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周期循环再利用数字化标签管理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755269发布日期:2021-12-03 21:48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全周期循环再利用数字化标签管理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纺织品回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全周期循环再利用数字化标签管理系统和方法,尤其是纺织品羊绒领域。


背景技术:

2.随着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纺织品的产量激增,纺织品产业已然成为仅次于石油化工业的全球第二大污染源。根据剑桥大学的研究,全球纺织纤维产量超过7613万吨,每年生产超过1000亿件衣物,我国更是每年有超过2600万吨旧衣服,被扔进垃圾填埋场,而这些数字仍在急速增长!因此,“纺织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策略,“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等概念是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生态友好型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3.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山羊绒加工国和出口国,然而,在传统羊绒的生产流程中,过度放牧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摧毁了草原地表生态。被山羊们摧毁的地表,需要数十年的时间才能恢复,同时,山羊绒生长在山羊外表皮层,掩在山羊粗毛根部的一层薄薄的细绒。羊绒是一根根细而弯曲的纤维,属于稀有动物纤维,从一头山羊身上抓取下来的原绒非常有限,一件羊绒衫至少需要5只山羊的山羊绒,可见其产量是非常少的。然而当今羊绒制品被大众消费得起,全球需求量增大,羊绒纤维回收就是合理调控资源使用率,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
4.目前市场上已有用于羊绒回收的设备,如专利文献cn207672180u公开了一种梳毛工艺羊绒自动化回收系统。传统的纺织品回收行业是通过观察纺织品上的文字标签来识别对应的原料,或者人工分拣,凭借手摸、眼看、火烧、闻味等手段进行分拣(效率低准确率底对分拣人员健康也造成威胁,易引发火灾),然后采用上述的回收设备进行回收。然而,这种方式至少存在两个技术难点:
5.1、真标签假产品:利用非法获取的真标签作为假产品的标签进行回收,再将没有标签的真产品通过其他途径回收。如此,必须通过人工对产品进行检查,实现难度大、成品高、效率低。
6.2、假标签假产品:通过仿冒真标签的方式获取假标签,一旦假标签先于真标签使用,会导致真标签对应的真产品被认为存在重复而被质疑产品的真假。如此,必须严控标签的生产环节,防止泄漏,并进一步开发标签自身的防伪功能。
7.这些技术难题都直接导致了纺织品回收价值难以评估、难以防伪和难以溯源。


技术实现要素:

8.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周期循环再利用数字化标签管理系统和方法。
9.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全周期循环再利用数字化标签管理系统,包括:
10.服务器:根据获取的数字标签申请生成数字标签,并反馈给所述生产端,以及将产
品数字数据存储至数据库,所述数字标签申请来自生产端;
11.数据库:存储所述产品数字数据;
12.服务端:通过所述数字标签获取对应的产品数字数据,并根据对产品的服务,将相应的服务数据上传至所述服务器中对应产品的产品数字数据中。
13.优选地,还包括生产端:向服务器提交数字标签申请,将所述服务器的反馈的数字标签与产品在各个阶段一一对应,并通过所述数字标签将所述产品的产品数字数据上传至所述服务器;
14.所述生产端包括:
15.原料生产端:向服务器提交原料数字标签申请,将所述服务器的反馈的原料数字标签与原料一一对应,并将原料数字数据上传至所述服务器;
16.半成品生产端:通过所述原料数字标签获取对应的原料数字数据,向服务器提交半成品数字标签申请,将所述服务器的反馈的半成品数字标签与纱线一一对应,并根据所采用的原料对应的原料数字数据及半成品生产工艺生成半成品数字数据,将所述半成品数字数据上传至所述服务器;
17.成品生产端:通过所述半成品数字标签获取对应的半成品数字数据,向服务器提交成品数字标签申请,将所述服务器的反馈的成品数字标签与产品一一对应,并根据所采用的半成品对应的半成品数字数据及成品生产工艺生成成品数字数据,将所述成品数字数据上传至所述服务器;
18.其中,所述服务端通过所述成品数字标签获取所述成品数字数据,并根据对产品的服务,将相应的服务数据上传至所述服务器中对应产品的所述成品数字数据中。
19.优选地,所述服务端包括:
20.物流端:通过所述产品数字标签获取所述产品数字数据,并将相应的物流数据上传至所述服务器中对应产品的所述产品数字数据中;
21.销售端:通过所述产品数字标签获取所述产品数字数据,并将相应的销售数据上传至所述服务器中对应产品的所述产品数字数据中;
22.售后端:通过所述产品数字标签获取所述产品数字数据,并将相应的售后数据上传至所述服务器中对应产品的所述产品数字数据中;
23.回收端:通过所述产品数字标签获取所述产品数字数据,并将相应的回收数据上传至所述服务器中对应产品的所述产品数字数据中。
24.优选地,还包括:
25.用户端:通过所述数字标签获取所述产品数字数据,并将相应的自定义数据上传至所述服务器中对应产品的所述产品数字数据中;
26.其他用户端通过所述数字标签获取所述自定义数据。
27.优选地,所述原料生产端还包括:通过回收到的产品的所述数字标签获取相应的产品数字数据,根据获取的产品数字数据对产品进行相应的分解处理,得到再生原料,并向服务器提交再生原料数字标签申请,将所述服务器的反馈的再生原料数字标签与再生原料一一对应,并将再生原料数字数据上传至所述服务器。
28.优选地,所述半成品生产端根据所述数字标签为原料数字标签还是再生原料数字标签来判断所获取的原料为全新原料或回收原料。
29.优选地,所述服务器为不同类型的访问终端设置不同的授权级别,不同授权级别的访问终端所获取的所述产品数字数据的内容不同。
30.优选地,所述数字标签包括隐藏二维码和初始二维码,所述隐藏二维码设置于实物标签上,所述实物标签通过黑色连接件连接在产品上,所述隐藏二维码和位于所述隐藏二维码所在侧的黑色连接件共同构成所述初始二维码,所述隐藏二维码和所述初始二维码一一对应,通过所述服务端上传的所述服务数据中包含所述隐藏二维码或所述初始二维码的标记信息,表示所述服务数据通过扫描所述隐藏二维码或所述初始二维码上传;
31.所述产品包括纺织品,所述实物标签附着于纺织品上,其中,黑色连接件的部分连接在纺织品中,黑色连接件的另一部分连接在实物标签中;当实物标签从纺织品撕脱时,所述黑色连接件从实物标签中抽离,使得实物标签上的隐藏二维码显现。
32.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全周期循环再利用数字化标签管理方法,采用所述的全周期循环再利用数字化标签管理系统,包括:
33.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向服务器提交数字标签申请,将所述服务器的反馈的数字标签与产品一一对应,并将所述产品的产品数字数据上传至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将所述产品数字数据存储至数据库;
34.在运输、销售、售后过程中:通过所述数字标签获取对应的所述产品数字数据,并根据对产品的服务,将相应的服务数据上传至所述服务器中对应产品的所述成品数字数据中;
35.在回收过程中:通过所述数字标签获取对应的所述产品数字数据,并将相应的回收数据上传至所述服务器中对应产品的所述产品数字数据中;
36.通过回收到的产品的所述数字标签获取相应的产品数字数据,根据获取的产品数字数据对产品进行相应的分解处理,得到再生原料,并向服务器提交再生原料数字标签申请,将所述服务器的反馈的再生原料数字标签与再生原料一一对应,并将再生原料数字数据上传至所述服务器;
37.根据所述数字标签为原料数字标签还是再生原料数字标签来判断所获取的原料为全新原料或回收原料。
38.优选地,在生产、运输、销售、售后过程中,仅能识别所述初始二维码;
39.在回收过程中,先通过所述初始二维码获取所述产品数字数据,然后通过破坏性拆卸所述数字标签的方式获取所述隐藏二维码,通过所述隐藏二维码再次获取所述产品数字数据,比较两次获取的产品数字数据是否相同,若不相同,则判定回收的产品为非正品,若相同则通过所述隐藏二维码上传相应的回收数据;
40.所述产品包括纺织品,所述实物标签附着于纺织品上,其中,黑色连接件的部分连接在纺织品中,黑色连接件的另一部分连接在实物标签中;当实物标签从纺织品撕脱时,所述黑色连接件从实物标签中抽离,使得实物标签上的隐藏二维码显现。
4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42.1、本发明通过设置数字标签的方式,让产品从原料生产、半成品生产、成品生产、运输、销售、售后和回收的全周期都能够有效验证产品的各类所需信息,对产品回收的价值评估、防伪和溯源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43.2、设置隐藏二维码和初始二维码,初始二维码是在隐藏二维码的基础上自行或根
据管理方安装添加连接件的方式形成的(例如,将已含有隐藏二维码的实物标签缝合到纺织品上时,将作为黑色连接件的黑色纺线用作为多条缝线中的一部分缝线),即使委托外方生产隐藏二维码的标签导致隐藏二维码泄露,也不会同时泄露对应的初始二维码,免除了被盗用二维码的风险。
44.3、在回收时,由回收端的回收人员通过破坏性的方式将实物标签从纺织品上拆下,在撕脱实物标签的过程中,作为黑色连接件的黑色纺线连接于纺织品中的连接强度高于连接于实物标签中的连接强度,使得黑色纺线连接于实物标签中的部分被抽离离开实物标签,进而实现了通过拆卸黑色连接件的方式得到隐藏二维码,供回收端使用并上传回收数据,若产品数据中包含带有隐藏二维码标记的回收数据,则表示产品已被回收,若回收端发现通过隐藏二维码和初始二维码获取的产品数据不一致时,则表示产品为非正品。
附图说明
45.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46.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架构图;
47.图2为隐藏二维码的示意图;
48.图3为补充图案的示意图;
49.图4为结合隐藏二维码和补充图案的初始二维码示意图;
50.图5为数字标签的剖视图;
51.图6为纺织品生产端的系统架构图;
52.图7为产品数字数据的结构示意图;
53.图8为用户端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5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55.研发过程
56.发明人作为同济大学计算机专业信息安全方向的在校学生,收到了同济大学gess先导营,认识到了循环经济以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为特征,要求经济活动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达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发明人在生活中发现,大多数居民小区内都设置有衣物回收箱,增加了资源的利用率,为环保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居民投放至衣物回收箱内的物品主要包括各类纺织品,如:服装、被子、床垫等,其中不乏包含回收价值较高的羊绒材料,然而各种纺织品的羊绒含量各不相同,即使有标签标注原料,也无法确定是否与实物相符,为回收后的处理产业增加了区分和鉴别的难度。由此,发明人运用已掌握的数据库原理概论课程、软件开发方法课程等课程的知识,对纺织品行业的回收再利用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
57.实施例
58.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全周期循环再利用数字化标签管理系统,包括:生产端、服务器、数据库、服务端和用户端。
59.生产端能够向服务器提交数字标签申请,将服务器的反馈的数字标签与产品在各个阶段一一对应,并将产品的产品数字数据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根据获取的数字标签申请生成数字标签,并反馈给生产端,以及将产品数字数据存储至数据库。服务端通过数字标签获取对应的产品数字数据,并根据对产品的服务,将相应的服务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中对应产品的产品数字数据中。用户端通过数字标签获取产品数字数据,并将相应的自定义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中对应产品的产品数字数据中,其他用户端通过数字标签获取自定义数据。服务器为不同类型的访问终端设置不同的授权级别,不同授权级别的访问终端所获取的产品数字数据的内容不同。从而实现了产品在各个阶段的溯源功能。
60.在此基础上,为了实现防止回收到真标假产品、假标假产品的情况。数字标签包括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访问相应的网络连接,该网络连接可以连接至服务器,从数据库中获取、上传相应的数据。在本发明中,数字标签包括隐藏二维码和初始二维码,同一个产品的隐藏二维码和初始二维码是一一对应的,终端可以通过扫描隐藏二维码或初始二维码访问服务器,获取或上传相应产品的产品数字数据。如图2所示,隐藏二维码设置于实物标签上,隐藏二维码和位于隐藏二维码所在侧的黑色连接件共同构成二维码,隐藏二维码和初始二维码一一对应,通过服务端上传的服务数据中包含隐藏二维码或初始二维码的标记信息,表示服务数据通过扫描隐藏二维码或初始二维码上传。
61.在一个优选例中,生产端通过自行或者委外的方式进行打印、印染带有隐藏二维码的标签,此时无需将初始二维码的图形同时告知负责打印、印染的人员,也就不会存在泄漏初始二维码的风险。由于初始二维码和隐藏二维码是一一对应的,只知道其中一个二维码的图形是无法仿造出另一个二维码的图形的。退一步来说,即使获取了所有初始二维码和隐藏二维码的图形,也需要知道两者之间的配对关系,方可得到一个完整的数字标签(而在实际情况中,初始二维码可以根据隐藏二维码结合预设的算法得到,不会出现提前泄漏初始二维码的问题)。这样做的好处是在生产阶段最多只会泄露隐藏二维码,对初始二维码起到了有效的保护。
62.然后,生产端自行在隐藏二维码的标签上设置黑色连接件,通过黑色连接件将标签固定到产品上,同时使隐藏二维码与黑色连接件位于隐藏二维码侧的部分共同形成初始二维码。需要说明的是,黑色连接件可以与隐藏二维码的线条部分有部分重叠,但不能与隐藏二维码的线条完全重叠,一来确保隐藏二维码与初始二维码的结合后的二维码图案与初始二维码相同,二来免除通过对初始二维码的图像进行去除黑色连接件的简单图像处理即可得到隐藏二维码的风险。此时若要获取到隐藏二维码,必须破坏性拆卸数字标签。这样做的好处是在生产后的环节中,若要获取隐藏二维码则必须对数字标签进行破坏性的拆卸,拆卸后难以还原,对隐藏二维码起到了有效的保护。尤其是,作为黑色连接件的黑色纺线是以编织的方式连接于实物标签的,因此一旦被拆卸后即难以还原。
6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隐藏二维码为一个常规的二维码,如图2所示。生产端在将隐藏二维码设置到产品上时,先通过设备识别隐藏二维码,随后根据识别到的隐藏二维码,结合随机或者预设算法计算得到一个如图3所示的补充图案,其中虚线部分表示该图案的边
缘,补充图案为与隐藏二维码中的线条等宽的线条,随后根据补充图案中黑色线条在隐藏二维码上的位置,采用黑色连接件将补充图案中黑色线条的位置进行全面覆盖后,再将标签与产品连接起来。在图4中,合并后的二维码的黑色填充部分代表隐藏二维码的部分线条,结合了斜线部分(黑色连接件)形成初始二维码,这里的斜线部分只是为了便于技术人员理解和区分黑色连接件的连接位置,实际情况下隐藏二维码和初始二维码的在视觉上的区别仅在于二维码的图形区别。
64.如图5所示,黑色连接件1的一部分连接在标签2上,一部分连接在产品3上,将两者固定在一起,而在标签上的部分又与隐藏二维码融合在一起形成不同二维码图案的初始二维码。比如,使用黑色的纱线根据补充图案在隐藏二维码上的位置,将数字标签缝制到产品上,同时保证在二维码侧的黑色纱线完全填充满补充图案的区域。
65.补充图案的获取方式包括:首先识别隐藏二维码,将隐藏二维码转换为一个由0和1构成的数据阵列,如将白色部分作为0,黑色部分作为1。随后随机或者根据预设的算法从该数据阵列中选择一块或者多块区域,将其中的数值进行互换(将0变为1,将1变为0),同时需要保证至少有一个数值0变为1,且保证至少有一个数值1没有被改变(保证补充图案与隐藏二维码组合得到的新二维码与隐藏二维码不同,且补充图案与隐藏二维码的线条部分重合)。随后,设备即可根据补充图案上数值1的位置用黑色纱线将数字标签缝制到产品上,同时保证黑色纱线填充满补充图案上数值1的区域,该区域的单位宽度与初始二维码的线条单位宽度相等。其中,预设算法可以定期进行变更,以免泄露。
66.标签安装完成后,表面即显示出了一个不同于隐藏二维码的初始二维码,供生产端下游的终端使用(无需拆卸数字标签)。此时,生产端可以再次识别数字标签,验证新得到的初始二维码是否可用,若可用,则将初始二维码与隐藏二维码两者进行绑定,映射到同一个产品上。
67.在产品回收时,先通过识别一次初始二维码,获取相应的产品数字数据,然后破坏性的将数字标签从产品上拆卸后,识别去除黑色连接件的隐藏二维码得到相应的产品数字数据。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对比一下两次识别得到的产品数字数据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认为初始二维码和隐藏二维码为配对的,即对应的产品为正品;若两次识别得到的产品数字数据不相同,则认为初始二维码和隐藏二维码为非配对的,即对应的产品为非正品。如此,可以降低对人员鉴别产品真伪能力的要求。随后,对于识别结果为正品的,可以根据产品数字数据中的数据对产品的回收价值进行评估以及分类,提高回收效率。
68.而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产品进行溯源时,可以直接通过识别初始二维码获取相应的信息。此外,消费者也可利用初始二维码上传自己的自定义信息,例如防走失用的联系方式、联系地址等等,为了防止个人隐私泄露,自定义的信息可以设置为只有公安机关终端能够获取的方式。
69.具体的,生产端包括:
70.原料生产端:向服务器提交原料数字标签申请,将服务器的反馈的原料数字标签与原料一一对应,并将原料数字数据上传至服务器。通过回收到的产品的数字标签获取相应的产品数字数据,根据获取的产品数字数据对产品进行相应的分解处理,得到再生原料,并向服务器提交再生原料数字标签申请,将服务器的反馈的再生原料数字标签与再生原料一一对应,并将再生原料数字数据上传至服务器。
71.半成品生产端:通过原料数字标签获取对应的原料数字数据,向服务器提交半成品数字标签申请,将服务器的反馈的半成品数字标签与纱线一一对应,并根据所采用的原料对应的原料数字数据及半成品生产工艺生成半成品数字数据,将半成品数字数据上传至服务器。半成品生产端根据数字标签为原料数字标签还是再生原料数字标签来判断所获取的原料为全新原料或回收原料。
72.成品生产端:通过半成品数字标签获取对应的半成品数字数据,向服务器提交成品数字标签申请,将服务器的反馈的成品数字标签与产品一一对应,并根据所采用的半成品对应的半成品数字数据及成品生产工艺生成成品数字数据,将成品数字数据上传至服务器。对应的,服务端通过成品数字标签获取成品数字数据,并根据对产品的服务,将相应的服务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中对应产品的成品数字数据中。
73.服务端包括:
74.物流端:通过产品数字标签获取产品数字数据,并将相应的物流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中对应产品的产品数字数据中。
75.销售端:通过产品数字标签获取产品数字数据,并将相应的销售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中对应产品的产品数字数据中。
76.售后端:通过产品数字标签获取产品数字数据,并将相应的售后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中对应产品的产品数字数据中。
77.回收端:通过产品数字标签获取产品数字数据,并将相应的回收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中对应产品的产品数字数据中。
78.如图6所示,下面以纺织品全流程为例进行说明:
79.纺织品生产端包括:原料生产端、纱线生产端、成品生产端。尤其是,纺织品为含有羊绒的纺织品,相应的原料包括羊绒。
80.原料生产端向服务器提交原料数字标签申请,将服务器的反馈的原料数字标签与原料一一对应,并将原料数字数据上传至服务器。
81.纱线生产端通过原料数字标签获取对应的原料数字数据,向服务器提交纱线数字标签申请,将服务器的反馈的纱线数字标签与纱线一一对应,并根据所采用的原料对应的原料数字数据及纱线生产工艺生成纱线数字数据,将纱线数字数据上传至服务器。
82.成品生产端通过纱线数字标签获取对应的纱线数字数据,向服务器提交成品数字标签申请,将服务器的反馈的成品数字标签与纺织品一一对应,并根据所采用的纱线对应的纱线数字数据及成品生产工艺生成成品数字数据,将成品数字数据上传至服务器。服务端通过成品数字标签获取成品数字数据,并根据对纺织品的服务,将相应的服务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中对应纺织品的成品数字数据中。
83.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原料数字数据可以包括:纯新/再生、产地、等级(细度、长度、品类)。纱线数字数据可以包括:原料数字数据与成分比、粗纺/精纺/半精纺、支数、染色信息(方式、颜色、染料标准)。成品数字数据可以包括:纱线原料及成分比、成衣生产工艺数据信息、品牌与设计师信息、物流与销售的通路信息、洗涤、修补等增值服务、回收信息。
84.服务器根据获取的数字标签申请生成数字标签,并反馈给纺织品生产端,以及将纺织品数字数据存储至数据库进行存储。纺织品生产端可以对获取的数字标签(隐藏二维码)进行打印并用黑色纱线缝制在纺织品上,黑色纱线在数字标签上可以同时与隐藏二维
码共同构成初始二维码。此时,若要扫描隐藏二维码,则必须拆卸黑色纱线,而一旦拆卸即难以复原。
85.在本实施例中,服务端可以包括:物流端、销售端、售后端和回收端。
86.如图8所示,物流端通过成品数字标签(初始二维码)获取成品数字数据,并将相应的物流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中对应纺织品的成品数字数据中。销售端通过成品数字标签(初始二维码)获取成品数字数据,并将相应的销售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中对应纺织品的成品数字数据中。售后端通过成品数字标签(初始二维码)获取成品数字数据,并将相应的售后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中对应纺织品的成品数字数据中。回收端通过初始二维码获取产品数字数据,并通过破坏性拆卸初始二维码的方式获取隐藏二维码,通过隐藏二维码再次获取产品数字数据,比较两次获取的产品数字数据是否相同,若不相同,则判定回收的产品为非正品,若相同则通过隐藏二维码上传相应的回收数据。
87.通过回收到的纺织品的数字标签获取相应的产品数字数据,根据获取的产品数字数据对纺织品进行相应的分解处理,得到再生原料,并向服务器提交再生原料数字标签申请,将服务器的反馈的再生原料数字标签与再生原料一一对应,并将再生原料数字数据上传至所述服务器。根据数字标签为原料数字标签还是再生原料数字标签即可判断所获取的原料为全新原料或回收原料。
88.在本发明中,还可以提供用户端的消费者通过数字标签获取产品数字数据并上传自定义数据到产品数字数据中。自定义的数据可以包括防走失信息、主人信息等,公安机关可通过数字标签获取自定义数据,从而帮助走失的儿童、老人联系到家人,学校、洗衣房可以根据数字标签获取自定义数据,知道主人的姓名。同时,为了避免提供不必要的数据或者避免商业秘密的泄漏,本发明中可以通过服务器为不同的访问终端设置不同授权级别的方式,限制访问终端所获取的产品数字数据的内容。
89.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全周期循环再利用数字化标签管理方法,采用所述的全周期循环再利用数字化标签管理系统,包括:
90.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向服务器提交数字标签申请,将所述服务器的反馈的数字标签与产品一一对应,并将所述产品的产品数字数据上传至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将所述产品数字数据存储至数据库。
91.在运输、销售、售后过程中:通过所述数字标签获取对应的所述产品数字数据,并根据对产品的服务,将相应的服务数据上传至所述服务器中对应产品的所述成品数字数据中。
92.在回收后:通过所述数字标签获取对应的所述产品数字数据,并将相应的回收数据上传至所述服务器中对应产品的所述产品数字数据中。
93.通过回收到的产品的所述数字标签获取相应的产品数字数据,根据获取的产品数字数据对产品进行相应的分解处理,得到再生原料,并向服务器提交再生原料数字标签申请,将所述服务器的反馈的再生原料数字标签与再生原料一一对应,并将再生原料数字数据上传至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数字标签为原料数字标签还是再生原料数字标签来判断所获取的原料为全新原料或回收原料。
94.其中,在生产、运输、销售、售后过程中,使用所述初始二维码。在回收后,通过所述初始二维码获取所述产品数字数据,并通过破坏性拆卸所述初始二维码的方式获取所述隐
藏二维码,通过所述隐藏二维码再次获取所述产品数字数据,比较两次获取的产品数字数据是否相同,若不相同,则判定回收的产品为非正品,若相同则通过所述隐藏二维码上传相应的回收数据。
95.技术效果
96.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18年羊绒的产量或在18104吨左右。而羊绒的价格大约为每公斤1千元人民币,18104吨羊绒折合人民币181亿元。此外,据统计,一亩地只能养5头羊,1头羊每年可以产250克羊绒,因此,每回收1万吨羊绒,就相当于节约了8千亩地、4万头羊的产量,对于我国环境保护、碳中和的目标来说意义重大。
97.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