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格化矢量数据可视化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4410396发布日期:2021-03-26 19:0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网格化矢量数据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网格化矢量数据构建立体三维空间,然后在立体三维空间的边缘处随机产生随机数量向立体三维空间内运动的粒子,然后获取每个粒子的参数;s2、根据步骤s1中粒子的参数,获取粒子在立体三维空间底部面上的速度;s3、根据步骤s1中粒子的参数,获取粒子在立体三维空间顶部面上的速度;s4、根据步骤s2中粒子在立体三维空间底部的速度,步骤s3中粒子在立体三维空间顶部的速度计算粒子在三维空间的速度;s5、根据步骤s4中粒子在三维空间的速度,计算该粒子点的颜色;s6、重复步骤s2至s5至完成所有粒子颜色的计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格化矢量数据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根据网格化矢量数据构建立体三维空间的具体过程为:将网格化矢量数据利用数据下标一一对应存储,得到数据组,然后根据数组构建完整的立体三维空间,将整个三维空间划分为一个一个立体的三维空间的立方体方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网格化矢量数据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获取每个粒子的参数的过程如下:s101、获取粒子的位置(x,y,z);s102、根据步骤s101的粒子的位置中x,y,z三个坐标对应向上取整得到x1,y1,z1;s103、根据步骤s101的粒子的位置中x,y,z三个坐标对应向下取整得到x2,y2,z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网格化矢量数据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的具体过程如下:s201、在(x1,y2,z2)和(x2,y2,z2)之间以及(x2,y2,z1)和(x1,y2,z1)之间分别使用x到x2之间的距离作为线性插值的比例,进行线性插值,得到插值的三维向量结果 a(a1,a2,a3), b(b1,b2,b3);s202、对步骤s201中a(a1,a2,a3)和 b(b1,b2,b3)之间使用z到z1之间的距离作为线性插值的比例进行插值获得插值m(m1,m2,m3),根据插值m(m1,m2,m3)获得粒子速度。5.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网格化矢量数据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的具体过程如下:s301、在(x1,y1,z2)和(x2,y1,z2之间)以及(x2,y1,z1)和(x1,y1,z1)之间分别使用x到x2之间的距离作为线性插值的比例,进行线性插值,得到插值的三维向量结果 c(c1,c2,c3), d(d1,d2,d3);s302、对步骤s301中c(c1,c2,c3)和d(d1,d2,d3)之间使用z到z1之间的距离作为线性插值的比例进行插值获得插值t(t1,t2,t3),根据插值t(t1,t2,t3)获得粒子速度。6.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网格化矢量数据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的具体过程为:对步骤s202中m(m1,m2,m3)和步骤s302中t(t1,t2,t3)之间使用y到y1之间的距离作为线性插值的比例进行插值获得插值r(r1,r2,r3),根据插值r(r1,r2,r3)获得粒子最终运动速度。7.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网格化矢量数据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的具体过程如下:s501、将数据组对应的数据进行冒泡排序,获取该数据中的最大值;
s502、利用粒子的运动速度和步骤s501中最大值的比例,根据比例对应其在预设颜色条上对应的颜色,然后根据颜色对粒子进行渲染。8.据权利要求1

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网格化矢量数据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s1至s6利用dots技术进行改写得到网格化矢量数据可视化方法。9.一种网格化矢量数据可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指令,实现如权利要求1

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网格化矢量数据可视化方法。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