疲劳易固式电子标签,以解决电子标签使用时较难提高封装的安装疲劳强度,容易发生磨损,影响使用稳定和寿命的问题,达到提高封装的整体使用强度,减少磨损,利于使用增加稳定和寿命的效果。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耐疲劳易固式电子标签,包括封装层、射频组件和高强机构,所述封装层内部设置有射频组件,所述封装层外侧周沿与高强机构夹持固定,所述高强机构由顶框、底框、条形槽、插柱、插槽、橡胶条、凹槽和固定机构组成,所述顶框底侧与底框相抵接触,所述顶框和底框周侧中部相邻处开设有用于施力的条形槽,所述插柱顶端通过注塑一体方式设置于顶框底侧四角,并且插柱底端通过插槽与底框进行插接,所述橡胶条外侧通过强力胶与顶框和底框进行粘接,所述底框底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与固定机构转动连接,所述顶框和底框相抵处通过橡胶条与封装层夹持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由翻板、指槽、磁片和铁片组成,所述翻板右端中部开设有指槽,所述磁片前侧通过粘合剂与翻板进行粘合,所述磁片后侧与铁片磁性固定,所述翻板左端上下两部转动安装于凹槽内底框。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和固定机构的数量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机构相对间呈左右对称状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指槽内壁横截面轮廓呈半圆状。

进一步的,所述铁片后侧通过粘合剂与凹槽进行粘合。

进一步的,所述插柱外侧轮廓呈圆柱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顶框和底框外侧四角均为圆弧状边角。

进一步的,所述顶框和底框的材质为abs塑料。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为解决电子标签使用时较难提高封装的安装疲劳强度,容易发生磨损,影响使用稳定和寿命的问题,通过在封装层上设置了高强机构,再通过对顶框和底框内的橡胶条与封装进行接触夹持,令封装通过顶壳和底框进行围覆保护,达到提高封装的整体使用强度,减少磨损,利于使用增加稳定和寿命的效果,并且通过在底框内设置了固定机构,再通过指槽翻转翻板,使其内的磁片与铁片分离后,令翻板通过磁板与外部货架进行磁力吸附,达到便捷的与外部货架进行贴合固定和移出,提高使用便利的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高强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高强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封装层-1、射频组件-2、高强机构-3、顶框-31、底框-32、条形槽-33、插柱-34、插槽-35、橡胶条-36、凹槽-37、固定机构-38、翻板-381、指槽-382、磁片-383、铁片-384。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图3与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疲劳易固式电子标签:包括封装层1、射频组件2和高强机构3,封装层1内部设置有射频组件2,封装层1外侧周沿与高强机构3夹持固定,高强机构3由顶框31、底框32、条形槽33、插柱34、插槽35、橡胶条36、凹槽37和固定机构38组成,顶框31底侧与底框32相抵接触,顶框31和底框32周侧中部相邻处开设有用于施力的条形槽33,插柱34顶端通过注塑一体方式设置于顶框31底侧四角,并且插柱34底端通过插槽35与底框32进行插接,橡胶条36外侧通过强力胶与顶框31和底框32进行粘接,底框32底端开设有凹槽37,凹槽37内壁与固定机构38转动连接,顶框31和底框32相抵处通过橡胶条36与封装层1夹持固定。

其中,所述固定机构38由翻板381、指槽382、磁片383和铁片384组成,所述翻板381右端中部开设有指槽382,所述磁片383前侧通过粘合剂与翻板381进行粘合,所述磁片383后侧与铁片384磁性固定,所述翻板381左端上下两部转动安装于凹槽37内底框32,利于进行放置固定,提高使用便利。

其中,所述凹槽37和固定机构38的数量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机构38相对间呈左右对称状分布,利于在左右两端提供稳定的支撑施力,提高固定稳定。

其中,所述指槽382内壁横截面轮廓呈半圆状,利于手部进行移入施力,提高使用便利。

其中,所述铁片384后侧通过粘合剂与凹槽37进行粘合,使其能够与磁片383进行配合,满足使用需求。

其中,所述插柱34外侧轮廓呈圆柱状结构,利于与插槽35进行适配插入,利于固定。

其中,所述顶框31和底框32外侧四角均为圆弧状边角,防止与皮肤接触后产生划伤。

其中,所述顶框31和底框32的材质为abs塑料,具有较好的硬度和韧性。

工作原理:使用时,需要将本装置放置于对应的管理货架上使,此时,便可以通过对指槽382翻板381施加向外的推力,使翻板381随之在凹槽37内进行向外的翻转打开,使磁片383和铁片384分离后,随之便可以使翻板381随之带动磁片383与外部的铁制管理架进行磁力吸附,使翻板381固定后,带动顶框31和底框32进行固定,以便使封装层1内部的射频组件2与外部阅读器进行配合扫描。对货物进行管理,需要取出时,便可以再通过翻转翻板381,使其在凹槽37内复位后,令翻板381带动磁片383与铁片384进行磁力吸附固定,完成复位,封装层1外侧均夹持设于顶框31和底框32内部,能够对封装层1外侧进行防磕碰保护,防止磨损,提高整体疲劳强度,并使封装层1能够保持张紧效果,进一步提高强度,并且封装层1与顶框31和底框32相邻处设有橡胶条36,能够对接触进行保护和提高施力,增加使用的接触效果和施力稳定,当需要对封装层1进行取出时,便可以先通过条形槽33对顶框31和底框32分别施加相反方向的推力,随后,使其受力后带动插柱34和插槽35进行分离,使橡胶条36与封装层1能够分离后,使封装层1能够取出,安装时,便可以通过相同的步骤使顶框31通过插柱34与插槽35进行插接,使顶框31和底框32复位,完成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