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工单处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4410348发布日期:2021-03-26 19:06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业务工单处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1.本申请涉及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业务工单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展。其中,随着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展,在一些应用中,用户数量会极多。如此,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会形成较多的工单,如咨询工单等。如此,为了保证用户具有较好的体验,需要对各工单进行及时的处理。
3.但是,经发明人研究发现,在现有的业务工单处理技术中,存在着对业务工单进行处理的时效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业务工单处理方法及系统,以改善现有的业务工单处理技术中存在的对业务工单进行处理的时效效果较差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业务工单处理方法,包括:获得待处理的多个业务工单和该业务工单的生成时间信息;基于所述生成时间信息,按照时间从早到晚的顺序,对所述多个业务工单进行排序处理,得到对应的业务工单序列;按照预设规则将所述业务工单序列分解为多个业务工单子序列;将所述多个业务工单子序列分配给多个业务工单处理设备,其中,该业务工单处理设备与该业务工单子序列之间具有一一对应关系,用于对对应业务工单子序列包括的业务工单进行处理。
6.在本申请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业务工单处理方法中,所述按照预设规则将所述业务工单序列分解为多个业务工单子序列的步骤,包括:确定业务工单处理设备的设备数量,得到第一数量;基于所述第一数量对业务工单序列进行至少一次分割,得到该第一数量个业务工单子序列,其中,该第一数量个业务工单子序列中最后一个业务工单子序列以外的每一个业务工单子序列包括业务工单的数量相同。
7.在本申请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业务工单处理方法中,所述确定业务工单处理设备的设备数量,得到第一数量的步骤,包括:获取每一个业务工单处理设备的设备状态信息;基于所述设备状态信息,确定每一个所述业务工单处理设备的状态是否属于空闲状态,并统计属于空闲状态的业务工单处理设备的数量;基于属于空闲状态的业务工单处理设备的数量,得到第一数量。
8.在本申请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业务工单处理方法中,所述基于属于空闲
状态的业务工单处理设备的数量,得到第一数量的步骤,包括:确定属于空闲状态的业务工单处理设备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数量;若属于空闲状态的业务工单处理设备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数量,则将该数量作为第一数量;若属于空闲状态的业务工单处理设备的数量小于所述预设数量,则在不属于空闲状态的业务工单处理设备选择出该数量与该预设数量之间的差值个业务工单处理设备,使得确定的业务工单处理设备的数量为第一数量。
9.在本申请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业务工单处理方法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数量对业务工单序列进行至少一次分割,得到该第一数量个业务工单子序列的步骤,包括:确定所述业务工单序列包括的业务工单的工单数量,得到第二数量;将所述第二数量除以所述第一数量得到商值,并确定该商值中的整数值,得到目标整数值;在所述业务工单序列中,以第一个业务工单为起点,每间隔所述目标整数值进行一次分割处理,得到所述第一数量个业务工单子序列,其中,该第一数量个业务工单子序列中最后一个业务工单子序列以外的每一个业务工单子序列包括业务工单的数量为该目标整数值。
10.在本申请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业务工单处理方法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数量对业务工单序列进行至少一次分割,得到该第一数量个业务工单子序列的步骤,包括:针对所述业务工单序列中前所述第一数量个业务工单中的每一个业务工单,以该业务工单为起点,每间隔该第一数量个业务工单进行一次采样;针对所述第一数量个业务工单中的每一个业务工单,将该业务工单和该业务工单对应采样得到的其它业务工单组成一个业务工单子序列。
11.在本申请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业务工单处理方法中,所述按照预设规则将所述业务工单序列分解为多个业务工单子序列的步骤,包括:针对所述业务工单序列中的每一个业务工单,基于该业务工单对应的请求方身份信息,确定该业务工单是否属于目标业务工单;基于所述生成时间信息,按照时间从早到晚的顺序,对确定的所述目标业务工单进行排序处理,得到第一业务工单候选序列;基于所述生成时间信息,按照时间从早到晚的顺序,对未确定为所述目标业务工单的业务工单进行排序处理,得到第二业务工单候选序列;利用滑窗算法从所述第一业务工单候选序列中获取目标数量个互不相同的第一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其中,每一个所述第一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包括的业务工单的数量与该目标数量的和值,与所述第一业务工单候选序列包括的业务工单的数量的差值为1;利用滑窗算法从所述第二业务工单候选序列中获取所述目标数量个互不相同的第二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其中,每一个所述第二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包括的业务工单的数量相同;从所述目标数量个第一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中筛选得到至少一个目标第一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其中,每一个所述目标第一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中的目标业务工单的优先程度的平均值高于预设平均值阈值,且该优先程度基于对该目标业务工单进行信息识别
处理得到的重要程度确定;针对每一个所述目标第一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根据该目标第一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中每一个业务工单的优先程度信息确定该目标第一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是否满足第一预设判定条件,其中,该第一预设判定条件为该目标第一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中第一目标业务工单的个数占比大于预设占比阈值,且该第一目标业务工单为优先程度大于预设优先程度阈值的目标业务工单;从所述目标数量个第二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中筛选得到至少一个目标第二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其中,每一个所述目标第二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中的业务工单的优先程度的平均值高于所述预设平均值阈值,且该优先程度基于对该业务工单进行信息识别处理得到的重要程度确定;针对每一个所述目标第二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根据该目标第二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中每一个业务工单的优先程度信息确定该目标第二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是否满足第二预设判定条件,其中,该第二预设判定条件为该目标第二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中第一业务工单的个数占比大于所述预设占比阈值,且该第一业务工单为优先程度大于所述预设优先程度阈值的业务工单;基于满足所述第一预设判定条件的目标第一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包括的业务工单,构建至少一个第一业务工单子序列;基于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判定条件的目标第一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包括的业务工单,构建至少一个第二业务工单子序列;基于所述目标第一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以外的其它第一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包括的业务工单,构建至少一个第三业务工单子序列;基于满足所述第二预设判定条件的目标第二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包括的业务工单,构建至少一个业务工单子序列;基于不满足所述第二预设判定条件的目标第二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包括的业务工单,构建至少一个业务工单子序列;基于所述目标第二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以外的其它第二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包括的业务工单,构建至少一个业务工单子序列。
12.在本申请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业务工单处理方法中,所述按照预设规则将所述业务工单序列分解为多个业务工单子序列的步骤,包括:针对所述业务工单序列中的每一个业务工单,基于该业务工单对应的请求方身份信息,确定该业务工单是否属于目标业务工单;基于所述生成时间信息,按照时间从早到晚的顺序,对确定的所述目标业务工单进行排序处理,得到第一业务工单候选序列;基于所述生成时间信息,按照时间从早到晚的顺序,对未确定为所述目标业务工单的业务工单进行排序处理,得到第二业务工单候选序列;针对所述第一业务工单候选序列中的每一个业务工单,对该业务工单进行信息识别处理,得到该业务工单对应的第一重要等级信息;针对所述第二业务工单候选序列中的每一个业务工单,对该业务工单进行信息识别处理,得到该业务工单对应的第二重要等级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业务工单候选序列中各所述业务工单的排序位置,对对应的各所述第一重要等级信息进行排序处理,得到第一重要等级信息序列;基于所述第二业务工单候选序列中各所述业务工单的排序位置,对对应的各所述第二重要等级信息进行排序处理,得到第二重要等级信息序列,并基于表征的重要等级对该第二重要等级信息序列进行更新处理,得到更新后的第二重要等级信息序列;基于第一长度对所述第一重要等级信息序列进行分割,得到至少两个第一重要等级信息子序列,对该第一长度进行至少一次更新处理,基于每一次更新后的第一长度对所述第一重要等级信息序列进行分割,得到至少两个新的第一重要等级信息子序列,其中,进行更新处理的次数基于所述第一重要等级信息序列包括的第一重要等级信息的数量确定;计算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重要等级信息子序列中每一个第一重要等级信息子序列的离散程度信息,并针对每一次得到的所述至少两个新的第一重要等级信息子序列,计算该次得到的所述至少两个新的第一重要等级信息子序列中每一个新的第一重要等级信息子序列的离散程度信息;确定具有最大和值的离散程度信息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重要等级信息子序列或对应的至少两个新的第一重要等级信息子序列;统计确定出的至少两个第一重要等级信息子序列或至少两个新的第一重要等级信息子序列的序列数量;基于所述序列数量,对所述更新后的第二重要等级信息序列进行多次采样处理,得到该序列数量个采样集合;将所述序列数量个采样集合分别分配给确定出的至少两个第一重要等级信息子序列或至少两个新的第一重要等级信息子序列,使得每一个第一重要等级信息子序列或新的第一重要等级信息子序列,对应一个采样集合;针对每一个所述采样集合,将该采样集合包括的第二重要等级信息与对应的第一重要等级信息子序列或新的第一重要等级信息子序列包括的第一重要等级信息进行组合,形成对应的重要等级信息组合;针对每一个所述重要等级信息组合,将该重要等级信息组合包括的重要等级信息对应的业务工单,组合形成一个业务工单子序列。
13.在本申请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业务工单处理方法中,所述针对所述业务工单序列中的每一个业务工单,基于该业务工单对应的请求方身份信息,确定该业务工单是否属于目标业务工单的步骤,包括:针对所述业务工单序列中的每一个业务工单,获取该业务工单对应的请求用户的账号等级信息;针对所述业务工单序列中的每一个业务工单,基于该业务工单对应的账号等级信息与预设等级阈值信息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该业务工单是否属于目标业务工单。
14.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业务工单处理系统,包括:工单信息获得模块,用于获得待处理的多个业务工单和该业务工单的生成时间信息;业务工单排序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生成时间信息,按照时间从早到晚的顺序,对所述多个业务工单进行排序处理,得到对应的业务工单序列;
read

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eprom)等。
26.并且,所述处理器14可以是一种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27.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所述电子设备10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例如,还可以包括用于与其它设备(例如,所述电子设备为10可以是一种服务器,该其它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进行信息交互的通信单元。
28.结合图2,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应用于上述电子设备10的业务工单处理方法。其中,所述业务工单处理方法有关的流程所定义的方法步骤可以由所述电子设备10实现。
29.下面将对图2所示的具体流程,进行详细阐述。
30.步骤s110,获得待处理的多个业务工单和该业务工单的生成时间信息。
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10可以获得多个待处理的业务工单(如金融业务咨询工单),并获得每一个业务工单的生成时间信息(该生成时间信息可以是对应业务工单中携带的时间信息,也可以是接收到对应业务工单的时间信息)。
32.步骤s120,基于所述生成时间信息,按照时间从早到晚的顺序,对所述多个业务工单进行排序处理,得到对应的业务工单序列。
33.在本实施例中,在基于步骤s110获得多个业务工单和每一个业务工单的生成时间信息之后,所述电子设备10可以基于该生成时间信息,对该多个业务工单,按照生成时间从早到晚的顺序进行排序处理,如此,可以得到对应的业务工单序列。
34.也就是说,在所述业务工单序列中,第一个业务工单的生成时间最早,最后一个业务工单的生成时间最晚。
35.步骤s130,按照预设规则将所述业务工单序列分解为多个业务工单子序列。
36.在本实施例中,在基于步骤s120得到所述业务工单序列之后,所述电子设备10可以按照预设规则将该业务工单序列进行分解处理,如此,可以得到多个对应的业务工单子序列。
37.步骤s140,将所述多个业务工单子序列分配给多个业务工单处理设备。
38.在本实施例中,在基于步骤s130得到所述多个业务工单子序列之后,所述电子设备10可以将该多个业务工单子序列分配对多个业务工单处理设备。其中,该业务工单处理设备与该业务工单子序列之间具有一一对应关系,用于对对应业务工单子序列包括的业务工单进行处理(其中,该业务工单处理设备对该业务工单进行处理的具体方式不受限制,例如,该业务工单处理设备可以是基于预先配置的计算机程序,如神经网络模型等,自动对分配的业务工单进行处理;又例如,该业务工单处理设备可以是响应业务工单处理人员的操作对分配的业务工单进行处理,如回复用于进行咨询的业务工单等)。
39.基于上述方法,通过多个业务工单处理设备,可以充分提高对多个业务工单的整
体处理效率,从而改善现有的业务工单处理技术中存在的对业务工单进行处理的时效效果较差的问题。
40.基于上述示例,对于步骤s130需要说明的是,将业务工单序列分解为多个业务工单子序列的具体方式不受限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
41.在第一种示例中,步骤s130可以包括以下步骤:首先,确定业务工单处理设备的设备数量,得到第一数量;其次,基于所述第一数量对业务工单序列进行至少一次分割,得到该第一数量个业务工单子序列,其中,该第一数量个业务工单子序列中最后一个业务工单子序列以外的每一个业务工单子序列包括业务工单的数量相同(例如,若有10各业务工单处理设备,可以分割得到10个业务工单子序列,使得每一个业务工单处理设备对一个业务工单子序列进行处理)。
42.在第二种示例中,步骤s130可以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针对所述业务工单序列中的每一个业务工单,基于该业务工单对应的请求方身份信息,确定该业务工单是否属于目标业务工单(也就是说,可以基于对应的请求方身份信息将多个业务工单区分为目标业务工单和非目标业务工单);第二步,基于所述生成时间信息,按照时间从早到晚的顺序,对确定的所述目标业务工单进行排序处理,得到第一业务工单候选序列;第三步,基于所述生成时间信息,按照时间从早到晚的顺序,对未确定为所述目标业务工单的业务工单进行排序处理,得到第二业务工单候选序列(也就是说,基于非目标业务工单的生成时间从早到晚进行排序,可以得到对应的第二业务工单候选序列);第四步,利用滑窗算法从所述第一业务工单候选序列中获取目标数量个互不相同的第一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其中,每一个所述第一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包括的业务工单的数量与该目标数量的和值,与所述第一业务工单候选序列包括的业务工单的数量的差值为1(也就是说,第一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包括的业务工单的数量+目标数量

第一业务工单候选序列包括的业务工单的数量=1,例如,第一业务工单候选序列包括的业务工单的数量为10,每一个第一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包括的业务工单的数量为8,该目标数量为3,即8+3

10=1,如此,1

8可以为第一个子序列、2

9可以为第二个子序列、3

10可以为第三个子序列);第五步,利用滑窗算法从所述第二业务工单候选序列中获取所述目标数量个互不相同的第二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其中,每一个所述第二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包括的业务工单的数量相同(如前所述);第六步,从所述目标数量个第一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中筛选得到至少一个目标第一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其中,每一个所述目标第一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中的目标业务工单的优先程度的平均值高于预设平均值阈值(该预设平均值阈值,可以基于用户的配置操作生成,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且该优先程度基于对该目标业务工单进行信息识别处理得到的重要程度确定(例如,可以对特定关键词进行识别,如请求进行特定事务,如咨询业务的标的额为100万以上的业务为最重要、10

100万的业务为次重要、10万以下的业务为非重要业务等);第七步,针对每一个所述目标第一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根据该目标第一业务工
单候选子序列中每一个业务工单的优先程度信息确定该目标第一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是否满足第一预设判定条件,其中,该第一预设判定条件为该目标第一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中第一目标业务工单的个数占比大于预设占比阈值,且该第一目标业务工单为优先程度大于预设优先程度阈值的目标业务工单(该预设占比阈值和该预设优先程度阈值,可以基于用户的配置操作生成,在此不做具体限定);第八步,从所述目标数量个第二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中筛选得到至少一个目标第二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其中,每一个所述目标第二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中的业务工单的优先程度的平均值高于所述预设平均值阈值,且该优先程度基于对该业务工单进行信息识别处理得到的重要程度确定;第九步,针对每一个所述目标第二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根据该目标第二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中每一个业务工单的优先程度信息确定该目标第二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是否满足第二预设判定条件,其中,该第二预设判定条件为该目标第二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中第一业务工单的个数占比大于所述预设占比阈值,且该第一业务工单为优先程度大于所述预设优先程度阈值的业务工单;第十步,基于满足所述第一预设判定条件的目标第一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包括的业务工单,构建至少一个第一业务工单子序列(例如,若满足所述第一预设判定条件的目标第一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包括的业务工单的数量较大,可以构建对应的多个第一业务工单子序列;若满足所述第一预设判定条件的目标第一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包括的业务工单的数量较小,可以构建对应的一个第一业务工单子序列);第十一步,基于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判定条件的目标第一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包括的业务工单,构建至少一个第二业务工单子序列(例如,若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判定条件的目标第一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包括的业务工单的数量较大,可以构建对应的多个第二业务工单子序列;若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判定条件的目标第一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包括的业务工单的数量较小,可以构建对应的一个第二业务工单子序列);第十二步,基于所述目标第一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以外的其它第一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包括的业务工单,构建至少一个第三业务工单子序列(例如,若所述目标第一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以外的其它第一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包括的业务工单的数量较大,可以构建对应的多个第三业务工单子序列;若所述目标第一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以外的其它第一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包括的业务工单包括的业务工单的数量较小,可以构建对应的一个第三业务工单子序列);第十三步,基于满足所述第二预设判定条件的目标第二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包括的业务工单,构建至少一个第四业务工单子序列(如前所述);第十四步,基于不满足所述第二预设判定条件的目标第二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包括的业务工单,构建至少一个第五业务工单子序列(如前所述);第十五步,基于所述目标第二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以外的其它第二业务工单候选子序列包括的业务工单,构建至少一个第六业务工单子序列(如前所述,如此,可以得到至少一个第一业务工单子序列、至少一个第二业务工单子序列、至少一个第三业务工单子序列、至少一个第四业务工单子序列、至少一个第五业务工单子序列、至少一个第六业务工单子序列,即得到多个业务工单子序列)。
43.在第三种示例中,步骤s130可以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针对所述业务工单序列中的每一个业务工单,基于该业务工单对应的请求方身份信息,确定该业务工单是否属于目标业务工单(如前所述,在此不再一一赘述);第二步,基于所述生成时间信息,按照时间从早到晚的顺序,对确定的所述目标业务工单进行排序处理,得到第一业务工单候选序列(如前所述,在此不再一一赘述);第三步,基于所述生成时间信息,按照时间从早到晚的顺序,对未确定为所述目标业务工单的业务工单进行排序处理,得到第二业务工单候选序列(如前所述,在此不再一一赘述);第四步,针对所述第一业务工单候选序列中的每一个业务工单,对该业务工单进行信息识别处理,得到该业务工单对应的第一重要等级信息(如前所述,在此不再一一赘述);第五步,针对所述第二业务工单候选序列中的每一个业务工单,对该业务工单进行信息识别处理,得到该业务工单对应的第二重要等级信息(如前所述,在此不再一一赘述);第六步,基于所述第一业务工单候选序列中各所述业务工单的排序位置,对对应的各所述第一重要等级信息进行排序处理,得到第一重要等级信息序列(例如,该序列可以为等级1、等级1、等级1、等级2、等级5、等级10、等级10、等级6、等级1、等级5);第七步,基于所述第二业务工单候选序列中各所述业务工单的排序位置,对对应的各所述第二重要等级信息进行排序处理,得到第二重要等级信息序列,并基于表征的重要等级对该第二重要等级信息序列进行更新处理,得到更新后的第二重要等级信息序列(例如,第二重要等级信息序列为等级2、等级2、等级2、等级2、等级5、等级9、等级9、等级8、等级1、等级5,更新后的第二重要等级信息序列为等级9、等级9、等级8、等级5、等级5、等级2、等级2、等级2、登等级2、等级1);第八步,基于第一长度对所述第一重要等级信息序列进行分割,得到至少两个第一重要等级信息子序列,对该第一长度进行至少一次更新处理,基于每一次更新后的第一长度对所述第一重要等级信息序列进行分割,得到至少两个新的第一重要等级信息子序列,其中,进行更新处理的次数基于所述第一重要等级信息序列包括的第一重要等级信息的数量确定(例如,该第一重要等级信息的数量为10,该第一长度可以为5,该更新后的第一长度可以为2;又例如,该第一重要等级信息的数量为12,该第一长度可以为6,该更新后的第一长度可以为2、3、4);第九步,计算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重要等级信息子序列中每一个第一重要等级信息子序列的离散程度信息,并针对每一次得到的所述至少两个新的第一重要等级信息子序列,计算该次得到的所述至少两个新的第一重要等级信息子序列中每一个新的第一重要等级信息子序列的离散程度信息;第十步,确定具有最大和值(即对每一次进行分割得到的至少两个第一重要等级信息子序列的离散程度信息计算和值,然后,在得到的多个和值中确定最大和值)的离散程度信息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重要等级信息子序列或对应的至少两个新的第一重要等级信息子序列(也就是说,在至少两个第一重要等级信息子序列和至少两个新的第一重要等级信息子序列中,确定离散程度信息的和值最大的至少两个第一重要等级信息子序列或至少
两个新的第一重要等级信息子序列);第十一步,统计确定出的至少两个第一重要等级信息子序列或至少两个新的第一重要等级信息子序列的序列数量(即确定出的子序列的数量);第十二步,基于所述序列数量,对所述更新后的第二重要等级信息序列进行多次采样处理,得到该序列数量个采样集合(例如,所述序列数量为2,则将所述第二重要等级信息序列中的偶数位置的第二重要等级信息作为一个采样集合,将所述第二重要等级信息序列中的奇数位置的第二重要等级信息作为另一个采样集合,即得到两个采样集合);第十三步,将所述序列数量个采样集合分别分配(例如,可以进行随机分配)给确定出的至少两个第一重要等级信息子序列或至少两个新的第一重要等级信息子序列,使得每一个第一重要等级信息子序列或新的第一重要等级信息子序列,对应一个采样集合;第十四步,针对每一个所述采样集合,将该采样集合包括的第二重要等级信息与对应的第一重要等级信息子序列或新的第一重要等级信息子序列包括的第一重要等级信息进行组合,形成对应的重要等级信息组合(在该重要等级信息组合中,第一重要等级信息在前、第二中套等级信息在后);第十五步,针对每一个所述重要等级信息组合,将该重要等级信息组合包括的重要等级信息对应的业务工单,组合形成一个业务工单子序列。
44.在第四种示例中,步骤s130可以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确定所述业务工单序列中,处于当次循环中的首个与相邻的前一条业务工单之间的重要等级差值小于或等于重要等级差值阈值(该重要等级差值阈值可以基于用户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的配置操作生成)的目标业务工单(例如,第一次循环可以从该业务工单序列的第二条业务工单开始,若该第二条业务工单与第一条业务工单的重要等级差值小于或等于该重要等级差值阈值,可以将该第二条业务工单作为目标业务工单;若该第二条业务工单与该第一条业务工单的重要等级差值大于该重要等级差值阈值,可以确定第三条业务工单与该第二条业务工单的重要等级差值是否小于或等于该重要等级差值阈值,且在第三条业务工单与该第二条业务工单的重要等级差值小于或等于该重要等级差值阈值时,可以将该第三条业务工单作为目标业务工单);第二步,当所述目标业务工单的后一条业务工单与该目标业务工单之间的重要等级差值大于所述重要等级差值阈值时,将该后一条业务工单作为新的目标业务工单;第三步,当所述目标业务工单的后一条业务工单与该目标业务工单之间的重要等级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重要等级差值阈值时,将所述目标业务工单作为当前业务工单子序列(即当前循环对应的业务工单子序列)的序列起始工单(即该业务工单子序列中的第一条业务工单);第四步,遍历所述当前业务工单子序列的序列起始工单之后的每一条业务工单;第五步,当遍历至的当前业务工单与相邻的前一条业务工单之间的重要等级差值大于所述重要等级差值阈值、且从所述当前业务工单开始的预设工单数量(即预设的工单条数,可以基于用户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的配置操作生成)内每一条业务工单与相邻的前一条业务工单之间的重要等级差值大于所述重要等级差值阈值时,将所述当前业务工单作为所述当前业务工单子序列的序列结束工单(即该业务工单子序列中的最后一条业务工单);
第六步,将所述当前业务工单子序列的序列结束工单之后的首个与相邻的前一条业务工单之间的重要等级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重要等级差值阈值的业务工单,作为下一次循环的当前业务工单子序列的序列起始工单,并返回所述遍历所述当前业务工单子序列的序列起始工单之后的业务工单的步骤继续执行,直至得到多对的序列起始工单和序列结束工单;第七步,确定每一对序列起始工单和序列结束工单之间的业务工单的数量,得到目标数量(即确定一条序列起始工单与对应的序列结束工单之间的业务工单的条数);第八步,当所述目标数量大于或等于数据序列预设工单数量(该目标数量可以基于用户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的配置操作生成)时,将对应的序列起始工单和序列结束工单,以及该序列起始工单和序列结束工单之间的每一条业务工单确定为一个业务工单子序列。
45.第九步,将所述业务工单序列中未被确定为所述业务工单子序列的每一条所述业务工单,组合形成一个业务工单子序列。
46.可选地,在上述第一种示例中,得到所述第一数量的具体方式不受限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选择。
47.例如,在一种可以替代的示例中,可以基于以下步骤得到第一数量:首先,获取每一个业务工单处理设备的设备状态信息;其次,基于所述设备状态信息,确定每一个所述业务工单处理设备的状态是否属于空闲状态,并统计属于空闲状态的业务工单处理设备的数量;然后,基于属于空闲状态的业务工单处理设备的数量,得到第一数量。
48.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示例中,基于属于空闲状态的业务工单处理设备的数量得到第一数量的具体方式不受限制。
49.例如,在一种可以替代的示例中,可以基于以下步骤得到第一数量:首先,确定属于空闲状态的业务工单处理设备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数量(该预设数量可以基于用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的配置操作生成);其次,若属于空闲状态的业务工单处理设备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数量,则将该数量作为第一数量;然后,若属于空闲状态的业务工单处理设备的数量小于所述预设数量,则在不属于空闲状态的业务工单处理设备选择出该数量与该预设数量之间的差值个业务工单处理设备(例如,可以在不属于空闲状态的业务工单处理设备中选择相对最空闲的业务工单处理设备,或随机选择),使得确定的业务工单处理设备的数量为第一数量。
50.可选地,在上述第一种示例中,对所述业务工单序列进行至少一次分割的具体方式不受限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选择。
51.例如,在一种可以替代的示例中,可以基于以下步骤对所述业务工单序列进行至少一次分割:首先,确定所述业务工单序列包括的业务工单的工单数量,得到第二数量;其次,将所述第二数量除以所述第一数量得到商值,并确定该商值中的整数值,得到目标整数值(例如,所述第二数量为100,所述第一数量为9,所述目标整数值为11);然后,在所述业务工单序列中,以第一个业务工单为起点,每间隔所述目标整数值
进行一次分割处理,得到所述第一数量个业务工单子序列,其中,该第一数量个业务工单子序列中最后一个业务工单子序列以外的每一个业务工单子序列包括业务工单的数量为该目标整数值(即前8个业务工单子序列中,每一个业务工单子序列包括业务工单的数量为11;最后一个业务工单子序列包括业务工单的数量为12)。
52.又例如,在另一种可以替代的示例中,可以基于以下步骤对所述业务工单序列进行至少一次分割:首先,针对所述业务工单序列中前所述第一数量个业务工单中的每一个业务工单,以该业务工单为起点,每间隔该第一数量个业务工单进行一次采样(例如,所述第一数量为5,可以将第一个业务工单作为一个起点、第二个业务工单作为一个起点、第三个业务工单作为一个起点、第四个业务工单作为一个起点、第五个业务工单作为一个起点);其次,针对所述第一数量个业务工单中的每一个业务工单,将该业务工单和该业务工单对应采样得到的其它业务工单组成一个业务工单子序列(如针对第一个业务工单,可以将该第一个业务工单、第六个业务工单、第十一个业务工单等组成一个业务工单子序列)。
53.可选地,在上述第二种示例中,确定业务工单是否属于目标业务工单的具体方式不受限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选择。
54.例如,在一种可以替代的示例中,可以基于以下步骤确定所述业务工单是否属于目标业务工单:首先,针对所述业务工单序列中的每一个业务工单,获取该业务工单对应的请求用户的账号等级信息;其次,针对所述业务工单序列中的每一个业务工单,基于该业务工单对应的账号等级信息与预设等级阈值信息(该预设等级阈值信息可以基于用户的配置操作生成,具体数值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该业务工单是否属于目标业务工单(例如,可以将大于该预设等级阈值信息的每一个账号等级信息对应的业务工单确定为目标业务工单)。
55.结合图3,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应用于上述电子设备10的业务工单处理系统100。其中,所述业务工单处理系统100可以包括工单信息获得模块110、业务工单排序模块120、工单序列分解模块130和工单子序列分配模块140。
56.所述工单信息获得模块110,可以用于获得待处理的多个业务工单和该业务工单的生成时间信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工单信息获得模块110可用于执行图2所示的步骤s110,关于所述工单信息获得模块110的相关内容可以参照前文对步骤s110的描述。
57.所述业务工单排序模块120,可以用于基于所述生成时间信息,按照时间从早到晚的顺序,对所述多个业务工单进行排序处理,得到对应的业务工单序列。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业务工单排序模块120可用于执行图2所示的步骤s120,关于所述业务工单排序模块120的相关内容可以参照前文对步骤s120的描述。
58.所述工单序列分解模块130,可以用于按照预设规则将所述业务工单序列分解为多个业务工单子序列。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工单序列分解模块130可用于执行图2所示的步骤s130,关于所述工单序列分解模块130的相关内容可以参照前文对步骤s130的描述。
59.所述工单子序列分配模块140,可以用于将所述多个业务工单子序列分配给多个
业务工单处理设备,其中,该业务工单处理设备与该业务工单子序列之间具有一一对应关系,用于对对应业务工单子序列包括的业务工单进行处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工单子序列分配模块140可用于执行图2所示的步骤s140,关于所述工单子序列分配模块140的相关内容可以参照前文对步骤s140的描述。
60.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业务工单处理方法及系统,在获得待处理的多个业务工单之后,可以基于生成时间进行排序处理得到对应的业务工单序列,然后,将业务工单序列分解为多个业务工单子序列,并分配给多个业务工单处理设备进行处理。如此,通过多个业务工单处理设备,可以充分提高对多个业务工单的整体处理效率,从而改善现有的业务工单处理技术中存在的对业务工单进行处理的时效效果较差的问题。
61.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和方法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一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一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62.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63.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电子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64.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