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安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41100发布日期:2021-05-04 11:33阅读:90来源:国知局
硬盘安装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架,特别是涉及一种硬盘安装架。



背景技术:

随着云端技术的发展,服务器往往有储存大量数据的需求。因此,服务器通常会包含多个硬盘。并且,为了使服务器中损毁的硬盘能在不影响其他硬盘的运作下被单独地抽出,且为了能方便地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服务器中的硬盘数量,硬盘一般来说是通过硬盘安装架安装于服务器机壳。

然而,硬盘安装架通常是固定式的,也就是说,硬盘安装架通常包含相固定的多个板体,且这些板体围构成容纳硬盘的容置槽。在将硬盘安装至这种固定式的硬盘安装架时,会需要调整硬盘相对硬盘安装架的板体的角度,才能将硬盘安装架上的安装柱安装到硬盘的安装孔中,这使得硬盘安装到硬盘安装架的方便度降低。此外,这种固定式的硬盘安装架通常也具有较大的尺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硬盘安装架,以使硬盘能以更方便的方式安装至硬盘安装架中。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硬盘安装架,用以将一硬盘固定于一架体,所述硬盘安装架包含:一第一安装架,包含一第一板体、一第二板体及一第三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及所述第三板体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的相对两侧并彼此间隔一距离;一卡扣凸块,凸出于所述第三板体;一第四板体,枢接于所述第二板体远离所述第一板体的一侧,所述第四板体包含一卡固孔且所述卡扣凸块可分离地卡合于所述卡固孔,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所述第三板体及所述第四板体共同围绕出一容置槽及连通于所述容置槽的二开口,所述容置槽用以容置所述硬盘;一第一安装柱,固定于所述第一板体且介于所述第一板体及所述第四板体之间,所述第一安装柱用以固定于所述硬盘的一第一安装孔;以及一第二安装柱,固定于所述第四板体且介于所述第一板体及所述第四板体之间,所述第二安装柱用以固定于所述硬盘的一第二安装孔。

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板体包含一内表面、一外表面及至少一让位槽,所述内表面背对于所述外表面并面向所述第二板体,所述至少一让位槽从所述外表面朝所述内表面凹陷。

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让位槽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三板体包含一本体及多个凸肋,所述内表面、所述外表面及所述让位槽位于所述本体,所述凸肋设置于所述让位槽中而使所述让位槽彼此间隔。

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至少有两个所述让位槽的尺寸彼此不同。

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板体还包含一侧面及一开槽,所述侧面连接于所述内表面及所述外表面,所述开槽位于所述侧面且贯穿所述内表面及所述外表面,所述开槽分离于所述让位槽并用以供所述硬盘的一连接器通过。

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硬盘安装架还包含一定位件、一把手以及一枢轴,所述定位件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板体,所述把手包含一定位孔,所述把手及所述第四板体通过所述枢轴枢接于所述第二板体远离所述第一板体的一侧,且所述定位件可分离地定位于所述把手的所述定位孔。

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硬盘安装架还包含一第一弹性组件及一第二弹性组件,所述第一弹性组件的相对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把手及所述第二板体,所述第二弹性组件的相对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定位件及所述第二板体。

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硬盘安装架还包含一导光组件,且所述第二板体包含二发光口,所述导光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板体且所述导光组件的一端位于所述二发光口。

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体包含一第一内表面、一第一外表面、一第一侧面及一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内表面背对于所述第一外表面并面向所述第四板体,所述第一侧面连接于所述第一内表面及所述第一外表面,所述第一卡槽贯穿所述第一内表面及所述第一外表面且延伸至所述第一侧面并用以卡合于所述架体上的一第一卡榫,所述第四板体包含一第二内表面、一第二外表面、一第二侧面及一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内表面背对于所述第二外表面并面向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侧面连接于所述第二内表面及所述第二外表面,所述第二卡槽贯穿所述第二内表面及所述第二外表面且延伸至所述第二侧面并用以卡合于所述架体上的一第二卡榫。

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硬盘安装架还包含一第一减震弹片及一第二减震弹片,所述第一减震弹片与所述第一板体为一体成型且位于所述第一板体中形成所述第一卡槽的一第一槽底面,所述第二减震弹片与所述第四板体为一体成型且位于所述第四板体中形成所述第二卡槽的一第二槽底面。

根据以上描述可知,本发明提供的硬盘安装架,由于第四板体枢接于第二板体,因此得以先在第四板体处于开启位置时将固定于第一板体的第一安装柱安装到硬盘的第一安装孔中,接着将第四板体枢转到关闭位置而将固定于第四板体的第二安装柱安装到硬盘的第二安装孔中。通过此种方式,硬盘便能以更方便的方式安装至硬盘安装架中。

此外,由于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三板体及第四板体围构出连通容置槽的二开口并具有较小的厚度,因而能够减小硬盘安装架的整体尺寸。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所述硬盘安装架于一具体实施例中的立体图。

图2显示为图1所示硬盘安装架的分解图。

图3显示为图1所示硬盘安装架的第四板体相对第一安装架枢转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显示为图1所示硬盘安装架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显示为图1所示硬盘安装架的把手相对第二板体枢转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显示为图1所示硬盘安装架、硬盘及架体的分解图。

图7显示为电子组件位于图1所示硬盘安装架的第三版踢的让位槽中的剖面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0硬盘安装架

100第一安装架

101第一板体

1010第一内表面

1011第一外表面

1012第一侧面

1013第一卡槽

1014槽底面

102第二板体

1020第二内表面

1021第二外表面

1022第二侧面

1023发光口

103第三板体

1030本体

1031凸肋

1032第三内表面

1033第三外表面

1034第三侧面

1035让位槽

1036开槽

1037槽底面

1038凹槽

1039槽底面

150卡扣凸块

200第四板体

2000第四内表面

2001第四外表面

2002第四侧面

2003第二卡槽

2004卡固孔

2005槽底面

210容置槽

220开口

250枢轴

300把手

301定位孔

350定位件

400第一弹性组件

450第二弹性组件

500第一安装柱

550第二安装柱

600导光组件

650第一减震弹片

700第二减震弹片

750第一导电弹片

800第二导电弹片

20硬盘

21第一安装孔

22第二安装孔

23连接器

30架体

31第一卡榫

32第二卡榫

40背板

50电子组件

f1开启方向

f2退出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本领域中具通常知识者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申请专利范围及图式,任何本领域中具通常知识者可轻易地理解本发明相关的目的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发明的范畴。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硬盘安装架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硬盘安装架的分解图。图3为图1所示硬盘安装架的第四板体相对第一安装架枢转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于本实施例中,硬盘安装架10包含一第一安装架100、一卡扣凸块150、一第四板体200、一枢轴250、一把手300、一定位件350、一第一弹性组件400、一第二弹性组件450、二第一安装柱500、二第二安装柱550、一导光组件600、二第一减震弹片650、二第二减震弹片700、二第一导电弹片750以及二第二导电弹片800。

第一安装架100包含一第一板体101、一第二板体102及一第三板体103。第二板体102及第三板体103分别连接于第一板体101的相对两侧并彼此间隔一距离。此外,第二板体102及第三板体103沿相同的方向从第一板体101延伸。

第四板体200通过枢轴250枢接于第二板体102远离第一板体101的一侧。第一板体101、第二板体102、第三板体103及第四板体200共同围构出一容置槽210及连通于容置槽210的二开口220。由于第一板体101、第二板体102、第三板体103及第四板体200共同围构出连通于容置槽210的二开口220,因而能够减小硬盘安装架10整体的尺寸。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板体101包含一第一内表面1010、一第一外表面1011、一第一侧面1012及一第一卡槽1013。第一内表面1010背对于第一外表面1011并面向第四板体200。第一侧面1012连接于第一内表面1010及第一外表面1011。第一卡槽1013贯穿第一内表面1010及第一外表面1011并延伸至第一侧面1012。

于本实施例中,第二板体102包含一第二内表面1020、一第二外表面1021及一第二侧面1022。第二内表面1020背对于第二外表面1021并面向第三板体103。第二侧面1022连接于第二内表面1020及第二外表面1021。

于本实施例中,第三板体103包含一本体1030及多个凸肋1031。第三板体103的本体1030包含一第三内表面1032、一第三外表面1033、一第三侧面1034、多个让位槽1035以及一开槽1036。

第三内表面1032背对于第三外表面1033并面向第二板体102。第三侧面1034连接于第三内表面1032及第三外表面1033。让位槽1035从第三外表面1033朝第三内表面1032凹陷。这些凸肋1031设置于这些让位槽1035中而使这些让位槽1035彼此间隔,进而加强第三板体103的结构强度。

于本实施例中,这些让位槽1035的尺寸彼此不同。详细来说,于本实施例中,本体1030中分别形成这些让位槽1035的多个槽底面1037的面积彼此不同。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仅有两个让位槽的尺寸彼此不同。或者,于其他实施例中,这些让位槽的尺寸也可彼此相同。再或者,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三板体的本体也可仅包含一个让位槽,并且,在这种实施例中,第三板体便无需包含凸肋。

于本实施例中,开槽1036位于第三侧面1034且贯穿第三内表面1032及第三外表面1033。开槽1036分离于让位槽1035。

于本实施例中,第四板体200包含一第四内表面2000、一第四外表面2001、一第四侧面2002及一第二卡槽2003。第四内表面2000背对于第四外表面2001并面向第一板体101。第四侧面2002连接于第四内表面2000及第四外表面2001。第二卡槽2003位于第四侧面2002且贯穿第四内表面2000及第四外表面2001。

于本实施例中,相连通的容置槽210及二开口220由第一内表面1010、第二内表面1020、第三内表面1032及第四内表面2000所围绕出。

卡扣凸块150凸出于第三板体103。具体来说,于本实施例中,第三板体103的本体1030还包含一凹槽1038,凹槽1038从第三外表面1033向第三内表面1032凹陷,且卡扣凸块150凸出于第三板体103中形成凹槽1038的槽底面1039。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三板体的本体也可无需包含凹槽且卡扣凸块直接凸出于第三板体的第三外表面。第四板体200还包含一卡固孔2004。卡固孔2004分离于第二卡槽2003。卡扣凸块150可分离地卡合于卡固孔2004。

于本实施例中,第四板体200包含一关闭位置(如图1所示)及一开启位置(如图3所示)。如图1所示,当第四板体200位于关闭位置时,卡扣凸块150卡合于卡固孔2004而防止第四板体200脱离关闭位置。

如图3所示,当卡扣凸块150脱离卡固孔2004时,第四板体200能够沿开启方向f1相对第二板体102枢转而移动到开启位置。

请参阅图4及图5。图4为图1所示硬盘安装架的剖面示意图。图5显示为图1所示硬盘安装架的把手相对第二板体枢转的剖面示意图。把手300具有一定位孔301。把手300通过枢轴250枢接于第二板体102远离第一板体101的一侧。也就是说,把手300及第四板体200皆是通过枢轴250枢接于第二板体102远离第一板体101的一侧。定位件350活动地设置于第二板体102,且可分离地定位于把手300的定位孔301。

此外,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组件400及第二弹性组件450例如为扭簧。第一弹性组件400的相对两端分别固定于把手300及第二板体102以使第一弹性组件400能令把手300复位。第二弹性组件450的相对两端分别固定于定位件350及第二板体102以使第二弹性组件450能令定位件350复位。于其他实施例中,硬盘安装架也可无需包含第一弹性组件及第二弹性组件而以手动的方式将把手及定位件复位。

于本实施例中,把手300包含一收纳位置(如图4所示)及一操作位置(如图5所示)。如图4所示,当定位件350卡合于把手300的定位孔301时,第二弹性组件450会释放弹性位能而防止定位件350脱离定位孔301。由于定位件350卡合于把手300的定位孔301,因此把手300会保持于收纳位置并使第一弹性组件400受到压缩。

如图5所示,当定位件350沿一退出方向f2受到拉动时,定位件350会脱离把手300的定位孔301。当定位件350脱离把手300的定位孔301时,受压缩的第一弹性组件400便会释放弹性位能而协助把手300移动至操作位置,进而能更方便地抓握把手300而移动硬盘安装架10。

于其他实施例中,硬盘安装架也可无需包含把手300及定位件350而通过抓握第二板体来移动硬盘安装架。

请再次参阅图1至图3。第一安装柱500固定于第一板体101的第一内表面1010且介于第一板体101及第四板体200之间。第二安装柱550固定于第四板体200的第四内表面2000且介于第一板体101及第四板体200之间。

于本实施例中,第二板体102包含二发光口1023。二发光口1023位于第二外表面1021。导光组件600固定于第一板体101的第一内表面1010且导光组件600的一端位于二发光口1023。举例来说,导光组件600用以将指示灯光导引至发光口1023。于其他实施例中,硬盘安装架也可无需包含导光组件600且第二板体也可无需包含发光口1023。

二第一减震弹片650与第一板体101为一体成型且位于第一板体101中形成第一卡槽1013的槽底面1014。二第二减震弹片700与第四板体200为一体成型且位于第四板体200中形成第二卡槽2003的一槽底面2005。于其他实施例中,硬盘安装架也可仅包含一个第一减震弹片650及一个第二减震弹片700,或是不包含第一减震弹片650及第二减震弹片700。

于本实施例中,二第一导电弹片750凸出于第一板体101远离第四板体200的一侧,且部分第一导电弹片750介于第一板体101及第四板体200之间。二第二导电弹片800凸出于第四板体200远离第一板体101的一侧,且部分第二导电弹片800介于第四板体200及第一板体101之间。于其他实施例中,硬盘安装架也可仅包含一个第一导电弹片750及一个第二导电弹片800,或是不包含第一导电弹片750及第二导电弹片800。

请参阅图6及图7。图6为图1所示硬盘安装架、硬盘及架体的分解图。图7显示为电子组件位于图1所示硬盘安装架的第三板体的让位槽中的剖面示意图。

于本实施例中,硬盘安装架10用以将一硬盘20固定于一架体30,其中架体30例如为服务器机壳。详细来说,二第一安装柱500分别用以固定于硬盘20的二第一安装孔21。二第二安装柱550分别用以固定于硬盘20的二第二安装孔22。开槽1036用以供硬盘20的一连接器23通过。第一卡槽1013用以卡合于架体30上的多个第一卡榫31,且第一减震弹片650用以抵靠于第一卡榫31。第二卡槽2003用以卡合于架体30上的多个第二卡榫32,且第二减震弹片700用以抵靠于第二卡榫32。第一导电弹片750及第二导电弹片800用以接触硬盘20以提供接地的功能。此外,背板40设置于架体30并用以通过连接器23电性连接于硬盘20。如图7所示,当硬盘20通过硬盘安装架10安装于架体30时,设置在背板40上的电子组件50会位于让位槽1035中而使得第三板体103不会与电子组件50干涉。于本实施例中,硬盘20用以发出指示灯光以显示硬盘20的运作状态。

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板体也可无需包含第一卡槽且第四板体也可无需包含第二卡槽。也就是说,于其他实施例中,硬盘安装架及架体也可无需通过卡槽及卡榫的配合而相互固定,而例如通过螺丝彼此固定。

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三板体也可无需包含开槽而仅通过调整第三板体的宽度来防止连接器与第三板体干涉。

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三板体也可无需包含这些让位槽而仅通过调整第三板体的厚度来达到对电子组件让位的效果。

根据上述实施例所揭露的硬盘安装架,由于第四板体枢接于第二板体,因此得以先在第四板体处于开启位置时将固定于第一板体的第一安装柱安装到硬盘的第一安装孔中,接着将第四板体枢转到关闭位置而将固定于第四板体的第二安装柱安装到硬盘的第二安装孔中。如此一来,硬盘便能以更方便的方式安装至硬盘安装架中。

此外,由于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三板体及第四板体围构出连通容置槽的二开口并具有较小的厚度,因而能够减小硬盘安装架的整体尺寸。

虽然本发明以前述的诸项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相像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需视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