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模型和大数据的物流园自动选址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357894发布日期:2022-03-23 00:32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多模型和大数据的物流园自动选址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物流园选址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多模型和大数据的物流园自动选址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2.物流园区作为企业间的关键节点,具有投资大、运营周期长等特点,其选址的成败将显著影响企业的实际运营效益、成本及日后园区规模的扩充与发展。因此,物流园区的选址问题已经引起广大企业、政府结构及科研人员的高度重视。但目前,关于物流园区的选址决策问题多处于定性的半人工化决策状态,或基于某个固定的方法予以少量的数据进行手工测算,经常出现主观性强选址结果误差大、人力投入成本大、对备选地块的信息了解不全面,选址模型单一,计算数据未及时更新等问题,导致人力、时间资源占用多,不能及时、快速、准确地为企业、政府提供选址决策方案,不能适应物流园选址与模型、大数据相结合的智能化发展新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多模型和大数据的物流园自动选址系统及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物流园选址时存在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模型和大数据的物流园自动选址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有:
5.用户交互系统,用于获取通过交互终端选择或输入的选址信息,所述选址信息包括:选址类型、选址模型、选址模型参数指标、选址报告模板、备选地块信息;
6.网络数据采集系统,用于获取网络数据载体中与物流园选址关联的目标数据,并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以及对完成结构化处理后的结构化数据进行去重、合并、解析和关联,得到对应的目标选址数据;所述目标数据包括:经贸数据、产业数据和物流数据;
7.物流园选址计算系统,用于根据所述选址模型以及对应的选址信息、目标选址数据计算生成最优物流园选址方案,并基于所述最优物流园选址方案生成对应的物流园选址报告,以及将所述物流园选址报告传输至所述交互终端进行显示;所述最优物流园选址方案包括:成本最优和/或时间最优。
8.可选地,所述用户交互系统包括有:
9.数据录入模块,用于接收用户通过交互终端输入的选址信息和选址需求;所述选址需求包括:选址类型需求、选址模型需求、选址模型参数选用需求、选址报告模版自定义需求;
10.信息传递模块,与所述数据录入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数据录入模块中用户输入的选址信息传递给数据库中进行存储;
11.基础数据准备模块,与所述数据录入模块和所述信息传递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
述用户输入的选址需求从所述数据库中调用选址信息;
12.信息展示模块,与所述数据录入模块和所述基础数据准备模块连接,用于显示所述调用选址信息以及用户通过交互终端输入的选址信息。
13.可选地,所述网络数据采集系统包括:
14.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大数据和网络爬虫技术获取网络数据载体中与物流园选址关联的目标数据;所述网络数据载体包括:数据库、新闻、网站;
15.数据结构化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并对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清洗,获取对应的结构化数据;
16.数据去重合并模块,用于对零散、分散标准不统一的结构化数据进行整合,并根据数据库内已有的结构化数据进行去重和合并;
17.数据解析关联模块,用于按照用户输入的选址信息和选址需求对去重、合并后的结构化数据进行解析,并对解析结果进行关联,得到目标选址数据。
18.可选地,所述物流园选址计算系统包括:
19.备选地块数据集成模块,用于按照用户选择的选址模型对网络数据采集系统获取的目标数据、以及用户选择或输入的选址信息进行集成,形成数据矩阵、数据集及数据库;
20.宏观物流园选址计算模块,用于用户触发宏观物流园选址指令后,调用用户选择的单一选址模型或选址模型组合、以及调用网络数据采集系统获取的目标数据、用户选择或输入的选址信息,并结合用户输入的最优目标计算生成最优宏观物流园选址方案;
21.微观物流园选址计算模块,用于用户触发微观物流园选址指令后,调用用户选择的单一选址模型或选址模型组合、以及调用网络数据采集系统获取的目标数据、用户选择或输入的选址信息,并结合用户输入的最优目标计算生成最优微观物流园选址方案;
22.选址报告生成模块,与所述宏观物流园选址计算模块和微观物流园选址计算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最优宏观物流园选址方案和所述最优微观物流园选址方案生成物流园选址报告,并将所生成的物流园选址报告传输至交互终端进行显示。
23.可选地,所述选址模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主成分分析选址模型、综合评价选址模型、专家打分选址模型、层次分析选址模型、重心法选址模型、gis分析法选址模型、p-中值法选址模型。
24.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25.在所述物流园选址报告传输至所述交互终端进行显示后,获取通过所述交互终端输入的选址报告调整指令;
26.对所述选址报告调整指令进行解析,并根据解析结果重新生成新的最优物流园选址方案,以及基于所述新的最优物流园选址方案生成新的物流园选址报告,并将所述新的物流园选址报告传输至所述交互终端进行显示。
27.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在交互终端对显示的物流园选址报告进行显示调整,所述显示调整包括:字体调整、版式调整、段落调整、配色调整、页面布局调整。
2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多模型和大数据的物流园自动选址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9.获取网络数据载体中与物流园选址关联的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包括:经贸数据、产业数据和物流数据;
30.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并对完成结构化处理后的结构化数据进行去重、合并、解析和关联,得到对应的目标选址数据;
31.获取通过交互终端选择或输入的选址信息,所述选址信息包括:选址类型、选址模型、选址模型参数指标、选址报告模板、备选地块信息;
32.根据所述选址模型以及对应的选址信息、目标选址数据计算生成最优物流园选址方案,并基于所述最优物流园选址方案生成对应的物流园选址报告,以及将所述物流园选址报告传输至所述交互终端进行显示;所述最优物流园选址方案包括:成本最优和/或时间最优。
33.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物流园选址报告传输至所述交互终端进行显示后,获取通过所述交互终端输入的选址报告调整指令;
34.对所述选址报告调整指令进行解析,并根据解析结果重新生成新的最优物流园选址方案,以及基于所述新的最优物流园选址方案生成新的物流园选址报告,并将所述新的物流园选址报告传输至所述交互终端进行显示。
35.可选地,所述选址模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主成分分析选址模型、综合评价选址模型、专家打分选址模型、层次分析选址模型、重心法选址模型、gis分析法选址模型、p-中值法选址模型。
36.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模型和大数据的物流园自动选址系统及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7.本发明首先获取网络数据载体中与物流园选址关联的目标数据;然后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并对完成结构化处理后的结构化数据进行去重、合并、解析和关联,得到对应的目标选址数据;再然后获取通过交互终端选择或输入的选址信息,并根据所述选址模型以及对应的选址信息、目标选址数据计算生成最优物流园选址方案,以及基于所述最优物流园选址方案生成对应的物流园选址报告,并将所述物流园选址报告传输至所述交互终端进行显示;其中,最优物流园选址方案包括:成本最优和/或时间最优。由此可知,本发明能基于大数据算法自动爬取、处理和储存网络数据,运用其内嵌的多类型的定量与定性的选址模型,自动生成并匹配多维度的特征数据集,计算备选地块的综合评价结果或以成本、时间等为目标的最优解,并结合用户自定义情况自动生成物流园选址报告。本发明将各类型的物流园选址模型集成在了一个系统中,还基于大数据和爬虫技术奖网络数据实时采集、存储和调用,实现模型和数据的自动融合,自动计算模型并生成选址报告,解决了物流园选址问题中人工定量性不足,选址误差大的问题,也减少了人工重复建模、计算的繁琐工作。此外,本发明还将前端数据输入、需求输入,中端建模、方案计算,后端选址报告自动生成和展示,后台数据自动采集等集成一体,促进数据、建模、操作打包、整合,不断提高物流园选址的便捷度和精准度。
附图说明
38.图1为基于多模型和大数据的物流园自动选址系统架构示意图;
39.图2为基于多模型和大数据的物流园自动选址系统的流程图;
40.图3为基于多模型和大数据的物流园自动选址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1.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4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43.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多模型和大数据的物流园自动选址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有:
44.用户交互系统,用于获取通过交互终端选择或输入的选址信息,所述选址信息包括:选址类型、选址模型、选址模型参数指标、选址报告模板、备选地块信息;
45.网络数据采集系统,用于获取网络数据载体中与物流园选址关联的目标数据,并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以及对完成结构化处理后的结构化数据进行去重、合并、解析和关联,得到对应的目标选址数据;所述目标数据包括:经贸数据、产业数据和物流数据;
46.物流园选址计算系统,用于根据所述选址模型以及对应的选址信息、目标选址数据计算生成最优物流园选址方案,并基于所述最优物流园选址方案生成对应的物流园选址报告,以及将所述物流园选址报告传输至所述交互终端进行显示;所述最优物流园选址方案包括:成本最优和/或时间最优。
47.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将各类型的物流园选址模型集成在了一个系统中,还基于大数据和爬虫技术奖网络数据实时采集、存储和调用,实现模型和数据的自动融合,自动计算模型并生成选址报告,解决了物流园选址问题中人工定量性不足,选址误差大的问题,也减少了人工重复建模、计算的繁琐工作。此外,本实施例还将前端数据输入、需求输入,中端建模、方案计算,后端选址报告自动生成和展示,后台数据自动采集等集成一体,促进数据、建模、操作打包、整合,不断提高物流园选址的便捷度和精准度。所以,本实施例能基于大数据算法自动爬取、处理和储存网络数据,运用其内嵌的多类型的定量与定性的选址模型,自动生成并匹配多维度的特征数据集,计算备选地块的综合评价结果或以成本、时间等为目标的最优解,并结合用户自定义情况自动生成物流园选址报告。
48.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用户交互系统包括有:数据录入模块,用于接收用户通过交互终端输入的选址信息和选址需求;所述选址需求包括:选址类型需求、选址模型需求、选址模型参数选用需求、选址报告模版自定义需求;
49.信息传递模块,与所述数据录入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数据录入模块中用户输入的选址信息传递给数据库中进行存储;
50.基础数据准备模块,与所述数据录入模块和所述信息传递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输入的选址需求从所述数据库中调用选址信息;
51.信息展示模块,与所述数据录入模块和所述基础数据准备模块连接,用于显示所
述调用选址信息以及用户通过交互终端输入的选址信息。
52.具体地,用户交互系统包括信息展示模块、数据录入模块、基础数据准备模块、信息传递模块。信息展示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录入选址类型需求、模型需求、相关指标的数据、参数选用需求、模版自定义需求、备选地块等信息,并将该信息转换为该系统识别可关联的信息;数据录入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录入的选址类型需求、模型需求、相关指标的数据、参数选用需求、模版自定义需求、备选地块等信息,并将该信息转换为该系统识别可关联的信息;基础数据准备模块根据用户录用的备选地块、选址类型或选址模型等需求,实时调用数据库内已有的相关信息,并通过展示模块显示;信息传递模块将用户录入的信息传递至数据库,同时将网络数据采集系统或选址系统等数据或结果传递至交互系统,实现多系统、多模块之间的信息传递。
53.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网络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大数据和网络爬虫技术获取网络数据载体中与物流园选址关联的目标数据;所述网络数据载体包括:数据库、新闻、网站;
54.数据结构化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并对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清洗,获取对应的结构化数据;
55.数据去重合并模块,用于对零散、分散标准不统一的结构化数据进行整合,并根据数据库内已有的结构化数据进行去重和合并;
56.数据解析关联模块,用于按照用户输入的选址信息和选址需求对去重、合并后的结构化数据进行解析,并对解析结果进行关联,得到目标选址数据。
57.具体地,网络数据采集系统包括网络爬虫页面数据采集模块,数据结构化处理分析、清洗模块,数据存储、去重、合并模块。网络爬虫页面数据采集模块基于大数据和网络爬虫技术,定期对数据库、新闻、网站等网络数据进行自动解析和抓取,采集物流园选址系统所需求的数据和信息。数据结构化处理分析、清洗模块对自动采集的数据、信息按照系统内各模型和模块需求展示的数据格式、类型对非结构化的数据进行清洗,将其统一为结构化的本地数据。数据存储、去重、合并模块用于将零碎、分散标准不统一的数据整合到一起,并结合数据库内已有的数据进行去重后储存。定义、解析、关联模块用于将获取的数据按照各子模块、选址模型的数据需求分解为不同的组件,储存在不同的数据库集群中,供用户或系统及时调用。
58.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物流园选址计算系统包括:备选地块数据集成模块,用于按照用户选择的选址模型对网络数据采集系统获取的目标数据、以及用户选择或输入的选址信息进行集成,形成数据矩阵、数据集及数据库。宏观物流园选址计算模块,用于用户触发宏观物流园选址指令后,调用用户选择的单一选址模型或选址模型组合、以及调用网络数据采集系统获取的目标数据、用户选择或输入的选址信息,并结合用户输入的最优目标计算生成最优宏观物流园选址方案。微观物流园选址计算模块,用于用户触发微观物流园选址指令后,调用用户选择的单一选址模型或选址模型组合、以及调用网络数据采集系统获取的目标数据、用户选择或输入的选址信息,并结合用户输入的最优目标计算生成最优微观物流园选址方案。选址报告生成模块,与所述宏观物流园选址计算模块和微观物流园选址计算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最优宏观物流园选址方案和所述最优微观物流园选址方案生成物流园选址报告,并将所生成的物流园选址报告传输至交互终端进行显示。在本
实施例中,所述选址模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主成分分析选址模型、综合评价选址模型、专家打分选址模型、层次分析选址模型、重心法选址模型、gis分析法选址模型、p-中值法选址模型。
59.具体地,物流园选址计算系统包括备选地块数据集成模块、宏观物流园选址计算模块、微观物流园选址计算模块、选址报告生成模块。备选地块数据集成模块一方面可将网络数据采集系统自动获取的数据和用户录入指标数据根据用户选择类型需求自动集成,另一方面可将相关的模型内嵌参数、用户调整或录入参数集成,共同形成数据矩阵、数据集及或数据库,并可将用户触发选择项相关自动推荐参数、数据或地图反馈至交互系统展示在终端。宏观物流园选址计算模块和微观物流园选址计算模块在用户触发宏观物流园选址/微观物流园选址指令后,一方面调用用户选择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专家打分、层次分析、重心法、gis 分析法、p-中值法等单一选址模型或模型组相关的指标体系或对应的自动推荐参数,另一方面调用网络数据采集系统爬取的相关数据和用户输入的指标数据、备选地块的基础数据,结合用户录入的成本最优/时间最优/综合最优等目标计算备选物流园最优解或评价结果。选址报告生成模块内嵌多类型的选址报告模版,且用户可通过终端设备相应接口对模版在字体、版式、段落、配色、页面布局等方面进行自定义和保存等操作,同时该模块也可以调用宏观/微观物流园选址计算模型模块的选址结果,自动匹配最终选择或设计的选址报告模版,生成最终的物流园选址报告并输送至用户交互系统,并发送至对应的客户终端。
60.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在所述物流园选址报告传输至所述交互终端进行显示后,获取通过所述交互终端输入的选址报告调整指令;对所述选址报告调整指令进行解析,并根据解析结果重新生成新的最优物流园选址方案,以及基于所述新的最优物流园选址方案生成新的物流园选址报告,并将所述新的物流园选址报告传输至所述交互终端进行显示。其中,在交互终端显示物流园选址报告时,还包括在交互终端对显示的物流园选址报告进行显示调整,所述显示调整包括:字体调整、版式调整、段落调整、配色调整、页面布局调整。
61.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有一种基于多模型和大数据的物流园自动选址系统,包括有:用户交互系统、网络数据采集系统、物流园选址计算系统。其中,
62.所述用户交互系统完成用户和选址系统之间的信息采集、展示,多系统和数据库之间的信息传递。具体地,用户交互系统包括信息展示模块、数据录入模块、基础数据准备模块、信息传递模块。信息展示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录入选址类型需求、模型需求、相关指标的数据、参数选用需求、模版自定义需求、备选地块等信息,并将该信息转换为该系统识别可关联的信息;数据录入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录入的选址类型需求、模型需求、相关指标的数据、参数选用需求、模版自定义需求、备选地块等信息,并将该信息转换为该系统识别可关联的信息;基础数据准备模块根据用户录用的备选地块、选址类型或选址模型等需求,实时调用数据库内已有的相关信息,并通过展示模块显示;信息传递模块将用户录入的信息传递至数据库,同时将网络数据采集系统或选址系统等数据或结果传递至交互系统,实现多系统、多模块之间的信息传递。
63.所述网络数据采集系统能对网页、数据库、新闻等网络数据实现自动爬取、清洗、去重、关联、定义和存储等功能。具体地,网络数据采集系统包括网络爬虫页面数据采集模
块,数据结构化处理分析、清洗模块,数据存储、去重、合并模块。网络爬虫页面数据采集模块基于大数据和网络爬虫技术,定期对数据库、新闻、网站等网络数据进行自动解析和抓取,采集物流园选址系统所需求的数据和信息。数据结构化处理分析、清洗模块对自动采集的数据、信息按照系统内各模型和模块需求展示的数据格式、类型对非结构化的数据进行清洗,将其统一为结构化的本地数据。数据存储、去重、合并模块用于将零碎、分散标准不统一的数据整合到一起,并结合数据库内已有的数据进行去重后储存。定义、解析、关联模块用于将获取的数据按照各子模块、选址模型的数据需求分解为不同的组件,储存在不同的数据库集群中,供用户或系统及时调用。
64.所述物流园选址计算系统基于用户选择的选址类型、录入数据和网络数据采集系统自己采集的数据,进行多模型选址方案最优解计算,并生成最终的物流园选址报告。具体地,物流园选址计算系统包括备选地块数据集成模块、宏观物流园选址计算模块、微观物流园选址计算模块、选址报告生成模块。备选地块数据集成模块一方面可将网络数据采集系统自动获取的数据和用户录入指标数据根据用户选择类型需求自动集成,另一方面可将相关的模型内嵌参数、用户调整或录入参数集成,共同形成数据矩阵、数据集及或数据库,并可将用户触发选择项相关自动推荐参数、数据或地图反馈至交互系统展示在终端。宏观物流园选址计算模块和微观物流园选址计算模块在用户触发宏观物流园选址/微观物流园选址指令后,一方面调用用户选择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专家打分、层次分析、重心法、gis分析法、p-中值法等单一选址模型或模型组相关的指标体系或对应的自动推荐参数,另一方面调用网络数据采集系统爬取的相关数据和用户输入的指标数据、备选地块的基础数据,结合用户录入的成本最优/时间最优/综合最优等目标计算备选物流园最优解或评价结果。选址报告生成模块内嵌多类型的选址报告模版,且用户可通过终端设备相应接口对模版在字体、版式、段落、配色、页面布局等方面进行自定义和保存等操作,同时该模块也可以调用宏观/微观物流园选址计算模型模块的选址结果,自动匹配最终选择或设计的选址报告模版,生成最终的物流园选址报告并输送至用户交互系统,并发送至对应的客户终端。
65.根据上述记载,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多模型和大数据的物流园自动选址系统,该系统可以执行以下工作过程:
66.获得授权的用户在本系统的终端设备中输入需求信息,用户交互系统将用户输入的相关数据(包括宏观/微观选址类型需求、选址模型选址、模型参数调整、相关指标及数据录入、备选地块cad/地理位置/规模/交通等、输出报告模版选择/报告自定义等)上传到数据库中。
67.随后物流园选址计算系统触发,按照用户选择触发宏观或微观物流园选址子模块,将用户录入的备选地块信息和网络数据采集系统中备选地块信息集成(如地理位置信息、区域人均gdp、工业总投资额、物流吞吐量、铁路路网密度等信息),并调用对应物流园选址模型及相关参数,其中,若用户为调整模型参数则默认为系统推荐最优配置参数,若用户调整模型相关参数则以最终调整值为准,
68.随后系统对备选地块用选择模型进行求解,生产的最优解或评价结果上传到数据库,并将计算结果与结合系统内嵌的选址报告模版或用户自定义的选址报告模版结合,自动生成物流园选址分析报告(包含计算结果、选址推荐结果、后续建设建议等信息)并提交至选址系统用户交互系统,通过交互终端展示给用户。
69.在该系统中,内置的网络数据采集系统负责联动物流园选址计算系统,根据选址计算系统内模型计算需要指标自动爬取、采集在网页、数据库、新闻等载体上的经贸、产业、物流、备选地块地理信息等网络数据,并能对自动采集的数据及信息进行数据结构化处理、清洗、去重、合并、自定义、解析、关联、储存等功能。
70.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模型和大数据的物流园自动选址系统,首先获取网络数据载体中与物流园选址关联的目标数据;然后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并对完成结构化处理后的结构化数据进行去重、合并、解析和关联,得到对应的目标选址数据;再然后获取通过交互终端选择或输入的选址信息,并根据所述选址模型以及对应的选址信息、目标选址数据计算生成最优物流园选址方案,以及基于所述最优物流园选址方案生成对应的物流园选址报告,并将所述物流园选址报告传输至所述交互终端进行显示;其中,最优物流园选址方案包括:成本最优和/或时间最优。由此可知,本系统能基于大数据算法自动爬取、处理和储存网络数据,运用其内嵌的多类型的定量与定性的选址模型,自动生成并匹配多维度的特征数据集,计算备选地块的综合评价结果或以成本、时间等为目标的最优解,并结合用户自定义情况自动生成物流园选址报告。本系统将各类型的物流园选址模型集成在了一个系统中,还基于大数据和爬虫技术奖网络数据实时采集、存储和调用,实现模型和数据的自动融合,自动计算模型并生成选址报告,解决了物流园选址问题中人工定量性不足,选址误差大的问题,也减少了人工重复建模、计算的繁琐工作。此外,本系统还将前端数据输入、需求输入,中端建模、方案计算,后端选址报告自动生成和展示,后台数据自动采集等集成一体,促进数据、建模、操作打包、整合,不断提高物流园选址的便捷度和精准度。
71.如图3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多模型和大数据的物流园自动选址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2.s100,获取网络数据载体中与物流园选址关联的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包括:经贸数据、产业数据和物流数据;
73.s200,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并对完成结构化处理后的结构化数据进行去重、合并、解析和关联,得到对应的目标选址数据;
74.s300,获取通过交互终端选择或输入的选址信息,所述选址信息包括:选址类型、选址模型、选址模型参数指标、选址报告模板、备选地块信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选址模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主成分分析选址模型、综合评价选址模型、专家打分选址模型、层次分析选址模型、重心法选址模型、gis分析法选址模型、p-中值法选址模型。
75.s400,根据所述选址模型以及对应的选址信息、目标选址数据计算生成最优物流园选址方案,并基于所述最优物流园选址方案生成对应的物流园选址报告,以及将所述物流园选址报告传输至所述交互终端进行显示;所述最优物流园选址方案包括:成本最优和/或时间最优。
76.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本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物流园选址报告传输至所述交互终端进行显示后,获取通过所述交互终端输入的选址报告调整指令;对所述选址报告调整指令进行解析,并根据解析结果重新生成新的最优物流园选址方案,以及基于所述新的最优物流园选址方案生成新的物流园选址报告,并将所述新的物流园选址报告传输至所述交互终端进行显示。其中,在交互终端显示物流园选址报告时,还包括在交互终端对显示的物流
园选址报告进行显示调整,所述显示调整包括:字体调整、版式调整、段落调整、配色调整、页面布局调整。
77.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模型和大数据的物流园自动选址方法,首先获取网络数据载体中与物流园选址关联的目标数据;然后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并对完成结构化处理后的结构化数据进行去重、合并、解析和关联,得到对应的目标选址数据;再然后获取通过交互终端选择或输入的选址信息,并根据所述选址模型以及对应的选址信息、目标选址数据计算生成最优物流园选址方案,以及基于所述最优物流园选址方案生成对应的物流园选址报告,并将所述物流园选址报告传输至所述交互终端进行显示;其中,最优物流园选址方案包括:成本最优和/或时间最优。由此可知,本方法能基于大数据算法自动爬取、处理和储存网络数据,运用其内嵌的多类型的定量与定性的选址模型,自动生成并匹配多维度的特征数据集,计算备选地块的综合评价结果或以成本、时间等为目标的最优解,并结合用户自定义情况自动生成物流园选址报告。本方法通过将各类型的物流园选址模型进行集成,可以基于大数据和爬虫技术奖网络数据实时采集、存储和调用,实现模型和数据的自动融合,自动计算模型并生成选址报告,解决了物流园选址问题中人工定量性不足,选址误差大的问题,也减少了人工重复建模、计算的繁琐工作。此外,本方法还将前端数据输入、需求输入,中端建模、方案计算,后端选址报告自动生成和展示,后台数据自动采集等集成一体,促进数据、建模、操作打包、整合,不断提高物流园选址的便捷度和精准度。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78.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79.本说明书中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80.应当理解的是,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预设范围等,但这些预设范围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预设范围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预设范围也可以被称为第二预设范围,类似地,第二预设范围也可以被称为第一预设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